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
1
作者
林文才
《天工》
2019年第9期50-51,共2页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陶瓷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也因此被冠以“陶瓷国度”的美名。可以说,陶瓷艺术是中华艺术发展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人物雕塑又是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陶瓷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也因此被冠以“陶瓷国度”的美名。可以说,陶瓷艺术是中华艺术发展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人物雕塑又是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人像
艺术设计
历史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颜桂炀
郑柳萍
王金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运用 XRD、FT-IR、XRF、SEM-ED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了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 ,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利用各种原料 ,优化工艺制度 ,达到提高耐热煲质量、改善其热稳定性的目的 .
关键词
陶瓷添加剂
锂辉石
耐热煲
热稳定性
耐热烹调器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当代陶瓷艺术如何转型升级
3
作者
郑建忠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6年第11期10-11,共2页
中国陶瓷艺术有其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日它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陶瓷艺术的创作者们都应该认真对待,考虑如何转型升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即把文化底蕴作为根基,懂得炼心为上,戒骄戒躁,淡泊名利。然后在立足传统中推陈出...
中国陶瓷艺术有其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日它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陶瓷艺术的创作者们都应该认真对待,考虑如何转型升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即把文化底蕴作为根基,懂得炼心为上,戒骄戒躁,淡泊名利。然后在立足传统中推陈出新,如此才能打破僵局,赢得华丽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材料
素养
形而上
媒介
平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瓷工艺设计中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
4
作者
林文彬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3年第5期173-174,共2页
陶瓷产业相对于塑料产业及其他产业来说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陶瓷产业在其生产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及后期工艺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生态问题。陶瓷产业是个消耗大,排放多的传统产业,因此,陶瓷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仍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
陶瓷产业相对于塑料产业及其他产业来说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陶瓷产业在其生产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及后期工艺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生态问题。陶瓷产业是个消耗大,排放多的传统产业,因此,陶瓷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仍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法则,主要生态设计方法有避免浪费精简节约、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延长已有陶瓷的寿命、陶瓷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陶瓷的生态艺术设计主要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提高陶瓷艺术水平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从而为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陶瓷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5
作者
林文彬
《河南科技》
2013年第12期48-48,54,共2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古老发明,更是体现中国自身的文化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陶瓷,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有着悠远的历史工艺精湛的彩陶、白瓷、青花瓷更是突显东方魅力,以自身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古老发明,更是体现中国自身的文化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陶瓷,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有着悠远的历史工艺精湛的彩陶、白瓷、青花瓷更是突显东方魅力,以自身的独特和独创在海内外享有美誉,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灿烂的宝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束绚烂的光束。同时,陶瓷不仅外在美,也有深刻的内在美。是具有实用和观赏双重价值的集合体,它的艺术美是任何其他工艺美术都无法企及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陶瓷究竟有哪些艺术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陶瓷艺术
艺术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情感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6
作者
郑雄彭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作品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谈其艺术性。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体会与感悟,从情感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情感能塑造作品的艺术生命、情感能...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作品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谈其艺术性。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体会与感悟,从情感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情感能塑造作品的艺术生命、情感能唤醒人们的艺术共鸣等三大部分,深入分析情感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作品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谈其艺术性。陶瓷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艺术创作不仅通过形体的塑造来感染人们的视觉,而主要是通过造型中蕴含的意味、思想来影响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而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欣赏与理解,也是对艺术家情感的感触、领悟与延续。陶瓷,不仅是实用品和玩赏品,而且是可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观念和情感的媒体。陶瓷的艺术魅力来自于材质的特殊美感和材料的工艺特性,来自于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以及成型过程中艺术家与黏土亲近交流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更来自于泥、釉、窑火与情感浑然天成般的交融统一。正是这种富有情感的创作,使朴素、平凡的泥土转眼间就有了勃勃生机和可亲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陶瓷艺术
情感
艺术家
创作灵感
艺术形式
工艺特性
艺术魅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7
作者
郑雄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书画艺术和陶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画艺术从纸张、布帛扩展陶瓷产品中,促进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丰富了陶瓷装饰的表情。作者结合十多年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实践...
