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cro-CT断层扫描图像的啄木鸟颅骨不同部位显微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义坤 徐鹏 +2 位作者 牛旭锋 王丽珍 樊瑜波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8-583,共6页
选取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样本,其中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对照,研究啄木鸟颅骨颞部、额部和枕部的显微结构参数.样本经Micro-CT扫描后,在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的显微结构参数包括体积分数... 选取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样本,其中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对照,研究啄木鸟颅骨颞部、额部和枕部的显微结构参数.样本经Micro-CT扫描后,在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的显微结构参数包括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和骨质密度.通过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分析发现,啄木鸟具有更加独特的颅骨结构,其骨小梁厚度、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鸟类,结构模型指数小于其他鸟类,其颅骨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啄木鸟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啄木行为所形成的,也是其抗冲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啄木鸟颅骨 不同部位 显微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全腰椎有限元模态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项嫔 都承斐 +3 位作者 赵美雅 田山 王丽珍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人体腰椎的动力学特性。方法 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并验证全腰椎L1-5节段有限元模型,对全腰椎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 提取腰椎的30阶自由模态,获得了腰椎在自由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腰椎共振频率分布集中...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人体腰椎的动力学特性。方法 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并验证全腰椎L1-5节段有限元模型,对全腰椎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 提取腰椎的30阶自由模态,获得了腰椎在自由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腰椎共振频率分布集中;各阶模态最大振幅急剧变化,L5节段腰椎附近的振幅较大,是腰椎的薄弱环节。结论 腰椎的模态分析是进一步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确定腰椎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幅等振动参数,对于腰椎的振动特性分析和人机工程设计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椎 模态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行走过程中不同背包负重方式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美雅 倪义坤 +3 位作者 田山 唐桥虹 王丽珍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针对背包重物集中放置在底部的传统集中式负重方式,研究将重物分散放置的非均匀负重方式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非均匀负重分布方式主要将背包空间按上、下、左、右分为4个空间,重物按1/2∶1/2、1/4∶3/4和3/4∶1/4三种比例放... 目的针对背包重物集中放置在底部的传统集中式负重方式,研究将重物分散放置的非均匀负重方式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非均匀负重分布方式主要将背包空间按上、下、左、右分为4个空间,重物按1/2∶1/2、1/4∶3/4和3/4∶1/4三种比例放在左下和右上两个位置,剩余两个空间用对应体积大小的塑料泡沫填充。利用肌电测量系统和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量10名健康志愿者以1.1 m/s的速度在跑步机上负重10%自身体重行走30 min前后姿势、肌肉疲劳、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停止行走后0、5、10和15 min时肌电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右上位置负重增加明显,导致斜方肌肌肉疲劳上升和前倾角增大,相同背包重量下非均匀分布方式与传统负重方式对肌肉疲劳的影响区别不大,左下和右上重量比为3/4∶1/4的分布方式对身体姿势影响不明显。此外,将重物同比例左下右上放置比传统负重方式更有利于降低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论采取合理的重量分布方式可保证躯干姿势不受影响,同时有利于降低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因此,背包设计可考虑重物交叉分布,且对等式分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位置 躯体姿势 肌肉疲劳 分布方式 背包
下载PDF
不同牵拉方式对腰椎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项嫔 都承斐 +3 位作者 赵美雅 田山 樊瑜波 王丽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牵拉条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腰椎L1 ~5节段扫描,获得CT图像导入Mimics三维重建获得腰椎L1 ~5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和Hypermesh获得腰椎L1 ~5的网格模型.运用Abaqus进行...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牵拉条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腰椎L1 ~5节段扫描,获得CT图像导入Mimics三维重建获得腰椎L1 ~5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和Hypermesh获得腰椎L1 ~5的网格模型.运用Abaqus进行不同牵拉条件下的腰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 头低位角度与髓核内应力有相关性,头低位角度不超过10°时,髓核内应力随摆动周期规律性变化;头低位角度大于10°时,应力呈降低趋势.摆动模式下,纤维环内环应力增加,促进椎间盘回缩.结论 牵拉治疗有助于缓解腰椎疼痛,摆动作用有助于协调牵拉作用在各方向的效果,牵拉方式结合摆动可更好地梳理和解除后部小关节紊乱.此外,患者在治疗中应选取适当的牵拉作用力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 牵拉 腰椎 有限元分析 应力
下载PDF
