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ASXL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柰岑 李国辉 +4 位作者 秦炜炜 王文清 郭怀鹏 刘聪 刘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1745,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ASXL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的初诊AML患者22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ASXL1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伴有ASXL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的初诊AML患者22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ASXL1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45例(19.6%)患者检测到ASXL1基因突变,移码突变22例(48.9%),错义突变15例(33.3%),无义突变8例(17.8%),均位于12号外显子。中位突变比例为32.47%(2.74%-53.50%)。伴有ASXL1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位年龄为54(14-74)岁,以男性患者多见、且前期多有MDS或MPN病史、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不高。伴有ASXL1突变组的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低于无ASXL1突变的患者。伴或不伴ASXL1突变的患者在20个月内的生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2),而20个月以上的两组患者OS时间无差异(P=0.505)。伴ASXL1基因突变患者中,预后良好者6例全部存活,预后不良组中位OS时间16个月(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前期血液病史及诱导治疗是否获得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结论:伴ASXL1突变的AML患者中以移码突变常见。ASXL1突变多见于男性,起病白细胞不高,且易存在前期血液病史。伴ASXL1突变AML患者的CR率低于无ASXL1突变组,且短期疗效更差(≤20个月),但20个月以上的长期生存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ASXL1
下载PDF
伴RUNX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陈怡 及月茹 +4 位作者 张静宜 秦炜炜 刘苍春 刘利 严学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3-1180,共8页
目的:探讨伴RUNX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177例初诊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伴RUNX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177例初诊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有30例(16.95%)检测出RUNX1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均位于21号染色体上,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15例(50.0%),移码缺失突变9例(30.0%),剪接位点突变4例(13.3%),插入突变1例(3.3%),无义突变1例(3.3%)。伴有RUNX1基因突变的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68.5(62.25-78.50)岁。伴有RUNX1基因突变与非突变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及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IPSS-R细胞遗传学,IPSS-R分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小板计数及是否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上有统计学差异,伴有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更低(P=0.018),初诊时不易出现复杂核型(P=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保持其他协变量不变时,血小板计数越高,生存情况愈好(HR=0.995,95%CI:0.990-0.999,P=0.036);IPSS-M预后分层中,保持其他协变量不变时,中高危组、低危组与高危组相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HR=0.149,95%CI:0.031-0.721,P=0.018;HR=0.026,95%CI:0.003-0.234,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伴RUNX1基因突变的MDS患者总生存时间差于未突变的患者(P<0.001);在WHO早期组中伴有RUNX1突变患者的中位OS差于非突变患者;IPSS-M危险分层低危组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LFS均差于非突变患者。结论:RUNX1基因突变是MDS患者预后不良因素,尤其IPSS-M预后分层低危、中高危组及WHO分类早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UNX1 IPSS-M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柰岑 李国辉 +4 位作者 秦炜炜 王文清 郭怀鹏 刘聪 刘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54例年龄≥60岁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34个急性髓系白...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54例年龄≥60岁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34个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突变基因,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4例患者均采用DAC+CAG方案诱导治疗,经过1-2个疗程治疗达完全缓解者36例(66.7%),总有效率75.9%,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依次为TET2(33.3%)、CEBPA(31.5%)、DNMT3A(18.5%)、ASXL1(16.7%)、NRAS(14.8%)、RUNX1(14.8%)、FLT3-ITD(12.9%)、TP53(12.9%)、NPM1(12.9%)、I DH2(12.9%)。7例伴TP53突变的患者中6例经1-2个疗程诱导治疗获得完全缓解,但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伴FLT3-ITD和NRAS基因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均短于无突变的患者(P=0.47,P=0.48)。多因素分析显示,FLT3-ITD及NRAS基因突变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ET2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伴TET2和TP53基因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从地西他滨中获益,而伴FLT3-ITD、NRAS基因突变的患者生存时间短,可能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TET2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柰岑 李国辉 +2 位作者 刘聪 郭怀鹏 刘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084-30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20年03月就诊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的49例接受HDAC方案作为巩固治疗的AML患者,观察巩固治...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20年03月就诊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的49例接受HDAC方案作为巩固治疗的AML患者,观察巩固治疗中三系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输血量及治疗中的不良事件,记录OS及RFS时间,并进行基因突变与预后分析。结果:49例患者共进行121个疗程,中位2.7(1~4)个疗程。巩固化疗期间共发生感染34例次(28.1%)。2年RFS率及OS率分别为64.3%、76.8%。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巩固化疗次数和伴有FLT3-ITD基因突变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值分别为0.019和0.024)。而复发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08)。结论:HDAC用于AML患者巩固治疗的安全性好。巩固治疗≤2次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不良因素,伴有FLT3-ITD基因突变不能从HDAC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阿糖胞苷 FLT3-ITD