书画艺术和陶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画艺术从纸张、布帛扩展陶瓷产品中,促进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丰富了陶瓷装饰的表情。作者结合十多年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实践,深入分析了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艺术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
陶瓷产品
民族特色
陶瓷装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与现代文化理念的结合
被引量:
6
8
作者
杨建智
《江苏陶瓷》
CAS
2018年第1期70-71,共2页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文化色彩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陶瓷雕塑。中国传统陶瓷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鉴赏品,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改变,艺人创造出陶瓷艺术与现代化相互融合的具有现代艺术风...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文化色彩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陶瓷雕塑。中国传统陶瓷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鉴赏品,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改变,艺人创造出陶瓷艺术与现代化相互融合的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陶瓷艺术产品,同时又不失传统美感,这是本文主要强调的内容,同时也探究了一条巧妙结合传统陶瓷雕塑与现代风格的艺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陶瓷雕塑艺术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瓷雕观音艺术的历史与创新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友德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
具有独特风格的德化艺术瓷雕,是历代艺人以其聪明才智不断创造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在国际上占有高度的艺术地位,是德化陶瓷赖以驰名世界的代表产品,尤以瓷观音最为突出,据考古证实,自北宋的盖德窑开始烧制以来,历代延绵创制不绝,...
具有独特风格的德化艺术瓷雕,是历代艺人以其聪明才智不断创造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在国际上占有高度的艺术地位,是德化陶瓷赖以驰名世界的代表产品,尤以瓷观音最为突出,据考古证实,自北宋的盖德窑开始烧制以来,历代延绵创制不绝,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但没有被大浪淘沙或时代变化所淘汰,而且日臻完美,更加焕发其难以磨灭的艺术光辉,直至现在,在国内外陶瓷作品评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瓷
历史
创新
独特风格
国内外
历代
陶瓷
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陶瓷艺术解析——以《凤鸣朝阳》为例
10
作者
李秀丽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42-43,共2页
以瓷花《凤鸣朝阳》为例,从作品中的创作特点、蕴含的工匠精神、技术和主题的创新3个方面分析新时代的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希望能为瓷器爱好者和传记作者作一参考。
关键词
瓷花艺术
创作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文化传播对德化瓷雕工艺发展的影响
11
作者
占成章
《雪莲》
2015年第2X期42-44,共3页
从东汉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而在泉州德化的传播较晚,但佛教文化对德化瓷雕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不仅丰富了瓷雕创作的题材,而且对德化瓷雕艺人技艺的提升也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传播
德化瓷雕工艺
原文传递
论“通花”对德化陶瓷镂空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12
作者
陈华明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通花"是在陶瓷镂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表现形式,它是技术美和艺术美紧密结合的陶瓷造型形象创造,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通花”
瓷塑
镂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
13
作者
曾宪锋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6期0111-0112,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求有了极大的提升,陶瓷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漫长,与茶文化也早已经结合在一起。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由于历史原因早已经被我们较为层次性以及系统化的了解。在进行实际陶瓷设计的过程中,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求有了极大的提升,陶瓷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漫长,与茶文化也早已经结合在一起。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由于历史原因早已经被我们较为层次性以及系统化的了解。在进行实际陶瓷设计的过程中,茶文化也已经融入其中,并且将茶文化纳入陶瓷文化中早已成为目前进行设计创新的重点,并且也成为陶瓷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文化与艺术等理念进行实际的融合。本文主要依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对当前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设计
茶元素融合
艺术之美
文化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孔子题材瓷雕作品的创作思考
14
作者
谢文豪
《东方收藏》
2021年第8期106-107,共2页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孔子首创,为历代儒客所尊崇。与之相伴的,则是孔子形象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题材。这一题材也是笔者在进行德化瓷雕艺术创作中的主要对象,本文在此结合部分历史资料和个人...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孔子首创,为历代儒客所尊崇。与之相伴的,则是孔子形象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题材。这一题材也是笔者在进行德化瓷雕艺术创作中的主要对象,本文在此结合部分历史资料和个人工作经验,谈谈对孔子造像的一些创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造像
德化白瓷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探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品位
15
作者
陈银来
《活力》
2018年第22期53-53,共1页
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较长,特色突出,成绩显著,并且为世界陶瓷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力量。我国的陶瓷艺术文化有着本国的特点,表现手法多样,在设计之中,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笔者就室内环境对陶瓷的影响及陶瓷的设计风格进行探讨,仅...
