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营养护理对改善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官鸿铃 吴丽娇 温宝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0期177-179,共3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营养护理运用在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中对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意义。方法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018年8月—2019年11月就诊于该院的94例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 目的研究个性化营养护理运用在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中对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意义。方法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018年8月—2019年11月就诊于该院的94例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予以个性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护理前,两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骨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③经护理干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12.77%(χ2=7.162,P<0.05)。结论给予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个性化营养护理,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营养护理 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 血糖控制
下载PDF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温宝玉 吴丽娇 +2 位作者 赵彦姿 戴小桑 郑美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高危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低钠血症3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低钠血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高危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低钠血症3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低钠血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垂体功能紊乱、视力视野障碍是引发术后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预防性护理,以减少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低钠血症 高危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QCC对血糖水平及压疮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琼 温宝玉 严锦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0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干预后,对患者血糖水平和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2019年2月内接收的6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干预后,对患者血糖水平和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2019年2月内接收的6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压疮发生率。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2、34.553、11.586,P<0.05)。②观察组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3,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建议以常规护理为根本,而后联合品管圈活动干预;在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后期压疮发生率方面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脑出血 血糖水平 品管圈活动 压疮发生率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建立术前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泽松 叶烈夫 +4 位作者 胡敏雄 洪运 林灯 林友成 陈松茂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1-785,共5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预警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上尿路结石行腔内碎石术患者的资料,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前各危险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预警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上尿路结石行腔内碎石术患者的资料,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前各危险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以OR值为标准,按关联程度分别赋予1~4分,建立预警评分系统.采用ROC曲线确定评分系统的最佳阈值.结果 合并糖尿病、术前感染史、肾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结石负荷大、重度肾积水、女性为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8.660、7.046、3.723、2.675、2.256、1.891,按关联程度分别赋予3、3、3、2、2、2分,总分15分,评分高者易出现术后感染.其截断点在7.5分时对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预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3%和84.0%.结论 合并糖尿病、术前感染史、肾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结石负荷大、重度肾积水、女性是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经赋值建立的预警评分系统总得分7.5分以上者为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 感染 危险因素 术前预警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榕兰 施芸 施梅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析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参照组... 目的探析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切口拆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拆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16.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9%,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显著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糖尿病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芸 赵榕兰 施梅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1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1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8.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显著调节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糖尿病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锁孔夹闭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鹏锋 林章雅 +3 位作者 康德智 林元相 余良宏 方文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行锁孔开颅手术夹闭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行锁孔夹闭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每天非空腹状... 目的探讨行锁孔开颅手术夹闭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行锁孔夹闭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每天非空腹状态下抽血检测血清葡萄糖,以术前的非空腹随机血糖平均值为术前血糖值。以术后第1天的血糖平均值为术后血糖值。术后14d行改良Rankin评分(mRS)I)2评估患者的近期预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47例患者中术前血糖增高57例(38.8%),术后血糖增高99例(67.3%),其中术后/术前血糖比值〈1.2者77例,血糖比值≥1.5者32例,术后/术前血糖比值1.2~1.5(含1.2)者38例;mRS评分显示预后良好患者78例,预后不良患者69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60岁患者比例较大、Hunt-Hess分级较高、术后血糖〉7.0mmol/L患者比例较大,术后/术前血糖比值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unt-Hess分级、术后血糖、术后/术前血糖比值均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行锁孔开颅手术夹闭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Ⅳ、V级,术后血糖〉7.0mmol/L、术后/术前血糖比值≥1.5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 血糖 预后
原文传递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的双中心疗效对比 被引量:8
8
