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戴敏 毛德强 +1 位作者 冯连贵 熊鸿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损失年数、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为76.5岁,在西部地区属于高寿命值地区,但低于其他直辖市及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处于死因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人群的死因顺位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病死率存在差异;去除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4.22、2.50、2.01、1.26、0.27岁,各类疾病对不同人群的寿命影响程度不同;对居民早死威胁最大的是恶性肿瘤,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为主的损伤中毒类;自杀行为导致的早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针对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下载PDF
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周蓉 熊鸿燕 +1 位作者 张学兵 周沿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6-471,共6页
目的 分析≤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4岁儿童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伤害住院预... 目的 分析≤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4岁儿童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伤害住院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共3011例,男童1991例(66.12%),女童1020例(33.88%).〈1岁、1~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的比例分别为8.24%、53.30%、27.90%和10.56%.农村和城市儿童分别占56.16%、43.84%.创伤是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主要类型,分别为各年龄组的70.56%、62.68%、89.64%和87.74%.跌落是儿童伤害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各年龄组的47.58%、36.39%、51.90%和56.2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治疗方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家庭地址(城市/农村)、伤害原因、入院时伤情(病情)状况是意外伤害住院儿童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大(OR=2.170,P〈0.01).非手术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其导致死亡的风险要大(OR=6.352,P〈0.01).结论意外伤害住院男童高于女童,主要集中在1~4岁.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是创伤,伤害原因以跌落为首位,伤害的城乡差异显著,提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案,才能有效干预和控制意外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病学 意外伤害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03-2006年肺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辉 刘洁 +6 位作者 陈林 王志斌 靖宽和 沈静 詹建 熊鸿燕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共4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 089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中,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27.7%、7.3%,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16.3%)、INH(14.0%)、RFP(10.7%)、EMB(4.8%);近3年RFP、EMB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总体耐药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耐多药率和RFP、EMB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复治、有服药史以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结核病病例发生多耐药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结核病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方旭 李亚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 4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 4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2 496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1例,447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6.87%,例次率为17.91%;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手术部位(42.06%,188例),其次是下呼吸道(33.56%,150例)和泌尿道(10.51%,47例)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原发疾病、手术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切开、输血、术后二次手术、术前高血糖7项因素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OR 95% CI:1.19~2.06)、手术时间≥3 h(OR 95% CI:1.61~2.87)、气管插管/切开(OR 95% CI:2.90~5.50)、输血(OR 95% CI:1.58~2.63)及术前高血糖(OR 95% CI:1.52~2.79)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部位 LOGISTIC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和长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郁红月 张维 +6 位作者 卢戎戎 吴国辉 宿昆 张耀 向颖 杨书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051-2058,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AIDS患病(HIV/AIDS)状况及流行特征,以便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相关资料,对重庆市1995-2015年HIV/AIDS的相关...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AIDS患病(HIV/AIDS)状况及流行特征,以便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相关资料,对重庆市1995-2015年HIV/AIDS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重庆1995-2015年HIV/AIDS累计报告32 589例,其中男性24 792例(76.07%),男女比例3.18∶1。20~49岁的中青年占大部分(64.84%),≥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所占比例最高(35.72%),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构成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构成比最高(28.2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65.62%和20.55%),且呈上升趋势,而以注射毒品途径感染的构成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者被发现途径以检测咨询为主(25.02%)。结论重庆市HIV/AIDS报告疫情和传播途径近20年来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老年人群、高学历者、农民、男男同性人群的报告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疾病监测 流行特征 重庆
下载PDF
贵州省70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4 位作者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 40~<60岁组尿路结石发病率达高峰,男性与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比率为1.97∶1;结石成分检出率最高的为草酸钙(占94.77%);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占38.70%),尿酸或尿酸铵(13.42%)、磷酸镁铵(3.53%)、磷酸氢钙(0.56%)、胱氨酸(0.28%)等成分结石所占比例较低。结论贵州省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草酸钙结石所占比率高于国内其他省份,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分析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下载PDF
不同种类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真 张林 熊鸿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有关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为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提供系统参数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PubM ed、Sc ienceD irect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对2000-20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收...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有关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为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提供系统参数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PubM ed、Sc ienceD irect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对2000-20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收集、阅读、统计分析,并作出系统评价。结果共查阅到2000-2011年内有关含氯消毒剂研究文献共102篇,其中中文文献65篇,英文文献37篇;65篇中文文献分布在23种期刊上,有49.23%发表在《中国消毒学杂志》上;37篇英文文献分布在Wat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等17种期刊上,发表数分别占37.84%和13.51%。在102篇文献中,涉及到含氯消毒剂包括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钙以及氯胺T。