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MS同时测定铁皮石斛茎、叶、花中酚类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34
1
作者 黄彪 何伟 +2 位作者 吴建鸿 王红梅 李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2-268,共7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分析18种酚类物质的方法,测定比较铁皮石斛茎、叶、花部位含量差异。样品用甲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中的目标化合物经Waters T3 C_(18)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正、负离子扫描...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分析18种酚类物质的方法,测定比较铁皮石斛茎、叶、花部位含量差异。样品用甲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中的目标化合物经Waters T3 C_(18)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正、负离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以18种酚类物质标准品作为对照,在铁皮石斛样品中共检出15种酚类组分,分别为3,5-二羟基苯甲酸、橘皮素、绿原酸、槲皮素、芦丁、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丁香酸、香草酸、山柰酚、对香豆酸、芥子酸、阿魏酸、3-羟基肉桂酸、水杨酸。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多酚组分含量为花>叶>茎,相对于其他酚类组分,芦丁在铁皮石斛茎、叶、花中的含量均为最高。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主要酚类组分表现出一定的差别:铁皮石斛花中主要含有芦丁、咖啡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铁皮石斛叶中芦丁和阿魏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而铁皮石斛茎部主要酚类组分则为芦丁、阿魏酸与香草酸。实验结果可为铁皮石斛不同部位酚类组分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酚类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和蛋白质闪式联合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雄 肖志勇 +4 位作者 黄群 黄翔 杨燃 陈雷 王艺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121,183,共6页
采用闪式提取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SDS-PAGE电泳分析多糖的结构及蛋白质分子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闪式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采用闪式提取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SDS-PAGE电泳分析多糖的结构及蛋白质分子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闪式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70 s、液料比17 1(mL/g)、粉体粒度90目、提取电压100 V,猴头菇多糖提取得率达(9.24±0.15)%,蛋白质得率为1.33%。经红外光谱分析猴头菇多糖在3 400,2 930,1 400~1 200 cm^-1附近有吸收峰;SDS-PAGE电泳分析猴头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44.3,66.4 kDa附近。采用闪式提取法可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且能有效保护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闪式提取法 多糖 蛋白质 同步提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海藻寡糖(ADO) 增效尿素对小麦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朝霞 许加超 +8 位作者 盛泰 王学良 刘晓琳 张青 杨海征 田凤飞 郑迪 付晓婷 高昕 《农产品加工(下)》 2014年第11期61-63,66,共4页
我国以尿素为主的氮肥利用率较低,而增效氮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NUE)。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增效尿素,同时以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为对照组,进行小麦的大田试验。通过比较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氮素利用率、穗长、... 我国以尿素为主的氮肥利用率较低,而增效氮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NUE)。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增效尿素,同时以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为对照组,进行小麦的大田试验。通过比较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氮素利用率、穗长、粗蛋白及糖类含量等指标,探究ADO增效尿素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ADO增效尿素组小麦667 m2产量高达680.96 kg,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6.87%,2.28%,且小麦千粒质量及穗粒数均显著提高。ADO增效尿素组小麦的氮素利用率为43.18%,分别比普通尿素、Pasp增效尿素组提高了82.12%,43.36%,此外ADO增效尿素也增加了小麦穗长且使麦穗更为满,但对小麦粗蛋白、糖类含量无明显影响。对ADO增效尿素的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氮还给利用率,减少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寡糖 增效尿素 小麦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大型海藻多糖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路海霞 吴靖娜 +4 位作者 刘智禹 王学良 乔琨 陈贝 苏永昌 《渔业研究》 2017年第1期79-84,共6页
海藻多糖是大型海藻重要的组成成分,其生物活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藻多糖的水提、醇提、酸碱提、酶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6种方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详述了海藻多糖的免疫调... 海藻多糖是大型海藻重要的组成成分,其生物活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藻多糖的水提、醇提、酸碱提、酶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6种方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详述了海藻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介绍了海藻多糖在生物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海藻多糖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海藻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多糖 提取 生物活性 应用领域
下载PDF
高含油互叶白千层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丽君 陈达 +1 位作者 高楠 邱安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4-738,共5页
对比高含油互叶白千层组培苗不同种植密度的枝叶产量,开展种植密度、采收高度、采收时间对采收后死亡率的影响试验,以及不同季节枝叶含油率的检测,比较了组培苗与扦插苗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2 500株·hm^(-2)的栽培模式... 对比高含油互叶白千层组培苗不同种植密度的枝叶产量,开展种植密度、采收高度、采收时间对采收后死亡率的影响试验,以及不同季节枝叶含油率的检测,比较了组培苗与扦插苗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2 500株·hm^(-2)的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当年枝叶产量可达37.8t·hm^(-2),逐年递增,至第4年产量稳定,达43.95t·hm^(-2);采收高度对死亡率影响达显著水平,最佳采收高度50cm;最佳采收季节为11月上中旬;组培苗抗寒性明显优于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高含油 优株 高效栽培 配套技术
下载PDF
