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顶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谢福泉
羿红
+2 位作者
兰家细
林远崇
林杰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测定了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金顶侧耳菌株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鲜菇含水量为87.5%~89.7%;干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2.3%~47.9%、0.8%~1.9%、10....
测定了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金顶侧耳菌株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鲜菇含水量为87.5%~89.7%;干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2.3%~47.9%、0.8%~1.9%、10.7%~14.9%和23.68%~25.42%;7种测试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含量丰富,其中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α-酪蛋白和卵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侧耳
子实体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泽生
蔡丹凤
+5 位作者
谢宝贵
陈君琛
黄志龙
林衍铨
廖剑华
陈美元
《海峡科学》
2016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食用菌学科
发展思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蔡丹凤
陈美元
+4 位作者
郭仲杰
王雪英
林佩瑛
林海芳
林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菌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杰
《福建农业》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棕色蘑菇,别名白蘑菇、洋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棕色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报导鲜蘑菇含蛋白质3%—4%,脂肪0.2%—0.3%,碳水化合物2.4%—3.8%,可消化率达70%—90%,享有“植物肉”之称。蘑菇的氨基酸组成较全面,...
棕色蘑菇,别名白蘑菇、洋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棕色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报导鲜蘑菇含蛋白质3%—4%,脂肪0.2%—0.3%,碳水化合物2.4%—3.8%,可消化率达70%—90%,享有“植物肉”之称。蘑菇的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尤其富含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等。棕色蘑菇还含有丰富的铁、钾、钙等矿质元素。还含有硫氨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及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栽培
棕色蘑菇
氨基酸组成
技术
碳水化合物
担子菌纲
营养丰富
可消化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蘑菇异型菌丝与栽培技术的相关性
5
作者
林杰
林莫翎
《福建农业》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纵观蘑菇的栽培研究史,从国外到国内,近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大家知道,同一蘑菇子实体所产生的担孢子,它们在菌落特征、菌丝性状、生长快慢、出菇迟早、潮次多寡、产量高低、菇形大小均有明显差异,不同子实体所产生的孢子,...
纵观蘑菇的栽培研究史,从国外到国内,近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大家知道,同一蘑菇子实体所产生的担孢子,它们在菌落特征、菌丝性状、生长快慢、出菇迟早、潮次多寡、产量高低、菇形大小均有明显差异,不同子实体所产生的孢子,其差异也就更大了。而这些差异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栽培
菌丝
技术
异型
菌落特征
担孢子
子实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木耳长耳阶段巧管理技术
6
作者
丁湖广
《北京农业》
2006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黑木耳
管理
产量和品质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经济效益
袋栽
出耳
原文传递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7
作者
林杰
《福建农业》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1)菇房消毒。绿23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甲醛4公斤,敌敌畏1公斤熏蒸,密封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气排除毒气,即可进料。
关键词
蘑菇栽培
技术
棕色
菇房消毒
栽培面积
敌敌畏
熏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
被引量:
6
8
作者
林杰
《福建农业》
2001年第8期15-15,共1页
金福菇,别名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白口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蘑科),口蘑属(白蘑属)。层菌黄伞菌目的口蘑属大多都是菌根菌,人工栽培相对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口蘑属的人工驯化栽培,仍停留在试验性阶段,距离...
金福菇,别名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白口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蘑科),口蘑属(白蘑属)。层菌黄伞菌目的口蘑属大多都是菌根菌,人工栽培相对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口蘑属的人工驯化栽培,仍停留在试验性阶段,距离商业性的人工栽培还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福菇
珍稀食用菌
口蘑属
大白口蘑
洛巴伊口蘑
洛巴口蘑
白蘑科
层菌纲
培养料
棉籽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被引量:
2
9
作者
丁湖广
《中国农村科技》
2002年第8期23-23,共1页
(一)改善生态环境 栽培房棚要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饲养场、酿造厂及生活区、医院至少3000米以外;场地采取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清净无污染,严禁污水喷菇、浸洗。
关键词
食用菌
无公害生产
栽培技术
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整结构,着力开发珍稀菌蕈
10
作者
丁湖广
《中国科技画报》
2000年第9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食用菌产业
羊肝菌
品种结构
菌蕈
原文传递
把握入世机遇拓展食用菌市场
11
作者
王泽生
《海峡科技》
2002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入世
食用菌市场
中国
WTO
食用菌产业
出口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顶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谢福泉
羿红
兰家细
林远崇
林杰
机构
福建省
蚕桑研究所食药用
菌
研究室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金顶侧耳
牛排菌等珍稀食用菌品种的引进
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I0011)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测定了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金顶侧耳菌株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鲜菇含水量为87.5%~89.7%;干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2.3%~47.9%、0.8%~1.9%、10.7%~14.9%和23.68%~25.42%;7种测试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含量丰富,其中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α-酪蛋白和卵蛋白。
