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老排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洪永辉 林能庆 +2 位作者 廖柏林 范桂华 施恭明 《林业勘察设计》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以材积、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树干通直度、冠高比、饱满度、分枝粗细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米老排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14-22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优树选择标准,即14年生优树... 以材积、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树干通直度、冠高比、饱满度、分枝粗细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米老排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14-22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优树选择标准,即14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54%、25%、21%以上,22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75%、11%、26%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9.0,共选择米老排优树11株,入选率为64.7%。同时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还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确保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人工林 优树 优势木 选择标准
下载PDF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亲本家系选择增益估算 被引量:21
2
作者 白天道 徐立安 +2 位作者 王章荣 林能庆 张森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 0.731、0.080 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实生种子园 子代测定 最佳线性预测 遗传增益
下载PDF
米老排优树材性兼优选择及改建型母树林去劣疏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洪永辉 林能庆 +3 位作者 黄钦忠 张著奎 施恭明 刘斌 《林业勘察设计》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探讨利用米老排现有林分开展优树材性兼优再选择及改建母树林的主要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精选12个优树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为22.1m、26.1cm、6.7m、0.5711m^3、0.4996g·cm^(-3),比优势木提高... 探讨利用米老排现有林分开展优树材性兼优再选择及改建母树林的主要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精选12个优树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为22.1m、26.1cm、6.7m、0.5711m^3、0.4996g·cm^(-3),比优势木提高19.4%、41.3%、15.5%、112.5%、1.4%。以数量、结实和形质为指标进行林木分级疏伐,以母树为中心,保留I、Ⅱ级林木,淘汰Ⅲ级林木,可构建理想的母树群体结构。经去劣疏伐后现林分郁闭度在0.4~0.5,保留密度900株·hm^(-2),平均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为0.3018m^3、19.0m、19.5cm,与原林分相比提高83.1%、33.8%、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材性兼优 选择 母树林 疏伐
下载PDF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能庆 洪永辉 +2 位作者 李蔚倩 熊玉桢 王如均 《林业勘察设计》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通过对米老排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选择7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米老排的最佳生长模型。最后,根据最佳生长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米老排经过科学经营... 通过对米老排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选择7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米老排的最佳生长模型。最后,根据最佳生长模型对米老排生长过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米老排经过科学经营后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列为福建珍贵速生阔叶树种进行培育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人工林 树干解析 生长过程 生长模型
下载PDF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母树矮化摘心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洪永辉 林能庆 施恭明 《林业勘察设计》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马尾松雌雄球花的花原基均是由腋芽原基分化形成的,利用马尾松生长特性在冬芽休眠期摘除顶端冬芽,保留侧腋芽,能提高植株各器官的生理活性,抑制和削弱顶端生长,增加营养积累,促进侧芽分枝的生殖生长,从而促进母树或枝条提早结果。研究表... 马尾松雌雄球花的花原基均是由腋芽原基分化形成的,利用马尾松生长特性在冬芽休眠期摘除顶端冬芽,保留侧腋芽,能提高植株各器官的生理活性,抑制和削弱顶端生长,增加营养积累,促进侧芽分枝的生殖生长,从而促进母树或枝条提早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摘除冬芽处理直接成本可下降80%,且摘心后使轮盘枝从1个主梢结果提高到4个侧枝均结果,侧枝结果率从8.3%提高到97.3%。建园第4年进入球果初产期,第5年调查表明单株母树次年生结果个数比当年生球果量提高23倍。平均单株次年结果个数达31个,最高达174个球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种子园 母树 摘心技术
下载PDF
米老排苗木质量性状评价及主分量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林能庆 洪永辉 +3 位作者 黄钦忠 张著奎 施恭明 刘福辉 《林业勘察设计》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米老排总生物量、总干物质、苗高、地径等22个苗木性状关系矩阵及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植株总生物量指标的特征向量值最大,能体现苗木质量水平,是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除生物量指标以外,特征向量值次之的是地径和苗高。植株生物量鲜... 米老排总生物量、总干物质、苗高、地径等22个苗木性状关系矩阵及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植株总生物量指标的特征向量值最大,能体现苗木质量水平,是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除生物量指标以外,特征向量值次之的是地径和苗高。植株生物量鲜重、地径、苗高3个因子是米老排苗木评价的主要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苗木 相关性 主分量分析
下载PDF
