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瑶 罗强 +5 位作者 孙翠玲 王光辉 陈全成 郭志坚 邹秀红 陈海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88-1792,共5页
目的:系统研究中药小槐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小槐花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豆甾醇... 目的:系统研究中药小槐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小槐花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柠檬酚(3),黄槿酮A(4),异柠檬酚(5),kenusanone I(6),neophellamuretin(7),清酒缸酚(8),古柯三醇(9),黄槿酮D(10),山柰酚(11),8-prenylquercetin(12),leachianone G(1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14),4H-1-benzopyran-4-one,2-(3,4-dihydroxyphenyl)-2,3-dihydro-3,5,7-trihydroxy-8-(3-methyl-2-butenyl)-,(2R-trans)-(9CI)(15)。结论:除化合物8外,所有化合物均为从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槐花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福建永春闽楠天然林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邹秀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通过对福建永春闽楠天然林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垂直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31种,隶属于87科172属。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复杂,物种多样... 通过对福建永春闽楠天然林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垂直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31种,隶属于87科172属。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永春闽楠天然林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刺苋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洁 陈全成 +4 位作者 林挺 徐阳 黄学敏 邹秀红 陈海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丁香醛(2)、邻苯二甲酸二... 目的研究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丁香醛(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对羟基苯甲醛(5)、2-羟基苯并噻唑(6)、丁香脂素(7)、hydroxydihydrobovolide(8)、黑麦草内酯(9)、蚱蜢酮(10)、棕榈酸甘油酯(11)、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1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5)、芦丁(16)。结论化合物1~12、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苋 2-羟基苯并噻唑 黑麦草内酯 蚱蜢酮 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原文传递
东方肉穗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万春鹏 万春鹏 +8 位作者 万春鹏 郑啸 郑啸 陈海峰 邹秀红 宋子荣 周寿然 邱彦 邱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系统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 目的:系统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D-(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2″-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 (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科 东方肉穗草 黄酮
原文传递
乌蔹莓化学成分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崔传文 孙翠玲 +3 位作者 陈全成 邹秀红 黄学敏 陈海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06-2909,共4页
目的:系统性研究福建道地药材乌蔹莓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对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的全草进行分离。结果:从中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其分别为... 目的:系统性研究福建道地药材乌蔹莓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对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的全草进行分离。结果:从中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其分别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柠檬酸三乙酯(3),吲哚-3-甲醛(4),秦皮乙素(5),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6),calendin(7),反式咖啡酸乙酯(8),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9),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2(5H)-furanone(10),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1),圣草酚(12),胡萝卜苷(13)。结论:其中3~8及10~12均为首次从乌蔹莓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毛竹林施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郭志坚 邹秀红 +2 位作者 刘建斌 林荣福 王再强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32-34,共3页
通过对毛竹林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竹林翌年出笋数、笋产量、新竹秆重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区;各处理间新竹胸径没有显著差异。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纯收入,其中以施用0·01... 通过对毛竹林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竹林翌年出笋数、笋产量、新竹秆重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区;各处理间新竹胸径没有显著差异。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纯收入,其中以施用0·01kg/株稀土+0·25kg/株复合肥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339·7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 效益分析 施肥效果 毛竹林 施肥种类 对比试验 新竹胸径 纯收入 出笋数 笋产量 和数
下载PDF
闽南毛竹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金灿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闽南毛竹分布区的毛竹林分中建立标准地 2 47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法 ,结合半峰宽理论 ,分析计算了闽南毛竹林的合理经营密度为 12 0 0株~ 165 0朱 /hm2 。
关键词 毛竹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持续经营
下载PDF
东方肉穗草林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得水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东方肉穗草 林下栽培 形态特征 生态学特性 栽培技术 采收 加工 效益分析
下载PDF
白花地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阳 张春云 +5 位作者 林挺 王光辉 曾德泉 郭志坚 邹秀红 陈海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1-1756,共6页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中药白花地胆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地胆草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中药白花地胆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地胆草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经结构鉴定分别为2-deethoxy-2β-hydroxyphantomolin(1),2β-hydr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2),2β-methoxy-2-deethoxyphantomolin(3),2β-meth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4),白花地胆草亭(5),柔毛地胆宁(6),苜蓿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表无羁萜醇(10),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xylogranatinin(15),byzantionoside B(16),邻羟基肉桂醛(17),咖啡酸乙酯(18)。结论:其中化合物9,11,14~18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地胆草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丹 王帝 +4 位作者 王光辉 郭志坚 邹秀红 林挺 陈海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112-3116,共5页
该实验研究了传统中药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凝胶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化合... 该实验研究了传统中药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凝胶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从小槐花大极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鉴定分别为香草醛(1),黑麦草内酯(2),吲哚-3-甲醛(3),水杨酸(4),当药黄素(5),saccharumoside C(6),isosinensin(7),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牡荆素(9),牡荆素(10),nothofagin(11),resveratroloside(12),2″-α-rhamnopyranosyl-7-O-methylvitexin(13)。除化合物5外,其余12个化合物均为小槐花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2,3,6~8,11~13等8个化合物为山蚂蝗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槐花大极性部位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秀红 郭志坚 +2 位作者 刘建斌 吴丽清 郭连城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成分较高,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草本层最高,为2·2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天然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福建永春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天然林群落 SHANNON-WIENER指数 多样性研究 油杉 永春 福建 植物区系成分
下载PDF