作者 吴进锋 林榕城 +8 位作者 林友成 蔡旺海 朱庆国 方冬 熊耕砚 张雷 周利群 叶烈夫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接受CTNU和TRNU手术治疗的UTUC病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临床资料、围术期参数、术后随访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病例266例,其中CTNU组94例,TRNU组172例。与CTNU组相比,TRNU组左侧病变比例更大( P <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 ASA score)、肿瘤所在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病例均完成手术,TRNU中有1例因左肾动脉损伤加行开放血管修补术。CTNU组手术时间为(202.9±76.7) min、术中出血量(68.4±73.3)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3.9±1.5) d、引流液总量(181.7±251.5) mL、术后住院天数(7.8±4.1) d;TRNU组手术时间为(203.5±68.7) min、术中出血量(130.2±252.1)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4.3±1.6) d、引流液总量(179.1±167.5) mL、术后住院天数(8.2±3.7) d。CTNU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RN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5)。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88个月),TRNU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CSS)、无膀胱复发生存率(intra-vesi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IvRFS)、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分别为75.6%、86.9%、73.8%、57.5%;CTNU组的5年OS、CSS、IvRFS、DFS分别为66.3%、83.5%、75.9%、 58.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NU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尚需更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下载PDF
1470nm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志华 许丽娜 +3 位作者 洪怀山 林友成 林灯 叶烈夫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第3期154-156,159,共4页
目的评价1 470 nm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 1 470 nm 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的高龄高危BPH 患者48例纳入研究,观察术后... 目的评价1 470 nm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 1 470 nm 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的高龄高危BPH 患者48例纳入研究,观察术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观察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均未出现电切综合征,无输血病例,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1.4±11.2)min,平均出血量(29.4±16.3)ml,术后均留置导尿管行膀胱冲洗 8~28 h,平均(19.7±9.6)h,平均留置尿管时间(3.4±0.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1.8)d。术后3个月IPSS由术前的(27.8±4.5)分下降至(6.1±1.7)分、QOL评分由术前的(5.1±0.5)分下降至(1.5±0.7)分、Qmax从术前的(6.2±1.2)ml/s增加至(20.7±4.6)ml/s,残余尿量由术前的(87.4±47.7)ml 下降至(20.6±12.9)ml,与术前比较,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05)。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4个月),未出现如膀胱痉挛、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短暂性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继发性出血、短暂性急迫性尿失禁,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结论 1 470 nm双效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1 470 nm激光 高龄高危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彩锋 杨国华 黄若磊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3期77-79,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随机抽取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抽取时间为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行腹腔镜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待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随机抽取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抽取时间为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行腹腔镜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待两组患者经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治疗以及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住院用时、肛门排气用时经软件对比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此外能够显著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秋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通过焦虑、抑...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2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 67%,高于对照组的72. 22%(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后,除明显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泌尿外科 术前 心理焦虑症状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和下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应用中的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烈夫 许庆均 +7 位作者 何延瑜 李涛 朱庆国 黄颖 林乐 黄水通 洪运 杨泽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上尿路和下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疑为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共155例(包括上尿路占位56例,其中尿路上皮癌49例;下尿路占位99例,其中尿路上皮癌75例),进行FISH检测,进行敏感性、特异性...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上尿路和下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疑为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共155例(包括上尿路占位56例,其中尿路上皮癌49例;下尿路占位99例,其中尿路上皮癌75例),进行FISH检测,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的比较。结果FISH在上尿路和下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7.8%和72.0%(P〈0.05),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0.8%(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和88.5%(P〉0.0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和44.7%(P〉0.05)。结论FISH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下尿路尿路上皮癌,而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相仿,与上尿路癌恶性程度较高,诊断时分期较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癌
原文传递
睾丸扭转治疗延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其琦 叶烈夫 +2 位作者 张梁 吴翔 刘志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延误治疗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及福州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9例延误治疗的睾丸扭转病例,患者年龄12~21岁,平均(16.86±2.07)岁;左侧21...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延误治疗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及福州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9例延误治疗的睾丸扭转病例,患者年龄12~21岁,平均(16.86±2.07)岁;左侧21例,右侧8例。对29例延误治疗原因进行归类。结果29例均因睾丸探查未恢复血供接受“患侧睾丸切除术+健侧睾丸固定术”治疗。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中,认知不足17例(58.6%),首诊医生经验不足致误诊漏诊9例(31.0%),症状不典型2例(6.9%),彩超结果假阴性1例(3.4%)。结论睾丸扭转延误治疗的原因主要是患方对疾病认知不足、首诊医生经验不足致漏诊和误诊、症状或体征不典型以及彩超结果的假阴性。解决的对策主要是重视宣教、加强宣传力度以提高全民对睾丸扭转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自身专科水平和经验,鼓励相关科研的开展,支援基层,配合政府建立健全的医疗体系;通过对可疑的患者实施阴囊查体、短时间内复查阴囊彩超等措施提高睾丸扭转患者的早期诊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睾丸切除 延误治疗 疾病宣教
下载PDF
