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播期对甬优6号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炼生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2期26-27,共2页
2006年晚季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南阳村沙下坪墩进行了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播种期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5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为中熟偏感光组合,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播种,其出穗期变化辐度小,而生育日数的变化辐度大,对...
2006年晚季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南阳村沙下坪墩进行了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播种期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5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为中熟偏感光组合,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播种,其出穗期变化辐度小,而生育日数的变化辐度大,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也大。联系南阳镇耕作实际,甬优6号作烟后稻种植时,宜选择6月10日左右播种,这样对烤烟和水稻生产均有利;甬优6号作晚稻种植时,宜选择6月15~20日播种且要因地制宜适当早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6号
播种期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稻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方法试验初报
被引量:
6
2
作者
钟干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免耕栽培技术
施肥方法
试验初报
水稻种植
晚稻
耕作栽培技术
生产成本
方法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籼糯稻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选用国家审定的籼糯品种、福建省主栽籼糯稻品种以及杂交籼糯组合作参试材料,分析其特征特性,并进行品种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籼糯神农糯1号的产量最高,龙糯496次之,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极显著低...
选用国家审定的籼糯品种、福建省主栽籼糯稻品种以及杂交籼糯组合作参试材料,分析其特征特性,并进行品种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籼糯神农糯1号的产量最高,龙糯496次之,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极显著低于神农糯1号;神农糯1号需用密度为20cm×20cm、龙糯496、鄂荆糯6号和闽岩糯需用16.5cm×20cm、宁糯605和越糯3号需用16.5cm×16.5cm种植,才能取得最高产量;龙糯496的米质最优,酿酒吸水率和出酒率最高;神农糯1号和龙糯496为中抗稻瘟病,其余品种都是感病。常规籼糯的生物产量低和每穗粒数少是其产量较杂交籼糯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籼糯
杂交籼糯
米质
密度
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华星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7-38,共2页
以主栽品种华南201为对照,对引进的SC5、SC8、SC9、SC10等4个木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SC5的产量最高,每667m2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2430.5kg、5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9.4%、43.1%,增产均达极显著,且综合性状好...
以主栽品种华南201为对照,对引进的SC5、SC8、SC9、SC10等4个木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SC5的产量最高,每667m2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2430.5kg、5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9.4%、43.1%,增产均达极显著,且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建议在生产上加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品比试验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稻制种喷施多微灵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文明
黄志澄
+1 位作者
赖伦英
张炼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部分不育系破口,大部分穗茎处于幼穗分化7~8期喷施多微灵,包颈率比对照减少7.9~58.4个百分点,异交结实事增加2.7~11.6个百分点,单产提高7.4~41%。增产的原因在于能更迅速有效地解除不育系包颈,促进抽穗整齐,促使剑...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部分不育系破口,大部分穗茎处于幼穗分化7~8期喷施多微灵,包颈率比对照减少7.9~58.4个百分点,异交结实事增加2.7~11.6个百分点,单产提高7.4~41%。增产的原因在于能更迅速有效地解除不育系包颈,促进抽穗整齐,促使剑叶下垂,减少授粉障碍,改善不育系开花习性,提高异交结实率。目前国内报导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使用的各类药品繁多,作用不一,其中效果类似的,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调花灵与Ⅳ型“920”增效剂。多微灵是福建南平地区农科所的科技成果,据资料介绍,只要正确使用多微灵,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验证其效果及利用价值,我所从1988年开始引进多微灵进行田间试验,经过1988~1991年连续4年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获得满意效果,深受制种户欢迎。现将4年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施肥
多微灵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杭县晚稻新组合引进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组合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谷优1186、天优596分别比汕优10号(CK1)增产9.56%、12.98%,比谷优527(CK2)增产5.84%、9.15%,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建议扩大示范。
关键词
晚稻
新组合
生产试验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稻新组合“谷优527”的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128-129,共2页
通过对谷优527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谷优527的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有效穗,穗粒数与有效穗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谷优527
产量构成
栽培技术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优2155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赖元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1期31-32,共2页
三系籼型杂交稻天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上杭县3 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适宜在上杭县低海拔地区作双...
