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巧金 付金华 +1 位作者 黄晓莉 蔡新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应用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①观...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应用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87±0.69)mmol/L、餐后2 h血糖(7.12±0.3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6±0.42)%低于对照组(7.15±0.93)mmol/L、(8.89±0.40)mmol/L、(7.28±0.65)%(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HOMA-IR (3.32±0.52)低于对照组(4.45±0.65),且GLP-1 (82.98±2.23)pmol/L、FINS (14.18±0.58)m U/L高于对照组(72.15±2.93)pmol/L、(9.98±0.92)mU/L (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瑞格列奈,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分泌情况,且毒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阿卡波糖 效果
下载PDF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巧金 蔡新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究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该院9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治疗)。将两组结果... 目的探究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该院9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治疗)。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P<0.05);观察组患儿的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血糖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4.89%)(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的效果更佳,酮体转阴时间更短,血糖下降速度更慢,患儿发生低血糖的机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小剂量 胰岛素 效果
下载PDF
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辛焕贵 丁凤 苏松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173-176,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利多卡因、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治疗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62例,... 目的 观察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利多卡因、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治疗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6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联合组(n=31)和药物治疗组(n=31)。2组患者均口服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药物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射频联合组接受B超、CT双引导下经皮穿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射频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96.77%vs.74.19%,χ^(2)=4.679,P=0.031);射频联合组治疗1、3、7 d VAS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射频联合组接受镇痛药物干预的占比为9.68%,低于药物治疗组的35.48%(χ^(2)=5.905,,P=0.015);治疗7 d后,2组血清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射频联合组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射频联合组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短于药物治疗组(P<0.01);射频联合组与药物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3%vs.9.68%,χ^(2)=0.144,P=0.705)。结论 急性/亚急性胸腰段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在口服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基础上,采用B超、CT双引导下经皮穿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疗法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减轻患者躯体疼痛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急性/亚急性 胸腰段 神经节脉冲射频术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下载PDF
血清GH、IGF-1、Klotho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新喜 谢巧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3008-3009,30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Klotho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体检的80例儿童,按照生长发育情况将其分为正常组(n=41)和不良组(n=39),比较正常组和不良组的基础资...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Klotho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体检的80例儿童,按照生长发育情况将其分为正常组(n=41)和不良组(n=39),比较正常组和不良组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饮食情况),家庭情况(父母身高、体重、母亲孕产史),血清GH、IGF-1和Klotho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GH、IGF-1和Klotho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生长发育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儿童父母的身高、体重和母亲孕产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儿童的饮食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儿童的血清GH、IGF-1和Klotho均显著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情况和生长发育无相关性(P>0.05),GH、IGF-1和Klotho水平与生长发育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由ROC曲线得知,GH截断值为>2.7ng/ml, IGF-1的截断值为>113.07ng/ml, Klotho截断值为>823.95pg/ml。结论:血清GH、IGF-1和Klotho水平均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密切,可作为儿童生长发育预测的重要指标,为儿童发育不良的早期干预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赖远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儿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37)和低剂量组(n=...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儿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37)和低剂量组(n=37)。2组患儿均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口服,在此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每次20万U/kg+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低剂量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每次10万U/kg+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外周血CD3^(+)、CD4^(+)、CD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97.30%vs. 83.78%,χ^(2)=3.945,P=0.047);高剂量组咳嗽、喘息、发热、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1)。治疗7 d后,2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CD8^(+)低于治疗前,CD3^(+)、CD4^(+)及CD4^(+)/CD8^(+)高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变化幅度大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1%vs. 5.41%,χ^(2)=0.214,P=0.643)。结论 与低剂量相比,高剂量(每次20万U/kg)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在缩短疗程、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力方面更具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儿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高剂量 布地奈德
下载PDF
辅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幼儿的疗效及血清25(OH)D、IL-10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凤 张婷婷 +2 位作者 黄炳暖 廖爱萍 林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8期106-109,140,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食物混合粉型辅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幼儿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0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4月2日在龙岩人民医院诊治的108例食物过敏婴幼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食物混合粉型辅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幼儿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0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4月2日在龙岩人民医院诊治的108例食物过敏婴幼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食物混合粉型辅食干预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判定临床疗效与检测血清25(OH)D、IL-10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4%,与对照组的83.33%相比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热、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的20.37%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25(OH)D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血清25(OH)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混合粉型辅食干预应用于食物过敏婴幼儿能促进提高血清25(OH)D含量、降低血清IL-10含量,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食干预 食物过敏 婴幼儿 白细胞介素-10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赖远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泼尼龙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χ^(2)=7.44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低于对照组,IL-2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χ^(2)=8.538,P<0.05)。