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相生 肖湘生 +4 位作者 张挽时 徐家兴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曲线在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研究 116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4cm) ,其中肺癌 88例 ,结核球 10例 ,炎性结节 15例 ,良性肿瘤 3例。在注入造影剂 1 5ml/kg前后 ,对病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 ,测量增强...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曲线在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研究 116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4cm) ,其中肺癌 88例 ,结核球 10例 ,炎性结节 15例 ,良性肿瘤 3例。在注入造影剂 1 5ml/kg前后 ,对病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 ,测量增强前后各次扫描时病灶的CT值 ,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结果 :三者动态增强曲线的峰值中每两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肺癌的增强峰值高于结核球而低于炎性结节。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多呈慢升慢降型 ,抛物线状 ;炎性结节多呈快升慢降或快升快降型 ;结核球多呈一低平曲线。炎性结节达峰值的时间较肺癌快。结论 :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峰值、达峰值的时间、曲线形态不同于结核球、炎性结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 炎性 周围型肺癌 结节 结核球 病灶 诊断价值 曲线 峰值 动态扫描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螺旋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宋云龙 张挽时 +3 位作者 熊明辉 时惠平 王东 鲁晓燕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9-21,24,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旋 CT在主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材料与方法  2 2例主动脉疾病 (11例主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大动脉炎、2例主动脉缩窄 )者行螺旋 CT增强检查 ,以表面覆盖显示(SSD)、... 目的 探讨螺旋 CT在主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材料与方法  2 2例主动脉疾病 (11例主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大动脉炎、2例主动脉缩窄 )者行螺旋 CT增强检查 ,以表面覆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血管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CTVE)等多种方式重建。 结果  SSD均能很好显示病变的全貌 ,动脉瘤的大小、范围 ,夹层内膜片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 ;MPR可较好显示附壁血栓 ,真假腔和内膜片 ;MIP可清楚显示管壁钙化和动脉瘤形态 ;CTVE可清晰显示内膜片、真假腔及血管的狭窄。 结论 诊断主动脉疾病综合应用螺旋 CT的各种技术可基本取代 X线血管造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疾病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6
3
作者 冯伟 冯天有 +2 位作者 王飞 毕永民 王书勤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24~57岁,平均38.3岁。按患者主观症状、患侧直腿抬高试验(SLR)、脊柱运动...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24~57岁,平均38.3岁。按患者主观症状、患侧直腿抬高试验(SLR)、脊柱运动、腰型进行临床评分,比较手法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观察反映突出髓核大小的MRI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矢状径指数(SI),比较手法治疗前后S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法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SLR、脊柱运动、腰型积分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后临床综合评分分别为8.4500±2.4385、18.9000±1.8229,治疗后积分显著提高(P<0.05)。手法治疗前后SI值分别为0.5651±0.1387、0.5292±0.1499,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改变(P>0.05)。41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1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单(多)个椎体位移。实施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恢复患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临床表现可以随之锐减或消失。其机制并非髓核组织的缩小,可能是纠正椎体位移后减轻鞘膜囊(神经根)的形变和张力,恢复了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正骨手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祝红线 李相生 +4 位作者 冯瑞 姜宏 王萍 方红 樊红霞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9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的冠脉CTA检查与复查,检查时均行常规扫描模式+常规剂量造...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的冠脉CTA检查与复查,检查时均行常规扫描模式+常规剂量造影剂方法;复查时均行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模式+低剂量造影剂的方法(低剂量联合扫描),扫描数据均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ASIR)的重建算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低剂量联合扫描方法其冠状动脉主支血管强化CT值高于常规检查,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5);噪声、SNR和CNR差异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1.771,t=0.426,t=1.633,t=1.956,t=-0.880,t=-0.849,t=-1.756,t=-1.252,t=1.240,t=0.184,t=-1.731,t=-0.911,t=-1.950,P>0.05)。常规扫描方法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9%(899/900),低剂量联合扫描方法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8%(898/900)。两种扫描方法有效辐射剂量(ED)常规扫描为(24.9±8.4)mSv,高于低剂量联合扫描(10.2±2.6)mSv,两种扫描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8,P<0.05)。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模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辐射剂量 造影剂用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磁共振3D FIESTA序列对三叉神经、面神经颅内段的显示 被引量:20