三系籼型杂交稻天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上杭县3 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适宜在上杭县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介绍了其在上杭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籼型杂交稻
天优215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赖元洪
《科学种养》
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
南阳镇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口第一大镇,耕地面积1906.1公顷。2011年冬种面积394.2公顷,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2.5公顷,总产量1494.25吨。2012年罗坊、黄坑南岭等8个行政村冬种马铃薯57公顷。现将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
冬种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公顷
上杭县
福建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早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早稻
试验初报
新组合
引种
汕优82
品种结构
品种多样性
良种覆盖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闽丰优3301”
11
作者
赖元洪
黄学文
杨德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省农科院
籼型杂交水稻
试种示范
低海拔地区
生物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个同熟期杂交稻组合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构成研究
12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李双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33-34,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特优158和福优158的产量显著高于汕优10号、汕优桂33和II优46;特优158穗期耐寒性最强,福优158和汕优10号的耐寒性相当,汕优桂33和II优46的耐寒性弱;特优158、福优158和II优46表现中抗稻瘟病,汕优桂33和汕优10号中感稻瘟病...
研究结果表明,特优158和福优158的产量显著高于汕优10号、汕优桂33和II优46;特优158穗期耐寒性最强,福优158和汕优10号的耐寒性相当,汕优桂33和II优46的耐寒性弱;特优158、福优158和II优46表现中抗稻瘟病,汕优桂33和汕优10号中感稻瘟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特优158以有效穗对产量影响最大,福优158和汕优10号均以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最大,汕优桂33和II优46以有效穗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组合
生物学特性
产量构成
耐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新组合红优2155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赖元洪
《科学种养》
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
红优2155是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红矮AX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早籼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稻2012001。福建省上杭县2011年...
红优2155是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红矮AX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早籼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稻2012001。福建省上杭县2011年引进作为双季早稻多点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植株较高大、株形集散适中、整齐度较好、产量高等良好特征,但感稻瘟病,抗倒伏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征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性
明恢2155
西南科技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季杂交稻新组合试种初报
14
作者
赖元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4-15,共2页
对9个中晚杂交稻新组合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863比对照极显著增产,特优057、Ⅱ优058两个组合比对照显著增产,这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36 d,可续试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
品比试验
生育期
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籼两系新组合福龙两优29及其栽培技术
15
作者
张炼生
《科学种养》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福龙两优29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7)。上杭县2013年引入该品种在...
福龙两优29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7)。上杭县2013年引入该品种在南阳镇试种,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
温敏核不育系
中国种子集团
品种生产试验
两系杂交稻
栽培技术
福建省龙岩市
高产稳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
性状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恢2155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的引进及利用评价
16
作者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2007年早季引进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155、T78优2155、中优2155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T78优2155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不易倒伏,可作为上杭县南阳镇早杂优主要推广品种;金优2155、中优2155可作为搭配品种。
关键词
水稻
明恢2155
应用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优596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赖元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50-51,共2页
谷优596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经上杭县南阳镇2011-2012年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可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谷优596在...
谷优596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经上杭县南阳镇2011-2012年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可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谷优596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谷优59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25
18
作者
钟干清
《中国农技推广》
2008年第5期13-14,共2页
特优12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6年在我镇进行2年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优点,具...
