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财产权性质论 被引量:143
1
作者 林旭霞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8,共11页
虚拟财产权是指一定主体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下、经一定的程序指令生成的、模拟现实事物的数字信息所享有的权利。在财产权"二元体系"内界定虚拟财产权的性质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基于技术规则对虚拟财产权作出债权性判断难以突... 虚拟财产权是指一定主体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下、经一定的程序指令生成的、模拟现实事物的数字信息所享有的权利。在财产权"二元体系"内界定虚拟财产权的性质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基于技术规则对虚拟财产权作出债权性判断难以突破现实法律困境。"支配权"或权利的"支配性"的现代意义提供了一种研究虚拟财产权性质的理论进路。虚拟财产权具备权利的支配性特征,因此,虚拟财产权是物权,应适用物权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虚拟财产权 物权
原文传递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 被引量:81
2
作者 杨立新 林旭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人格标识是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因素,对其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法律设立商品化权,就是要保护民事主体的这一权利,使其人格标识利益产生的经济利益归属于自己支配。其权利内容包括消极权利和积极... 人格标识是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因素,对其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法律设立商品化权,就是要保护民事主体的这一权利,使其人格标识利益产生的经济利益归属于自己支配。其权利内容包括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权利保护方法主要是禁令和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化权 人格标识利益 商业化开发利用 民法保护
下载PDF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 被引量:52
3
作者 林旭霞 张冬梅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一、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的产生 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产生由来已久.在早期网上论坛BBS中,为了鼓励用户发帖评论,设立积分制度,并逐渐从简单的积分转变为各种虚拟货币,这种虚拟货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被赋予了一定的使用功能,可... 一、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的产生 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产生由来已久.在早期网上论坛BBS中,为了鼓励用户发帖评论,设立积分制度,并逐渐从简单的积分转变为各种虚拟货币,这种虚拟货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被赋予了一定的使用功能,可以购买一些虚拟物品.但围绕这些虚拟物品所展开的活动仅限于虚拟世界,不具有任何的现实意义.随后出现的是一些可以供单机连线进行的竞技性或社会交往性的网络游戏方式.在游戏所创造的架空的虚拟环境中,玩家可以和非玩家角色互动,使用虚拟货币买卖虚拟物品,也可以通过服务器与其他玩家共同进行游戏,并将用户的游戏人物数据资料保存在服务器上,随时调用、创建或加入游戏.随着网络游戏运营商业行为的日益规范化,运营商与玩家之间、玩家与玩家之间针对游戏资源而发生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所谓网络游戏资源,是指正在运营的虚拟游戏中一切以数据方式存在的资源,包括游戏角色、游戏道具物品、游戏规则及游戏环境等.对这些游戏资源的利益分配和制度安排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法律属性 财产权利 虚拟物品 虚拟货币 网上论坛 网络技术 虚拟世界 游戏方式 虚拟环境 角色互动 BBS 积分制 交往性 竞技性 使用 玩家 设立 购买 活动 社会 买卖
原文传递
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 被引量:56
4
作者 林旭霞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06,共9页
一般意义的虚拟财产或广义的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狭义的虚拟财产即虚拟有形财产(或称虚拟物),是对现实环境中有形的物质财富的模拟。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 一般意义的虚拟财产或广义的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狭义的虚拟财产即虚拟有形财产(或称虚拟物),是对现实环境中有形的物质财富的模拟。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并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现实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虚拟财产并非知识产权客体,也不仅仅是债权凭证,虚拟财产是具有特定性、独立性的抽象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虚拟财产 虚拟物 物权客体
下载PDF
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基本内容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立新 林旭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8,共8页
形象权是新兴的人格权,具有具体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传统意义上的具体人格权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容无法涵盖民事主体的形象利益,确立形象权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立法潮流。明确形象权的具体人格权地位,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保障其人格独立... 形象权是新兴的人格权,具有具体人格权的法律地位。传统意义上的具体人格权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容无法涵盖民事主体的形象利益,确立形象权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立法潮流。明确形象权的具体人格权地位,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保障其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利益 形象权 权利保护 损害救济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设路径——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刘方权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109,共22页
刑事速裁程序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刑事诉讼程序效率为重要价值取向,包含着实体上(刑罚)从轻、程序上从简的制度安排,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以控辩协商为先决条件。从这一实践价值出发,可以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视为完善... 刑事速裁程序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刑事诉讼程序效率为重要价值取向,包含着实体上(刑罚)从轻、程序上从简的制度安排,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以控辩协商为先决条件。从这一实践价值出发,可以将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视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先行试验,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在制度安排与试点方案上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完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设计应当重视控辩双方关系的协商性,并通过提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协商能力以确保其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法院对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重点也将从对案件事实与证据的审查转向对被告人认罪的自愿性、控辩协商的合法性之维度,继而将提高公众对中国司法的信任度作为衡量试点是否成功的根本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 认罪认罚从宽 控辩协商
原文传递
林权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40
7