5
作者 贾飞鸽 孙希杰 +3 位作者 许乙凯 余田 孟卓 张雅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0-362,共3页
在采用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tl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图像上,主要有两种对比信号,脂肪和水为高信号,其他组织均为低信号,神经显示为低信号,在颅内有脑脊液的高信号衬托下。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面伸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脊柱脊髓肿瘤的MR表现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挽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脊髓肿瘤 MR 诊断
下载PDF
3.0T MR多b值DWI序列评价胰腺癌放疗疗效 被引量:14
7
作者 秦丹 王萍 +3 位作者 时惠平 胡琪璐 周旭嘉 杨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应用3.0T MR多b值DWI序列评价胰腺癌放疗疗效。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行DWI扫描,b值为0,600,800,1000s/mm2,于AW 4.5工作站利用Functool ADC软件进行处理,记录胰腺癌肿块区、肿块邻近区、肿块远离区ADC值;放疗1个月后再重复上述操作... 目的应用3.0T MR多b值DWI序列评价胰腺癌放疗疗效。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行DWI扫描,b值为0,600,800,1000s/mm2,于AW 4.5工作站利用Functool ADC软件进行处理,记录胰腺癌肿块区、肿块邻近区、肿块远离区ADC值;放疗1个月后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比较胰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各b值条件下各测量区域ADC值,计算放疗前后胰腺癌肿块区ADC值变化率(rADC)、筛选评价放疗疗效的最佳b值。结果 b值分别取600、800、1000s/mm2时,放疗前肿块区与邻近区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0.22、0.38,P均>0.05),肿块区与肿块远离区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3.98、3.50,P均<0.01);肿块区、肿块邻近区放疗前后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块区:t=7.94、5.95、6.51,P均<0.01;肿块邻近区:t=2.96、6.46、8.83,P均<0.01),肿块远离区放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99、2.02,P均>0.05)。b值为600,800,1000s/mm2时的rADC分别为(32.42±1.97)%、(28.44±2.44)%、(30.27±2.03)%。评价放疗疗效最佳b值为600s/mm2。结论 3.0T MR多b值DWI序列评价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胰腺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东 张挽时 +3 位作者 熊明辉 陈军 喻敏 徐家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CT、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区分良、恶性肿瘤)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准确性分别为94.02%、91.... 目的探讨和比较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CT、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区分良、恶性肿瘤)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准确性分别为94.02%、91.85%、89.13%和98.15%、95.15%、90.74%。CT像素矩阵图上,25例(75.76%)肾上腺腺瘤内有轻度负CT值区域,非腺瘤无此征象。13例腺瘤在MRI反相位(OP)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都有明显下降,SI指数平均(52.65±18.01)%;非腺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MRI能诊断大部分肾上腺肿瘤,两者的诊断价值相似,MRI对较大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CT和MRI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东 徐家兴 王振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13-715,共3页
为了评价CT和MRI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价值,对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CT扫描呈密度不均匀、不均一强化、体积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影像;MRIT2WI的肿瘤信号强度类... 为了评价CT和MRI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价值,对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CT扫描呈密度不均匀、不均一强化、体积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影像;MRIT2WI的肿瘤信号强度类似于脂肪,信号不均匀。术后肿瘤复发和术后纤维化的CT表现相似,前者MRIT2WI呈高信号,后者呈低信号。认为CT和MRI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有重要作用,对术后复发和术后纤维化的鉴别MRI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CT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4
10
作者 祝红线 宋云龙 +3 位作者 樊红霞 方红 王萍 张红莉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入对比剂时发生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02例患者注入对比剂时采用2.5ml/s、3ml/s和5ml/s的注射速率,注射过程中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结果:采用注射速率为2.5ml/s与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入对比剂时发生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02例患者注入对比剂时采用2.5ml/s、3ml/s和5ml/s的注射速率,注射过程中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结果:采用注射速率为2.5ml/s与3ml/s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注射速率为2.5ml/s、3ml/s与5ml/s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64,18.036;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增大,其渗漏率有增高的趋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渗漏的发生及减轻渗漏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速率 渗漏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宫颈癌MRI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于梅艳 时惠平 +4 位作者 李春东 任力 熊明辉 毕永民 田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3036-303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MRI检查,MRI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钆喷酸葡胺增强T1加权像。