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的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温晓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剖析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现状。结果: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结合应急管理理论,提出完善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的:研究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剖析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现状。结果: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结合应急管理理论,提出完善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结论:为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院应完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塑造危机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强化模拟训练;建立危机预警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关能力,构建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医院的危机反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医院 提升策略
下载PDF
补肾填髓汤辅助髓腔钻孔术结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志永 王壮 +2 位作者 张逊 苏志伟 魏卫 《四川中医》 2016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填髓汤辅助髓腔钻孔术与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治疗四肢骨折后不愈合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间发生骨折后四肢不愈合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髓腔... 目的:观察补肾填髓汤辅助髓腔钻孔术与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治疗四肢骨折后不愈合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5年11月间发生骨折后四肢不愈合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髓腔钻孔术结合鹿瓜肽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填髓汤进行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比较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P=0.0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1.2±2.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54.1±3.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9.5±3.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42.5±4.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后不愈合患者使用补肾填髓汤辅助髓腔钻孔术结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恢复时间及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钻孔术 补肾填髓汤 鹿瓜多肽 四肢骨折不愈合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中日医院应急管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晓燕 孙晓通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838-1840,共3页
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突发事件,对医院应急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何提高医院的急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日医院的急救信息、医院的支撑和协作、医院的急救部门和人才认证、医院参与急救活动等几个方面进... 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突发事件,对医院应急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何提高医院的急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日医院的急救信息、医院的支撑和协作、医院的急救部门和人才认证、医院参与急救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在借鉴和参考日本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提高我国医院的急救能力,探索适合我国医院急诊能力的措施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医院 应急管理 急救信息 支撑协作 急救部门 人才 急救活动
下载PDF
3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组合式手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晓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91-593,共3页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它包括患儿出生时或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其发病率,国内为3.8%,国外为4%~11%,女孩较男孩高4倍,单侧比双侧多见,单侧中左侧多于...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它包括患儿出生时或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其发病率,国内为3.8%,国外为4%~11%,女孩较男孩高4倍,单侧比双侧多见,单侧中左侧多于右侧。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共为3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实施了组合式手术治疗,手术后均给予髋“人”字石膏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组合式 患儿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护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断端分离锁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知博 许杰 +1 位作者 姜永冲 严宏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841-2842,共2页
断端分离锁骨骨折按AO手术指征均首选手术治疗,可采用重建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无手术指征患者可采用锁骨带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此,笔者120例断端分离锁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断端分离锁骨骨折按AO手术指征均首选手术治疗,可采用重建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无手术指征患者可采用锁骨带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此,笔者120例断端分离锁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分离 无手术指征 保守治疗 骨折患者 固定治疗
原文传递
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
6
作者 张知博 许杰 +1 位作者 姜永冲 严宏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2948-2949,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外固定支架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案。方法对98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针道分泌物或渗出物细菌培养结果、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 目的探讨骨科外固定支架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案。方法对98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针道分泌物或渗出物细菌培养结果、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针道感染9例,感染率9.18%。针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固定时间、伤情、固定部位、外固定支架稳定性和有无伴有糖尿病。结论针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固定时间、伤情、固定部位和有无伴有糖尿病,对有高危因素存在的支架固定治疗者固定针的针道要监测各项感染指标,减弱高危因素,避免针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外固定架 感染
原文传递
成人新鲜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7
作者 张知博 许杰 +1 位作者 姜永冲 严宏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665-2666,共2页
孟氏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临床上如处理不当,并发症较多。其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桡头小头脱位复位方法及环状韧带是否需修复争议较大。笔者回顾性分析62例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骨折的手术方法,... 孟氏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临床上如处理不当,并发症较多。其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桡头小头脱位复位方法及环状韧带是否需修复争议较大。笔者回顾性分析62例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骨折的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孟氏骨折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成人 临床资料 全身骨折 环状韧带 复位方法
原文传递
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五个误区
8
