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支原体的PCR法检测
1
作者 孙晶 姜秀英 +2 位作者 张林 李珊山 邵璞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 :探讨生殖支原体 ( MG)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对1 54份临床标本进行 MG的检测。结果 :2 5例阳性 ,阳性率 1 6.2 3%。结论 :生殖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PCR方法是目前适于临... 目的 :探讨生殖支原体 ( MG)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对1 54份临床标本进行 MG的检测。结果 :2 5例阳性 ,阳性率 1 6.2 3%。结论 :生殖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PCR方法是目前适于临床检测 MG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泌尿生殖道感染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测定
2
作者 姜日花 程滨珠 +4 位作者 蒋忠民 王树和 孙秀珍 胡曼丽 朱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77-378,共2页
作者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组血清TNF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病程长短对血清TNFa水平无明显影... 作者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组血清TNF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病程长短对血清TNFa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从而提示TNFa在银屑病发病上未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病人因素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世荫 周劲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75-78,共4页
对516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DA)住院病例,进行有关病人方面好发因素的分析和统计,并以204例非药物变态反应的住院病例为对照。发现儿童与老人发病率低,病人的过敏性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原有的肝病及感染性疾病都与DA的发生显著相关... 对516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DA)住院病例,进行有关病人方面好发因素的分析和统计,并以204例非药物变态反应的住院病例为对照。发现儿童与老人发病率低,病人的过敏性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原有的肝病及感染性疾病都与DA的发生显著相关。对异位性素质与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关系,在临床分析后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间无密切关系。文中并对多价过敏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好发因素 病人因素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 被引量:15
4
作者 黑明燕 旷寿金 +1 位作者 刘备战 鲁建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425-427,共3页
对医学本科生医学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是近 1~ 2年开展的新的教学手段 ,有关经验不多。为了解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 ,我们随机选择了 2 0 0名正在进行医学专业课学习的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 对医学本科生医学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是近 1~ 2年开展的新的教学手段 ,有关经验不多。为了解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 ,我们随机选择了 2 0 0名正在进行医学专业课学习的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答卷 1 93份 ,在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对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同、对双语教学授课方式的要求和对双语教师的要求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双语教学 理解 要求
下载PDF
1450例慢性荨麻疹的变应原检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日花 程滨珠 王景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8-299,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变应原检查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治疗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世荫 周劲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通过520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对好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和磺胺类.对易致敏药物的化构特点及由此而引发的交叉过敏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报告了经证实的交... 本文通过520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对好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和磺胺类.对易致敏药物的化构特点及由此而引发的交叉过敏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报告了经证实的交叉过敏病例.对不同给药途径、用药频度与用量等对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介绍了增加用药剂量使已被致敏尚无临床表现的病例,突发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文中还对滥用药物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大量事实加以陈述并提出应注意防止.对中草药中成药也可致敏和并不少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二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反应类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1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等有害反应.由这种反应弓泼疾病理性过程,就是变态反应性疾... 1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等有害反应.由这种反应弓泼疾病理性过程,就是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发的变态反应,称为药物变态反应.凡能被机体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已”成分,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生,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免疫反应发生的物质,称为抗原.引发变态反应的抗原又叫变态反应原或变应原(allergen).变应原对绝大多数人无害,但对有易感性个体,当吸入、口服、注射或接触,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发生机制 类型