特优12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6年在我镇进行2年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优点,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水稻
南平市农科所
三系杂交稻
龙特甫A
生产试验
田间抗性
原文传递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张炼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杂交稻
技术
栽培
籼型杂交水稻
示范种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肽尿素在水稻上施用肥效试验初报
20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进行早稻施用多肽尿素与普通尿素大区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纯N条件下,施多肽尿素处理田间表现偏N现象,产量略减,显示出多肽尿素的N素肥效。
关键词
多肽尿素
水稻
肥效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播期对甬优6号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2006年晚季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南阳村沙下坪墩进行了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不同播种期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5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为中熟偏感光组合,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播种,其出穗期变化辐度小,而生育日数的变化辐度大,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也大。联系南阳镇耕作实际,甬优6号作烟后稻种植时,宜选择6月10日左右播种,这样对烤烟和水稻生产均有利;甬优6号作晚稻种植时,宜选择6月15~20日播种且要因地制宜适当早播。
关键词
水稻
甬优6号
播种期
生育期
产量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O21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方法试验初报
被引量:
6
2
作者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免耕栽培技术
施肥方法
试验初报
水稻种植
晚稻
耕作栽培技术
生产成本
方法试验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籼糯稻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文摘
选用国家审定的籼糯品种、福建省主栽籼糯稻品种以及杂交籼糯组合作参试材料,分析其特征特性,并进行品种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籼糯神农糯1号的产量最高,龙糯496次之,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极显著低于神农糯1号;神农糯1号需用密度为20cm×20cm、龙糯496、鄂荆糯6号和闽岩糯需用16.5cm×20cm、宁糯605和越糯3号需用16.5cm×16.5cm种植,才能取得最高产量;龙糯496的米质最优,酿酒吸水率和出酒率最高;神农糯1号和龙糯496为中抗稻瘟病,其余品种都是感病。常规籼糯的生物产量低和每穗粒数少是其产量较杂交籼糯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常规籼糯
杂交籼糯
米质
密度
抗性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华星明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7-38,共2页
文摘
以主栽品种华南201为对照,对引进的SC5、SC8、SC9、SC10等4个木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SC5的产量最高,每667m2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2430.5kg、5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9.4%、43.1%,增产均达极显著,且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建议在生产上加快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木薯
品比试验
产量
性状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稻制种喷施多微灵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文明
黄志澄
赖伦英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龙岩地区农科所
福建省
龙岩市种子公司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摘
在杂交水稻制种田部分不育系破口,大部分穗茎处于幼穗分化7~8期喷施多微灵,包颈率比对照减少7.9~58.4个百分点,异交结实事增加2.7~11.6个百分点,单产提高7.4~41%。增产的原因在于能更迅速有效地解除不育系包颈,促进抽穗整齐,促使剑叶下垂,减少授粉障碍,改善不育系开花习性,提高异交结实率。目前国内报导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使用的各类药品繁多,作用不一,其中效果类似的,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调花灵与Ⅳ型“920”增效剂。多微灵是福建南平地区农科所的科技成果,据资料介绍,只要正确使用多微灵,其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验证其效果及利用价值,我所从1988年开始引进多微灵进行田间试验,经过1988~1991年连续4年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获得满意效果,深受制种户欢迎。现将4年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施肥
多微灵
水稻
Keywords
hybrid rice seod production
Duo—Wei—Ling effect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杭县晚稻新组合引进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文摘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组合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谷优1186、天优596分别比汕优10号(CK1)增产9.56%、12.98%,比谷优527(CK2)增产5.84%、9.15%,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建议扩大示范。
关键词
晚稻
新组合
生产试验
产量
性状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稻新组合“谷优527”的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128-129,共2页
文摘
通过对谷优527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谷优527的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有效穗,穗粒数与有效穗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谷优527
产量构成
栽培技术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优2155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1期31-32,共2页
文摘
三系籼型杂交稻天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上杭县3 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适宜在上杭县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介绍了其在上杭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三系籼型杂交稻
天优215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Keywords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rice
Tianyou 2155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科学种养》
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
文摘
南阳镇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口第一大镇,耕地面积1906.1公顷。2011年冬种面积394.2公顷,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2.5公顷,总产量1494.25吨。2012年罗坊、黄坑南岭等8个行政村冬种马铃薯57公顷。现将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
冬种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公顷
上杭县
福建省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早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早稻
试验初报
新组合
引种
汕优82
品种结构
品种多样性
良种覆盖率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965.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闽丰优3301”
11
作者
赖元洪
黄学文
杨德标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福建省
上杭县
农业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省农科院
籼型杂交水稻
试种示范
低海拔地区
生物技术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个同熟期杂交稻组合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构成研究
