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皆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72
1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王小国 谢锦升 董彬 李震 高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4-590,共7页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的,但伐后1年内的平均土壤呼吸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的,但伐后1年内的平均土壤呼吸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分别在伐后的5个月和6个月内显著高于对照的,但此后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根系呼吸除在伐后当月显著高于对照的外,第3个月迅速降低至消失。皆伐地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的有所提前。伐后1年内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分别为34·5%、63·9%和1·6%,而对照的则分别为23·4%、50·1%和26·5%。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皆伐和对照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4%和90%。皆伐地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低于对照的,但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则高于对照的。皆伐地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枯枝落叶层呼吸的Q10分别为1·42、1·53和1·34,而对照的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根系呼吸的Q10则分别为2·42、1·81、2·40和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 土壤呼吸 杉木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特性及动态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谢锦升 王小国 牛志鹏 韩永刚 张有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61,共9页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为期2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为期2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峰值出现在5月至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1月。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O2 79.88、44.37和21.02mgm^-2h^-1,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O2 217.4、85.85和94.04mg m^-2h^-1。2002年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但在极端干旱的2003年则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双因素关系模型(R=ae^bTW^c)拟合结果优于仅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湿度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不同年份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82%~85%和85%~92%。不同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均高于无根土壤呼吸的。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年通量分别为C3.76、2.63和1.23t hm^-2a^-1,无根土壤呼吸年通量则分别为C3.44、2.79和1.49t hm^-2a^-1。不同森林土壤异养呼吸通量的差异主要与枯落物数量和质量、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有关。杉木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对干旱敏感性高于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的,而人工林(杉木和格氏栲)的土壤有机C对干旱敏感性则要高于格氏栲天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Ⅳ.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有机质组分中分配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2 位作者 魏然 李秀华 钱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7-823,共7页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不同活性有机质库中的分配会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组方法,分离出以游离态有机物质存在的轻组和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重组,研究了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不同活性有机质库中的分配会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组方法,分离出以游离态有机物质存在的轻组和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重组,研究了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PAHs在土壤轻组和重组以及重组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轻组中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30×10^4~1.07×10^5μgkg^-1,远远高于PAHs总量的含量为221.7~297.8μgkg^-1的重组。土壤中轻组的含量虽然只有0.4%~2.3%,但它结合的PAHs量却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31.5%~69.5%。重组中PAHs含量主要分布在紧结态腐殖质中,占重组PAHs总量71.2%~87.2%。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PAHs的含量与它们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紧结态腐殖质对PAHs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稳结态和松结态腐殖质。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可能主要在于轻组结合的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轻组 结合态腐殖质 分配特征
下载PDF
林地和水田土壤呼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英平 尹云锋 +3 位作者 高人 陈光水 郭剑芬 钱伟 《热带地理》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利用密闭红外气体分析方法(IRG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段,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始终高于水田,并且这种变化在培养前期更为明显。指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土壤呼...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利用密闭红外气体分析方法(IRG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段,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始终高于水田,并且这种变化在培养前期更为明显。指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土壤呼吸和表层土壤(0–5cm)温度的关系。当土壤呼吸速率达到稳定后,Q10值表现为林地大于水田,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Q10值与培养时间均呈显著的二次方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Q10值 林地 水田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8