作者 温晓燕 武殿竣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来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结果:发现各医院在不... 目的:通过研究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来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结果:发现各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危机管理过程、危机事件的发展阶段以及应对能力提高方面存在误区。结论:医院应该普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形成一种危机文化,切实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管理 危机文化 误区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高流量湿化仪及无创呼吸机吸氧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瑛杰 刘芳宁 +1 位作者 范克新 孙腾飞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重症肺炎病情危重,进展快,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重经济负担,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加重,后期可出现脑水肿、脑疝表现,但常规吸氧难以纠正。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所吸人氧气的湿度不够,易导致鼻咽部不舒适,痰液排除效果较差... 重症肺炎病情危重,进展快,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重经济负担,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加重,后期可出现脑水肿、脑疝表现,但常规吸氧难以纠正。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所吸人氧气的湿度不够,易导致鼻咽部不舒适,痰液排除效果较差;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的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近年来发现,高流量湿化仪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成为非高碳酸血症的重症患者供氧的选择之一,但是与无创呼吸机相比,其疗效仍有争议。2016-07至2018-07对重症肺炎患者60例分别采用高流量湿化吸氧与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湿化仪 无创呼吸机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监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容量及心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丽 张芳 蒋文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8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在监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容量及心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iCCO导管方法进行检查,同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在监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容量及心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iCCO导管方法进行检查,同时采用TTE方法检查。比较扩容前后TTE与PiCCO监测下血容量相关指标、药物干预前后TTE与PiCCO监测下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经监测,本组患者在接受扩容治疗后的中心静脉压水平为(8.69±1.32)mmHg,显著高于扩容治疗前(6.28±1.12)mmHg(P<0.05);扩容后,TTE及PiCCO监测下的LVEDV、SV、IVC、GEDI及SVI水平均显著高于扩容前(P均<0.05)。经线性相关性分析,扩容前、后的SV与SVI、LVEDV与GEDI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2)经血管药物治疗后,TTE与PiCCO监测下心脏功能相关指标(CO、LVEF、CI及GE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均<0.05),且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TTE能够非常准确地对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容量与心脏功能指标加以反映,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及PiCCO监测的有创等限制,可作为临床初步筛查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休克 血容量 心脏功能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下载PDF
鼻罩雾化不含卤素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智 刘邦权 +6 位作者 田晓斌 张娜 齐维新 朱岩 吴楠 付志强 王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雾化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126例被门诊确诊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92耳)采用普米克令舒鼻罩雾化给药,2mg/次,2次/天,雾化时患者可间断做吞咽动... 目的观察经鼻雾化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126例被门诊确诊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92耳)采用普米克令舒鼻罩雾化给药,2mg/次,2次/天,雾化时患者可间断做吞咽动作;对照组63例(79耳)采用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2喷(110μg)/次,2次/天。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其中患有鼻腔感染者均给以口服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9.7%,两组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经鼻罩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罩雾化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普米克令舒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怡 刘逸群 +3 位作者 刘丽 孙立军 常琳 王锐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年龄、身高、腰围、臀围及血压,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血清25(OH)D3水平,依据血清25(OH)D3浓度进行分组:25(OH)D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年龄、身高、腰围、臀围及血压,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血清25(OH)D3水平,依据血清25(OH)D3浓度进行分组:25(OH)D3<25 nmol/L为25(OH)D3严重缺乏组,25(OH)D3≥25 nmol/L且<50 nmol/L为25(OH)D3缺乏组,≥50 nmol/L且<75 nmol/L为25(OH)D3不足组,≥75 nmol/L为25(OH)D3充足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入选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根据下肢动脉病变的判断标准,将其中伴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124例)作为病例组,不伴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2型糖尿病下肢病变者的血清25(OH)D3明显降低,年龄、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BP及TC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腰/臀比、HOMA-IR、SBP、TC及LDL-C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有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行,高龄、高In HOMA-IR水平、高SBP以及低维生素D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25(OH)D3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维生素D 下肢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Tip30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程智勇 杨雁鸿 +4 位作者 李桃 史文宗 杨丽莉 李高岩 门晓彦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3-8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Tip30和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ip30和p53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 目的探讨Tip30和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ip30和p53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Tip30阳性率为46.67%(28/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95.00%(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胃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48.33%(29/6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5.0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30蛋白表达相关因素包括胃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等(P<0.05)。p53蛋白表达相关因素包括胃癌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P<0.05)。胃癌组织中Tip30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5)。结论 Tip30低表达和p53高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ip30蛋白 P53蛋白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梅 刘永升 +3 位作者 刘会英 张慧敏 王乐 王心妹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17-318,322,共3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螺内酯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及rMSSD明显增加,左心重构指标LVEDD、LVESD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改善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左室重构