米老排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洪永辉 黄钦忠 +3 位作者 林能庆 张著奎 施恭明 刘福辉 《林业勘察设计》 2016年第4期12-16,共5页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米老排苗木分级质量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苗木进行分级,其1年生米老排Ⅰ级苗:苗高>115 cm、地径>1.10 cm、主根长>32 cm,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18条;Ⅱ级苗:苗高80~115 cm、地径0.75~1.10 cm、...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米老排苗木分级质量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苗木进行分级,其1年生米老排Ⅰ级苗:苗高>115 cm、地径>1.10 cm、主根长>32 cm,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18条;Ⅱ级苗:苗高80~115 cm、地径0.75~1.10 cm、主根长22~32 cm,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为12~18条。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米老排育苗生产和制定地方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苗木 质量评价 分级
下载PDF
福建省典型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顾亚宁 吴琳芳 +4 位作者 林德宝 邹秉章 王思荣 周鲁宏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的细菌类群。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组成在不同森林类型中差异显著。此外,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显著影响优势细菌类群和alpha多样性。研究表明,纯林的近自然修复通过影响土壤的pH值和养分来调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可为亚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混交林 深层土壤 树种
下载PDF
金花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洪永辉 陈天增 林能庆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3期75-78,共4页
2005年以来从广西防城港、南宁和越南收集引进金花茶原生植株或穗条进行繁育,通过多年调查及评价,在福建上杭建立智能温室、塑料大棚和仿野生金花茶种质基因库0.2 hm^2,收集保存35个金花茶品种,其中:广西品种28个,越南品种7个。共保留82... 2005年以来从广西防城港、南宁和越南收集引进金花茶原生植株或穗条进行繁育,通过多年调查及评价,在福建上杭建立智能温室、塑料大棚和仿野生金花茶种质基因库0.2 hm^2,收集保存35个金花茶品种,其中:广西品种28个,越南品种7个。共保留823株优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种质资源保存 评价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佳玉 施秀珍 +5 位作者 李帅军 王振宇 王建青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6,共8页
森林类型和林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生物因子,但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森林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5、8、21、27和40年生)为对象,探究与土壤碳、氮和磷... 森林类型和林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生物因子,但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森林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5、8、21、27和40年生)为对象,探究与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4种土壤酶[纤维素水解酶(CBH)、β⁃葡萄糖苷酶(βG)、酸性磷酸酶(AP)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对林龄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林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杉木人工林土壤AP、βG和CBH活性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而土壤NAG活性无显著差异。对于杉木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AP活性呈降低趋势,5年生林分A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林龄阶段62.3%以上;土壤NAG和CBH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土壤βG活性呈波动变化。对于天然次生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NAG活性呈波动变化,8年生和27年生林分显著高于其他林龄阶段14.9%以上;土壤βG和CBH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土壤AP活性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酶活性的最优模型中,土壤预测因子解释了其变异的34%以上。综上,杉木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其土壤肥力有退化的风险,天然次生林则更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森林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 氮流失 土壤微生物量
原文传递
亚热带树种在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与叶片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辉 朱敏 +5 位作者 余再鹏 万晓华 傅彦榕 王思荣 邹秉章 黄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在3年生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期,同时测定各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氮含量等)和凋落叶质量(碳氮比、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建立叶片性状与凋落物量和周转期的回归关系。【结果】17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量最高(6.67 t·hm^(-2)a^(-1)),杉木凋落物量最低(0 t·hm^(-2)a^(-1));江南桤木凋落叶周转期最短(0.09年);深山含笑凋落叶周转期最长(1.09年)。凋落物量随比叶面积增加而增加,随叶氮含量增加而降低;凋落叶周转期随凋落叶碳氮比和单宁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凋落叶最大持水率增加而降低。【结论】在亚热带未成林造林地中,凋落物量受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影响,凋落叶周转期受凋落叶碳氮比、单宁含量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杉木在未成林造林地阶段的凋落物归还量极少。经营亚热带人工林时,要考虑种植比叶面积和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较高、凋落叶单宁含量和碳氮比较低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和周转速率,改善退化人工林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凋落叶单宁含量 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 杉木
下载PDF
