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226
1
作者 杨惠杰 杨仁崔 +2 位作者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弯曲力矩呈显著正相关 ,与秆壁厚度和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节间粗度关系不密切。说明 ,培育粗秆有利于孕育大穗 ,但要增强抗倒伏能力 ,关键在于适当控制株高、培育秆壁厚实的品种、增加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性状 抗折力 抗倒性 倒伏指数
下载PDF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210
2
作者 杨惠杰 李义珍 +2 位作者 杨仁崔 姜照伟 郑景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 ,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 ,而收获指...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 ,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 ,而收获指数对稻谷产量的贡献较小。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期和后期 ,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中期和后期的群体生长率 (CGR)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 ,而前期 CGR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茎叶干物质输出量构成籽粒产量平均为 2 4% (福建龙海 )和 33% (云南涛源 ) ,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一地点 ,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品种 干物质生产 群体生长率 干物质运转 高产机理
下载PDF
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过程库源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85
3
作者 黄育民 陈启锋 李义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71-278,共8页
观察了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库源结构的演变,主要结果如下:(1)40多年来,福建省水稻品种经历了高秆品种、矮秆品种、杂交稻的演变,使稻谷产量提高55%;(2)随着品种的改良,水稻库容量增加63%.其中,20%依靠穗数的... 观察了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库源结构的演变,主要结果如下:(1)40多年来,福建省水稻品种经历了高秆品种、矮秆品种、杂交稻的演变,使稻谷产量提高55%;(2)随着品种的改良,水稻库容量增加63%.其中,20%依靠穗数的增加,80%依靠每穗粒数的增加,而粒重和结实率变化不大;(3)随着品种的改良,反映源强的干物质积累总量(W)增加40%.W的增加主要依靠叶面积指数(LAI)的扩大和生长日数(D)的延长,净同化率(NAR)却有所下降.但由于冠层叶片由披散型改变为直立型,阳光可透入群体深层,减少了NAR随LAI增大而降低的速率,显著增加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营养器官的贮藏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从而提高经济系数,确保在更高产量水平上的库源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改良 库源结构 产量库容 光合结构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被引量:72
4
作者 杨惠杰 杨仁崔 +3 位作者 杨惠杰 李义珍 郑景生 姜照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99-203,共5页
在云南省涛源乡和福建省龙海市追踪观察了一批我国新近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出多样性的产... 在云南省涛源乡和福建省龙海市追踪观察了一批我国新近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出多样性的产量构成,但都具有库容量大的共同特点。②产量与收获指数无显著相关,与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的生物产量积累优势在中、后期,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率,是生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是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决定因素 库容量 生物产量 群体生长率
下载PDF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63
5
作者 郑家团 谢华安 +5 位作者 王乌齐 张建福 张水金 黄庭旭 杨东 马宏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水稻航天育种技术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 (卫星 )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 ,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随着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 ,现已育成一批水稻新品种 (组合 )进入商品化生产 ,同时还发掘... 水稻航天育种技术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 (卫星 )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 ,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随着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 ,现已育成一批水稻新品种 (组合 )进入商品化生产 ,同时还发掘和筛选出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种质。本文综述了水稻航天育种的特点、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讨论了水稻航天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航天育种 特点 应用 卫星搭载 空间诱变
下载PDF
超高产水稻根系发育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郑景生 林文 +1 位作者 姜照伟 李义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为探索超高产水稻的理想根型, 观察比较了水稻不同产量水平的根系发育形态。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根量随着在土壤中分布层次的加深, 按负指数曲线减少, 并向 x 轴渐近; 产量12t·hm - 2左右的超高产水稻, 20 cm 土... 为探索超高产水稻的理想根型, 观察比较了水稻不同产量水平的根系发育形态。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根量随着在土壤中分布层次的加深, 按负指数曲线减少, 并向 x 轴渐近; 产量12t·hm - 2左右的超高产水稻, 20 cm 土层内的各层根系具有较大的干重、体积和总长, 分枝根十分发达, 在土壤中密集成网; 随着产量的提高, 地上、地下部干物重同步增长, 但根重增长速率偏低, 冠根比逐渐扩大, 根系活力则相应增强, 从而维持地上、地下部形态及机能的综合平衡; 各根层对形成超高产的贡献率, 0~5 cm 土层的上层根占65% , 5~20 cm 土层的下层根占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根系 形态发育
下载PDF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被引量:48
7
