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常明 姜睿斌 李锋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化学分离和提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当归抗肿瘤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当归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造血、抗血小板聚集、平喘和镇痛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化学分离和提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当归抗肿瘤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当归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造血、抗血小板聚集、平喘和镇痛等多种作用。当归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黏附性和侵袭力、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肿瘤耐药和放化疗增敏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为明确当归抗肿瘤作用机制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学成分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黄素对术后肠梗阻大鼠胃肠动力、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伟宁 姚锐 王文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究大黄素(Emo)对术后肠梗阻(POI)大鼠胃肠动力、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灸治疗组、Emo治疗组和通路干预组,每组6只。通过腹部手术在大鼠中诱导POI模型。... 目的:探究大黄素(Emo)对术后肠梗阻(POI)大鼠胃肠动力、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灸治疗组、Emo治疗组和通路干预组,每组6只。通过腹部手术在大鼠中诱导POI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针灸治疗组给予针刺相应腧穴。Emo治疗组给予Emo 80 mg/kg灌胃。通路干预组给予Emo 80 mg/kg灌胃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激活剂Prepro VIP 5 nmol/kg尾静脉注射。通过胃排空(GE)和胃肠道转运(GIT)实验来确认胃肠道运动。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来确认炎症反应。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来证实氧化应激反应。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结构受损明显,GE、GIT、SOD、GSH-Px水平降低,TNF-α、IL-1β、MDA、VIP、cAMP、水通道蛋白3(AQP3)、磷酸化PKA(p-PKA)水平和MPO活性升高(均P<0.05)。经针灸和Emo治疗后,组织结构损伤得到明显改善,GE、GIT、SOD、GSH-Px水平增加,TNF-α、IL-1β、MDA、VIP、cAMP、AQP3、p-PKA水平和MPO活性降低(均P<0.05)。此外,使用VIP激动剂可明显逆转Emo治疗对POI大鼠的影响。结论:Emo可能通过抑制VIP/cAMP/PKA信号通路防止POI大鼠胃肠动力下降,并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大黄素 胃肠动力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血管活性肠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下载PDF
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石德祥 史金峦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TP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胸腔穿刺术抽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 目的: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TP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胸腔穿刺术抽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膜厚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二者比值(FEV1/FVC),测定患者胸腔积液中的FIB和TNF-α在治疗前和治疗2、5、8、11d时含量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胸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对照组的胸膜厚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与观察组,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治疗后第2、5、8天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I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 d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I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变化更大(P<0.05);治疗后2、5、8、和11 d对照组和观察组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变化更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延长TP患者胸膜加厚的时间,改善肺功能,促进纤维蛋白降解,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大枣泻肺汤 结核性胸膜炎 疗效 肺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为战育人的“六位两翼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军事疗养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秦伟栋 徐莉 +2 位作者 段昊凯 杨照 马静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军事疗养学》选修课为战育人的“六位两翼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12/2023-12月来自不同专业选修《军事疗养学》课程的679名某军医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3组:线下组(n=215)、线上组(n=43)... 目的研究《军事疗养学》选修课为战育人的“六位两翼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12/2023-12月来自不同专业选修《军事疗养学》课程的679名某军医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3组:线下组(n=215)、线上组(n=43)及混合组(n=421)。按照课程教学计划进行不同方式教学设计、授课。教学结束后对不同组学员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混合组采取“六位两翼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方式满意度、课程完成目标和综合考核合格方面均高于线下组和线上组(P<0.05)。在形成性评价结果中,混合组在预习和随堂测试方面较线下组具有更好的效果(P均<0.05);在终结性评价结果中,混合组在小组讨论方面较线上组、线下组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沙龙方面较线上组具有更好的效果,在问卷测评方面较线下组具有更好的效果(P均<0.05)。结论《军事疗养学》选修课为战育人的“六位两翼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疗养学 选修课 为战育人 教学方法 课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参芪复健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超 高凯 +3 位作者 乔逸 丁一 马静 王婧雯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20-626,共7页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复健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和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筛选参芪复健颗粒活性成分并获取潜在作用靶点...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复健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和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筛选参芪复健颗粒活性成分并获取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利用jvenn软件映射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即潜在的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网络,最后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参芪复健颗粒潜在靶点468个,COVID-19相关作用靶点3 008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67个,核心靶点包括STAT3、JUN、TP53、RELA、MAPK3、MAPK1等;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豆甾醇、汉黄芩素等。