下载PDF
miR-32-5p靶向CEBPA调控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辉 郭欢绪 刘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91-2596,共6页
目的:探究miR-32-5p靶向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α,CEBPA)调控表皮生长因子/β联蛋白(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机制。方法: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32-5p... 目的:探究miR-32-5p靶向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α,CEBPA)调控表皮生长因子/β联蛋白(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机制。方法: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32-5p、CEBPA的表达水平;转染慢病毒至骨髓瘤细胞U266,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2-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Western blot验证miR-32-5p与CEBPA的关系及在骨髓瘤细胞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miR-32-5p与CEBPA的表达对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浆细胞比较,骨髓瘤细胞株H929、U266、IM-9、RPMI-8226中miR-32-5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EBP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NC、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32-5p组miR-32-5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24 h、48 h、72 h的OD值显著降低,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32-5p与CEBPA 3'UTR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miR-32-5p可与CEBPA直接结合负向调控CEBPA的表达;与NC、pcDNA-control组比较,pcDNA-CEBPA组CEBPA表达量显著升高,24 h、48 h、72 h的OD值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与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32-5p组CEBPA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EGFR、p-EGFR、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anti-miR-32-5p+si-con组比较,anti-miR-32-5p+si-CEBPA组CEBP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EGFR、p-EGFR、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受miR-32-5p和CEBPA的双重调控,miR-32-5p可靶向CEBPA调控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2-5p CEBPA EGFR/β-catenin 骨髓瘤细胞 增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伴NRAS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柰岑 郭欢绪 +3 位作者 郭怀鹏 范丹 胡静宇 刘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166-4170,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NRAS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5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的225例初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 目的:探讨伴有NRAS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5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内科的225例初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NRAS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有36例(16%)患者检测到NRAS基因突变,全部为错义突变,33例突变位点位于2号外显子12、13号密码子,2例位于3号外显子61号密码子,1例位于4号外显子109密码子。中位突变比例为21.99%(1%~49.85%)。伴有NRAS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位年龄为44(9~85)岁。年龄分布、前期血液病史、初诊时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与无NRAS患者差异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伴有NRAS突变组的患者一疗程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高于NRAS野生型组(P=0.033),但复发率也较高(P=0.055)。伴NRAS基因突变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22个月,无NRAS基因突变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28个月,两组OS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485);两组患者的RFS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6)。采用“3+7”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中位OS时间40个月,8例采用DEC+CAG方案诱导化疗的患者中位OS时间为15个月(P=0.027)。36例患者中31例伴有其他基因突变,生存分析显示NRAS同时伴DNMT3A突变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19)。结论:AML患者NRAS突变率16%,均为错义突变,大部分位于2号外显子12、13号密码子。伴有NRAS突变的患者CR率高,复发率也高,RFS时间短于无NRAS突变组。“3+7”方案诱导治疗缓解率更高。NRAS伴DNMT3A突变提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NRAS DNMT3A
下载PDF
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继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周倩 余红霞 +3 位作者 巨姣春 贺章亚 陈方尧 罗小琴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继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血液肿瘤化疗患者769例,根据是否继发糖尿病分为病例组(n=289)和对照组(n=48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继发糖尿病风险...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继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血液肿瘤化疗患者769例,根据是否继发糖尿病分为病例组(n=289)和对照组(n=48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继发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区分度,后续收集2019年7—12月183例患者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建立了由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等7项指标组成的继发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模型AUC为0.917,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3.1%。结论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体重指数(BMI)≥24 kg/m^(2)、高龄、口服激素且时间长用量大的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应警惕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本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继发性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