结论甲泼尼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患儿肺部炎症,且见效快,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甲泼尼龙 血气指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小荣 赖远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和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和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便正常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呕吐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显著效果,还能缩短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蒙脱石散 联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谢巧金 蔡新喜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究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该院108例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4例,氨溴索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 目的探究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该院108例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4例,氨溴索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口服氨溴索更好,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更短,且安全性较好,不易对患儿血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雾化吸入 口服 小儿糖尿病 哮喘 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炳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比较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氧驱组(n=62)和压缩泵组(n=62... 目的比较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氧驱组(n=62)和压缩泵组(n=62)。氧驱组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压缩泵组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药物均为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咳嗽、气促、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氧驱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26±1.52)d、(3.21±0.77)d、(4.25±1.24)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氧驱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压缩泵组(P<0.05);治疗后,氧驱组CRP水平为(6.43±1.34)mg/L低于压缩泵组(P<0.05);氧驱组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84%和6.45%,明显低于压缩泵组(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更快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更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疗效较高,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驱动 空气压缩泵 雾化吸入 喘息性支气管炎 炎性因子 复发率
下载PDF
小儿惊厥2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才发 谢祥恩 +1 位作者 张小荣 赖远禄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 对小儿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与治疗体会.方法 对龙岩人民医院儿科住院213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136例(82.42%)],其次为颅内感染[18例(10.90%)],〉3~6岁... 目的 对小儿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与治疗体会.方法 对龙岩人民医院儿科住院213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136例(82.42%)],其次为颅内感染[18例(10.90%)],〉3~6岁儿童仍以热性惊厥为主[16例(66.67%)],〉6岁儿童惊厥病因以癫痫为主[4例(57.14%)],新生儿惊厥以缺血缺氧性脑病为主[9例(52.94%)],其次为颅内出血[4例(23.53%)].结论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颅内感染、癫痫,新生儿则以缺血缺氧性脑病为主,其次为颅内出血,小儿惊厥病因众多复杂,寻找病因,治疗病因,尽快控制惊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惊厥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腰痛、镜下血尿
13
作者 李斌生 陈爱娟 周清 《中国乡村医生》 1999年第4期2-3,共2页
1997年5月5日查房纪要.经治医师 报告病史:患儿,女,7岁.以“左侧腰痛15天,加剧1天,发现镜下血尿1次”为主诉,于1997年5月2日入院诊治.
关键词 高钙尿症 儿童 腰痛 镜下血尿
下载PDF
新生儿巨大膈疝误诊1例报告
14
作者 曹锦强 罗俊峰 +1 位作者 张力斌 李爱女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膈疝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但巨大膈疝少见,我们于2002年1月误诊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 巨大膈疝 误诊 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膈肌缺损 肺不张
原文传递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德巴金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琅 张来英 +2 位作者 陈巧彬 曹小妍 卢亚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癫痫的发病率大约为0.5%[1],首次多发于儿童。癫痫发作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对癫痫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尚有手术治疗、生酮饮食疗法、迷走神经刺激术等。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 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癫痫的发病率大约为0.5%[1],首次多发于儿童。癫痫发作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对癫痫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尚有手术治疗、生酮饮食疗法、迷走神经刺激术等。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为癫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抗癫痫药物大都存在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癫痫 药物治疗 小青龙汤加减 疗效观察 儿童 德巴金 迷走神经刺激术 抗癫痫药物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新喜 蔡清霞 谢巧金 《蛇志》 2022年第1期41-43,5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GV、PAH、Ht-SDSBA、Ht-SDSCA指标以及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治疗后的B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能有效提高患儿生长速度,促进生长发育,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奕 曾珍凤 丘华金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龙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儿,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龙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儿,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监测指标、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糖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童糖尿病 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巨大畸胎瘤误诊为脓胸1例
18
作者 李斌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2-542,共1页
关键词 巨大畸胎瘤 误诊 脓胸 诊断 X线检查 B超 治疗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2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才发 董阳深 陈壮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97-997,共1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nmoniae)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在儿童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1],但一般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nmoniae)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在儿童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1],但一般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者较常见,而致大叶性肺炎较少见.本文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间收住院的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大叶性肺炎 小儿肺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患者 细胞壁结构 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