下载PDF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程滨珠 姜日花 蒋忠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5,共2页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程滨珠姜日花蒋忠民早在60年代国外学者[1]曾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法治疗白癜风,国内近年来亦有一些单位开展此项疗法均取得一定疗效,我科于1994年12月~1996年9月应用表皮细胞分...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程滨珠姜日花蒋忠民早在60年代国外学者[1]曾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法治疗白癜风,国内近年来亦有一些单位开展此项疗法均取得一定疗效,我科于1994年12月~1996年9月应用表皮细胞分离机对16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自体表皮移植 治疗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三 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上)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免疫学病理改变和功能异常,表现为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这种多系统多器官病变的特点,是由药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特殊规律所决定的。认识这个规律,有助于全面做好药物变态反应的诊断工作。但需注意,不要因药物变态... 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免疫学病理改变和功能异常,表现为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这种多系统多器官病变的特点,是由药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特殊规律所决定的。认识这个规律,有助于全面做好药物变态反应的诊断工作。但需注意,不要因药物变态反应临床表现的多系统性和多器官性,就把各种因用药而导致的病变和症状都看成是变应性的,要时时想到前面介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敏 全身过敏症 药疹 荨麻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乙氧苯柳胺软膏随机对照治疗寻常性痤疮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长海 张学军 +7 位作者 徐叔云 魏伟 李俊 朱一元 白义杰 陈学荣 宋芳吉 王桂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乙氧苯柳胺软膏和阳性对照药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比较研究。将乙氧苯柳胺软膏或过氧苯甲酰乳膏薄层均匀涂布患处,1日3次。疗程为4周,部分病例累积用药8周... 目的研究乙氧苯柳胺软膏和阳性对照药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比较研究。将乙氧苯柳胺软膏或过氧苯甲酰乳膏薄层均匀涂布患处,1日3次。疗程为4周,部分病例累积用药8周。结果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118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58.5%,治疗59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2.9%;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67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71.6%,治疗51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8.4%。8周内,乙氧苯柳胺软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过氧苯甲酰乳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在4周时虽低于过氧苯甲酰乳膏,但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两者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酰 痤疮 药物疗法 乙氧苯柳胺软膏
下载PDF
医源性慢性砷中毒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后毕仙 雷鹏程 刘君卓 《皮肤病与性病》 200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砷中毒 药源性疾病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中药接触性皮炎临床及斑贴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林峰 王晶 李世荫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3-295,共3页
为了探讨中药接触性皮炎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检测方法等因素,对14例中药接触性皮炎患者及351例非中药致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其中包括80例诊断明确的非中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及斑贴试验分析。结果发现中药... 为了探讨中药接触性皮炎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检测方法等因素,对14例中药接触性皮炎患者及351例非中药致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其中包括80例诊断明确的非中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及斑贴试验分析。结果发现中药接触性皮炎的致病药物多为外用消炎止痛类中药;中药接触性皮炎组对香料及松香斑贴试验的阳性率均高达55.6%(5/9),明显高于非中药所致的可疑接触性皮炎组及诊断明确的非中药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组中香料及松香的阳性率(2×K表X2检验,香料及松香的X2分别为9.23及35.6,P值均<0.01);对另外二种常见接触变应原橡胶促进剂及白降汞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芳香类中药可能容易致敏。中药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及系统性接触性反应等,使用原药作斑贴试验多可获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中草药 中成药 斑贴试验 临床
原文传递
用SPA协同凝集试验快速检测淋球菌抗原诊断新生儿眼病
13
作者 吴亚纷 叶志杰 +1 位作者 李楷彬 张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2年第5期45-46,共2页
本文通过用特异性抗体致敏A蛋白的葡萄球菌(SPA)进行协同凝集试验方法,对206例新生儿眼部分泌物,进行淋病性脓漏眼检测.同时对所检测出阳性者进行革兰氏染色及细菌培养.结果革兰氏染色检出阳性者与SPA检出阳性附合率为20.7%.其原因SPA... 本文通过用特异性抗体致敏A蛋白的葡萄球菌(SPA)进行协同凝集试验方法,对206例新生儿眼部分泌物,进行淋病性脓漏眼检测.同时对所检测出阳性者进行革兰氏染色及细菌培养.结果革兰氏染色检出阳性者与SPA检出阳性附合率为20.7%.其原因SPA协同凝集试验阳性者和未查到淋球菌者与活菌、死菌抗原有关.并对新生儿脓漏眼感染途径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性脓漏眼 SPA 协同凝集试验
下载PDF
人体接触物的皮肤安全性评估的一种实验方法介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民 河合享三 +3 位作者 河合敬一 河合淳 中川干雄 李世荫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6,共2页