作者 郑景生 黄育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5-596,共12页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 ,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 2 37倍 ,居世界高产大国 ,总产增长 3 13倍 ,占世界总产的35 % ,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 ,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 2 37倍 ,居世界高产大国 ,总产增长 3 13倍 ,占世界总产的35 % ,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 ,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 ,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超高产技术 产量潜力 育种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龙特甫A杂株来源及其分析 被引量:49
8
作者 郑秀萍 周天理 +1 位作者 张功宙 张轼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1,共4页
通过对龙特甫A中杂株来源的分析,认为龙特甫A本身自交结实是产生杂株的直接原因。龙特甫A自交结实与含有正常花粉的可染花药有关,大部分颖花中的可染花药呈嵌合体存在;而可染花药的数量又与温光有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可... 通过对龙特甫A中杂株来源的分析,认为龙特甫A本身自交结实是产生杂株的直接原因。龙特甫A自交结实与含有正常花粉的可染花药有关,大部分颖花中的可染花药呈嵌合体存在;而可染花药的数量又与温光有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可染花药率的通径系数为0.2813,呈正效应,日照时数对可染花药率的通径系数为-0.9113,呈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龙特甫A 杂株 育性
下载PDF
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49
9
作者 张上守 卓传营 +2 位作者 姜照伟 李义珍 郭聪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1998~2002年在尤溪县建立再生稻超高产示范片,5 a'累计面积1 097.73 hm2,头季平均产量10 664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6 537 kg·hm-2,合计年产量17 201 kg·hm-2,有一丘田再生季单产突破世界记录。头季超高产是依靠稳... 1998~2002年在尤溪县建立再生稻超高产示范片,5 a'累计面积1 097.73 hm2,头季平均产量10 664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6 537 kg·hm-2,合计年产量17 201 kg·hm-2,有一丘田再生季单产突破世界记录。头季超高产是依靠稳定穗数、主攻大穗,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季以多穗取胜,在头季收割至再生季齐穗期,再生分蘖积累的干物质有35%~40%来自稻桩转运,有60%~65%来自本身光合生产。超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是:规划适宜种植区,选用“双高”良种,调整生育期,畦式栽培,合理施肥,高留稻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县 再生稻 产量形成 栽培技术 超高产栽培
下载PDF
影响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35
10
作者 高三基 陈如凯 马宏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以优良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 ,探讨不同浓度ABA、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培养时间以及干燥处理等因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 3.0~ 5 .0mg LABA对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胚状体发生 ,提... 以优良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 ,探讨不同浓度ABA、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培养时间以及干燥处理等因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 3.0~ 5 .0mg LABA对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胚状体发生 ,提高植株再生能力有显著作用。 (2 )继代 3次、培养 2 0~ 30d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较好 ,分化率达较高水平。随着继代次数和培养时间的进一步增加 ,分化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3)分化前对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芽的分化。对于已分化出绿点而难于分化出芽的愈伤组织 ,转移至壮苗培养基前 ,经过适当干燥处理 ,分化率明显提高。 (4)通过优化以上几个影响因素 ,明恢 81、优 99、R5 2 7、N175、航 1号等 5个籼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平均分化率可达 87.5 %~ 9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Oryza SATIVA L.) 成熟胚 植株再生 分化
下载PDF
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金英 江川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9-413,共5页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中,Mn在米糠中的含量是精米中的13.07倍,Fe为12.76倍,Cu、Ca、Zn、Se分别为7.48、5.07、3.56、2.71倍.(3)除黑米精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白米、红米精米,白米米糠中Mn含量极显著高于黑米、红米米糠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类型间差异不显著.(4)在3种环境下均表现显著正相关的包括:精米Zn与精米Mn、米糠Fe与米糠Zn、精米Se与米糠Se、精米Mn与米糠Mn,而米糠Fe与米糠Ca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精米 米糠 矿质元素 色稻 变化趋势 相关性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35
12
作者 谢华安 王乌齐 +8 位作者 陈炳焕 张建福 郑家团 黄庭旭 杨惠杰 肖承和 张海峰 杨东 张水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88-1692,共5页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农艺学特性,以及用其配制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结果。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得到了...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农艺学特性,以及用其配制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结果。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良,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7%和10.8%,比对照“Ⅱ优明86”(8.8%)分别提高了1.9和2.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恢复系 航1号品种 航天育种 农艺性状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及施肥法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林文 李义珍 +1 位作者 郑景生 姜照伟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了探索控制水稻根系发育, 进而控制地上部生长的途径, 设置了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方法试验, 明确: (1) 水稻整根及其各层次根系的干重和体积, 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关系, 以1m 2 施N15g 为最大, 无N 区次之, 高N 区最... 