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尤溪县茶叶QS认证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肖方扬
陈天志
林兴土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农技站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尤溪县茶叶QS认证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分析,认为QS认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出针对尤溪县茶叶QS认证的发展对策,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质量安全的关系,通过加强监管,整合企业资源,增强人员技能,打造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尤溪县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尤溪县
茶产业
QS认证
现状
发展对策
-
Keywords
Youxi county
tea industry
QS certif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尤溪县台溪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肖方扬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茶叶》
2013年第3期29-31,共3页
-
文摘
通过总结分析台溪乡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强化培训,提高技能,完善工艺标准,实施品牌战略,做强做精台溪茶产业,确保台溪乡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台溪乡
茶叶产业
发展思路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尤溪扁形绿茶的手工制作技术探讨
- 3
-
-
作者
肖方扬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5,共2页
-
文摘
尤溪主要以生产卷曲型绿茶为主,常见的有尤溪针螺、曲螺等。近年来,由于扁形茶特色明显,外形扁平,光滑匀直,锋苗显露,色泽黄绿,油润,滋味醇厚,香气浓郁,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各地纷纷开始炒制扁形茶如尤溪扁针、金眉、香芽、七香玉针等。扁形绿茶炒制是凭一双手在一口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掌握了熟练技艺的制茶师,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扁形绿茶,其中色和形都主要取决于炒制工艺。
-
关键词
尤溪
扁形绿茶
制作工艺
-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尤溪县台溪乡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 4
-
-
作者
余明志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尤溪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受害后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将几年观察调查情况进行总结,以其指导生产上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
关键词
台溪
茶小绿叶蝉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山区小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忠练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乡农技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164-164,168,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山区小辣椒病害如病毒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炭疽病等和虫害如蚜虫、斜纹夜蛾、茶黄螨、烟青虫的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小辣椒病虫害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辣椒
病虫害
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436.41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穗粒灵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简报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文炳
肖方彬
施能浦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45,共2页
-
文摘
穗粒灵新型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研究简报刘文炳,肖方彬施能浦(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福建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穗粒灵是一种新型、复合、高效植物营养调节剂,具有生长素、营养素、微量元素及高能化合物等四个方面的功能,在南方早、中、晚稻上应用均具显著的增...
-
关键词
穗粒灵
生长调节剂
作物
营养
施肥
-
分类号
S143.8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籼型杂交稻D297优67
- 7
-
-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福建省尤溪县种子公司
福建省种子公司
福建省三明市种子公司
-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8-39,共2页
-
-
关键词
籼稻
杂交稻
品种
-
分类号
S511.2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新组合——D297优67
- 8
-
-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福建省种子公司
福建省尤溪县种子公司
福建省三明市种子公司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
文摘
杂交稻D297优67是一个比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带有粳型血缘中晚稻兼用杂优新组合。至1992年,全国13个省市示范面积20万亩,并有迅速发展的前景。1992年10月,三明市科委邀请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进行评审通过,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一、品种来源与试验经过杂交稻D297优67组合,是选用抗性好、开花习性好,丰产性好的带1/8粳型血缘的D297A不育系与植株型态好、丰产性好,花粉量大的新恢复系明恢67进行配组杂交,从而选育出比当家组合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的具有粳型血缘的杂交稻新组合。 1987年管前农技站将新配的D297优63、67、72、
-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稻
D297优67
-
分类号
S51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张忠练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
文摘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米质好,适应性广,综合抗性较强等优点。介绍了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川优673
种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农药防治第二代稻秆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 10
-
-
作者
蒋际清
纪谷芳
黄新燊
张清作
张秉涯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植保植检站
福建省尤溪县渴川乡农技站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1996年第4期22-24,共2页
-
-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防治
颗粒剂
稻秆
尤溪县
潜蝇
福建省
植保植检
益舒宝
米乐尔
-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杂交水稻制种配套系列专用营养调节剂的研究与开发
- 11
-
-
作者
刘文炳
张功宙
黄琪玉
滕勇
