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其对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解敬伟 田玉晶 +4 位作者 谢丽娟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D-D)的变化及其对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PVT患者(PVT组)42例,未合并PVT患者(无PVT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的FIB...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D-D)的变化及其对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PVT患者(PVT组)42例,未合并PVT患者(无PVT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的FIB和D-D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及PVT诊断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浆FIB水平随肝功能分级增加而降低,且PVT组FIB明显低于无P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D-D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且PVT组D-D水平明显高于无P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与FIB呈负相关(r=-0.703,P=0.002),与D-D呈正相关(r=0.679,P=0.005);肝硬化患者PVT的形成与FIB呈负相关(r=-0.617,P=0.011),与D-D呈正相关(r=0.658,P=0.008);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FIB=1.99g/L和D-D=1.07mg/L为临界点,联合预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D-D与FIB单独预测,D-D与FIB联合预测AUC为0.785,其灵敏度为83.33%(35/42),特异度为78.82%(67/8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FIB水平降低和D-D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恶化加重密切相关,检测血浆FIB和D-D水平对PVT的诊断、预后和病情监测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肝功能分级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味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艳玲 牛明慧 梁玉鑫 《四川中医》 2015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加味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174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对照组,观察组自拟炙甘草汤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临...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加味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174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对照组,观察组自拟炙甘草汤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81.6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1.95%,对照组为77.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QTd、QTcd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上腹不适,1例胃胀,后自行缓解,其他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和参松养心胶囊均可改善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症状,且均无明显毒副反应,两者比较炙甘草汤加味疗效更为显著,故应作为优选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参松养心胶囊 气阴两虚型 室性早搏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风险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解敬伟 谢丽娟 +4 位作者 田玉晶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T)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将...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T)与术前超声血流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将患者划分为血栓组(33例)和非血栓组(69例)。对可能导致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术后PVT形成的效能。结果:血栓组出血病史比率、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尿素氮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术前门静脉直径明显长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出血病史、较高水平的D-二聚体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4、1.211,P<0.05),而较高的门静脉血流速度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70,P<0.05)。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对预测术后P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85cm/s、2.75mg/L。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识别术后PVT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
4
作者 解敬伟 田玉晶 +4 位作者 谢丽娟 李天成 宋诏民 李肖云 郭旺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2例,均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门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2例,均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补液、抗感染、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以及术后1个月内血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管内径、横截面积、门静脉充血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流量、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PTT和TT延长,Fbg升高,门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能有效改善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减少门静脉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脾切除 门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HD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肖云 刘杨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8期2800-2801,共2页
脂肪肝是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内蓄积,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摄入过多、合成脂蛋白所需的磷脂和蛋白质缺乏、外来毒物和药物、先天性遗传、代谢性因素有关,是慢性肝脏疾病。
关键词 HD肝病治疗仪 脂肪肝 血脂异常 转氨酶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