为了探索控制水稻根系发育, 进而控制地上部生长的途径, 设置了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方法试验, 明确: (1) 水稻整根及其各层次根系的干重和体积, 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关系, 以1m 2 施N15g 为最大, 无N 区次之, 高N 区最小, 并出现浅根化趋势。肥料深施则增进下层根的发育, 使根系在土壤中趋于均匀分布。(2)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与施氮量也呈抛物线型关系, 以1 m 2 施N15g 为最高, 高N 区次之, 无N 区最低。肥料深施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略有增加。(3) 冠根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贫N 诱发根系竞争性生长; 提高供 N 水平,地上部干重增长速率高于地下部; 过高的N 素营养则抑制根系伸长, 但单位根重的活力明显增强。暗示水稻存在一种维持地上下部形态与机能平衡的机制。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养分供应强度和改进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冠根比 根系调控 施氮量 施肥法
下载PDF
微重力下的植物生物学效应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郑景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综述了植物在空间环境及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形态学、生理学效应和空间诱变育种研究成果。
关键词 微重力 植物生物学效应 空间诱变 育种
下载PDF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景生 林文 +2 位作者 卓传营 方宣钧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稻齐穗期的根系机能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根系活力 干物质量 头季稻 产量 齐穗期 穗数 同品种 正相关 依赖
下载PDF
籼稻不育系福伊A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雷捷成 游年顺 +3 位作者 黄利兴 雷上平 郑向华 朱雄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11,共4页
福伊A是通过系统选育保持系进而改造而成的野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高抗稻瘟,配合力强,米质好,生育期理想,可恢性好等优良特性。已通过省级鉴定。配成福优77、福优63等组合,表现高产、抗瘟、优质,已开始在省内... 福伊A是通过系统选育保持系进而改造而成的野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高抗稻瘟,配合力强,米质好,生育期理想,可恢性好等优良特性。已通过省级鉴定。配成福优77、福优63等组合,表现高产、抗瘟、优质,已开始在省内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不育系 福伊A 选育
下载PDF
籼型杂交稻米质现状及其遗传改良 被引量:26
17
作者 黄华康 张卫清 林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切相关 .利用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加强优质 A、R系的选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杂交稻 垩白 胶稠度 直链淀粉含量 遗传改良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胡如英 赵明富 +2 位作者 郑建华 吴春株 杨聚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以农垦 5 8S衍生系 16 4S为核不育基因供体 ,与引进的 IRRI系统 192份优良品种自由串粉 ,产生大群体F1 、 F2 ,在生态压力下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的单株。定时选择 ,育成具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 SE2 1S。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测定 ,选出两优 2 16 3和两优 2 186等系列强优组合。制种试验表明 ,SE2 1S具有良好的制种性状。SE2 1S与香稻品种配组 ,育成两优 2 12 0 1等系列组合 ,与 173等优良恢复系配组 ,产量与米质优势明显。 S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育系SE215 生态压力 选育 利用
下载PDF
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惠杰 郑景生 +3 位作者 姜照伟 李义珍 卓传营 张上守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通过调查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再生稻的产量库的结构特征表明,在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再生稻头季以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785 0);再生季则以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684 2)。再生稻超高产库特... 通过调查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再生稻的产量库的结构特征表明,在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再生稻头季以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785 0);再生季则以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684 2)。再生稻超高产库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库容量,再生稻无论头季还是再生季,库容量对稻谷产量的贡献均远大于结实率;每平方米总颖花数对库容量的贡献大于粒重;对每平方米总颖花数的贡献,头季是每穗粒数大于单位面积穗数,再生季则是单位面积穗数大于每穗粒数。再生稻要获得高产,头季应主攻大穗,而再生季则应培育多穗,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超高产 库结构
下载PDF
杂交稻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义珍 郑景生 +2 位作者 庄占龙 黄育民 杨惠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58-64,共7页
历经3a设置不同施N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吸N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呈曲线增加,但N肥回收率和生产干物质及稻谷的效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试点施N130~144kg... 历经3a设置不同施N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吸N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呈曲线增加,但N肥回收率和生产干物质及稻谷的效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试点施N130~144kg/hm2可保持较高的N肥回收率和生产效率,取得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叶片含N率的高产诊断指标为分蘖期4.3%~4.5%,苞分化期3.7%~4.1%,齐穗期2.8%~2.9%,黄熟期1.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氮肥效率 氮素营养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