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5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肠穿孔26例报告
1
作者 张胜本 刘廷杰 陈昌荣 《中华创伤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院于1966年以来收治外伤性肠穿孔26例,大肠穿孔10例,小肠者16例。本文讨论其特点和处理。
关键词 外伤性肠穿孔 大肠穿孔 小肠穿孔 处理
原文传递
临床实习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明达 李超 +2 位作者 刘阳 杨美华 杨田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网络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新型模式和重要环节,并逐渐得以认可和发展,但其在临床医学的教学工作中仍缺乏实践。为实现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开展临床实习线上授课的教学课程,并从组织准备、授课内容... 网络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新型模式和重要环节,并逐渐得以认可和发展,但其在临床医学的教学工作中仍缺乏实践。为实现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开展临床实习线上授课的教学课程,并从组织准备、授课内容、具体实施以及存在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外科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肝胆外科 网络教学 临床思维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黎敏 张峰领 +1 位作者 李进 鲁卫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12-414,418,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S)分布特点,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并回顾性分析连续3年该院MDROS分布情况。结果对2014-2016年临床标本共分离非重复菌19 354株,MDROS 4 234株,占总菌株数的21.9%。...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S)分布特点,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并回顾性分析连续3年该院MDROS分布情况。结果对2014-2016年临床标本共分离非重复菌19 354株,MDROS 4 234株,占总菌株数的21.9%。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S主要集中在ICU等感染高危科室,以呼吸系统标本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标本。结论MDROS日益增多,临床应重视细菌学检查,掌握院内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动态,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多重耐药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药敏试验 微生物学 耐药率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慧 赵锦宁 +2 位作者 唐仕芳 冉欣 史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567-3569,共3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共136例,根据有无嗜睡、易激惹、尖叫、抽搐等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aEEG异常的患儿...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共136例,根据有无嗜睡、易激惹、尖叫、抽搐等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aEEG异常的患儿,从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癫痫样活动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对出院4个月至2.5年的101例窒息患儿进行随访。结果有症状组aEEG阳性率(45.7%)较无症组(35.6%)偏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aEEG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发生率较无症状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EEG癫痫样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42例aEEG异常患儿中15例发育异常,59例aEEG正常患儿中9例发育异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应尽早完善aEEG;aEEG对脑损伤能进行早期诊断,并能评估脑损伤的远期预后,为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及脑功能恢复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足月儿
下载PDF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调整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昊 彭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1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漂浮的原理,经血流回心的作用,使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置管并发症调整至上腔静脉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运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漂浮的原理,经血流回心的作用,使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置管并发症调整至上腔静脉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和体表定位置管长度的方法进行导管穿刺。观察组置管患者经超声影像对颈内静脉异位导管的判定后,退出颈内静脉导管后,撤出导管内支撑导丝(5~10cm),再次缓慢(5s/cm)送入导管至预定长度;对照组采用传统改变体位的方法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方法下患者的调整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除1例因锁骨下淋巴结压迫血管无法送入导管,其余均调整至上腔静脉内;对照组采用体位调整法调整,有8例未能调整至上腔静脉,保留导管在锁骨下静脉。两组调整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的导管尖端最易发生异位的血管是颈内静脉,因此,运用导管漂浮原理调整异位的PICC导管,使其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漂浮原理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调整 护理
下载PDF
射频消融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坤 伍强 《肝脏》 2018年第7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肿瘤血供消失率、肿瘤坏死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单独组(TACE组)(n=76)和联合... 目的观察并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肿瘤血供消失率、肿瘤坏死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单独组(TACE组)(n=76)和联合组(TACE联合RFA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血供消失率、治疗有效率、肿瘤坏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肿瘤血供消失率高于单独组(P=0.003),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独组(P=0.000),联合组肿瘤坏死率优于单独组(P=0.002),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独组(P=0.000)。结论TACE联合RFA能够更好地阻断肿瘤病灶的血液供应,加速肿瘤坏死,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肝癌
下载PDF
龙柴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赵长城 王斌 刘莎 《四川中医》 201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龙柴方汤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观察组(33例)采用龙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益肝灵... 目的:观察龙柴方汤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观察组(33例)采用龙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益肝灵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等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γ-GT、TBIL、DBIL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组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HBsAb、HBeAb、HBcAb转阳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BeAg以及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肝组织损伤以及抑制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柴方汤剂 慢性乙肝 乙肝病毒
下载PDF