作者 林旭霞 张冬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0-187,共8页
林权问题源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求,但我国现行立法对此认识及规范极为不足,存在诸多问题。林权是以森林资源所有权为基础,以对特定的森林资源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他物权。林权具有主体广泛性、客体复合性、内容多样性等特征... 林权问题源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求,但我国现行立法对此认识及规范极为不足,存在诸多问题。林权是以森林资源所有权为基础,以对特定的森林资源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他物权。林权具有主体广泛性、客体复合性、内容多样性等特征;作为独立的用益物权类型,林权是复合性的权利集合,可具体分为林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森林环境经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 用益物权 森林资源
原文传递
论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协议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44
8
作者 林旭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8-145,共8页
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协议是一类新兴的合同,其法律规制关系着对作为新型消费者的用户之权益的合理保护。就性质而言,用户协议属于无名合同中的混合合同,其条款规定应具有"明示"性。除以增进用户利益为目的,运营商不得单方、... 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协议是一类新兴的合同,其法律规制关系着对作为新型消费者的用户之权益的合理保护。就性质而言,用户协议属于无名合同中的混合合同,其条款规定应具有"明示"性。除以增进用户利益为目的,运营商不得单方、任意变更协议条款。运营商应负有服务说明义务、告知义务和协助义务,在行使解除权时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应有区别地对待不同情形下免责条款或禁止性条款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协议 网络运营商 网络消费者
原文传递
林业碳汇权利客体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林旭霞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2,共12页
林业碳汇法律规范源于国际法,但其市场规则的建立需以国内法尤其是私法配置为基础。林业碳汇权利化的前提是权利客体及其法律地位的确定。"碳汇的增量"与"碳减排量"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具有质和量上的统一性。碳减排... 林业碳汇法律规范源于国际法,但其市场规则的建立需以国内法尤其是私法配置为基础。林业碳汇权利化的前提是权利客体及其法律地位的确定。"碳汇的增量"与"碳减排量"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具有质和量上的统一性。碳减排量的自然属性及其所承载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其作为权利客体的适格性;碳减排量与其他权利客体的区别使林业碳汇作为独立的权利成为可能。碳减排量符合资源性物权客体的规格与标准,同时也具有"非典型"资源性客体的特征,由此决定了林业碳汇权利的准物权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碳减排量 物权客体 准物权
原文传递
论网络虚拟财产继承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冬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1,共7页
当今社会人们与互联网日渐密切的联系也使公民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虚拟财产不断膨胀,网络用户死亡后的"虚拟遗产"虽然有着与现实世界财产不同的型态和特点,但它仍符合"其他合法财产"的判定标准,可以纳入遗产继承的范... 当今社会人们与互联网日渐密切的联系也使公民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虚拟财产不断膨胀,网络用户死亡后的"虚拟遗产"虽然有着与现实世界财产不同的型态和特点,但它仍符合"其他合法财产"的判定标准,可以纳入遗产继承的范畴。网络用户对不同类型的虚拟财产分别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在其作为遗产继承时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此外,在虚拟遗产继承时,还必须注意网络用户协议中限制虚拟财产继承的条款的法律效力,协调平衡继承权的实现与网络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遗产 网络用户 网络服务商
下载PDF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方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146,共1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后,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率仍然较低。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律师调查取证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律师的辩护意见也未能得到侦查机关足够的重视,律师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进行的申诉、控告、申...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后,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率仍然较低。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律师调查取证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律师的辩护意见也未能得到侦查机关足够的重视,律师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进行的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活动效果亦不明显。侦查阶段律师辩护的功能主要在于打破侦查程序的封闭性,从策略上看,应从对抗走向沟通、协商,从结果制约走向过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律师辩护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关于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诚 《社科纵横》 2004年第4期55-56,共2页
作为我国人民司法活动一大传统的调解制度 ,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中运用得相对比较成熟 ,对迅速平息讼争、提高办案效率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我国的行政诉讼领域 ,却因为一直强调“公权力不可处分”而禁止运用调解方式解决行政案... 作为我国人民司法活动一大传统的调解制度 ,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中运用得相对比较成熟 ,对迅速平息讼争、提高办案效率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我国的行政诉讼领域 ,却因为一直强调“公权力不可处分”而禁止运用调解方式解决行政案件。本文从理论上质疑这种做法 ,并分析了该做法所带来的现实问题 ,同时就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调解 适用范围
下载PDF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效果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方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22,共26页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非监禁刑的比例虽然较高,但由于速裁程序案件主要为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水平的有限提升也很难归功于程序本身。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设定局限,以及控辩双方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动力不足,限制了进入速裁程序案件的总量,制约了速裁程序对诉讼效率的提升;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局限,限制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及非监禁刑的适用,制约了速裁程序在加强人权保障水平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 效果 诉讼效率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立新 张莉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40,共14页
