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大鼠烫伤早期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孝建 余佩武 +5 位作者 袁建成 府伟灵 周立新 张雅萍 肖光夏 黎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实验采用30%III度Wistar大鼠烫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烫伤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治疗三组。动物灌注吖啶橙标记的大肠杆菌,于烫伤后不同时相活杀,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菌种鉴定... 实验采用30%III度Wistar大鼠烫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烫伤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治疗三组。动物灌注吖啶橙标记的大肠杆菌,于烫伤后不同时相活杀,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菌种鉴定,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匀浆液的细菌数。结果显示,应用PAF拮抗剂WBE2170治疗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细菌量明显减少,与非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烫伤组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荧光菌检出率分别为100%、80.0%及50.0%;冶疗组分别为40.0%、30.0%及20.0%。结果表明WBE2170对大鼠烫伤后肠源性感染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血小板激活因子 细菌感染 烫伤
原文传递
冻存人体皮肤抗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锡华 谷才之 +3 位作者 吴军 张宁 周立新 肖光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26-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人体皮肤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将-20℃和液氮中保存1 月的人体皮复温后,用酶消化法分离皮肤表皮细胞,在体外进行表皮细胞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测定皮肤表皮细胞HLA- D...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对人体皮肤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将-20℃和液氮中保存1 月的人体皮复温后,用酶消化法分离皮肤表皮细胞,在体外进行表皮细胞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测定皮肤表皮细胞HLA- DR 和CD86 抗原的表达。以新鲜皮肤为对照。结果:-20 ℃和液氮中保存的冻存皮肤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正常皮肤,冻存皮肤与正常皮肤之间的HLA- DR 表达没有显著变化,而冻存皮肤CD86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结论:冻存后皮肤的抗原性明显下降的原因并非HLA- DR 抗原的减少,而可能与皮肤细胞膜表面的CD86 抗原分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保存 抗原 皮肤移植 冷冻保存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渗透分子清除率和自由水清除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德贵 杨勋忠 +2 位作者 吴其林 杨宗诚 黎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4年第5期261-263,318,共4页
本文测定了59例不同烧伤面积病人血、尿晶体渗透压,计算渗透分子清除率(Cosm)和自由水清除率(C_(H_2O))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随着烧伤面积增加,血晶渗压(Posm)和C_(H_2O)升高,而尿晶渗压(Uosm)和Cosm下降,尤以TBSA>80%组变化... 本文测定了59例不同烧伤面积病人血、尿晶体渗透压,计算渗透分子清除率(Cosm)和自由水清除率(C_(H_2O))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随着烧伤面积增加,血晶渗压(Posm)和C_(H_2O)升高,而尿晶渗压(Uosm)和Cosm下降,尤以TBSA>80%组变化最为显著,ARF组较non—ARF变化明显。死亡病人生前Posm、C_(H_2O)明显高于而Uosm、Cosm明显低于存活病人,且Posm、C_(H_2O)增加与Uosm、C_(H_2O)降低往往同时存在。测定Posm、Uosm、Cosm、C_(H_2O)对严重烧伤后肾功能损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肾功能损害 渗透分子清除率 自由水清除率 肾功能试验
下载PDF
959例吸入性损伤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奇志 彭毅志 +1 位作者 刘志远 杨宗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 回顾本所 42年收治的吸入性损伤病例 95 9例 ,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烧伤病案的微机处理系统 ,对第 1阶段 ( 1 95 8~ 1 980 )、第 2阶段 ( 1 981~ 1 990 )、第 3阶段 ( 1 991~ 2 0 0 0 )吸入性损伤病例和不同程度吸... 目的 回顾本所 42年收治的吸入性损伤病例 95 9例 ,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烧伤病案的微机处理系统 ,对第 1阶段 ( 1 95 8~ 1 980 )、第 2阶段 ( 1 981~ 1 990 )、第 3阶段 ( 1 991~ 2 0 0 0 )吸入性损伤病例和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依阶段 ,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吸入性损伤病死率逐阶段下降 ,3个阶段的病死率分别为 48.93%、2 6 .6 0 %和 8.5 3% ;3个阶段的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皆逐阶段降低。结论 近 1 0年来我所吸入性损伤病死率大幅度降低。伤后吸入高浓度的氧甚至纯氧 ;预防性气管切开 ;伤后早期进行小量反复的气道灌洗 ;早期应用带湿化的PEEP机械性通气 ;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线粒体Ca^(2+)转运变化及外源性ATP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晚益 杨宗城 黄跃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心肌线粒体 CA^2+转运 外源性ATP 钙超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