马尾松胚乳DNA高效提取及SSR-PCR体系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卫龙 杨立恒 +2 位作者 王晓锋 林能庆 季孔庶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马尾松胚乳为试验材料,用CTAB-SDS法提取单粒胚乳DNA,对其浓度和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运用CTAB-SDS法提取的马尾松胚乳DNA浓度高、纯度好,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点样孔干净。此外,还对影响PCR结果的Mg2+、dNTP、模板DNA、引物浓... 以马尾松胚乳为试验材料,用CTAB-SDS法提取单粒胚乳DNA,对其浓度和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运用CTAB-SDS法提取的马尾松胚乳DNA浓度高、纯度好,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点样孔干净。此外,还对影响PCR结果的Mg2+、dNTP、模板DNA、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5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试验,建立了适合马尾松SSR-PCR的反应体系:即在10μL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2.80 mmol/L,dNTP浓度为0.35 mmol/L,引物浓度为0.075μmol/L,模板DNA浓度为20 ng/10μ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50 U/10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胚乳DNA CTAB-SDS法 SSR-PCR
下载PDF
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分析及混交模式选择 被引量:6
13
作者 洪永辉 林能庆 +3 位作者 黄钦忠 张森行 熊玉祯 蓝融钰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5年生、22年生不同混交比例、不同密度的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进行生长分析,以选择最佳的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模式和造林密度。结果表明:22年生时,混交林分蓄积比纯林增长186%。营造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林最佳混交模式是按1∶... 通过对5年生、22年生不同混交比例、不同密度的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进行生长分析,以选择最佳的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模式和造林密度。结果表明:22年生时,混交林分蓄积比纯林增长186%。营造米老排马尾松混交林最佳混交模式是按1∶1行间混交,造林密度采用2m×1.67m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马尾松 混交模式 选择
下载PDF
杉木枝叶贮存特性及人工修枝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子扬 许静静 +2 位作者 林德城 邹秉章 吴鹏飞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简要介绍了杉木枯死枝叶长期贮存于树干的特性,着重论述了修枝对杉木自身及其林分生长的影响情况,从光环境、林下植被和土壤环境等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内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简要介绍了杉木枯死枝叶长期贮存于树干的特性,着重论述了修枝对杉木自身及其林分生长的影响情况,从光环境、林下植被和土壤环境等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内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建议应深入开展有关修枝处理之后,林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杉木体内营养分配及根系生长策略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并通过营建定点观测试验林,进行长期跟踪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修枝 生长力 林分生态环境 无节材
下载PDF
邻体树种多样性对杉木叶片氮与钾、钙、镁计量比的影响
15
作者 笪明慧 冉松松 +5 位作者 傅彦榕 邹秉章 王思荣 万晓华 余再鹏 黄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邻体树种多样性对元素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养分利用效率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型野外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不同树种丰富度(1、4、8、16、32)...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邻体树种多样性对元素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养分利用效率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型野外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不同树种丰富度(1、4、8、16、32)的样地,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在每块样地中心区域,选取8株目标树,测定其叶片氮(N)、钾(K)、钙(Ca)和镁(Mg)等养分含量,并计算其与邻体树之间功能性状差异。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邻体树种丰富度、树种间功能性状差异以及邻体树高指数对目标树叶片氮与钾、钙、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1)杉木与邻体树之间的比叶面积不相似性显著降低了杉木叶片氮钾比(N∶K)和氮镁比(N∶Mg),但不影响杉木叶片氮钙比(N∶Ca);2)邻体树种丰富度增加,且提高了杉木叶片氮镁比(N∶Mg);3)邻体树高指数(遮荫程度)显著降低了杉木叶片氮钙比(N∶Ca)。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杉木和邻体树之间根组织密度的不相似性对杉木叶片N∶Ca的影响由正效应逐渐转为负效应。【结论】在亚热带地区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提高树木邻体树种功能性状差异,促进钙、镁、钾等养分资源的利用,改善树木的养分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丰富度 功能性状 树高指数 生态位互补
下载PDF
亚热带21个树种人工林功能性状与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的关系
16
作者 林晓瑜 万晓华 +3 位作者 贾辉 黄志群 邹秉章 王思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5-1462,共8页
森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对于维持土壤碳库和养分循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亚热带人工幼林的21个树种为对象,分析各树种的叶片和根系功能性状与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凋落物量、现存量与养分归还量差异显著... 森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对于维持土壤碳库和养分循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亚热带人工幼林的21个树种为对象,分析各树种的叶片和根系功能性状与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凋落物量、现存量与养分归还量差异显著,其中米老排的年凋落物量(689.2 g·m^(-2)·a^(-1))和现存量(605.1 g·m^(-2))最高,柳杉的年凋落物量(36.0 g·m^(-2)·a^(-1))和现存量(10.0 g·m^(-2))最低。21个树种的氮归还量为3.0~48.3 kg·hm^(-2),其中最高为闽粤栲;21个树种的磷归还量为0.1~2.0 kg·hm^(-2),最高为枫香。氮、磷归还量最低的树种均为柳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叶片氮含量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对凋落物量有显著的负影响,细根组织密度对凋落物量有显著的正影响;叶片氮含量、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比根长对现存量有显著的负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具有较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树种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降低凋落物产量来减少氮归还量,而具有较高细根组织密度的树种通过显著增加凋落叶氮含量从而增加氮归还量;具有较高叶片氮含量和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树种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降低凋落物产量从而减少磷归还量。在亚热带营造人工林时,要考虑叶干物质含量低、细根组织密度大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产量和氮、磷养分归还量,进而提高土壤肥力和林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养分归还 功能性状 凋落物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贮藏时间与覆盖物对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