生物功能分析获得185条信号通路,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MAPK、TNF、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并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参芪复健颗粒可能通过抗炎、抗凋亡以及改善细胞氧化应激等多靶点通路用于COVID-19后遗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健颗粒 COVID-19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TEC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申兴勇 徐昕 +2 位作者 袁平 喻召才 李新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3期4560-4563,共4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及乳腺外科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70例给予TE...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及乳腺外科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70例给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CD_4^+、CD_8^+和CD_4^+/CD_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板计数、CD_4^+、CD_8^+和CD_4^+/CD_8^+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减少,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口腔黏膜炎、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毒性反应致死事件。结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乳腺癌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抑制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TEC方案 乳腺癌 骨髓抑制
原文传递
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疗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芳红 杨伟宁 李锋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临...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TBA、ChE、Alb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黄、腹胀、纳差、乏力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ST、ALT、TBA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TA、ChE、Alb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术附汤可有效改善肝衰竭并发难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术附汤 肝衰竭 黄疸 肝功能 病死率
下载PDF
中医辨治与整合医学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新海 李世梅 +3 位作者 徐丽娟 龙铟 李峰 刘文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4期3666-3668,共3页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中医辨治 身心并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双酚A和肾阳虚诱导睾丸雄激素受体磷酸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学 马静 +2 位作者 贾瑊 许航 崔梁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双酚A(BPA)染毒和肾阳虚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及雄激素受体(AR)磷酸化影响,探讨ICA作用机制。方法45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0.2 mL/d生理盐水)、BPA组(0.2 mL/d生理盐水)、BPA+ICA低、中、高剂量组[50、...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双酚A(BPA)染毒和肾阳虚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及雄激素受体(AR)磷酸化影响,探讨ICA作用机制。方法45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0.2 mL/d生理盐水)、BPA组(0.2 mL/d生理盐水)、BPA+ICA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d)ICA]及肾阳虚组(0.2 mL/d生理盐水)、肾阳虚+ICA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d)ICA],每组5只。BPA各组采用腹腔注射100 mg/(kg·d)BPA连续7 d制备模型,肾阳虚各组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mg/(kg·d)连续10 d制备模型,各组小鼠造模后灌胃相应药物14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E2水平,TUNEL染色观察睾丸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观察睾丸组织AR、磷酸化AR(p-AR)、血小板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BPA组和肾阳虚组小鼠睾丸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细胞凋亡、血清E2水平、睾丸p-AKT、p-AR表达增加,血清T水平、T/E2、睾丸AR表达下降(P<0.05,P<0.01)。与BPA组比较,BPA+低剂量组T/E2升高,睾丸p-AR、p-AKT表达降低(P<0.05,P<0.01);BPA+ICA中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改善,细胞凋亡、血清E2水平、睾丸p-AKT、p-AR表达降低,血清T水平、T/E2、睾丸AR表达升高(P<0.05,P<0.01);BPA+ICA高剂量组细胞凋亡、血清T水平、睾丸AR表达增加,睾丸p-AR、p-AKT表达降低(P<0.05,P<0.01)。与肾阳虚组比较,肾阳虚+ICA低剂量组血清E2水平、睾丸p-AR、p-AKT表达下降,睾丸AR表达增加(P<0.05,P<0.01);肾阳虚+ICA中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改善,细胞凋亡、E2水平、睾丸p-AR、p-AKT表达降低,血清T水平、T/E2、睾丸AR表达增加(P<0.05,P<0.01);肾阳虚+ICA高剂量组细胞凋亡、血清T水平、T/E2、睾丸AR表达增加,睾丸p-AR、p-AKT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ICA可以抑制BPA和肾阳虚诱导睾丸细胞凋亡,机制与上调AR表达、下调p-AR及p-AK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双酚A 肾阳虚 睾丸 细胞凋亡 雄激素受体磷酸化
原文传递
大鼠颈动脉迂曲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张金洲 王文 +2 位作者 谭延振 王晓武 俞世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通过大鼠自体颈动脉移植建立动脉迂曲模型。方法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迂曲组和阴性对照组。动脉迂曲组大鼠将自体左侧颈总动脉段(1 cm)端端吻合移植至右侧颈总动脉。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周分别测量大鼠血压、颈动脉血... 目的通过大鼠自体颈动脉移植建立动脉迂曲模型。方法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迂曲组和阴性对照组。动脉迂曲组大鼠将自体左侧颈总动脉段(1 cm)端端吻合移植至右侧颈总动脉。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周分别测量大鼠血压、颈动脉血流、动脉张力和迂曲指数(TI)。结果本实验大鼠总死亡率7.7%。动脉迂曲组大鼠术后1周发现,右侧颈总动脉出现明显迂曲形态,颈动脉张力由术前(43±13)%降至术后(2±9)%(P=0.000),术后1周增加至(13±8)%。术后大鼠颈动脉迂曲指数(TI)明显增加,由术前接近1,明显增加至移植后的1.22±0.15(P=0.031),1周后进一步增加至1.28±0.34(P=0.027)。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迂曲指数在不同时间点的离体和在体状态下无明显改变(1.01±0.004比1.04±0.01)。各组血压、血流速度在术前、术后和术后1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颈动脉自体移植手术可行,成功率高,术后可成功复制动脉迂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颈动脉 动物 模型
原文传递
