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渤海强对流天气系统监测与大风成因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延江 景华 +2 位作者 李江波 常志坤 张宝贵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5,共11页
利用FY-2E卫星云图、天气雷达、雷电、海上平台、海岛站及海洋模式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日01—06时出现在渤海湾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燕山南麓较弱中β尺度云团,在500 hPa西风急流出口处、低层925 hPa切变线及... 利用FY-2E卫星云图、天气雷达、雷电、海上平台、海岛站及海洋模式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日01—06时出现在渤海湾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燕山南麓较弱中β尺度云团,在500 hPa西风急流出口处、低层925 hPa切变线及层结不稳定条件下,触发多单体风暴重新发展,造成西岸区短时强降水天气及冰雹天气;中尺度系统主体入海后南压强度少变,在多单体风暴后部下沉气流与后部冷空气动量下传共同作用下,迅速加大渤海湾海区东北大风的分量,在同时具备天文大潮的条件下导致了南岸局部风暴潮灾害的发生。同步监测显示:云图中尺度象元TBB为-25°—-65℃,对流云团强弱交替变化时间为3—6 h,减弱后迅速转向东北岸区;三部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先后监测到NE向低空急流"牛眼"时空尺度特征,同步垂直风廓线(VWP)反演出NE向低空急流由1000 m下降至300 m动量下传过程,与海岛站、平台监测值接近一致,中部与南部海区转为东北大风时间差为3—4 h;20时探空海岸带与风场垂直和水平切变明显,K指数为33℃,SI指数为-3.8℃,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555 J/kg;海洋中尺度数值产品3—6 h的K指数及海区辐合线的动态模拟与云图TBB中尺度象元、雷达回波移向相对一致,但风速明显偏小10—1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强对流 中尺度系统监测 东北风分量叠加 可预报性因子
下载PDF
一次渤海“切变线”诱发强对流天气监测及可预报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鸿鸣 费杰 +1 位作者 李燕 李延江 《海洋预报》 2016年第6期93-102,共10页
利用micaps3.2系统强对流实况监测、渤海6部天气雷达、海洋WRF模式等同步资料,对2015年8月31日渤海一次典型"暖式切变线"引发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及可预报性探讨。结果表明:天气尺度系统的有效配置为不同时段的中尺度... 利用micaps3.2系统强对流实况监测、渤海6部天气雷达、海洋WRF模式等同步资料,对2015年8月31日渤海一次典型"暖式切变线"引发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及可预报性探讨。结果表明:天气尺度系统的有效配置为不同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提供了环流背景条件。08—20时渤海湾一线925—850 h Pa切变线东移增强,08时临近探空K指数35℃、SI指数-1.81℃及CAPE为166 J/kg,垂直风切变16 m/s,导致天津一线的强对流天气发生。20—02时低层925 h Pa"暖式切变线"北抬,20时K指数32℃,SI指数为1.36℃,CAPE达383 J/kg,垂直风切变为19 m/s,对流性不稳定能量增强,在渤海中部的切变线附近诱发多个中γ、β尺度强对流风暴单体,在雷达回波"列车效应"下,造成了秦皇岛近海新一轮强对流天气过程。WRF模式数值模拟与实况对比:对流有效位能(CAPE)08时初始场运行结果误差大于14时;逐小时强对流回波带演变与925 h Pa切变线和CAPE高值区较一致;强垂直运动和边界层水汽辐合触发CAPE的释放;在辽东湾北部Δθse(850—500 h Pa)较弱干冷切入与对流系统的发生、落区有一定对应关系;雷达监测网与WRF物理量叠加是提升海区强对流预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强对流 暖式切变线 带状回波“列车效应” 可预报性
下载PDF
渤海强对流天气监测及概念模型初建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延江 陈小雷 +2 位作者 景华 李飏 王莎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6,共12页
利用micaps系统个例库、秦皇岛雷达、天津雷达、FY-2E红外云图、海岛站、GPS闪电定位仪、探空及中尺度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同步资料叠加分析方法,对2007—2011年4—10月出现渤海西岸区至海区强对流天气的25个例进行综合分析和对应关系... 利用micaps系统个例库、秦皇岛雷达、天津雷达、FY-2E红外云图、海岛站、GPS闪电定位仪、探空及中尺度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同步资料叠加分析方法,对2007—2011年4—10月出现渤海西岸区至海区强对流天气的25个例进行综合分析和对应关系的研究。初步得出:(1)强对流发生时三类天气尺度背景场条件下的高空与低层急流配置及K指数和SI指数对应值,渤海边界层辐合线与强对流天气落区对应关系;(2)同步卫星云图中尺度MCC象元动态特征及TBB值;(3)海区中β尺度单体及多单体风暴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特征及阈值,回波顶高与雷电分布对应关系;(4)初步建立渤海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归纳海区强对流预警指标。在2012年5—6月业务试验中效益显著,为渤海海洋强对流天气监测、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区 强对流天气 监测分析 概念模型 预警指标
下载PDF
卫星云图在海岸带大雾天气监测及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延江 王新龙 +3 位作者 居丽玲 龚宇 边清河 卢宪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6期56-65,共10页
利用2005—2010年卫星云图FY-2E、海岸带—海区出现的28次大雾天气资料和2008—2010年海岛站资料,依据大气状态方程、热力学原理,在MICAPS 3.0系统下,应用云图与同步探空、地面雾区叠加图、温度场逆温层剖面及TBB值与海面温度比较,估算... 利用2005—2010年卫星云图FY-2E、海岸带—海区出现的28次大雾天气资料和2008—2010年海岛站资料,依据大气状态方程、热力学原理,在MICAPS 3.0系统下,应用云图与同步探空、地面雾区叠加图、温度场逆温层剖面及TBB值与海面温度比较,估算雾区面积、高度及秋、冬季雾区温度垂直递减率。结果表明:在环渤海地区特定的环流背景下,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监测到的雾区分别在大连、烟台及天津一带由轻雾转为大雾,沿海岸带向北发生发展,雾区垂直厚度为400—600 m,递减率为0.02—0.04℃/100 m,渤海东西向温度差值为1—2℃,南北向为3—5℃;辐射雾对应弱高压均压场,平流雾对应弱低压均压场;低云覆盖雾区浓雾加重,轻雾被低云叠加使得能见度降低;平流雾被锋面抬升后混合到低空水汽输送带之中,对后期降雪(水)具有指示作用。在2009—2010年海区—海岸带大雾天气预报及预警信号升级应用中效益显著,可为海岸带大雾预报因子选取及预报监测业务流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监测 云图叠加 TBB低云区别 预警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