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比较
被引量:
15
1
作者
石云志
刘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01-8606,共6页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减压难以维持颈椎曲度和稳定性,实施后路手术更为合适。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选择34例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对照组)和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进行颈椎X射线、CT及MR检查,治疗后7 d进行复查。检查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骨化物范围(节段)脊髓压迫率。并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经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和治疗前颈椎曲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和脊髓压迫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以及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相比,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骨化
后纵韧带
骨移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长节段
椎间植入物
手术入路
内固定
颈椎曲度
JOA评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冯昊
吴春秀
石云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0期2156-2160,共5页
目的探究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背根部皮下注射0.1 mL的弗兰氏佐剂致敏建立兔椎体结核模型,最终取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57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9只。A组缺损区...
目的探究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背根部皮下注射0.1 mL的弗兰氏佐剂致敏建立兔椎体结核模型,最终取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57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9只。A组缺损区填入载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CSH)-壳聚糖(CTS)人工骨;B组缺损区填入不载药人工骨;C组缺损区不作处理。比较置入药物24 h、72 h、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时椎体和椎旁肌中INH和RFP浓度,比较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3组的lane-sandhu评分和不同时刻各组的成骨影像图。结果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INH释放平缓,无突释,药物置入后第8周浓度最低,不同时刻椎体内INH浓度均高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RFP释放处在突释现象,药物置入后第1周浓度最大,第8周椎旁肌内浓度最低,第12周椎体内浓度最低。药物置入后24 h和8w椎体内浓度高于椎旁肌,置入后1周、2周时药物浓度低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的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时刻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界面模糊,形成一定量不规则骨痂,C组骨痂较少,透明区明亮;术后8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面存在大量骨痂,形成椎间骨桥,骨缺损线模糊,C组植骨界面模糊,椎间骨桥形成差,骨缺损线扩大,原有外骨痂消失,透亮区明显。结论载INH、RFP nHA-CSH-CTS人工骨可持续、缓慢且长效的释放抗结核药物,促进骨再生,不会对成骨能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椎体结核模型
人工骨
异烟肼
利福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云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Mast Q...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脊髓功能评分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4.52%和41.3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02.15±20.43)min、(30.15±8.22)ml和(9.03±1.2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25.48±1.32)分和(27.84±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ODI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6.54±1.50)分和(22.01±1.54)分、(1.58±0.46)分和(0.56±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
QUADRANT系统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比较
4
作者
李治
田明
+1 位作者
郑轶玲
白俊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79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6)和B组(n=43),A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B组...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79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6)和B组(n=43),A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B组给予切开复位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钉道感染、骨不连、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 d、6周及12个月,B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掌曲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及视觉模拟评分、Gart-land-Werle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均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式,但锁定钛板更有利于维持桡骨高度,促进掌倾角、尺偏角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外固定架
锁定钛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臭氧与亚甲蓝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苏启超
刘泉
+2 位作者
刘贵林
李海芳
耿海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臭氧溶解术联合亚甲蓝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单纯椎间盘臭氧溶解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溶解术
亚甲蓝
临床观察
联合治疗
盘内注射治疗
经皮穿刺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6
作者
石云志
刘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以眩晕为主诉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注入,治疗前...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以眩晕为主诉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注入,治疗前后对其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4.06%。疗效评定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有利于颈椎间盘的消融,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性眩晕
硬膜外封闭
臭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比较
被引量:
15
1
作者
石云志
刘泉
机构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01-8606,共6页
文摘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减压难以维持颈椎曲度和稳定性,实施后路手术更为合适。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选择34例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对照组)和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进行颈椎X射线、CT及MR检查,治疗后7 d进行复查。检查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骨化物范围(节段)脊髓压迫率。并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经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和治疗前颈椎曲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和脊髓压迫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以及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相比,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骨化
后纵韧带
骨移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长节段
椎间植入物
手术入路
内固定
颈椎曲度
JOA评分
神经功能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
internal fixators
ossificatio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bone grafts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冯昊
吴春秀
石云志
机构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秦皇岛市
第一
医院
妇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0期2156-2160,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91741)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编号:201902A132)。
文摘
目的探究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大白兔,颈背根部皮下注射0.1 mL的弗兰氏佐剂致敏建立兔椎体结核模型,最终取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57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9只。A组缺损区填入载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CSH)-壳聚糖(CTS)人工骨;B组缺损区填入不载药人工骨;C组缺损区不作处理。比较置入药物24 h、72 h、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时椎体和椎旁肌中INH和RFP浓度,比较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3组的lane-sandhu评分和不同时刻各组的成骨影像图。结果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INH释放平缓,无突释,药物置入后第8周浓度最低,不同时刻椎体内INH浓度均高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椎体及椎旁肌中RFP释放处在突释现象,药物置入后第1周浓度最大,第8周椎旁肌内浓度最低,第12周椎体内浓度最低。药物置入后24 h和8w椎体内浓度高于椎旁肌,置入后1周、2周时药物浓度低于椎旁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置入药物24 h和72 h后的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时刻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界面模糊,形成一定量不规则骨痂,C组骨痂较少,透明区明亮;术后8周可见A组与B组植骨面存在大量骨痂,形成椎间骨桥,骨缺损线模糊,C组植骨界面模糊,椎间骨桥形成差,骨缺损线扩大,原有外骨痂消失,透亮区明显。结论载INH、RFP nHA-CSH-CTS人工骨可持续、缓慢且长效的释放抗结核药物,促进骨再生,不会对成骨能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兔椎体结核模型
人工骨
异烟肼
利福平
Keywords
Rabbit vertebral tuberculosis model
Artificial bone
Isoniazid
Rifampicin
分类号
R529.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3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云志
机构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基金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项目(201703A159)
文摘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脊髓功能评分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4.52%和41.3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02.15±20.43)min、(30.15±8.22)ml和(9.03±1.2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25.48±1.32)分和(27.84±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ODI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6.54±1.50)分和(22.01±1.54)分、(1.58±0.46)分和(0.56±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t Quadrant系统下T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
MAST
QUADRANT系统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效果
Keywords
Mast Quadrant system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681.5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比较
4
作者
李治
田明
郑轶玲
白俊龙
机构
民航总
医院
骨科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出处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4期243-24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79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6)和B组(n=43),A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B组给予切开复位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钉道感染、骨不连、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 d、6周及12个月,B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掌曲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及视觉模拟评分、Gart-land-Werle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均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式,但锁定钛板更有利于维持桡骨高度,促进掌倾角、尺偏角的恢复。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外固定架
锁定钛板
Keywords
Distal radius fracture comminuted fracture
External fixator
Titanium plat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臭氧与亚甲蓝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苏启超
刘泉
刘贵林
李海芳
耿海涛
机构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疼痛科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文摘
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臭氧溶解术联合亚甲蓝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单纯椎间盘臭氧溶解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溶解术
亚甲蓝
临床观察
联合治疗
盘内注射治疗
经皮穿刺
疗效满意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3
6
作者
石云志
刘泉
机构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三
医院
骨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1期44-4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以眩晕为主诉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注入,治疗前后对其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4.06%。疗效评定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有利于颈椎间盘的消融,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佳。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性眩晕
硬膜外封闭
臭氧
临床价值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Cervical vertigo
Epidural closed
Ozone/therapeutic use
Clinical value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比较
石云志
刘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载抗结核药物人工骨在兔椎体结核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冯昊
吴春秀
石云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ast Quadrant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石云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锁定钛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比较
李治
田明
郑轶玲
白俊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臭氧与亚甲蓝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苏启超
刘泉
刘贵林
李海芳
耿海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石云志
刘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