5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3 位作者 陈光水 朱锦懋 曾宏达 杨智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2-709,共8页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裸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相似,植被恢复后,有机物质输入的增加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高于全土和微团聚体、粉粒及粘粒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有机碳恢复速度也快于微团聚体以及粉粒与粘粒有机碳的恢复速度。植被恢复使裸地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15%左右增加到32%-42%。土壤中增加的有机碳约41%-51%储存在大团聚体中,24%-38%储存在微团聚体中,20%-31%储存在粉粒及粘粒中。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程度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植被恢复 退化红壤
下载PDF
等间距法和均值标准差法界定城市热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0
6
作者 陈松林 王天星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利用ASTER数据反演地表温度,采用等间距法和均值-标准差法,将研究区温度场分别划分为4级、5级、6级,并根据热岛区的界定进一步将4级、6级细分为4级(a)、4级(b)、6级(a)和6级(b)。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从城市热岛数量结构差异、热岛空... 利用ASTER数据反演地表温度,采用等间距法和均值-标准差法,将研究区温度场分别划分为4级、5级、6级,并根据热岛区的界定进一步将4级、6级细分为4级(a)、4级(b)、6级(a)和6级(b)。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从城市热岛数量结构差异、热岛空间分布及细节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界定热岛的面积百分比随着分级数不同均出现跳跃现象,趋势基本一致。但就热岛强度而言,均值-标准差法对分级数的敏感性较等间距法小,在热岛的空间分布和温度变异的细节表现力等方面,均值-标准差法也优于等间距分级法。因此,综合来看,均值-标准差法是城市热岛界定的较适合方法。均值-标准差法以地表温度相对于平均温度的变异程度为依据进行热场划分,在多时相城市热岛演变、对比等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开时相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UHI) 热岛界定 等间距法 均值—标准差法
下载PDF
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模式 被引量:77
7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2 位作者 吕萍萍 张亿萍 钱小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48-1761,共14页
通过收集国内62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及相关因子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凋落物量和年地上净生产力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土壤呼吸的Q10则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 通过收集国内62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及相关因子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凋落物量和年地上净生产力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土壤呼吸的Q10则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根系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与土壤呼吸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异养呼吸和枯枝落叶层呼吸与年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异养呼吸与自养呼吸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根系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均值分别为34.7%、20.2%和50.2%。矿质土壤呼吸所占比例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异养呼吸所占比例则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根系呼吸所占比例与根系呼吸之间呈渐近线关系(渐近值为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呼吸 Q10值 根系呼吸 矿质土壤呼吸 枯枝落叶层呼吸 异养呼吸
下载PDF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2种天然林及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 被引量:59
8
作者 郭剑芬 陈光水 +3 位作者 钱伟 杨少红 杨玉盛 郑群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091-4098,共8页
通过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TSO)和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ALG)为建群种的2种天然林及杉术(Cunninghamia lanceolata,29年生)人工林凋落量与养分归还为期3a(2000,2002年)... 通过对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TSO)和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ALG)为建群种的2种天然林及杉术(Cunninghamia lanceolata,29年生)人工林凋落量与养分归还为期3a(2000,2002年)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年均凋落量(t·hm^-2)范围从杉木人工林的4.63t·hm^-2到观光木林的6.74t·hm^-2,叶所占比例范围为62%-69%。细柄阿丁枫林凋落量每年只出现1次峰值(3月份或4月份),观光木林的出现2次(3月份、6-8月份)。而杉木林的则出现3次(3月份或4月份、6—8月份和11—12月份)。3种林分Ca和Mg年归还量大小排序与按总凋落量的不同。除杉木人工林的Ca年归还量最大外,其余养分年归还量均以观光木天然林的最大。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体。与针叶树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的凋落量大、养分归还量高,具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因此,保护和扩大常绿阔叶林资源已成为南方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观光木 细柄阿丁枫 杉木
下载PDF