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廉旭 王家伟 +2 位作者 张莎 曹亮 王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探讨SD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rat pulmonarymicrovessel pericytes,RPMPC)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剪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微孔过滤结合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肺微血管片段,用含15%胎牛血清(FBS)的高糖培养基(DMEM)... 目的:探讨SD大鼠肺微血管周细胞(rat pulmonarymicrovessel pericytes,RPMPC)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剪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微孔过滤结合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肺微血管片段,用含15%胎牛血清(FBS)的高糖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RPMPC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结蛋白(desmin)和CD31相关抗原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CCK-8测定周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成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结果:本方法培养获取的RPMPC纯度较高,并能连续传代。细胞48 h后爬出,呈长梭形、三角形等不规则形,8~10 d细胞汇合,呈栅栏或旋涡状生长,无接触性抑制,前期可见有少量内皮细胞伴随生长,单核偶见双核,核呈卵圆形,胞浆丰富。PDGFR-β、α-SMA、NG2、desmin染色阳性,CD31阴性;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形成管腔结构。结论:通过本方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肺微血管周细胞,且所获细胞具有周细胞的特性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周细胞 原代培养 体外鉴定 大鼠
原文传递
从三焦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和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学学 马静 +3 位作者 张肖倩 许航 贾瑊 贾承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2019-2022,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病程长,病情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理论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而且中药源自自然,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且可以长期服用,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病程长,病情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理论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而且中药源自自然,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且可以长期服用,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基于三焦传变的生理病理以及三焦功能特点,通过疏导三焦,通行气机治疗慢性心衰,为临床治疗慢性心衰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三焦辨证 病机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昔胜 王薇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67-1968,共2页
目的探索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确认患者资料符合本次研究要求后录入数据库开展随机分组,均分两组后,将... 目的探索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确认患者资料符合本次研究要求后录入数据库开展随机分组,均分两组后,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纳入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疏肝解郁腹安汤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1(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72.7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较对照组更轻。结论将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还能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解郁腹安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 价值体会
下载PDF
苦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4
作者 袁维运 姚焕英 +6 位作者 曹亮 张旭 邓国荣 马静 李哲 王李雯 张莎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苦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中药苦参的深入研究及VMC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TCMI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苦参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苦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中药苦参的深入研究及VMC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TCMI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苦参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TTD、PharmGKB等数据库整理VMC疾病治疗靶标,联合导入Venny2.1.0平台绘制韦恩图并利用Cytoscape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图与核心基因,最后,基于共有作用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苦参主要活性成分11种,对应潜在药物作用靶点662个;与1161个VMC疾病靶标映射、信息筛选后获得27个药物-疾病关键交互靶点;拓扑分析获得排位前10的核心靶点,包括IL-6、TNF、VEGFA、STAT3、MYC、EGFR、CCND1、CASP3、MMP9、IL-2等。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苦参发挥VMC治疗作用主要涉及3个生物学过程和151条潜在信号通路。结论苦参治疗VM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主要通过调控IL-6、TNF、VEGFA、STAT3、MYC、EGFR等核心基因靶点,参与介导PI3K-Akt、TNF、HIF-1等信号通路治疗VMC。本研究提供了苦参治疗VMC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后续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病毒性心肌炎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肾阳虚与肾阴虚模型小鼠睾丸生殖相关差异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昌波 马静 +3 位作者 贾瑊 李颖祺 刘阿庆 董海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8-256,共9页
目的:比较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和肾阴虚模型小鼠睾丸表达的差异蛋白,探讨两种肾虚导致雄性不育共同和特异的物质基础。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1次/d,连续7 d;肾阳虚... 目的:比较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和肾阴虚模型小鼠睾丸表达的差异蛋白,探讨两种肾虚导致雄性不育共同和特异的物质基础。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1次/d,连续7 d;肾阳虚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d),连续10 d;肾阴虚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50 mg/(kg·d),连续7 d。HE染色分析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两种肾虚小鼠睾丸表达的差异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od1为两种肾虚小鼠睾丸表达的生殖相关节点差异蛋白,且在肾阴虚组表达显著高于肾阳虚组(P<0.05);两种肾虚小鼠睾丸共同表达的生殖相关节点蛋白有5个,上调的为Rps28,下调的为Rpl11、Rplp2、Svs2和Svs3a(P<0.05)。结论:Sod1可能是区别两种肾虚不育小鼠的关键物质基础之一,Rps28、Rpl11、Rplp2、Svs2和Svs3a则可能是两种肾虚不育小鼠共同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 肾阴虚 不育 睾丸 差异蛋白 生物信息学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小鼠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肾阳虚不育小鼠睾丸差异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瑊 马静 +2 位作者 卢建军 陈昌波 董海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89-193,223,共6页