下载PDF
扩髓带锁髓内钉髓内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杰 张知博 +1 位作者 郭庆钢 崔红丽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对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加髓内植骨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髓内植骨治疗32例患者资料。第... 目的对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加髓内植骨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髓内植骨治疗32例患者资料。第一次手术时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第二次手术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切口切开扩髓、髓内植骨,髓内针静力锁定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6~28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12.5个月,平均5.9个月。末次随访按照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估标准:优18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3.8%,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扩髓带锁髓内钉髓内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及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复杂胫骨干陈旧性骨折或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植骨 骨折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
下载PDF
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文文 张富利 +3 位作者 杨雁鸿 王小玉 王真真 赵子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对照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及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时局部控制、生存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1.25%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和KPS评分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生活质量量表 Karnofsky行为状态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监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丽 张芳 常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监测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并进行择期PCI治疗的7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入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监测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并进行择期PCI治疗的7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入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比分析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LVESVI和LVEDVI高于对照组,CI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VI和LVEDVI有所降低,CI和LVEF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I和LVEF对冠心病的发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699和0.704,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CI和LVEF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649和0.85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ICU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价值,其动态监测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重症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股动脉超声及sLRP1、Hcy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逸群 王怡 +1 位作者 周洋 韩卓笑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股动脉超声检查联合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 LRP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的单纯T2DM患者... 目的探讨下肢股动脉超声检查联合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 LRP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入院的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155例)、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2DM合并AMI组,12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130例)。全部受试对象均进行下肢股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其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股动脉血管硬化情况,并按照检查结果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不稳定斑块组(软斑块与混合斑块)、稳定斑块组(硬斑块);全部受试对象均测定血浆中s LRP1、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T2DM组、T2DM合并AMI组患者TC、TG、s LRP1、Hcy水平及IMT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AMI组TC、TG、H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2DM合并AMI组s LRP1、Hcy水平及IMT值较单纯T2DM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超声结果对股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分组,其中IMT增厚组、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中Hcy、s LRP1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Hcy水平在四组间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s LRP1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组最高(P<0.05)。结论股动脉血管硬化严重程度与s LRP1、Hcy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相关性,可为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闫伟涛 张贺军 +3 位作者 杨雪莲 卢文宣 邢晓晨 代颖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B组采用奥沙利...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B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A组的56.67%(1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水平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大肠癌患者可增强患者的近期疗效,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癌因性疼痛及疲乏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风险未增加,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化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肺泡灌洗技术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明丽 刘灵 +2 位作者 黄伟 任高伟 夏明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技术应用于儿科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对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影响及肺功能的变化,旨在为临床上SMPP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技术应用于儿科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对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影响及肺功能的变化,旨在为临床上SMPP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MPP患儿8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静滴阿奇霉素,研究组42例,采用静滴阿奇霉素3-5天行BALF灌洗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治疗。于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肺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IL-2、IL-6、IL-10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mPAP、PAWP、PVR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ALF技术可明显改善患儿炎症因子表达,对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正常有良好作用,适用于儿童SMP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技术 重症支原体肺炎 炎症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