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较长,特色突出,成绩显著,并且为世界陶瓷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力量。我国的陶瓷艺术文化有着本国的特点,表现手法多样,在设计之中,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笔者就室内环境对陶瓷的影响及陶瓷的设计风格进行探讨,仅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室内环境
设计
艺术品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16
作者
庄玉端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年第15期0285-0285,共1页
雕塑不是一种表面的复制和复制,而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希望与观众产生共鸣。作为当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瓷雕塑创作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陶瓷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只有生动的魅力才能创造美。本...
雕塑不是一种表面的复制和复制,而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希望与观众产生共鸣。作为当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瓷雕塑创作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陶瓷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只有生动的魅力才能创造美。本文对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艺术美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不断促进我国陶瓷技术和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陶瓷品种丰富,不同的创作类型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雕塑的形式和内容都与当时的生活和艺术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不断的发展,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文学创作
艺术之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万利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期155-155,共1页
中国素来以其先进的制瓷工艺闻名于世,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坐落于层峦叠嶂之间,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德化白瓷在此基础上得以发扬光大,扬名海内外,成为德化县的地理和文化的标...
中国素来以其先进的制瓷工艺闻名于世,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坐落于层峦叠嶂之间,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德化白瓷在此基础上得以发扬光大,扬名海内外,成为德化县的地理和文化的标志。随着2006年6月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称号,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其造型之、釉质之温润的同时,开始把目光集中在其烧制工艺。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德化白瓷的历史渊源、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探寻德化白瓷雕的烧制技艺,希望其能够得到更好的改进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县
白瓷
历史文化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中国传统观音造型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顺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期376-376,共1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在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传统观音造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并影响至今。随着历史的沿革和社会的进步,中国雕塑逐渐多元化,但传统观音雕塑特点依然是基础。
关键词
观音造型
当代雕塑
影响
原文传递
浅论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艺术品味
19
作者
吴志勇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10期89-89,共1页
陶瓷雕塑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点滴思路: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我们发展面向未来陶艺必须汲取的主要营养元素;创造性思维是追求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和追求艺...
陶瓷雕塑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点滴思路: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我们发展面向未来陶艺必须汲取的主要营养元素;创造性思维是追求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和追求艺术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传统人文精神
个性化
艺术真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衍Ⅱ》为例,谈我对现代雕塑创作自由化转变的思考
20
作者
陈艺辉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4期16-16,共1页
康德认为在美学经验中提到:"我们的认知力是处于自由的状态,人类认知的共同性是美学"通感"构成的基础。"而我所理解的自由状态,或许更体现在人的松弛感上,尤其是当下的创作环境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弛本身就是当...