关键词
金顶侧耳
子实体
营养成分
Keywords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Fruit body
Nutritional component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泽生
蔡丹凤
谢宝贵
陈君琛
黄志龙
林衍铨
廖剑华
陈美元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福建
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
农科院食品工程所
福建省
食用菌
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省
农科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出处
《海峡科学》
2016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文摘
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食用菌学科
发展思路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蔡丹凤
陈美元
郭仲杰
王雪英
林佩瑛
林海芳
林杰
机构
福建省
农科院蘑菇
菌
种研究推广站
福建省
长汀县南山英海
食用菌
研究所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N0036)。
文摘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关键词
茯苓
菌株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Wolfiporia cocos
Stria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杰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福建农业》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棕色蘑菇,别名白蘑菇、洋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棕色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报导鲜蘑菇含蛋白质3%—4%,脂肪0.2%—0.3%,碳水化合物2.4%—3.8%,可消化率达70%—90%,享有“植物肉”之称。蘑菇的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尤其富含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等。棕色蘑菇还含有丰富的铁、钾、钙等矿质元素。还含有硫氨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及酶类。
关键词
蘑菇栽培
棕色蘑菇
氨基酸组成
技术
碳水化合物
担子菌纲
营养丰富
可消化率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蘑菇异型菌丝与栽培技术的相关性
5
作者
林杰
林莫翎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福建
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文摘
纵观蘑菇的栽培研究史,从国外到国内,近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大家知道,同一蘑菇子实体所产生的担孢子,它们在菌落特征、菌丝性状、生长快慢、出菇迟早、潮次多寡、产量高低、菇形大小均有明显差异,不同子实体所产生的孢子,其差异也就更大了。而这些差异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兴趣。
关键词
蘑菇
栽培
菌丝
技术
异型
菌落特征
担孢子
子实体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木耳长耳阶段巧管理技术
6
作者
丁湖广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北京农业》
2006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黑木耳
管理
产量和品质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经济效益
袋栽
出耳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42.20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7
作者
林杰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福建农业》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文摘
(1)菇房消毒。绿23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甲醛4公斤,敌敌畏1公斤熏蒸,密封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气排除毒气,即可进料。
关键词
蘑菇栽培
技术
棕色
菇房消毒
栽培面积
敌敌畏
熏蒸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
被引量:
6
8
作者
林杰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福建农业》
2001年第8期15-15,共1页
文摘
金福菇,别名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白口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蘑科),口蘑属(白蘑属)。层菌黄伞菌目的口蘑属大多都是菌根菌,人工栽培相对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口蘑属的人工驯化栽培,仍停留在试验性阶段,距离商业性的人工栽培还相距甚远。
关键词
金福菇
珍稀食用菌
口蘑属
大白口蘑
洛巴伊口蘑
洛巴口蘑
白蘑科
层菌纲
培养料
棉籽壳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被引量:
2
9
作者
丁湖广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2年第8期23-23,共1页
文摘
(一)改善生态环境 栽培房棚要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饲养场、酿造厂及生活区、医院至少3000米以外;场地采取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清净无污染,严禁污水喷菇、浸洗。
关键词
食用菌
无公害生产
栽培技术
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整结构,着力开发珍稀菌蕈
10
作者
丁湖广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中国科技画报》
2000年第9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食用菌产业
羊肝菌
品种结构
菌蕈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F326.13 [农业科学—园艺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把握入世机遇拓展食用菌市场
11
作者
王泽生
机构
福建省
食用菌
学会
出处
《海峡科技》
2002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入世
食用菌市场
中国
WTO
食用菌产业
出口贸易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顶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谢福泉
羿红
兰家细
林远崇
林杰
《食用菌学报》
200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王泽生
蔡丹凤
谢宝贵
陈君琛
黄志龙
林衍铨
廖剑华
陈美元
《海峡科学》
201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蔡丹凤
陈美元
郭仲杰
王雪英
林佩瑛
林海芳
林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林杰
《福建农业》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蘑菇异型菌丝与栽培技术的相关性
林杰
林莫翎
《福建农业》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黑木耳长耳阶段巧管理技术
丁湖广
《北京农业》
2006
0
原文传递
7
棕色蘑菇栽培技术
林杰
《福建农业》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
林杰
《福建农业》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丁湖广
《中国农村科技》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调整结构,着力开发珍稀菌蕈
丁湖广
《中国科技画报》
2000
0
原文传递
11
把握入世机遇拓展食用菌市场
王泽生
《海峡科技》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