连体人属于民事主体中自然人的范畴。凡是具有独立人脑、具有独立的意志以及确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连体人个体,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他们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 连体人属于民事主体中自然人的范畴。凡是具有独立人脑、具有独立的意志以及确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连体人个体,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他们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需要以监护制度予以补正。他们的出生权、分离权在行使过程中会发生权利冲突,需要法律进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人 法律人格 独立地位 出生权 分离权 民事权利能力 冲突协调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主体
原文传递
刑事法律援助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方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22,174-175,共22页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和诉讼阶段。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状况来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有所增长,援助的及时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理论的预期和理想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和诉讼阶段。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状况来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有所增长,援助的及时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理论的预期和理想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对F市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状况的调查,实践中的刑事法律援助仍然以"通知型"为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比例较低。从刑事法律援助的有效性来看,援助律师大都能够完成辩护律师的基本职责,但在调查取证方面相对缺乏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律援助 辩护 阅卷 调查取证 律师会见
原文传递
论中小学教师惩戒行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莉 王光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13,177,共14页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法缺乏惩戒行为的相关具体规定,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权的权利性质以及规范教师行为、消除中小学生不合范行为的必要性,立法应明确惩戒行为的内容。鉴于实践中出现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权利侵害的问题主要是源于教育法规中惩...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法缺乏惩戒行为的相关具体规定,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权的权利性质以及规范教师行为、消除中小学生不合范行为的必要性,立法应明确惩戒行为的内容。鉴于实践中出现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权利侵害的问题主要是源于教育法规中惩戒种类匮乏、各惩戒方式缺乏具体标准、体罚界限模糊等原因共同导致,相关立法应确定合法性、合理性和学生参与三个原则作为中小学教师实施惩戒行为的指导,同时规定言语训诫、剥夺精神奖励、收管学生物品、暂时隔离、紧急惩戒等典型的教师惩戒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惩戒行为 惩戒原则 具体惩戒手段
下载PDF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理念与立法选择 被引量:20
17
作者 魏树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9,共9页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面临的社会背景问题和制度本身问题;从借鉴的角度,介绍分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定监护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意定监护型、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三种典型立法模式,面向我国立法归纳总结了成年人监...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面临的社会背景问题和制度本身问题;从借鉴的角度,介绍分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定监护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意定监护型、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三种典型立法模式,面向我国立法归纳总结了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三大新理念和我国的五大立法选择性课题,即尊重本人的自己决定权、重视人身监护、维持本人生活平常化等新理念和制度的利用对象、立法模式的选择、法定监护的方式、意定监护、构建国家社会支持体系等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监护 精神病人 老年痴呆 法定监护 意定监护
下载PDF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沈文星 吕祥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结合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从法律角度探讨林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新思路。提出从明晰林业产权入手,在渐进的林权交易市场中,完善其运行机制,从而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使林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日趋规范、合理。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林权流转 完善机制
下载PDF
网上商店的物权客体属性及物权规则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林旭霞 蔡健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网上商店是网络虚拟财产中的一类,因其集虚拟物与权利为一体,而成为虚拟集合物。"网店"经营者权利是物权。"网店"经营者对特定的平台"空间"享有用益物权、对作为集合性财产的"网店"享有所有权... 网上商店是网络虚拟财产中的一类,因其集虚拟物与权利为一体,而成为虚拟集合物。"网店"经营者权利是物权。"网店"经营者对特定的平台"空间"享有用益物权、对作为集合性财产的"网店"享有所有权。基于"网店"独立的物权客体属性,以及网络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密切联系,对其行使权利应遵循物权法上权利行使、限制及保护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商店 物权 物权规则
原文传递
科学立法制止餐饮浪费的若干问题——“食物节约立法”专家笔谈 被引量:21
20
作者 成升魁 黄锡生 +2 位作者 胡德胜 施志源 落志筠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21-2830,共10页
食物浪费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国外已有不少国家通过法律加以全面调整。食物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科学技术、行为人主观因素、传统所有权制度固有缺陷等方面。我国食物浪费主要以大众餐饮食物浪费为主,在全社会必须形成节约光荣、浪... 食物浪费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国外已有不少国家通过法律加以全面调整。食物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科学技术、行为人主观因素、传统所有权制度固有缺陷等方面。我国食物浪费主要以大众餐饮食物浪费为主,在全社会必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法律氛围。发生餐饮食物浪费的领域主要包括婚宴、"事件性宴聚"、商务宴请、朋友聚餐。我国虽有法律涉及食物浪费问题,但现行规定较为原则、分散,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对食物浪费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是保障粮食安全、履行国际义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升级整合法律规范的需要。应该制定一部专门性法律,将资源社会性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立法,通过直接禁止、税收调整、消费引导等方式综合规制公共主体、公民个人这两类主要行为主体在食物生产、加工和消费各环节的食物浪费行为。立法调整的重点应该是食物和浪费食物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浪费 食物节约 立法 规范 引导 制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