日常生活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各种物质如化妆品、衣服、被服、外用药品等,甚至小儿用的尿布和卫生纸,均可刺激皮肤引发不同程度的接触性皮炎,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当前,新的日用产品不断出现,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已有各种皮肤反应发... 日常生活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各种物质如化妆品、衣服、被服、外用药品等,甚至小儿用的尿布和卫生纸,均可刺激皮肤引发不同程度的接触性皮炎,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当前,新的日用产品不断出现,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已有各种皮肤反应发生。为预防和减少这种皮炎的发生,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在此类物质进入市场前,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必要。判定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动物和人体实验,可采用Draize及其它实验方法。封闭性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常用方法,但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很大,从皮肤干燥、脱屑到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接触物 皮肤安全性 接触性皮炎
原文传递
sIL—2R和TNFα与银屑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姜日花 程滨珠 +1 位作者 丛宪玲 王树和 《临床医学》 CAS 1996年第7期13-14,共2页
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从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证实了银屑病患者确有细胞... 采用ELISA法检测了5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从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证实了银屑病患者确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TNFΑ 银屑病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免疫球蛋白间交叉反应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生 李世荫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初步研究了常用几种动物及人血清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发现鼠与马、羊、免血清及马与免、鼠血清有部分交叉反应(P<0.001),而人血清与羊、鼠及马与羊血清无交叉反应(P>0.05)。交叉反应有时会影响抗原或抗...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初步研究了常用几种动物及人血清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发现鼠与马、羊、免血清及马与免、鼠血清有部分交叉反应(P<0.001),而人血清与羊、鼠及马与羊血清无交叉反应(P>0.05)。交叉反应有时会影响抗原或抗体检测的结果,因此,重视交叉反应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交叉反应 ELISA
下载PDF
多中心性色素性类鲍温病继发尖锐湿疣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双元 陈晓微 廖松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多中心性色素性类鲍温病(Multicentric Pigmented Bowenoid disease,简称MPBD),亦称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一种临床上与Bowen病完全不同,但组织学上极为相似的疾病。目前关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它的病变性质尚无定... 多中心性色素性类鲍温病(Multicentric Pigmented Bowenoid disease,简称MPBD),亦称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一种临床上与Bowen病完全不同,但组织学上极为相似的疾病。目前关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它的病变性质尚无定论。本文报告一例MPBD病人治疗后继发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并结合文献分析二者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并发症 尖锐湿疣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四——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中)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6 结节性红斑样药疹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双小腿伸侧的红色皮下结节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常见于春秋两季.发病开始先有发热、倦怠、咽痛及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双小腿伸侧出现直径1~5cm大小的皮下结节,表面亮红,略高出皮面,有自... 6 结节性红斑样药疹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双小腿伸侧的红色皮下结节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常见于春秋两季.发病开始先有发热、倦怠、咽痛及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双小腿伸侧出现直径1~5cm大小的皮下结节,表面亮红,略高出皮面,有自觉痛及压痛,数目可由几个发展到几十个,对称分布.1~2周后,结节逐渐消退,颜色先变为暗红,渐而绿黄.结节从不破损,愈后不留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皮疹 药疹
下载PDF
美满霉素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淑霞 徐文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痤疮是好发于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是美肤工作中难点的重点问题。Minocin(美满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四环素衍生物,用量少副作用小。我们于1994年4月~年8月应用 Minocin 口服治疗36例痤疮患者,50mg,2次/日,连服6周。其中30例按观察要求完... 痤疮是好发于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是美肤工作中难点的重点问题。Minocin(美满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四环素衍生物,用量少副作用小。我们于1994年4月~年8月应用 Minocin 口服治疗36例痤疮患者,50mg,2次/日,连服6周。其中30例按观察要求完成疗程,治愈率达46.7%,有效率达93.3%。1 材料和方法1.1 药物美满霉素胶囊,50mg/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满霉素胶囊 临床疗效观察 炎症性皮肤病 痤疮 四环素衍生物 重点问题 有效率 副作用 治疗前后 半合成
全文增补中
银屑病患者血清sIL-2R测定与分析
20
作者 姜日花 程滨珠 +2 位作者 丛宪玲 王景山 王树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6-207,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清 SIL-2R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