周天理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福建省种子公司
福建省稻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6,共5页
-
文摘
杂交水稻制钟系列专用营养调节剂──速效调花灵、强力花时剂、稻麦增产灵、加料调花灵、九二○加倍增效剂,较好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出叶剥苞、花时不遇、青秋谷多三大难题,使制种父母本异交率取得重大实破,高达80%以上,实现大面积制种亩产突破300公斤,最高单产达451.46公斤,创我国籼稻制种单产之冠。
-
关键词
水稻
制种
杂交稻
生长调节剂
-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
- 12
-
-
作者
刘文炳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4,共2页
-
文摘
为克服传统杂交稻制种需割叶、剥苞以及“花期相遇、花时不遇”的矛盾,我们经10余年的研究探索出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创制种大面积亩产超300公斤,最高亩产达423.2公斤的全国纪录,为机械化制种开拓了新途径。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和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资料表明,制种亩产从100~150公斤提高到200~250公斤,主要是靠增加有效穗数;若从200~2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必须以增加有效穗与结实率并重;
-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
制种
配套技术
水稻
-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谈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
- 13
-
-
作者
刘文炳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13-15,共3页
-
文摘
我国杂交水稻(三系)制种技术的发展,可大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杂交稻制种初级阶段;二是杂交稻制种技术完善阶段;三是杂交稻不割叶高产制种技术的发展阶段;四是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应用阶段。在1974~1976年,“三系”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
分类号
S51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两个强优杂交稻新组合简介
- 14
-
-
作者
刘文炳
卓传营
詹昌野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水稻
栽培
-
分类号
S51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无公害脐橙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 15
-
-
作者
陈美金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农技站
-
出处
《果农之友》
2013年第7期13-14,共2页
-
文摘
脐橙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品质优良、无籽多汁、色泽鲜艳,是世界各国竞先栽培的良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果品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热点,消费无公害食品成为人们的共同需求,
-
关键词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脐橙
果品质量
无公害食品
常绿果树
品质优良
市场竞争
多年生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闽中库区山地‘解放钟’枇杷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陈美金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农技站
-
出处
《东南园艺》
2014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根据闽中库区山地种植‘解放钟’枇杷的生产实践,从园地选择、适时定植浅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扩穴改土、合理整形修剪、及早疏花疏果、适时果实套袋、及时综合防治病虫害、注重避寒防冻、分批采收等方面,提出山地‘解放钟’枇杷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
关键词
库区
山地
枇杷
丰产
栽培技术
-
Keywords
Reservoir area
Mountain land
Loquat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667.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探讨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张彩燕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溪尾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
文摘
文章从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示范结果来探讨在温光资源种三季不足、种两季有余的地区种植油菜—再生稻三熟制栽培模式,分析了油菜—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为油菜—再生稻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
-
关键词
油菜—再生稻
效益
栽培技术
-
Keywords
rape-ratoon rice
benefit
cultiv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
-
题名杨梅大小年结果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陈美金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园艺文摘》
2013年第4期176-177,共2页
-
文摘
分析杨梅大小年结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气象因子和管理不当造成的。根据其形成原因,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克服杨梅大小年结果的技术措施,为杨梅栽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杨梅
大小年结果
原因
措施
-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稻秆潜蝇预测预报技术探讨
- 19
-
-
作者
蒋际清
纪谷芳
黄新蔡
张梨萍
张秉涯
-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植保植检站
福建省尤溪县中仙农技站
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农技站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1997年第4期1-4,共4页
-
文摘
笔者通过两年的田间定点系统观察和幼虫发育进度剥查,初步提出稻秆潜蝇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法。短期预测田间各代幼虫发生期,采用幼虫发育进度剥查定化蛹高峰期与查被害株长出正常新叶株率与化蛹率的相关性回归预测法,准确性较高。用当年第2代幼虫成蛹有效量,可对预测翌年发生轻、重作长期预测的重要依据。
-
关键词
稻秆潜蝇
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
-
分类号
S435.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余甘根际土壤VA菌根菌孢子数量及种类
- 20
-
-
作者
陈秀萍
胡又厘
缪进金
郑瑞金
-
机构
福建省闽清县白樟镇农技站
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
福建省福鼎市农业局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果树》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用湿筛──倾注法收集并统计余甘根际土壤的VA菌根孢子数量。结果表明:样土经90°的水浸泡静置后,可使土壤颗粒与真菌孢子之间充分分散,有利于收集VA菌根菌的孢子,收集孢子的方法以郭秀珍(1989)的方法为好,既简便快速,又不影响孢子数量的准确测定。VA菌根真菌的孢子数量与土壤样品的来源有关,尤其成年余甘树根际土壤的孢子数量较盆栽苗木的多,且种类更为复杂。经初步鉴定,余甘根际土壤的VA菌根菌主要是球囊霉属的4个种。
-
关键词
余甘
根际土壤
VA菌根菌
数量
孢子
种类
-
分类号
S666.10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