综合杀菌效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结论 2000-2011年,有关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报道数量在化学消毒剂中仍居前列,应用最广泛,主要种类和效力以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消毒剂 消毒效果 文献检索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社区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龙 焦惠艳 +7 位作者 邬娜 钟理 陈兴华 向颖 李成英 李阅历 张欢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控制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纳入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共3 362例,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后1次血压和平均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2.4%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为优良,不良的比例为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随访方式为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心理调整良好、摄盐量为轻、服药规律、吸烟控制较好、饮酒控制较好、运动时间长可促进高血压管理效果良好。结论双碑社区2014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良好。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加强心理调适,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社区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株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焰 熊鸿燕 +1 位作者 宋建勇 王思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 观察 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 目的 观察 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大肠杆菌 ;②针对不同宿主菌其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均发生相应变化 ;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此噬菌体为直径 2 0~ 40nm的微球形颗粒 ,棱角不明显 ,偶见短尾 ;④噬菌体的抗血清Κ值为 41 5 ,与f2 噬菌体血清学相关度为 0 .3 8;⑤潜伏期为 3 0~ 3 5min ,裂解量为 10 4。结论 分离所得的噬菌体是 1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 ,为直径 2 0~ 40nm的圆形颗粒 ,其与f2 噬菌体的血清相关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宿主谱 血清中和试验 一步生长曲线
下载PDF
950例宫颈癌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书力 黄威 +7 位作者 易萍 熊鸿燕 刘强 杨志玲 郑秀惠 郭建新 郑英如 李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近10年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组,就其年龄构成、临床特征、病... 目的总结并分析近10年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组,就其年龄构成、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手术选择等进行分层研究。结果共纳入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50例,平均年龄46.9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各有不同。从入院患者年龄构成来看,发病年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发病各有特征,应分年龄段制定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疾病特征 发病年龄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段明香 莫明露 +1 位作者 王太武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85人重庆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为对象,进行行为干预。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观察其1年后行为依从性程度、干预效果及依从性的正性和负性影响因素。结果被干预1年后,258...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85人重庆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为对象,进行行为干预。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观察其1年后行为依从性程度、干预效果及依从性的正性和负性影响因素。结果被干预1年后,258人(92%)完成干预过程及追踪。其中,高度依从组116人(45%),中度依从组有101人(39%),低度依从组有41人(16%);125人(48.45%)血糖转归为正常。其中高度依从组69人(59.48%),中度依从组47人(46.53%),低度依从组9人(21.95%)。各组间血糖转归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06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状态与依从性有关联(P<0.05);定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干预对象的自我健康意识强、干预平台的团队归属感以及干预信息的力度(权威性、先进性、发布频率)是促进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而对干预任务的认识不明确,缺乏耐心、不利的环境因素、短视行为是依从性的负性因素。结论行为干预的依从性是干预效果的重要环节;结合社区人群的特点,注重主观健康意识建立、增强自身管理能力、增加干预项目的团队趣味性活动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提高社区人群依从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依从性 行为干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小燕 赵勇 +1 位作者 凌娟 蔡同建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北区2004-2016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北区2004-2016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6年江北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 2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8.79/10万。全年呈现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集中在4~7月,第二次集中在11月~次年1月;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82.893,P<0.05);报告病例年龄以3~14岁为主,共报告2 677例(81.24%);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8.53%。结论学校和幼托机构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学校及幼托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监测控制,提高疫苗接种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流行性腮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控制 发病率
原文传递
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汝福 沈渝菊 +5 位作者 林辉 李亚斐 向颖 许斌 张耀 黄国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死亡20例,男女比为4.2∶1,15~60岁占87.2%,农牧民占92.4%,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占79.5%,5~9月份占87.8%;最短潜伏期中位数2 d,最长潜伏期中位数8 d;首发病例诊断时间中位数4 d;病畜、病死畜肉接触患者占98.3%,屠宰病死家畜者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食用病死畜肉者(RR=55.47,95%CI=26.03~118.21,P<0.000 01)。77个案例的疫情控制中位数时间10 d。结论炭疽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和牧区,青壮年及农牧特征明显;屠宰病死家畜或接触病死畜肉是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暴发 流行特征 潜伏期 相对危险度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社区人群糖尿病干预模式的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莫明露 段明香 +2 位作者 王太武 焦惠艳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以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为对象,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目标,构建经济、适用的糖尿病行为干预新型模式。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行为干预项目;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的方法,在重庆主城区慢病控制试点社区开展干... 目的以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为对象,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目标,构建经济、适用的糖尿病行为干预新型模式。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行为干预项目;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的方法,在重庆主城区慢病控制试点社区开展干预试验。将52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知-信-行"的行为干预理论,试验组对象在接受社区常规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新型行为干预项目,同时接受定期社区现场活动和信息化平台交流活动;对照组对象只接受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实施后,定期观察试验组对象行为变化情况;半年后比较两组的行为执行情况、糖尿病的发病率、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从干预试验实施后的第4~24周,试验组各健康行为改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半年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穴位按摩和以步代车行为外,所有要求健康行为执行强度和行为养成比例显著增加;试验组的糖尿病发病率为4.51%,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为7.58%,两组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MI降低显著,但其他指标,如腰围、血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社区慢病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的糖尿病新型行为干预模式,从多个环节促进被干预者行为改变,有助于试验对象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其在短期内已显示出降低体质量指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新型行为干预模式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白细胞