12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李双盛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福建省
龙岩市农科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33-34,共2页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特优158和福优158的产量显著高于汕优10号、汕优桂33和II优46;特优158穗期耐寒性最强,福优158和汕优10号的耐寒性相当,汕优桂33和II优46的耐寒性弱;特优158、福优158和II优46表现中抗稻瘟病,汕优桂33和汕优10号中感稻瘟病。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特优158以有效穗对产量影响最大,福优158和汕优10号均以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最大,汕优桂33和II优46以有效穗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
关键词
杂交稻组合
生物学特性
产量构成
耐寒性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新组合红优2155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科学种养》
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
文摘
红优2155是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红矮AX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早籼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稻2012001。福建省上杭县2011年引进作为双季早稻多点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植株较高大、株形集散适中、整齐度较好、产量高等良好特征,但感稻瘟病,抗倒伏性较弱。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征
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性
明恢2155
西南科技大学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季杂交稻新组合试种初报
14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4-15,共2页
文摘
对9个中晚杂交稻新组合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863比对照极显著增产,特优057、Ⅱ优058两个组合比对照显著增产,这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36 d,可续试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
品比试验
生育期
性状
产量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籼两系新组合福龙两优29及其栽培技术
15
作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科学种养》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文摘
福龙两优29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7)。上杭县2013年引入该品种在南阳镇试种,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晚籼
温敏核不育系
中国种子集团
品种生产试验
两系杂交稻
栽培技术
福建省龙岩市
高产稳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
性状表现
分类号
S56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恢2155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的引进及利用评价
16
作者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2007年早季引进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155、T78优2155、中优2155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T78优2155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不易倒伏,可作为上杭县南阳镇早杂优主要推广品种;金优2155、中优2155可作为搭配品种。
关键词
水稻
明恢2155
应用
评价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优596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50-51,共2页
文摘
谷优596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经上杭县南阳镇2011-2012年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可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谷优596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谷优59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Keywords
hybrid rice
Guyou 596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25
18
作者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08年第5期13-14,共2页
文摘
特优12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6年在我镇进行2年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优点,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水稻
南平市农科所
三系杂交稻
龙特甫A
生产试验
田间抗性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杂交稻
技术
栽培
籼型杂交水稻
示范种植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肽尿素在水稻上施用肥效试验初报
20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进行早稻施用多肽尿素与普通尿素大区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纯N条件下,施多肽尿素处理田间表现偏N现象,产量略减,显示出多肽尿素的N素肥效。
关键词
多肽尿素
水稻
肥效试验
Keywords
polypeptide urea
rice
fertilizer response tes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播期对甬优6号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炼生
《耕作与栽培》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稻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方法试验初报
钟干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籼糯稻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张炼生
钟干清
华星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杂交稻制种喷施多微灵的增产效果
吴文明
黄志澄
赖伦英
张炼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上杭县晚稻新组合引进生产试验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杂交稻新组合“谷优527”的产量构成分析
张炼生
钟干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天优2155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赖元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赖元洪
《科学种养》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杂交早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闽丰优3301”
赖元洪
黄学文
杨德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5个同熟期杂交稻组合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构成研究
张炼生
钟干清
李双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杂交水稻新组合红优2155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赖元洪
《科学种养》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晚季杂交稻新组合试种初报
赖元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晚籼两系新组合福龙两优29及其栽培技术
张炼生
《科学种养》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明恢2155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的引进及利用评价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谷优596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赖元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25
钟干清
《中国农技推广》
2008
0
原文传递
19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张炼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多肽尿素在水稻上施用肥效试验初报
张炼生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