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彩燕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文章从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示范结果来探讨在温光资源种三季不足、种两季有余的地区种植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分析了油菜—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为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菜—再生稻 效益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香型杂交稻宜优673作烟后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祁 张彩燕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宜香1A与福恢673配组育成的香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尤溪县农业局承担优质香型杂交稻宜优673百亩烟后稻高产示范项目,由尤溪...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宜香1A与福恢673配组育成的香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尤溪县农业局承担优质香型杂交稻宜优673百亩烟后稻高产示范项目,由尤溪县农技站、坂面乡农技站和溪尾乡农技站实施。通过2a示范,该组合表现株叶形态好,生长旺盛,单产高,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较易脱粒,米质优等特性。现将作烟后稻的示范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香型杂交稻 示范表现 烟后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三系杂交水稻 水稻研究所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广优明118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彩燕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3期65-66,共2页
广优明118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明恢118与广抗13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具有株叶形态好、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分蘖力强、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广优明118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示... 广优明118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明恢118与广抗13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具有株叶形态好、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分蘖力强、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广优明118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优明118 丰产稳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稻天优3301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彩燕 林祁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天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3)。适应性广,为福建省2008年主推19个优...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天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3)。适应性广,为福建省2008年主推19个优质稻品种之一;产量高,2a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89%,居第1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品种 生物技术 烟后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水稻研究所 栽培 广东省农科院
下载PDF
Ⅱ优航148作再生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林祁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再生稻 福建省农科院 水稻研究所 特性 特征 航天育种技术
下载PDF
Ⅱ优3229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6
作者 林祁 严少妹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烟后稻是尤溪县溪尾乡的主要稻作类型,近几年在上级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引进杂交稻新组合进行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2004年以来年平均种植烟一稻两熟面积达29hm^2以上,年平均产值达3200元/667m^2,比种植双季稻可增加... 烟后稻是尤溪县溪尾乡的主要稻作类型,近几年在上级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引进杂交稻新组合进行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2004年以来年平均种植烟一稻两熟面积达29hm^2以上,年平均产值达3200元/667m^2,比种植双季稻可增加产值1400元/667m^2。2004--2008年5a累计推广烟后稻面积150hm^2,每年建立中心示范片7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烟后稻 特性 特征 技术部门 尤溪县 新组合 杂交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