几种光合作用光响应典型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钱莲文 张新时 +1 位作者 杨智杰 韩志刚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光响应曲线是判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方法,通过曲线可以获得植物光合特性的相关生理参数,但不同模型提取的光响应参数和指标存在差异。本文选择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两种指数曲线模型,分别对3个品系常绿杨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 光响应曲线是判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方法,通过曲线可以获得植物光合特性的相关生理参数,但不同模型提取的光响应参数和指标存在差异。本文选择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两种指数曲线模型,分别对3个品系常绿杨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曲线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并对光饱和点(LSP)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用巨尾桉光响应数据对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直角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及暗呼吸速率(Rd)值高于指数模型拟合值,且直角双曲线拟合的各参数均比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各参数的值大,而两指数模型各参数拟合值基本一致;在LSP计算方法中,用光通量200μmo.lm-2.s-1以下的点拟合的Pn-I直线与其它模型相结合得到光饱和点的方法不可靠,会使计算结果明显偏小,用接近最大总光合速率Pmax一定比例的方法估计LSP也存在较大偏差,而P’max由于消除了Rd的影响,计算光饱和点时各模型的估计比例相对固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LSP估计方法,初步得出直角、非直角及指数模型用P’max来估计光饱和点时应选取的比例分别为(78±1)%、(82±1)%及(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响应 光响应特征参数 模型拟合 常绿杨
下载PDF
刨花楠和华东润楠叶绿素含量分异特征及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62
10
作者 钟全林 程栋梁 +5 位作者 胡松竹 贺利中 唐承财 文雅香 邱剑飞 李秀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采用SPAD-502叶绿素计、LI-6400型便携式光合分析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对种子源于江西遂川(MPS)和福建建瓯(MPJ)的3年生刨花楠与江西上犹(MLG)的3年生华东润楠苗木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a+b含量(Ct)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 采用SPAD-502叶绿素计、LI-6400型便携式光合分析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对种子源于江西遂川(MPS)和福建建瓯(MPJ)的3年生刨花楠与江西上犹(MLG)的3年生华东润楠苗木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a+b含量(Ct)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SPAD值、叶绿素a+b、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均为MPS<MLG<MPJ,其SPAD均值分别为43.80、45.12和50.67,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1.944、2.831和3.447mg·g-1.受叶肉组织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当年生新叶的叶绿素含量低于2年生叶片.MPS与MPJ刨花楠同一叶龄叶片不同冠层间的Ct次序为上冠层<中冠层<下冠层,华东润楠则为上冠层<下冠层<中冠层.同一叶片不同观测部位间的SPAD值次序为尖端<中部<基部.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n虽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刨花楠 华东润楠
下载PDF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3 位作者 刘乐中 李熙波 赵月彩 袁一丁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1期34-42,共9页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是森林碳循环的重要通量,对森林碳吸存有十分重要作用.TBCA是森林生态系统GPP中一个最大的汇,可占GPP的21%~61%,土壤呼吸的2/3来自TBC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TBCA测定方法为碳平衡法,在假定地下碳库处于稳定状态时,TB...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是森林碳循环的重要通量,对森林碳吸存有十分重要作用.TBCA是森林生态系统GPP中一个最大的汇,可占GPP的21%~61%,土壤呼吸的2/3来自TBC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TBCA测定方法为碳平衡法,在假定地下碳库处于稳定状态时,TB-CA可由土壤呼吸减去凋落物量获得,但该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森林TBCA的因素有生产力、森林类型、树龄和森林演替阶段、土壤养分和水分有效性、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气候变化因素等.TBCA中各个组成部分均较难以测定和量化,通常假定TBCA中根系呼吸与根系生产力各约占50%,而TBCA中菌根菌和根系分泌物的贡献则仍不清楚.有关TBCA各组分去向及影响机理的研究亦很少.TBCA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揭示TBCA的根本驱动因子和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以及TBCA转化为土壤新碳的效率及控制因素;同时应提高TBCA测定方法的确定性,特别是应将碳同位素法、微根管法及碳平衡法三者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碳分配 根系生产力 根系呼吸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40
12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2 位作者 杨智杰 黄石德 陈光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7-563,共7页
以次生林为对照,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侵蚀退化红壤及其恢复为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侵蚀裸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在0.05~0.14g.kg-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恢复的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 以次生林为对照,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侵蚀退化红壤及其恢复为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侵蚀裸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在0.05~0.14g.kg-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恢复的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冬春季节比夏季高58%~122%.夏季恢复植被下的土壤轻组有机质C含量和C/N均较低,而轻组有机质N含量较高,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轻组有机质快速分解.次生林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恢复的生态系统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较小,5~10cm土层轻组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差异.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还受小生境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与林地相比,百喜草地土壤轻组有机质数量波动幅度较高.建议采用多次取样或者综合气候、植被和经营措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取样时间,以提高轻组有机质的观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组有机质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中国森林的地下碳分配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2 位作者 谢锦升 杜紫贤 张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48-5157,共10页