Hybrid手术对颈椎力传导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莫中军 都承斐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7,130,共8页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合并融合的Hybrid手术后颈椎的力传导模式,从生物力学角度加深对Hybrid手术的认识。方法建立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INTACT模型),模拟C4~6节段退变的3种手术方案:上置换+下融合(...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合并融合的Hybrid手术后颈椎的力传导模式,从生物力学角度加深对Hybrid手术的认识。方法建立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INTACT模型),模拟C4~6节段退变的3种手术方案:上置换+下融合(TDR45模型)、上融合+下置换(TDR56模型)、双节段融合(Fusion456模型)。结果所有手术模型中,融合节段的活动能力完全丧失,置换节段的活动能力有所增加。在160 N轴向力作用下,INTACT模型整个节段后伸4°,而TDR45与TDR56模型的颈椎节段分别后伸8.2°与8.9°。在TDR56模型中,经过C5椎体的力减少20%,经过置换节段小关节的力增加3.8倍。在TDR45模型中,经过置换节段小关节的力增加50%。INTACT模型的最大关节应力为0.8 MPa,而TDR45与TDR56模型置换节段的小关节应力均高达正常颈椎的2倍。结论由于置换节段活动范围的增加,Hybrid术后颈椎曲度在轴向力作用下发生较大改变(后伸)。这种改变将导致经过置换节段椎体的力有所减少,而经过小关节的力有所增加,从而增加置换节段小关节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手术 人工椎间盘置换 融合 力传导
下载PDF
人体头低脚高仰卧时下肢被动运动对背部肌肉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美雅 王丽珍 +6 位作者 马键 项嫔 田山 倪义坤 杜智勇 张辉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研究人体头低位状态下肢被动运动对背部主要肌肉肌电(electromyogram,EMG)活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分析竖脊肌和斜方肌在不同头低位角度(0°、10°、20°、27°)下静止状态、120次/min和140次/min足... 目的研究人体头低位状态下肢被动运动对背部主要肌肉肌电(electromyogram,EMG)活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分析竖脊肌和斜方肌在不同头低位角度(0°、10°、20°、27°)下静止状态、120次/min和140次/min足部摆动模式和680次/min足部颤动模式下EMG变化趋势。结果在头低位静止状态时,4种头低位角度下中位频率(media frequency,MF)随角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摆动模式下,4种头低位角度的MF值均小于静止状态,且当摆动速度为120次/min时,MF值随角度增加而减小;速度为140次/min时,MF值无规律性变化。颤动模式下,MF值随头低位角度增大而增大,且均大于静止状态。结论静止状态下,肌肉疲劳程度随头低位角度增加而增加;颤动模式下应选择较小的头低位角度可更好达到锻炼治疗效果,摆动模式下可选择较大的头低位角度有助于较好达到锻炼治疗效果。此外,为避免肌肉过度疲劳造成劳损,摆动速度应不大于12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 被动运动 肌肉疲劳 肌电活动 下肢
下载PDF
行走过程中不同背包重量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美雅 田山 +3 位作者 唐桥虹 倪义坤 王丽珍 樊瑜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8-983,共6页
本文采用志愿者试验方法研究长时间背包负重行走对躯体姿势、背部主要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影响。研究以肌电(EMG)测量系统和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测量,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负载占自身体重(BW)的0%、10%、15%和20%的背包,在跑步机上... 本文采用志愿者试验方法研究长时间背包负重行走对躯体姿势、背部主要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影响。研究以肌电(EMG)测量系统和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测量,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负载占自身体重(BW)的0%、10%、15%和20%的背包,在跑步机上以1.1m/s的速度行走30min,记录行走前和行走后躯体姿势、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停止行走后0、5、10和15min时EMG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背包负重的增加,人体躯体与头部前倾角、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均呈上升趋势。负重为20%BW时,头部前倾角和肌肉疲劳程度显著性增加,收缩压也显著升高。心率和舒张压整体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移除背包后15min,肌肉疲劳逐渐缓解,负重20%BW的恢复相比0%BW、10%BW和15%BW的平缓。通过肌肉疲劳程度和头部前倾角测量数值显示,本文涉及年龄段的人负重行走背包重量安全界限在15%BW^20%BW之间,并建议行走时间超过30min时,背包重量不宜超过15%BW,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肌肉疲劳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躯体姿势 肌电 肌肉疲劳 背包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再膨大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鹏 邓小燕 孙安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在临床上,部分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行腔内修复术后由于内漏以及内张力的原因还会继续膨大(再生长),甚至破裂。内漏和内张力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瘤体内的力学/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改变动脉瘤管壁的应力、应变,同时更... 在临床上,部分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行腔内修复术后由于内漏以及内张力的原因还会继续膨大(再生长),甚至破裂。内漏和内张力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瘤体内的力学/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改变动脉瘤管壁的应力、应变,同时更会影响瘤体内及管壁中物质输运,如低密度脂蛋白(LDL)、氧气、一氧化氮(NO)等,进而改变动脉管壁的生化环境和生理特性。综述引起AAA术后再膨大的生物力学原因及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生物力学环境恶化(如管壁张应力升高)及生化环境异常(LDL沉积增加、氧气浓度变化等)引起的血管管壁强度下降可能是瘤体继续膨大的根源。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生物力学和力生物学角度系统研究AAA术后再膨大问题,将有助于更全面认识AAA术后再膨大的机制,同时也有助于腔内修复手术的改进及植介入器械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内漏 内张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