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氮钾肥施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尤志明 黄景灿 +1 位作者 陈明朗 程雪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通过设置氮钾肥不同施用量田间试验,观察对杂交水稻生育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茎蘖数、叶面积和叶重随氮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群体生长率、茎鞘重、穗重、总干物重和稻谷产量,与氮钾肥用量呈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杂交水稻对氮肥... 通过设置氮钾肥不同施用量田间试验,观察对杂交水稻生育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茎蘖数、叶面积和叶重随氮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群体生长率、茎鞘重、穗重、总干物重和稻谷产量,与氮钾肥用量呈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杂交水稻对氮肥较敏感,宜按最高产量目标推荐施氮量,按最佳经济收益推荐施钾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稻谷的适宜N、K2O用量分别是1.8 kg和1.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氮钾肥 合理用量
下载PDF
德化县马铃薯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清举 《中国马铃薯》 2008年第5期293-295,共3页
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不同品种、免耕栽培稻草覆盖、不同培土次数等栽培技术对产量、块茎性状、商品率等的影响;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泉引1号、白花仔、泉引2号可作为我县春秋种的优良品种;采取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 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不同品种、免耕栽培稻草覆盖、不同培土次数等栽培技术对产量、块茎性状、商品率等的影响;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泉引1号、白花仔、泉引2号可作为我县春秋种的优良品种;采取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处理:开穴5cm播种后覆土+稻草覆盖3cm免耕栽培,稻草覆盖10cm+免耕栽培,既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又能省工省本,减轻劳动强度,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增加培土次数,于出苗10d、20d和30d各培土1次,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对比 稻草覆盖 栽培试验
下载PDF
德化县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连文顷 林清举 +2 位作者 吴白丽 张大月 陈明朗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德化县 脱毒马铃薯生产 组织领导 基地建设 品种选育 科技进步
下载PDF
春种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连文顷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5-46,共2页
该文介绍了春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高产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稻草包芯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关键词 春种马铃薯 稻草包芯栽培 高产
下载PDF
优质稻“甬优9号”作中稻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连文顷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1-2,共2页
总结了优质稻甬优9号在德化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大田移栽、田间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优质稻 甬优9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春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对比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连文顷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1-52,共2页
进行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全程免耕栽培适宜密植,产量最高,较无稻草覆盖露地栽培增产25.6%,每667 m2净收入增加509.8元。
关键词 马铃薯 稻草覆盖 产量
下载PDF
德化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前景
7
作者 连仰煊 徐大东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 德化县 发展前景 生产现状 产业化 西方发达国家 农民收入 经济效益 营养价值 商品市场 栽培模式 改良土壤 生产基地 粮食生产 农业结构 调整优化 食物结构 需求量 种植 水稻 轮作
下载PDF
德化县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林清举 《中国农技推广》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采用马铃薯稻草包芯技术,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商品率。简要地介绍了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稻草包芯 高产栽培 技术
原文传递
春种马铃薯稻草包芯种植规格试验
9
作者 连文顷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2-34,共3页
对春种马铃薯稻草包芯不同密植规格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德化县春种马铃薯区以垄畦带沟宽为110 cm,株距25~30 cm、沟底宽30 cm,双行三角形种植,有利于获得高产和较高商品率。
关键词 春种马铃薯 种植规格 产量 商品薯率
下载PDF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泉引1号
10
作者 徐大东 连仰煊 +1 位作者 林一岚 林清玉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加工型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培育 研究中心 新品种 农科所 泉州市 福建省 南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