通过收集国内33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和年凋落物量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凋落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319,P=0.000),其中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 通过收集国内33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和年凋落物量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凋落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319,P=0.000),其中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245,P=0.004),但未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R2=0.3485,P=0.092)。中国森林的地下碳分配变化范围1.460~25.100tChm-2a-1,平均值为9.217tChm-2a-1;中国森林的TBCA与年均气温相关关系不显著(P=0.196),但与年均降水量则呈显著正相关(R=0.480,P=0.021)。中国森林TBCA和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平均贡献分别为74.2%和25.8%;中国森林TBCA对土壤呼吸的贡献随土壤呼吸增大而增大,而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则随土壤呼吸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地下碳分配 土壤呼吸 凋落物
下载PDF
遮光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昌伟 仝川 +1 位作者 李文建 熊道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9-1273,共5页
通过设计1年以上的长期遮光处理,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当年生幼苗、3年生和5年生幼株的生长及5年生幼株不同遮光处理后针叶中紫杉醇和其前体(10-脱酰基巴卡丁Ⅲ)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红豆杉幼苗和... 通过设计1年以上的长期遮光处理,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当年生幼苗、3年生和5年生幼株的生长及5年生幼株不同遮光处理后针叶中紫杉醇和其前体(10-脱酰基巴卡丁Ⅲ)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红豆杉幼苗和幼株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当年生南方红豆杉幼苗必须在荫蔽环境下才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和健康的生长态势,对于3龄红豆杉幼株,全光照下,50%左右的红豆杉幼株死亡,对于5龄南方红豆杉植株,30%遮光率下有利于其健康生长;5年生南方红豆杉幼株全光照处理下的植株针叶中紫杉醇和10-脱酰基巴卡丁Ⅲ含量高于其他光照条件下的植株。南方红豆杉幼株针叶紫杉醇和10-脱酰基巴卡丁Ⅲ的最佳积累光照条件与其最适宜的生长发育光照环境并不完全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遮光 生长 紫杉醇 10-脱酰基巴卡丁Ⅲ
下载PDF
城市沿江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曾宏达 杜紫贤 +3 位作者 杨玉盛 李熙波 张雅纯 杨志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1-706,共6页
采用VarioELIII型元素分析仪,2007年7月分析了福州城市沿江3种土地覆被类型(芦苇湿地以及草坪和片林)土壤有机碳(SOC)与轻组有机碳(LFOC)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覆被类型SOC和LFOC含量均表现为在土壤表层富集并向下层递减的趋... 采用VarioELIII型元素分析仪,2007年7月分析了福州城市沿江3种土地覆被类型(芦苇湿地以及草坪和片林)土壤有机碳(SOC)与轻组有机碳(LFOC)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覆被类型SOC和LFOC含量均表现为在土壤表层富集并向下层递减的趋势,且人工绿地在土壤剖面(0~60cm)不同层次的SOC和LFOC含量均显著高于沿江芦苇湿地,其中,草坪0~20cm土层的SOC含量显著高于片林;沿江芦苇湿地转为草坪和片林后,其SOC储量分别增加了94.8%和72.0%,LFOC储量分别增加了225%和93%;城市沿江湿地转变为城市人工绿地后,因植物物种、密度以及周期性人工管理等变化,使土壤质量得以改善、SOC和LFOC储量增加,其中LFOC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较SOC敏感,以表层(0~20cm)土壤LFOC受到土地利用/覆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湿地 草坪 城市片林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原文传递
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仝川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37-5344,共8页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台风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开展的关于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飓风、台风干扰导致的森林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分解速率以及森林碳储存量动态变化较为复杂,与森林类型、林分空间位置以及台风过后的时间段密切相关。飓风引起的森林受损的恢复途径和机理与树冠受损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并受到光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及时的开花、结果以及充足的土壤种子库对森林植被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在景观和区域尺度量化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在这方面,整合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的模型模拟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台风影响损失的生态监测和长期定位研究,加强关于台风对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危害形式和危害程度的研究,以及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弥补我国在以上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飓风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影响 碳氮循环
下载PDF