超声引导注射亚甲蓝在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盂旁囊肿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旺海 朱庆国 +5 位作者 叶烈夫 李涛 林榕城 林友成 杨泽松 胡敏雄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注射亚甲蓝注射液定位囊肿在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例输尿管软镜定位困难的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27~65岁,平均(53.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注射亚甲蓝注射液定位囊肿在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例输尿管软镜定位困难的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27~65岁,平均(53.4±9.5)岁。均为单侧单发肾盂旁囊肿,囊肿直径2.9~6.4 cm,平均(5.0±1.2)cm。13例患者囊肿均压迫肾盂肾盏,5例并发同侧肾结石,2例存在腰痛症状。13例患者均行肾盂旁囊肿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术中患者均取斜仰卧截石位。13例患者输尿管软镜直视下无法明确定位囊肿,均应用超声引导向囊腔内注射亚甲蓝进行染色定位,再以钬激光对被染色的肾盂旁囊肿进行切开内引流,开窗直径1~2 cm,使囊腔与肾盂相通,并于囊腔内留置双J管。结果:手术均成功,术中平均囊肿处理时间(17.9±5.6)min,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例合并结石的患者出现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余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2例腰痛患者术后腰痛消失。术后平均住院(4.1±3.1)d。术后随访3~12个月,11例(84.6%)囊肿消失,2例(15.4%)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盂旁囊肿过程中,对于输尿管软镜下无法明确定位囊肿位置的肾盂旁囊肿,应用超声引导注射亚甲蓝对囊肿进行染色定位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旁囊肿 输尿管软镜 超声 亚甲蓝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发酵天数钩吻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美霞 叶璐 +4 位作者 洪怀山 王英豪 廖华军 李德森 吴水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同时监测发酵钩吻中的7种有毒生物碱(常绿钩吻碱、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乙、胡蔓藤碱丙、钩吻绿碱和胡蔓藤碱乙)随着发酵时间的含量变化。方法用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0 mm,...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同时监测发酵钩吻中的7种有毒生物碱(常绿钩吻碱、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乙、胡蔓藤碱丙、钩吻绿碱和胡蔓藤碱乙)随着发酵时间的含量变化。方法用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0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B)进行梯度洗脱(0~0.5 min,12%~12%A;0.5~8.0 min,12%~20%A;8.0~11.0min,20%~20%A;11.0~13.0 min,20%~40%A;13.0~17.0 min,40%~70%A;17~20.0 min,70%~70%A。流速0.25 m L·min-1,柱温45℃。在DAD和QDA光谱仪上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均r≥0.999 5,平均回收率97.2%~101.1%,RSD为2.1%~3.4%(n=6)。钩吻7种毒性生物含量分别为常绿钩吻碱65%、钩吻素子96%、钩吻素甲97%、钩吻素乙99%、胡蔓藤碱丙99%、钩吻绿碱95%和胡蔓藤碱乙99%,显示随着发酵的进行,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和重复性良好。钩吻生物碱的含量在发酵过程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固体发酵 钩吻碱 发酵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烈夫 黄水通 +7 位作者 杨泽松 何延瑜 李涛 朱庆国 黄颖 林乐 许庆均 洪运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C-U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名健康人尿液行FISH检查且建立阈值,再留取65名疑为UC-UT患者和55名上尿路结石患者尿液行FISH和尿脱落细胞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这两种检...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C-U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名健康人尿液行FISH检查且建立阈值,再留取65名疑为UC-UT患者和55名上尿路结石患者尿液行FISH和尿脱落细胞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65例疑为UC-UT患者中58例病理确诊为UC-UT。FISH检测UC-UT总敏感性84.48%,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39.6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特异性相仿,分别是92.72%和98.18%(P=0.363)。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敏感性分别是63.64%和22.73%,对高级别尿路癌的敏感性分别是97.22%和50.00%,分别P=0.006和P=0.000;对非肌层浸润性癌敏感性分别是63.64%和27.27%,对肌层浸润性癌敏感性分别是89.36%和42.55%,分别P=0.087和P=0.000。结论 FISH检查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UC-UT早期诊断,对高分级、高分期的UC-UT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敏感性
下载PDF
家庭赋权方案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文佳 蓝丽娜 赵榕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应用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2021年4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主...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应用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2021年4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主要接受一般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宣教方法,而观察组则是接受家庭赋权方案的宣教。对比两组照顾能力、照顾者负担与照顾准备度,同时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同组在实施干预之前的分值相比,两组的照顾准备度分值均有所提高,而照顾能力与照顾者负担分值则有所降低;两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照顾准备度分值,以及更低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者负担分值,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对照组具有更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分值(其P<0.001),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家庭赋权方案,可以增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提高照顾准备度,减轻负担,同时也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家庭赋权 主要照顾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烈夫 杨泽松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9期636-640,共5页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具有创伤小、可重复取石、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术后脓毒血症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具有创伤小、可重复取石、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术后脓毒血症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也称脓毒性休克),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我们通过回顾近年来文献,对PCNL术后并发脓毒血症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脓毒血症 术后并发 诊治 泌尿系结石 脓毒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泌尿外科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彩锋 陈炬莹 +1 位作者 林肖鹰 郑林文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放化疗及临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治疗后1周评估并记录患者皮瓣缺血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患肢水肿的发生情况;治疗5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PLT计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的变化,并检测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皮瓣缺血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3,P<0.01);观察组患者WBC、PLT计数及H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可明显提高其免疫功能指标,提高PLT、WBC计数及Hb含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乳腺癌 放化疗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中央区镰旁脑膜瘤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德 林堃 +4 位作者 苏云萍 卢峰 洪文瑶 郑鹏锋 江晓航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区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的20例中央区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下,所有患者的肿瘤与颅内重要...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区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的20例中央区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下,所有患者的肿瘤与颅内重要静脉的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结果相符合,术中对重要静脉的保护完全。20例患者的中央区镰旁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后恢复;无死亡病例。随访6~4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清晰显示大脑镰旁脑膜瘤与周围静脉的关系。采用三维可视化模型制订个体化手术入路,有利于肿瘤的全切,避免或减少重要引流静脉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模型 容积重建技术 中央区镰旁脑膜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