观察肿瘤的位... 目的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MRI检查,MRI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钆喷酸葡胺增强T1加权像。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范围。将MRI所见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MRI对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8.73%。对宫旁侵犯判断的准确率为92.50%,特异度为91.18%,敏感度为100%。MRI与病理诊断的差异主要与宫旁浸润的评价差异有关。结论 MRI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宫颈癌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诊断/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640层容积CT低剂量胰腺全器官灌注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晓璇 时惠平 +4 位作者 于梅艳 郭薇 祝红线 樊红霞 王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180-181,共2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中的第四位,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胰腺癌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部不适或疼痛及黄疸等,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胰腺癌起病隐匿,
关键词 胰腺癌 灌注成像技术 容积CT 低剂量 器官 恶性肿瘤 胃肠道肿瘤 恶性程度
原文传递
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减少肺动脉CT血管成像造影剂剂量及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樊红霞 李相生 +6 位作者 毕永民 方红 宋云龙 王萍 龚万沣 张秀兰 张挽时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502-150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可疑诊断肺栓塞需肺动脉CT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采用智能对比剂追踪法。个体化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可疑诊断肺栓塞需肺动脉CT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采用智能对比剂追踪法。个体化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收集各个动脉段的评价CT值,对所有图像采用优化的5分法进行比较。结果个体化组使用的平均对比剂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组(41.8 ml vs.80ml,P=0.021)。个体化组肺动脉主干(361.0±18.1 vs.344.3±19.1),肺动脉S1段(293.30±15.4 vs.269.88±17.5)及S10段(306.40±14.3 vs.282.5±20.3)的平均增强CT值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化组升主动脉的平均增强CT值明显低于常规组(169.10±32.1 vs.92.90±31.9,P=0.04)。图像5分法评分盲法评价的总体结果在常规组与个体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化组的5级图像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70%vs.43.3%)。结论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可以使用低剂量低浓度的对比剂获得不劣于传统智能对比剂追踪技术的高质量肺动脉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低浓度 对比剂
原文传递
招收飞行学员中腰椎峡部裂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屈国林 刘庆东 +5 位作者 徐晓明 金青松 腾树春 朱岳龙 李长彬 宋云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招飞学员中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研究组)采用CR、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其中9例并行腰椎CT扫描。分析合并腰骶部隐裂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5峡部及... 目的:探讨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招飞学员中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研究组)采用CR、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其中9例并行腰椎CT扫描。分析合并腰骶部隐裂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5峡部及椎板结构特点,并与L4进行对照。结果:(1)研究组腰骶部隐裂发生率为56.67%(17/30),与对照组26.00%(2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斜位片示L5峡部裂隙形态呈多样性如线型、尖角型、缺损型、星型。(3)L5峡部及裂隙两端骨质发育细小、变尖甚至呈缺损改变。(4)CT检查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峡部裂断端立体形态和骨质结构。结论:本组腰椎峡部裂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飞行学员 X线诊断 病因
原文传递
肺栓塞影像学诊断——着重于X线平片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云龙 刘玉清 荆宝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CRX)、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和肺动脉造影(CPA)及DSA,尤其前者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经证实的129例肺栓塞病例的上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CRX诊断... 目的:探讨X线平片(CRX)、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和肺动脉造影(CPA)及DSA,尤其前者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经证实的129例肺栓塞病例的上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CRX诊断PE的阳性提示率达72%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筛选手段;V/Q扫描及CPA/DSA仍是诊断—确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核素 血管造影 X线平片 诊断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东 孟利民 +1 位作者 毕永民 张挽时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同时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8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同时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8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侧肾上腺5例,左侧肾上腺3例。