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碳吸存与碳平衡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3 位作者 王义祥 谢锦升 杨少红 钟羡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To provid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species selection for carbon plantation, differences in carbon sequestration pattern and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two 36-year-old plantations of broad... To provid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species selection for carbon plantation, differences in carbon sequestration pattern and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two 36-year-old plantations of broadleaved species, Castanopsis 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Sanming, Fujian. Annual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was 13.639 and 6.599 t C·hm -2 a -1 , respectively, in the C. kawakamii and the C. lanceolata, among which the annual biomass C increment and the litterfall production was evenly distributed. To the annual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stem (wood plus bark) increment was much lower, and that of branch increment was much higher in the C. kawakamii than in the C. lanceolata (26.6% versus 40.3%, and 11.5% versus 0.3%). In both plantation, the above and belowground litterfall accounted 60% and 40% respectively for the annual litterfall production, which was estimated 7.183 t C·hm -2 a -1 in the C. kawakamii and 3.554 t C·hm -2 a -1 in the C. lanceolata. Annual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a C loss of 5.983 and 2.984 t·hm -2 a -1 from soil to atmosphere in the C. kawakamii and the C. lanceolata, respectively. Carbon balance analysis showed there were a positive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C sink), 7.656 and 3.615 t C·hm -2 a -1 , for the C. kawakamii and the C. lanceolata, respectively. For the purpose of carbon management, C. kawakamii might be a more suitable species than C. lanceolata in local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杉木 碳吸存 碳平衡
下载PDF
皆伐火烧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尹云锋 杨玉盛 +4 位作者 高人 陈光水 谢锦升 钱伟 赵月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2-355,共4页
关键词 皆伐火烧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黑碳
下载PDF
林木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唐承财 钟全林 王健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6,共7页
从林木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表达3方面对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进行综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茎根的表形特征、渗透调节、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变化、活性氧代谢、植物激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受干旱胁迫... 从林木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表达3方面对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进行综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茎根的表形特征、渗透调节、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变化、活性氧代谢、植物激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受干旱胁迫下林木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表达研究相对较少。最后提出了林木抗旱生理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研究指标、研究方法与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林木抗旱生理方面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抗旱生理 研究进展 林木
下载PDF
锡林郭勒退化草原不同禁牧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比较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仝川 冯秀 +1 位作者 张远鸣 仲延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91-2002,共12页
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退化草原经过长期围栏禁牧恢复演替(23a和10a)群落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围栏外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草原,揭示锡林郭勒退化草原长期围栏禁牧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随着群落的恢... 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退化草原经过长期围栏禁牧恢复演替(23a和10a)群落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围栏外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草原,揭示锡林郭勒退化草原长期围栏禁牧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随着群落的恢复演替,土壤总种子库物种组成和密度均增加,但持久性土壤种子库占土壤总种子库的比例下降。代表土壤总种子库的4月份取样,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433、4756粒.m-2和856粒.m-2,在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基本代表持久土壤种子库(persistent soil seed bank)的6月底取样,3个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多数植物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0~3cm层,各样地种子库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重度退化样地的持久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土壤总种子库的52.6%、47.4%和90.9%,;各样地一年生植物,构成了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对于严重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群落,只要在恢复起点仍有零星分布的羊草和大针茅植株,经过长期围栏禁牧可恢复其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库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围栏禁牧 土壤总种子库 持久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锡林郭勒草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