17
作者 邱福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于2021—2022年,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开展云山青冈种子不同贮藏时间(分别为30、60、90、120 d)、不同覆盖物(分别为稻草、黄土、阔叶凋落物、松针)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对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特性影响存... 于2021—2022年,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开展云山青冈种子不同贮藏时间(分别为30、60、90、120 d)、不同覆盖物(分别为稻草、黄土、阔叶凋落物、松针)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对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特性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贮藏时间为120 d时,云山青冈种子胚根长度最大,为11.30 mm;贮藏时间为90 d时发芽率最高,为90%。不同覆盖物处理下,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特性存在差异,与无覆盖物(对照)相比,稻草覆盖明显缩短种子持续发芽时间,降低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而黄土覆盖不仅降低了种子持续发芽时间,而且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增加最大。综合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与覆盖物对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云山青冈种子最佳贮藏时间为90 d,播种后选择黄土进行覆盖能够提高种子发芽性状,促进云山青冈种子萌发。研究结果可为云山青冈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山青冈 贮藏时间 覆盖物 种子萌发
下载PDF
米老排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能庆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以米老排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采集米老排优树当年生枝、嫩枝、芽作接穗,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嫁接试验,研究不同的嫁接方法和不同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成活率方面,嫁接方法之间,腹接>环形芽接>方块芽接>切贴接&... 以米老排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采集米老排优树当年生枝、嫩枝、芽作接穗,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嫁接试验,研究不同的嫁接方法和不同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成活率方面,嫁接方法之间,腹接>环形芽接>方块芽接>切贴接>单芽腹接>劈接>插皮接,腹接最好,成活率达93.3%;不同穗条之间,嫁接成活率有很大差别,采用嫩枝、单芽最佳,1年生枝穗条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嫁接 成活率
下载PDF
恢复年限对亚热带次生林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19
作者 冯莉绚 黄志群 +5 位作者 王振宇 王涛 卢安琪 邹秉章 王思荣 陈志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1-2098,共8页
土壤化学计量比是衡量土壤有机质组成及质量的有效指标。多数研究关注土壤碳(C)、氮(N)、磷(P)及化学计量比,而较少关注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钾(K)、钙(Ca)和镁(Mg)及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本研究以亚热带自然恢复的5、8、21、27、40年林分... 土壤化学计量比是衡量土壤有机质组成及质量的有效指标。多数研究关注土壤碳(C)、氮(N)、磷(P)及化学计量比,而较少关注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钾(K)、钙(Ca)和镁(Mg)及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本研究以亚热带自然恢复的5、8、21、27、40年林分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恢复的天然林为对照,分析土壤K、Ca、Mg及化学计量比随林分恢复年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C和N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元素化学计量比除K:P、Mg:P和P:Ca外均显著降低。随森林恢复年限的增加,0~10cm土层C和N含量显著增加,10~20cm土层Ca含量显著增加,20~40cm土层全磷含量显著降低,各土层K和Mg含量均无显著变化。随森林恢复年限的增加,0~10cm土层C:Ca、N:Ca、P:Ca显著增加,20~40cm土层C:P、N:P和K:P显著增加,而P:Ca显著降低。所有土层K:P和Mg:P与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Ca和N:Ca与矿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次生林恢复年限的增加,研究区土壤普遍受到P限制,恢复后期Ca的限制逐渐增强,进而导致了多种养分元素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恢复 次生林 土壤 养分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高超 苏香萍 +4 位作者 王思荣 陈晓琳 胡明艳 鞠雯 邹秉章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7期41-47,共7页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福建省龙岩市白砂国有林场7、10、23、29和42年生杉木人工林60 cm土层内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杉木细根总生物量在10、23、29和42年...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福建省龙岩市白砂国有林场7、10、23、29和42年生杉木人工林60 cm土层内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杉木细根总生物量在10、23、29和42年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7年生;(2)当不区分林龄时,0~1 mm的平均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而1~2 mm的平均细根生物量在各土层间无显著差异;(3)当区分林龄时,杉木细根生物量在7年生时在各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垂直分布较为均匀;而在42年生时,10~20 cm土层内的细根生物量最大,但并未显著高于0~10 cm土层内的细根生物量;(4)吸收根/运输根生物量比值在7和23年生时在各土层间无显著差异,而在20、29和42年生时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5)0~10 cm土层内吸收根/运输根生物量比值在29年生最大,在42年生反而略有降低。综上所述,在林分发育后期,杉木细根的养分获取可能更偏保守,但是需要维持较大的生物量,这将可能是导致杉木在发育后期生产力下降的一个因素,这为揭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可能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林龄 土层深度 径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