目的应用iTRAQ技术研究肾阳虚证小鼠睾丸的差异蛋白表达,探讨肾阳虚引起雄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选用20只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肾阳虚证组,每组10只,肾阳虚组予氢化可的松25 mg/(kg·d)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 目的应用iTRAQ技术研究肾阳虚证小鼠睾丸的差异蛋白表达,探讨肾阳虚引起雄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选用20只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肾阳虚证组,每组10只,肾阳虚组予氢化可的松25 mg/(kg·d)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2 mL/d腹腔注射10 d。提取睾丸总蛋白,利用iTRAQ技术对两者进行蛋白质组质谱检测,并通过筛选差异蛋白、GO富集以及Pathway信号通路富集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组间小鼠睾丸的差异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肾阳虚组小鼠睾丸表达的差异蛋白共87个,其中27个上调,60个下调;显著富集于生物过程中"生殖"或"生殖过程"或"精子生成"的差异蛋白18个;主要集中在核糖体通路、PPAR信号通路及钙离子信号通路中信号转导分子的活性改变。GO与Pathway共富集于Rps5、Rps19、Rps28、Rpl11、Rplp1、Rplp2核糖体蛋白。结论肾阳虚证可能通过调节核糖体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及信号转导,或下调表达对精子有保护作用的分子,或影响睾丸脂质代谢及激素水平,从而引起睾丸中生精细胞的发育异常,最终导致精子活性改变及男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 生物信息学 差异蛋白 肾阳虚 睾丸
下载PDF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与网络药理学的四逆汤抗脓毒症“成分-靶点”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欣 张雅 +5 位作者 白敏 龙翠萍 张星星 谭光国 唐于平 周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四逆汤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Ge...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四逆汤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GeneCards、GisGeNET和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 (CTD)数据库寻找脓毒症靶点,分别用String平台、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注释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验证成分和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与亲和力。结果 共鉴定出46种潜在活性成分、筛选到156个关键靶点;GO富集得到1 019个条目、151条通路,涉及癌症信号、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验证结果显示宋果灵、1-脱氢-8-姜酮、芒柄花黄素等成分与AKT1、TNF、TP53等关键靶点结合良好,宋果灵、芒柄花黄素与AKT的亲和力良好(K_(d)=4.424×10^(-4)、2.218×10^(-4)mol·L^(-1))。结论 初步探讨了四逆汤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组学 四逆汤 脓毒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表面等离子共振
下载PDF
芪附汤对大鼠抗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的血清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倩 刘奎 +1 位作者 马静 谭光国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芪附汤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和芪附汤治疗组,给予4周相应的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GC-MS分析,结合多变量和单... 目的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芪附汤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和芪附汤治疗组,给予4周相应的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GC-MS分析,结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研究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损伤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及芪附汤对其的干预作用,寻找其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代谢通路分析鉴定芪附汤靶向代谢通路。结果 GC-MS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7种阿霉素心脏毒性潜在生物标志物,芪附汤对其中10种代谢物具有显著的逆转作用,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简称二羧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是芪附汤主要的靶向代谢通路。结论芪附汤能够通过调节失衡的三羧酸循环、二羧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而发挥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芪附汤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方舱医院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慧 周旋 +4 位作者 张航向 刘帆 曹锦萍 王丹 王晓明 《医学争鸣》 CAS 2022年第S01期19-21,共3页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有大量的老年人。老年患者是脆弱群体,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向普通型和重型COVID-19转化的概率高,容易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且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发生碰撞...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有大量的老年人。老年患者是脆弱群体,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向普通型和重型COVID-19转化的概率高,容易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且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发生碰撞、跌倒等不良事件概率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老年医学特色技术——老年综合评估(CGA),以加强方舱医院内老年COVID-19患者的医疗安全。通过设计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由老年患者入院时扫码填写,统计并分析数据,筛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方案和一系列整体干预措施,提早预防。采用CGA干预后,舱内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无医疗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评估和干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COVID-19和慢病管理的健康宣教,使老年患者得到了更好的医疗照护,促进了病情缓解,加快了康复出院。因此,在方舱医院开展CGA,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温通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8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平补平泻针法)与试验组(温通针法),各7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平补平泻针法)与试验组(温通针法),各7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PQ评分中PRI、VAS、PPI各因子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通针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平补平泻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