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高子生物学 被引量:20
1
作者 余增亮 《科学》 1993年第4期36-38,3,共3页
地球处于来自宇宙的巨大的辐射场包围之中。辐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进化。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的科学叫辐射生物学。辐射生物学的发展差不多有70多年的历史,除了科学上的价值之外。
关键词 辐射生物学 低能离子 生物学 LET
下载PDF
离子注入法获得大豆—小麦分子远缘杂种及后代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70
2
作者 吴丽芳 余增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6-211,共6页
通过能量 30keV、剂量 7× 1 0 1 6 离子 /cm2 的Ar+注入 ,将两个大豆品种的全DNA(4 0 0 μg/ml)分别导入两个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 0和扬麦 5号。经过离子注入和大豆DNA处理的种子发育成为植株后 ,当代未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受体的变... 通过能量 30keV、剂量 7× 1 0 1 6 离子 /cm2 的Ar+注入 ,将两个大豆品种的全DNA(4 0 0 μg/ml)分别导入两个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 0和扬麦 5号。经过离子注入和大豆DNA处理的种子发育成为植株后 ,当代未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受体的变异性状。经转化处理的植株成熟后 ,按株分别收获脱粒 ,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进行分析 ,发现有两个单株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 2 0 46 %和 2 5 35 % ,明显高于受体。说明通过离子束介导外源DNA转化技术 ,可以绕过复杂的组培过程而由成熟种子直接发育为植株 ,也可获得带有目的性状的转化后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大豆 DNA 小麦 分子远缘杂种 后代变异
下载PDF
微生物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邓玉清 王纪 虞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5-47,共3页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脂溶性维生素D2 的前体 ,也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
关键词 麦角甾醇 菌种选育 生物合成 ERG基因 高产菌株
下载PDF
N^+离子注入对不同辐射敏感性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宋道军 李红 余增亮 《生物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5-330,共6页
以E.coli和耐辐射微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N+离子注入对其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结果表明:D.radiodurans经N+离子注入后SOD... 以E.coli和耐辐射微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N+离子注入对其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结果表明:D.radiodurans经N+离子注入后SOD和CAT酶活高于E.coli的,而POD酶活不仅很低也低于E.coli的;随剂量的增大,两者SOD和CAT酶活均为先增后减,只是其SOD酶活的变化峰值对应剂量分别为6×1015N+/cm2和2×1015N+/cm2,而CAT的则均为4×1015N+/cm2;它们的POD酶活变化则不同,各处理耐辐射微球菌POD酶活保持低而恒定的水平,而大肠杆菌的则是中低剂量较恒定,较高剂量逐渐增大;对1016N+/cm2注入的细胞培养到后对数期,再测其自由基ESR波谱信号强度,发现比同剂量注入、未进行培养的要弱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微球菌 大肠杆菌 保护酶 离子注入
下载PDF
离子注入麦角甾醇酵母选育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纪 蒋海波 +3 位作者 姚建铭 薛小莉 谢和金 刘治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28,38,共5页
通过离子注入诱变筛选到产麦角甾醇酵母高产菌,得率较出发菌提高55%~60%。对高产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发现其对发酵通氧量有更高的要求,培养基中添加10%的糖或0.1%的Ca(NO3)2对麦角甾醇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麦角甾醇 酿酒酵母 发酵工艺 菌种选育
下载PDF
离子注入麦角甾醇酵母选育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蒋海波 王纪 +1 位作者 姚建铭 余增亮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用 1 0keV、剂量为 2 .6× 1 0 13 N+/cm2 ~ 8.0× 1 0 14 N+/cm2 的氮离子注入产麦角甾醇酵母 ,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离子注入产麦角甾醇酵母的存活率与注入剂量呈负相关 ,在存活率为 2 5 %~ 45 % ,即注入剂量为 1 .3~ 2 .3... 用 1 0keV、剂量为 2 .6× 1 0 13 N+/cm2 ~ 8.0× 1 0 14 N+/cm2 的氮离子注入产麦角甾醇酵母 ,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离子注入产麦角甾醇酵母的存活率与注入剂量呈负相关 ,在存活率为 2 5 %~ 45 % ,即注入剂量为 1 .3~ 2 .3× 1 0 14 N+/cm2 时菌种有较高的正变率。最终筛选到的高产菌株YA1和YA2 ,麦角甾醇得率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 6 0 %和 5 5 %。经复筛及传代实验表明高产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麦角甾醇 醉酒酵母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离子注入选育高效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JA 被引量:16
7
作者 叶枝青 姚建铭 余增亮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3-297,共5页
BacillussubtitlesJA能够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小麦赤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黑星、油菜菌核、小麦白粉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本文利用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高效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并且对JA菌株的发酵特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获得了两株高效... BacillussubtitlesJA能够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小麦赤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黑星、油菜菌核、小麦白粉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本文利用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高效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并且对JA菌株的发酵特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获得了两株高效拮抗菌。其发酵水平的抑菌圈直径从 16 .6 2mm提高到 2 1.2 3mm ,经传代实验表明 ,其遗传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枯草芽孢杆菌 抗真菌物质 培养条件 植物病原真菌 拮抗菌
下载PDF
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常青山 余增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近几年来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兴起 ,基因表达研究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主要有 :差减杂交、差异显示、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微阵列杂交等。简要评述这五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
关键词 基因表达分析 微阵列 研究进展 差异显示 序列分析 表达序列标签 方法 功能基因组学 差减杂交
下载PDF
样品架的计算机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建军 余增亮 《微计算机信息》 2001年第11期16-18,共3页
在荷电单粒子微束技术中,能够对细胞进行"定点"辐射是这一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要确保这一特点得以实现,必须精确的控制微束装置中样品架的移动。本文中通过对计算机串行端口编程,与连接在串口上的样品架控制器MultiControl 2... 在荷电单粒子微束技术中,能够对细胞进行"定点"辐射是这一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要确保这一特点得以实现,必须精确的控制微束装置中样品架的移动。本文中通过对计算机串行端口编程,与连接在串口上的样品架控制器MultiControl 2000进行串行通信,成功地解决了微束系统中细胞在离子束线出口上方的精确定位问题,使定位精度高达到0.025μm,实现了定点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单粒子微束 样品架 串行通信 辐射生物学 计算机控制
下载PDF
小型腔式微波离子源的等离子体产生及引出特性
10
作者 施立群 王绍虎 +2 位作者 冯慧云 彭士香 余增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用石英管制作的小型腔式微波离子源,该腔套在石英管的一端,封装两电极引出系统。该离子源利用腔激发起的表面波在石英管内产生等离子体柱。在微波频率为2.45GHz、输入功率为93W时,氮的引出离子流密度可高达91.7mA/cm2... 研制了一种用石英管制作的小型腔式微波离子源,该腔套在石英管的一端,封装两电极引出系统。该离子源利用腔激发起的表面波在石英管内产生等离子体柱。在微波频率为2.45GHz、输入功率为93W时,氮的引出离子流密度可高达91.7mA/cm2。这种表面波放电等离子体源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在宽的压强范围内能产生再生性好、工作十分稳定的等离子体柱(1012~1013cm-3)等特点。还给出了放电的自一致描述以及放电的电子密度与压强、等离子体柱半径和输入功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离子源 表面波 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