康德认为在美学经验中提到:"我们的认知力是处于自由的状态,人类认知的共同性是美学"通感"构成的基础。"而我所理解的自由状态,或许更体现在人的松弛感上,尤其是当下的创作环境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弛本身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那么,什么又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代?当下就是,我们不断向现实提出疑问,又不断用具有超前意识的作品来呈现某种可行性的想象。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看见艺术创作逻辑背后的真实世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脱离时代背景谈艺术本身的言论,在我看来都缺乏客观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当代艺术
认知力
超前意识
客观实在
松弛
黄金时代
美学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
1
作者
林文才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臻
宏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天工》
2019年第9期50-51,共2页
文摘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陶瓷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也因此被冠以“陶瓷国度”的美名。可以说,陶瓷艺术是中华艺术发展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人物雕塑又是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关键词
陶瓷人像
艺术设计
历史文化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颜桂炀
郑柳萍
王金堆
机构
福建
师范大学化学系
福建省
德化
县金珠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 ( K2 0 0 10 44)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 ( JB2 0 0 18)
福建省高校测试基金资助项目( CJ-0 47)
文摘
运用 XRD、FT-IR、XRF、SEM-ED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了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 ,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利用各种原料 ,优化工艺制度 ,达到提高耐热煲质量、改善其热稳定性的目的 .
关键词
陶瓷添加剂
锂辉石
耐热煲
热稳定性
耐热烹调器
生产工艺
Keywords
ceramic additive
spodumene
heat-resistant cooking wa res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TQ174.4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当代陶瓷艺术如何转型升级
3
作者
郑建忠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至鼎
陶瓷
研究所
福建省
雕刻艺术家协会
福建省
手工艺协会
福建省
陶瓷
工业协会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6年第11期10-11,共2页
文摘
中国陶瓷艺术有其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日它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陶瓷艺术的创作者们都应该认真对待,考虑如何转型升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即把文化底蕴作为根基,懂得炼心为上,戒骄戒躁,淡泊名利。然后在立足传统中推陈出新,如此才能打破僵局,赢得华丽转身。
关键词
优质材料
素养
形而上
媒介
平台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工艺设计中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
4
作者
林文彬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国宝窑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3年第5期173-174,共2页
文摘
陶瓷产业相对于塑料产业及其他产业来说有着相对的优势,但是,陶瓷产业在其生产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及后期工艺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生态问题。陶瓷产业是个消耗大,排放多的传统产业,因此,陶瓷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仍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法则,主要生态设计方法有避免浪费精简节约、节能减排的工艺设计、延长已有陶瓷的寿命、陶瓷回收并再利用的工艺设计。陶瓷的生态艺术设计主要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提高陶瓷艺术水平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从而为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陶瓷艺术设计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5
作者
林文彬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国宝窑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河南科技》
2013年第12期48-48,54,共2页
文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古老发明,更是体现中国自身的文化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陶瓷,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有着悠远的历史工艺精湛的彩陶、白瓷、青花瓷更是突显东方魅力,以自身的独特和独创在海内外享有美誉,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灿烂的宝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束绚烂的光束。同时,陶瓷不仅外在美,也有深刻的内在美。是具有实用和观赏双重价值的集合体,它的艺术美是任何其他工艺美术都无法企及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陶瓷究竟有哪些艺术之美。
关键词
陶瓷
陶瓷艺术
艺术美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情感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6
作者
郑雄彭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飞天
陶瓷
艺术
研究所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文摘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作品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谈其艺术性。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体会与感悟,从情感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情感能塑造作品的艺术生命、情感能唤醒人们的艺术共鸣等三大部分,深入分析情感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作品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谈其艺术性。陶瓷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艺术创作不仅通过形体的塑造来感染人们的视觉,而主要是通过造型中蕴含的意味、思想来影响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而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欣赏与理解,也是对艺术家情感的感触、领悟与延续。陶瓷,不仅是实用品和玩赏品,而且是可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观念和情感的媒体。陶瓷的艺术魅力来自于材质的特殊美感和材料的工艺特性,来自于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以及成型过程中艺术家与黏土亲近交流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更来自于泥、釉、窑火与情感浑然天成般的交融统一。正是这种富有情感的创作,使朴素、平凡的泥土转眼间就有了勃勃生机和可亲的灵魂。