肿瘤最大直径为2.8~7.6 cm,平均6.3 cm,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3例有钙化灶;MRI 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或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见漩涡征;增强早期肿瘤轻度强化、延迟后进行性增强。1例类似于肾上腺假性囊肿的CT、MRI表现。肿瘤有钻缝样生长及包绕血管而不侵犯血管的特点。结论 CT、MRI的影像学表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主要表现为柔软的较大肿块,可沿器官间隙钻缝样生长,增强扫描肿瘤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伟 冯天有 +3 位作者 毕永民 王飞 许奎 王淑琴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1-145,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反映突出髓核大小的MRI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矢状径指数(sagittal index,SI),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及随访S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均获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7.4个月,临床评分优95例、良17例、差0例。疗效评价均为优。治疗前后SI值分别为0.618±0.015、0.581±0.0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SI值为0.315±0.025,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5)。手法治疗前临床综合评分为12.841±0.435,治疗后为21.398±0.152,随访时为23.513±0.063,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多)个椎体位移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恢复患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使脊柱内外平衡因素协调一致,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游离型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下载PDF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乔敏霞 时惠平 +5 位作者 董世博 杨帆 郭薇 马晓璇 童英 李春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7.78%;52例患者MRI显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35例,结合带不完整24例,宫外转移4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诊断符合率为82.69%(43/52)。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情况,可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RI 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不同注射部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红 孟利民 +5 位作者 王萍 樊红霞 孙静 蒋瑞静 王春艳 马芳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不同注射部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血管成像患者167例,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 ml对比剂做test扫描,测得峰值时间后+1 s为延迟时间,以同样速度注射40 ml对比剂,扫描范围自主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剂不同注射部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血管成像患者167例,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 ml对比剂做test扫描,测得峰值时间后+1 s为延迟时间,以同样速度注射40 ml对比剂,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位置向上至头顶部,79例和88例分别采用左侧和右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对比分析2组图像质量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有无对比剂残留及影响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三维重建的明显差异。结果:75%头颈血管造影颈总动脉延迟时间分布在16-22 s;60%图像质量达到优级左侧延迟时间需在23 s以上,右侧在18 s以上;左、右臂注射对比剂CT成像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臂注射时图像质量优于左臂注射。结论: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可以有效避免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提高了头颈部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头颈动脉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的特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宇 杨文东 +2 位作者 毕永民 王飞 范宇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MRM)变化,作为初步判定其是否符合手法治疗,以及巨大突出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选取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观察MRI及MRM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确诊巨大腰... 目的观察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磁共振脊髓造影成像(MRM)变化,作为初步判定其是否符合手法治疗,以及巨大突出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选取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观察MRI及MRM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确诊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的MRM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硬膜囊、神经根袖大致正常,无明显突出髓核的压迹5例;2神经根袖内脑脊液充盈减少,出现压迹,甚至神经根袖中断、消失24例;3硬膜囊内脑脊液受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中断或明显缺损,硬膜囊终末段消失10例。结论 1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后充盈改变,反应了两者之间的力学关系;2MRM显示部分具有巨大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硬膜囊、神经根袖并未受到突出髓核明确的压迫,说明即便巨大髓核突出椎管对其仍有可能容纳;3根据MRM显示硬膜囊、神经根袖受到突出髓核压迫影像表现,可以初步判定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是否符合手法治疗适应证,以及对马尾神经造成伤害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脊髓造影术 手法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