下载PDF
某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及发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付留杰 熊鸿燕 +2 位作者 刘元东 李子建 靳晓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了解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探讨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PD试验、X线透视、痰菌培养等方法开展现况调查。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62例肺结核住院病人和162名对照... 目的了解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探讨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PD试验、X线透视、痰菌培养等方法开展现况调查。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62例肺结核住院病人和162名对照,收集相关信息,计算OR值。结果活动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76·66/105、33·12/105、22·08/105,PPD阳性率为34·31%。干部的患病率和PPD阳性率显著高于战士,驻农村部队显著高于驻城市部队,劳动强度大的部队显著高于劳动强度一般的部队,随着年龄和军龄的增长,肺结核患病率和PPD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劳动强度、体重指数、卡痕数、住房类别、结核病接触史、入伍地类别、性格等具有显著意义,OR值分别为5·12、0·37、0·42、0·51、1·82、0·57、1·63(P<0·05),多因素分析,除性格外,上述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部队肺结核患病率和PPD阳性率随职别、年龄、军龄、驻地、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肺结核接触史、劳动强度是部队结核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而体重指数、卡痕数、住房类别、入伍地类别对结核病发病有预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患病率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军队 现况调查
下载PDF
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重庆地区肺结核病的联系及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苏倩 向颖 +5 位作者 胡代玉 刘洁 沈静 吴龙 李至伟 林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8例确诊肺结核病例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成组匹配19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检...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8例确诊肺结核病例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成组匹配19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检测VDR基因TaqⅠ、Fok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环境因素暴露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联系及其交互作用。结果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吸烟、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0 m2、居室通风不良、工作强度大以及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P<0.05),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吸烟及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在结核病发生中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病有关,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VDR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miR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君君 谢薇佳 +8 位作者 袁帅 刘庆云 向颖 吴龙 邬娜 李成英 余祖滨 白莉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4-912,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 RNA,miR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13个位于miRNA基因序列上的潜在功能性的S...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 RNA,miR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13个位于miRNA基因序列上的潜在功能性的SNPs位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新发NSCLC患者626例,对照为736例同期门诊体检人群。提取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采用SNPscan^(TM)对筛选的13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NPs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发现3个SNPs,即rs62085660(位于miRNA AC145343.1)、rs11597888(位于miRNA AL391839.1)和rs16867808(位于miRNA AL021918.2)与NSCLC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但此种关联只限于特定的亚组人群。rs62085660(C/G)位点与肺鳞癌的发生风险相关(加性模型,校正OR=0.79,95%CI=0.62~1.00,P=0.049;显性模型,校正OR=0.72,95%CI=0.53~0.98,P=0.035)。rs11597888(G/A)和rs16867808(T/C)位点只在吸烟人群中与肺癌易感性相关(rs11597888:显性模型,校正OR=1.42,95%CI=1.03~1.96,P=0.033;rs16867808:加性模型,校正OR=0.58,95%CI=0.40~0.84,P=0.004,显性模型,校正OR=0.53,95%CI=0.35~0.81,P=0.004)。结论 rs62085660位点与肺鳞癌发生风险相关,rs11597888位点和rs16867808位点与吸烟相关性肺癌发生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重庆市某区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胜 熊鸿燕 +8 位作者 张路 饶中林 黄国容 邱俊 周继红 张良 李阳 李国灵 袁丹凤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事故发生的现状及分布规律。结果2000-2006年,重庆市某区共发生事故13 685起,其中一般及轻微事故13 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间,从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看,一般及轻微事故年均发生1 881起,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发生均在1 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生均超过2 000起,2004年事故最高,为2 102起,占总数的15.96%;月均事故发生为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为事故的高发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趋势;每周星期六发生事故次数最多,周三最低;单日事故发生最高分别是每月的1号和14号;每日24小时事故中,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逐渐上升,11点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白天的事故发生案例明显高于晚上。重大事故的分布特点与一般及轻微事故有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从2002年后发生开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稳定在年60起左右;每年5月、9月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为高发时间;每日以上午10点左右最高,下午在4点左右次高。结论2000-2006年某区事故发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重大事故发生有降低趋势;事故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但一般及轻微事故与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别,相关分析信息可作为制定交通事故控制措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流行病学 重庆
下载PDF
SD大鼠房颤模型的构建及其外周血IL-17A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阅历 钟理 +3 位作者 杨攀 陈兴华 邬娜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短的房颤小动物模型,并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房颤发生中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房颤组和阴性... 目的建立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短的房颤小动物模型,并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房颤发生中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房颤组和阴性对照组,房颤组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观察房颤诱发的情况,并记录房颤诱发前后心电图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A、CRP的浓度,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房颤组大鼠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均造模成功,总诱发率为96%,持续时间为(45.52±60.88)s。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大鼠心率显著加快,QRS间期及QT间期均显著延长(P<0.05)。房颤组血浆中IL-17A、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随房颤发生次数的增多浓度有上升趋势,房颤组心房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严重,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方法构建房颤大鼠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周期性短,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之一;IL-17A、CRP可能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心房颤动 心房起搏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