关键词
艺术创作
陶瓷艺术
情感
艺术家
创作灵感
艺术形式
工艺特性
艺术魅力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7
作者
郑雄伟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飞天
陶瓷
艺术
研究所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摘
书画艺术和陶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画艺术从纸张、布帛扩展陶瓷产品中,促进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丰富了陶瓷装饰的表情。作者结合十多年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实践,深入分析了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关键词
书画艺术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
陶瓷产品
民族特色
陶瓷装饰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与现代文化理念的结合
被引量:
6
8
作者
杨建智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创盛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江苏陶瓷》
CAS
2018年第1期70-71,共2页
文摘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文化色彩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陶瓷雕塑。中国传统陶瓷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鉴赏品,随着时代的进步,陶瓷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改变,艺人创造出陶瓷艺术与现代化相互融合的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陶瓷艺术产品,同时又不失传统美感,这是本文主要强调的内容,同时也探究了一条巧妙结合传统陶瓷雕塑与现代风格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陶瓷雕塑艺术
文化融合
分类号
J314.8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瓷雕观音艺术的历史与创新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友德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莹玉
陶瓷
艺术
研究所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
文摘
具有独特风格的德化艺术瓷雕,是历代艺人以其聪明才智不断创造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在国际上占有高度的艺术地位,是德化陶瓷赖以驰名世界的代表产品,尤以瓷观音最为突出,据考古证实,自北宋的盖德窑开始烧制以来,历代延绵创制不绝,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但没有被大浪淘沙或时代变化所淘汰,而且日臻完美,更加焕发其难以磨灭的艺术光辉,直至现在,在国内外陶瓷作品评比中,
关键词
艺术瓷
历史
创新
独特风格
国内外
历代
陶瓷
烧制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陶瓷艺术解析——以《凤鸣朝阳》为例
10
作者
李秀丽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秀丽艺瓷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42-43,共2页
文摘
以瓷花《凤鸣朝阳》为例,从作品中的创作特点、蕴含的工匠精神、技术和主题的创新3个方面分析新时代的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希望能为瓷器爱好者和传记作者作一参考。
关键词
瓷花艺术
创作
创新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文化传播对德化瓷雕工艺发展的影响
11
作者
占成章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展艺堂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雪莲》
2015年第2X期42-44,共3页
文摘
从东汉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而在泉州德化的传播较晚,但佛教文化对德化瓷雕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不仅丰富了瓷雕创作的题材,而且对德化瓷雕艺人技艺的提升也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传播
德化瓷雕工艺
分类号
J314.8 [艺术—美术]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通花”对德化陶瓷镂空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12
作者
陈华明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明华
陶瓷
艺术
研究所
出处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文摘
"通花"是在陶瓷镂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表现形式,它是技术美和艺术美紧密结合的陶瓷造型形象创造,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通花”
瓷塑
镂空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
13
作者
曾宪锋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岩钰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6期0111-0112,共2页
文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求有了极大的提升,陶瓷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漫长,与茶文化也早已经结合在一起。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由于历史原因早已经被我们较为层次性以及系统化的了解。在进行实际陶瓷设计的过程中,茶文化也已经融入其中,并且将茶文化纳入陶瓷文化中早已成为目前进行设计创新的重点,并且也成为陶瓷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文化与艺术等理念进行实际的融合。本文主要依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对当前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陶瓷设计
茶元素融合
艺术之美
文化创新
分类号
J [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孔子题材瓷雕作品的创作思考
14
作者
谢文豪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艺现天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东方收藏》
2021年第8期106-107,共2页
文摘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孔子首创,为历代儒客所尊崇。与之相伴的,则是孔子形象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题材。这一题材也是笔者在进行德化瓷雕艺术创作中的主要对象,本文在此结合部分历史资料和个人工作经验,谈谈对孔子造像的一些创作思考。
关键词
孔子造像
德化白瓷
艺术创作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探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品位
15
作者
陈银来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
宏
益
陶瓷
雕塑
研究所
出处
《活力》
2018年第22期53-53,共1页
文摘
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较长,特色突出,成绩显著,并且为世界陶瓷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力量。我国的陶瓷艺术文化有着本国的特点,表现手法多样,在设计之中,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笔者就室内环境对陶瓷的影响及陶瓷的设计风格进行探讨,仅供交流。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室内环境
设计
艺术品位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16
作者
庄玉端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华