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晓勤 郑孟苏 +1 位作者 邹秀红 吴锦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截叶铁扫帚根、枝、叶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清除.DPPH、.OH自由基评价法、铁氰化钾还原法、螯合金属离子评价法比较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 目的研究截叶铁扫帚根、枝、叶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清除.DPPH、.OH自由基评价法、铁氰化钾还原法、螯合金属离子评价法比较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药用部位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的量,对清除.DPPH、清除.OH、螯合Fe2+的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还原能力影响不大。结论不同药用部位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叶部位对清除自由基作用效果明显,而根部位则在螯合Fe2+的能力方面效果更显著,枝部位无突出优势。因此临床用药要注意随症加减,灵活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叶铁扫帚 总酚 总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毛花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水花 吴建国 +3 位作者 郑燕枝 吴岩斌 邹秀红 吴锦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进行预测和分析,获得最佳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45 min,验证实验结果为12.65 mg/g,理论值与实际值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较好的对毛花猕猴桃根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超声波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永春县香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永辉 《绿色科技》 2013年第7期86-88,共3页
指出了病虫害制约了樟树的发展,不但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还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如何防治香樟的病虫害是永春县亟待解决的难题。分析了永春县香樟常见主要病虫害,并针对其多发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香樟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景观植物配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福贵 刘思土 曹贵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32-134,共3页
阐述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如何科学利用植物材料的自身特性,运用园林艺术手段,使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相互协调,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关键词 园林植物特性 景观 布局
下载PDF
HPLC测定小花黄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遐芝 叶锦霞 +3 位作者 林珊 吴云丹 邹秀红 吴锦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3-675,共3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花黄堇中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花黄堇中主要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小花黄堇中延胡索乙素的平均含量为0.160%,延胡索乙素在0.193~2.1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为1.6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测定结果较为可靠,可用于测定小花黄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黄堇 延胡索乙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挖掘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明 杨志坚 +1 位作者 黄学敏 郑金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7-1805,共9页
【目的】分析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序列,从中挖掘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集藤茶的幼叶和成熟叶,提取其总RNA构建c 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 【目的】分析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序列,从中挖掘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集藤茶的幼叶和成熟叶,提取其总RNA构建c 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藤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过滤处理后运用Trinity组装,将获得的Unigene与Nr、Nt、Pfam、Swiss-Prot、GO、KO和KOG 7个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并预测Unigenes的编码区序列(CDS);基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掘藤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藤茶叶片转录组测序获得82126236条原始测序序列(Raw reads),过滤处理后得到80156972条高质量序列(Clean reads),进一步组装拼接得到92472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1208 bp,N50长度为1780 bp,其中,至少在1个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s有84217条,占Unigenes总数的91.07%,有8944条Unigenes在7个数据库均被注释,占Unigenes总数的9.67%。在GO数据库成功注释的41116条Unigenes可分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共56个小类;在KOG数据库注释的14553条Unigenes可分成25类,其中,一般功能预测注释成功的Unigenes最多(1946条);其次是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转、分子伴侣(1776条),参与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转运和降解的Unigenes较少,仅有319条;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5262条Unigenes注释到128条KEGG信号通路,以注释为代谢的Unigenes最多,为8694条,其中筛选获得有98个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分别编码苯丙烷代谢通路的3种关键酶和类黄酮代谢通路的14种关键酶。藤茶叶片转录组Unigenes与Swiss-Prot和Nr数据库比对,获得52582条CDS序列,ESTScan 3.0.3预测获得35535条CDS序列。【结论】藤茶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单有机体过程、细胞和细胞部分、结合和催化活性能力分布的基因较丰富,在一般功能、翻译、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转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转录组 黄酮类化合物 基因挖掘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繁殖体的热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益明 郭启荣 +2 位作者 黎中宝 林鹏 郭志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18种植物繁殖体(花或果)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繁殖体的灰分含量为21.8~77.4g/kg,平均为46.7g/k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除壳斗科青冈果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18种植物繁殖体(花或果)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繁殖体的灰分含量为21.8~77.4g/kg,平均为46.7g/k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除壳斗科青冈果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较低外),其余植物繁殖体的干物质量热值为20153.8±50.9~28533.3±37.2J/g,去灰分热值为20900.7~29552.9J/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热值含量是其功能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福建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植物繁殖体 热值
下载PDF
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能辉 曾超贤 +1 位作者 朱全红 邹秀红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性、重现性好的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0∶70),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 目的建立稳定性、重现性好的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0∶70),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25℃。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浓度分别在313.5~1254μg/ml、61~24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A=42.6C-13067(r=0.9995)、A=95.3C+103.8(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96%、104.97%,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2.72%和0.87%(n=5)。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为茶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叶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咖啡因
下载PDF
福建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的利用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秀珍 邹秀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1-902,共12页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后期整理分析等,初步研究了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可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约有56科117属148...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后期整理分析等,初步研究了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可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约有56科117属148种,其中野生蔬菜46种、药膳植物37种、代茶植物38种、野果植物22种、调味植物4种、制作凉粉植物1种;2)这些植物中种类较多的科是: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唇形科(Lami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兰科(Orchidaceae)和桑科(Moraceae);3)对各种野生药用植物在区域内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如何传承民间的野生植物饮食文化和保护这些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泉州 闽南饮食文化 野生药用植物 传承与利用 药用民族植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