微信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汪丽 史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705-3706,共2页
传统儿科教学模式因受上课时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已不能适应现代儿科见习教学的发展和要求。儿科教研室根据儿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们的需求,利用手机微信创建了儿科见习微信教学平台。带教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微信教学平台进行课前... 传统儿科教学模式因受上课时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已不能适应现代儿科见习教学的发展和要求。儿科教研室根据儿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们的需求,利用手机微信创建了儿科见习微信教学平台。带教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微信教学平台进行课前沟通、课后布置作业、上传临床病例资料及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讨论等,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儿科见习教学的成效,弥补了传统儿科见习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见习教学 微信平台
下载PDF
2012年-2017年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动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周迎 黄昊 +1 位作者 罗贤斌 魏泉玥 《中国病案》 2018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2012年-2017年门诊人次变化特征,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医院管理和合理运用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医院门诊量按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门诊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方式和途径改善门... 目的了解医院2012年-2017年门诊人次变化特征,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医院管理和合理运用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医院门诊量按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门诊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方式和途径改善门诊流程的管理以及患者服务。结果门诊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1月、2月为门诊量的低谷期,3月、5月、7月为门诊量的高峰期,每年第1季度低、第2季度、第3季度高。结论医院门诊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和波动性变化特点,医院管理者应根据门诊量的周期变化规律,合理进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在高峰期配备充足的医疗资源,建立弹性门诊服务,在低谷期按需调整门诊号源结构,增加专家号源数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量 季节变动 分析 规律
原文传递
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与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庆玲 乐发国 +2 位作者 张婷 雷莉 高东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与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关系。方法:136例失眠症患者,依据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FIRST)评分,分为高分组(FIRST> 17分) 72例及低分组(FIRST≤17分) 64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估患者夜间客观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与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关系。方法:136例失眠症患者,依据福特应激失眠反应量表(FIRST)评分,分为高分组(FIRST> 17分) 72例及低分组(FIRST≤17分) 64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估患者夜间客观睡眠质量,利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的条目评定患者监测后晨起的主观睡眠感受,利用主客观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感知程度。结果:在客观睡眠方面,高分组较低分组睡眠效率下降(t=-2. 775,P=0. 010)、入睡后清醒时间增多(t=3. 367,P=0. 002);在主观睡眠方面,高分组较低分组睡眠总时间缩短(t=-4. 451,P=0. 000)、入睡潜伏期延迟(t=2. 097,P=0. 044)、睡眠效率下降(t=-4. 706,P=0. 000)、睡眠感知降低(t=-5. 071,P=0. 000)。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感知与FIRST分值、客观入睡后清醒时间、主观入睡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r=-0. 673,r=-0. 627,r=-0. 566; P均<0. 01);与客观睡眠效率、主观总睡眠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 598,r=0. 949; P <0. 01)。结论:与非应激失眠易感性失眠症患者相比,高易感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感知更差;睡眠感知程度与应激相关失眠易感性程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相关失眠 睡眠感知 易感性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妊娠期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多学科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雪莲 韩磊 蒋红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0期11-14,17,共5页
一直以来,产后出血都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但调查显示,随着各国对产后出血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救治,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成为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和少数发达国家孕产妇的第一大... 一直以来,产后出血都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但调查显示,随着各国对产后出血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救治,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成为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和少数发达国家孕产妇的第一大死因[1]。且VTE可能是孕产妇死因中最可预防的一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血栓性疾病 预防 多学科 诊治
原文传递
阴道微生物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巨秀能 兰康云 蒋红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0期22-25,共4页
1阴道微生物群落概述寄生于阴道中的微生物可以与宿主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阴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并在抵御机会性病原体的定植过程中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1]。女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如青春期和更年期,阴道微生物的... 1阴道微生物群落概述寄生于阴道中的微生物可以与宿主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阴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并在抵御机会性病原体的定植过程中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1]。女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如青春期和更年期,阴道微生物的组成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影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育龄妇女中阴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具有多样性,分为5种主要的阴道菌群,也称集落类型(community state type,C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 菌群、宿主 防御反应 生殖健康
原文传递
开腹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70例胆结石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胆囊结石患者70例,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胆囊结石患者70例,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下载PDF