宏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年第15期0285-0285,共1页
文摘
雕塑不是一种表面的复制和复制,而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希望与观众产生共鸣。作为当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瓷雕塑创作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陶瓷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只有生动的魅力才能创造美。本文对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艺术美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不断促进我国陶瓷技术和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陶瓷品种丰富,不同的创作类型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雕塑的形式和内容都与当时的生活和艺术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不断的发展,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文学创作
艺术之美
分类号
F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万利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吉利欣
陶瓷
艺术
研究所
出处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期155-155,共1页
文摘
中国素来以其先进的制瓷工艺闻名于世,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坐落于层峦叠嶂之间,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德化白瓷在此基础上得以发扬光大,扬名海内外,成为德化县的地理和文化的标志。随着2006年6月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称号,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其造型之、釉质之温润的同时,开始把目光集中在其烧制工艺。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德化白瓷的历史渊源、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探寻德化白瓷雕的烧制技艺,希望其能够得到更好的改进和发扬。
关键词
德化县
白瓷
历史文化
工艺
分类号
TQ351.277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中国传统观音造型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顺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问瓷阁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期376-376,共1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在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传统观音造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并影响至今。随着历史的沿革和社会的进步,中国雕塑逐渐多元化,但传统观音雕塑特点依然是基础。
关键词
观音造型
当代雕塑
影响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论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艺术品味
19
作者
吴志勇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建窑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10期89-89,共1页
文摘
陶瓷雕塑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点滴思路: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精华,是我们发展面向未来陶艺必须汲取的主要营养元素;创造性思维是追求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和追求艺术真谛。
关键词
陶瓷雕塑
传统人文精神
个性化
艺术真谛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衍Ⅱ》为例,谈我对现代雕塑创作自由化转变的思考
20
作者
陈艺辉
机构
福建省
德化
县源明
陶瓷
研究所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4期16-16,共1页
文摘
康德认为在美学经验中提到:"我们的认知力是处于自由的状态,人类认知的共同性是美学"通感"构成的基础。"而我所理解的自由状态,或许更体现在人的松弛感上,尤其是当下的创作环境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弛本身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那么,什么又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代?当下就是,我们不断向现实提出疑问,又不断用具有超前意识的作品来呈现某种可行性的想象。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看见艺术创作逻辑背后的真实世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脱离时代背景谈艺术本身的言论,在我看来都缺乏客观实在。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当代艺术
认知力
超前意识
客观实在
松弛
黄金时代
美学经验
分类号
J314.8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
林文才
《天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
颜桂炀
郑柳萍
王金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当代陶瓷艺术如何转型升级
郑建忠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陶瓷工艺设计中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
林文彬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林文彬
《河南科技》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谈情感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郑雄彭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郑雄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与现代文化理念的结合
杨建智
《江苏陶瓷》
CAS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瓷雕观音艺术的历史与创新
苏友德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时代陶瓷艺术解析——以《凤鸣朝阳》为例
李秀丽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佛教文化传播对德化瓷雕工艺发展的影响
占成章
《雪莲》
2015
0
原文传递
12
论“通花”对德化陶瓷镂空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陈华明
《美术大观》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
曾宪锋
《艺术大观》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谈孔子题材瓷雕作品的创作思考
谢文豪
《东方收藏》
2021
0
原文传递
15
探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品位
陈银来
《活力》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在陶瓷雕塑创作中感受艺术美
庄玉端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谈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
陈万利
《艺术科技》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浅谈中国传统观音造型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王顺
《明日风尚》
2017
1
原文传递
19
浅论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艺术品味
吴志勇
《美与时代(城市)》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以《衍Ⅱ》为例,谈我对现代雕塑创作自由化转变的思考
陈艺辉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