真实世界研究在新生儿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源 陈妍如 陈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真实世界研究(RWS)由于较少涉及临床干预,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情况而受到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通常意义的RWS应该是指在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内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在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更大样本量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监护人... 真实世界研究(RWS)由于较少涉及临床干预,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情况而受到新生儿科医师的重视。通常意义的RWS应该是指在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内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在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更大样本量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监护人意愿非随机选择治疗措施,开展长期追踪评估,并随访近期和远期结局变量,以进一步评价干预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的临床实践指南大部分是基于RCT,缺乏真实世界数据支撑。加强新生儿医学领域的RWS,有利于指南更加实用化,从而促进新生儿医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0期117-117,119,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抽选9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47例,...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抽选9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AQI、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PAQI、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PAQI、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采取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失眠状况与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心理护理 失眠伴焦虑 睡眠状况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4例宫颈鳞癌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爽 甘雪梅 郭建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1期32-34,39,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4例子宫颈鳞癌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4例子宫颈鳞癌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是否伴有盆、腹腔脏器损伤,标本残端肿瘤细胞残留,术后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结果 4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且术中、术后均未发现盆、腹腔脏器受损,标本残端未发现肿瘤细胞残留;平均手术时间(300. 48±49. 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5. 36±32. 19) m L,平均清扫淋巴结(22. 42±2. 09)枚,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2. 34±0. 71) d,平均住院时间(10. 47±1. 21) d;术后未见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 宫颈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情况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玲 蒋红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9期60-61,3,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情况,探讨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的原因。方法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片质量进行分析,统计不合格血片... 目的分析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情况,探讨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合格血片的原因。方法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我院2016年-2017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片质量进行分析,统计不合格血片数量和分析血片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我院2016年-2017年度活产新生儿数量9808人,筛查新生儿9608例,筛查率为97.96%;采集血片不合格数149例,不合格率为1.55%;最主要原因是血滴未双面浸透。结论采集血片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首要环节,血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血片质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片采集 不合格血片
原文传递
大肠息肉108例高频电凝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胜本 李远志 +1 位作者 张连阳 彭蕙莲 《内镜》 1995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大肠息肉108例高频电凝切分析张胜本,李远志,张连阳,彭蕙莲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93年9月经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患者108例(157颗)作高频电切除。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2例,女46例。年龄1... 大肠息肉108例高频电凝切分析张胜本,李远志,张连阳,彭蕙莲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93年9月经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患者108例(157颗)作高频电切除。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2例,女46例。年龄1~10岁5例,11~20岁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息肉 高频电凝 切除术
原文传递
加强麻醉中危机源管理的培训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宿 吴朋 +2 位作者 陈意 连鑫艳 王克雪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麻醉安全在围术期的医疗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将航空业的机组资源管理模式用于麻醉科、外科、急救部医师的培训和考核中,强调非技术能力的培训,称为危机源管理(crisis resource management,CRM)。通过分析... 麻醉安全在围术期的医疗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将航空业的机组资源管理模式用于麻醉科、外科、急救部医师的培训和考核中,强调非技术能力的培训,称为危机源管理(crisis resource management,CRM)。通过分析人为失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介绍CRM在医疗中的使用原则,以及与麻醉学的相关性和应用,有助于麻醉临床管理中预见危机环境和处理危机源,保障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源管理 沟通 领导 团队 病人安全
原文传递
外科创新的教学实践及“创新-循证”复合思维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向 袁波 +2 位作者 俞文隆 张永杰 傅晓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2期23-29,共7页
随着科技进步及医学模式的变革,外科创新教育应如何与时俱进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将创新教育融入外科教学工作,主动引导学生认识外科学“自然性”“社会性”的双重特征,了解外科创新的多重层次,把握新医科背... 随着科技进步及医学模式的变革,外科创新教育应如何与时俱进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将创新教育融入外科教学工作,主动引导学生认识外科学“自然性”“社会性”的双重特征,了解外科创新的多重层次,把握新医科背景下外科创新的新内涵。结合院校教育的特点,将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核心教学导向。借助循证医学在教学中的优势,创造性地将“创新-循证”复合思维引入外科教学,系统阐释了“创新”“循证”辩证统一的内在联系,并举例说明了该复合思维的教学方法,详述了序贯、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强调了复合思维日常化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在外科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循证”复合思维,有望进一步激发外科教学活力,唤起医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并促进其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外科教学 教学改革 医学创新 创造性思维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