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方向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家光 《福建轻纺》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章梳理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未来预制菜产品将以健康美味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盛行,绿色环保成为行业标准,线上线下融合促发展等产业发展趋势,总之,预制菜行业需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环境变化,以更好地... 文章梳理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未来预制菜产品将以健康美味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盛行,绿色环保成为行业标准,线上线下融合促发展等产业发展趋势,总之,预制菜行业需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环境变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和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产业 食品安全 多样化 个性化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多种矿质元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彪 何伟 +3 位作者 刘文静 王红梅 李巍 吴建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8769-8774,共6页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同时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8种矿质元素Na(钠)、Mg(镁)、K (钾)、Ca (钙)、Fe(铁)、锰(Mn)、锌(Zn)、铜(Cu)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HNO3-...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同时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8种矿质元素Na(钠)、Mg(镁)、K (钾)、Ca (钙)、Fe(铁)、锰(Mn)、锌(Zn)、铜(Cu)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HNO3-H2O2微波消解前处理后,由ICP-MS检测方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花中8种元素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 8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4~0.9999。方法检出限为11.3~298.7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2%~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0.8%~7.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铁皮石斛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 金属元素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圃地测定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超早期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晖 林泽忠 +6 位作者 苏顺德 江晓丽 陈海强 吴炜 罗水金 潘隆应 郑仁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目的】利用立地条件相对均一的圃地建立短期测定林,通过分析67个参试杉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及遗传-环境互作效应对各性状选择的影响程度,探讨无性系苗期超早期选择策略,进一步对大量候选无性系开展快速初筛和超早期选... 【目的】利用立地条件相对均一的圃地建立短期测定林,通过分析67个参试杉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及遗传-环境互作效应对各性状选择的影响程度,探讨无性系苗期超早期选择策略,进一步对大量候选无性系开展快速初筛和超早期选择,以降低长期测定成本,提高无性系选育效率。【方法】利用杉木第3代种子园子代实生群体选择优良单株,扦插繁育成无性系,于圃地做性状短期测定。参试无性系67个,重复10次,12株小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造林1 a后,测定苗高、地径、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共4个生长性状指标,通过构建表型方差分析模型,估算遗传方差分量,以及遗传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分量的值,并利用ASReml软件分别估算遗传力和重复力。【结果】在圃地栽植1 a后,参试无性系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均值分别为0.640 m、1.010 cm、10.30条和0.28 m,4个观察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2.86%、14.88%、21.34%和14.89%;参试67个无性系在苗高、地径、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性状上存在显著遗传差异,测定性状的重复力均达0.74左右,遗传力估值均稳定在0.48左右;所测4个性状的遗传与环境互作方差分量占总遗传方差的35%左右;地径与苗高、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存在显著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以地径性状为指标进行选择,苗高、地径、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的遗传增益估值随着入选率的降低逐渐增高,但苗高、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重复力、遗传力以及遗传-环境互作方差比例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状变化;而地径则随着入选率的降低,重复力和遗传力估值下降,遗传-环境互作方差比例增大。当入选率降低到40%以下时,杉木无性系的苗高、侧枝数和最长侧枝长度3个性状的遗传-环境互作方差比例分别达到41.18%~48.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短期测定 遗传和环境互作分量 重复力 早期选择
原文传递
海藻寡糖(ADO)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朝霞 许加超 +8 位作者 盛泰 王学良 刘晓琳 张青 杨海征 田凤飞 郑迪 付晓婷 高昕 《农产品加工(下)》 2014年第10期1-4,8,共5页
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与氮素比例(ADO/N)为1%~4%的ADO硝态、铵态、酰胺态增效氮肥,并以相应氮素形态的普通氮肥(不添加ADO)、多肽(Pasp)增效氮肥(Pasp含量为2%)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油菜在长出真叶后的第1天、第... 利用海藻寡糖(ADO)制备ADO与氮素比例(ADO/N)为1%~4%的ADO硝态、铵态、酰胺态增效氮肥,并以相应氮素形态的普通氮肥(不添加ADO)、多肽(Pasp)增效氮肥(Pasp含量为2%)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油菜在长出真叶后的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2天、第29天(DAE1,DAE8,DAE15,DAE22,DAE29)的干质量及植株全氮量,确定ADO增效氮肥中的最佳ADO/N及增效效果较好的氮素形态,研究ADO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ADO硝态、铵态、酰胺态增效氮肥的最佳ADO/N分别为2%,3%,2%,且ADO对酰胺态氮素的增效作用最好、最稳定,油菜在生长过程中未出现枯萎、萎蔫现象。试验结果为ADO增效氮肥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参考,对提高我国农业氮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寡糖 增效氮肥 氮素形态 干质量 植株全氮量
下载PDF
真空采血管添加剂质量控制及其临床应用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钟德优 范月珍 +2 位作者 黄丽芳 黄键 孙学战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881-883,共3页
真空采血管发明于1937年,1943年在欧美流通,随之在实际临床使用中日趋完善,1971年在日本被正式使用,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1990年后部分医院开始使用,现今国产的真空采血管已占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已有100多家真空采血管生... 真空采血管发明于1937年,1943年在欧美流通,随之在实际临床使用中日趋完善,1971年在日本被正式使用,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1990年后部分医院开始使用,现今国产的真空采血管已占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已有100多家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的高品质和正确使用是制备高质量标本的前提,而添加剂又是决定真空采血管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就真空采血管添加剂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添加剂与血液混匀以及所制备的血液标本离心、检测时机和检测范围在临床应用中的影响和要求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采血管 添加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沙丁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丽琴 陈雅茹 +5 位作者 刘淑集 张玉苍 陈晓婷 苏永昌 罗联钰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过体外自由基化学体系分析对比不同分子量大小(10、5、1 kDa)的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得率最高;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7526 U/g、料液比1:20(g/mL)、pH 10.5、酶解温度67℃、酶解时间4 h,此条件下鱼鳞胶原蛋白肽得率最高,达43.44%±1.59%。通过超滤获得的分子量小于1k 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72 mg/mL和1.76 mg/mL;分子量为1~5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为1.45 mg/mL。结论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肽,且小于1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鱼鱼鳞 胶原蛋白肽 蛋白酶 膜分离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薏苡仁油对小鼠辐射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志勇 吴黎敏 方丽金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3期152-153,157,共3页
目的:目的:探讨薏苡仁油对小鼠的辐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辐射模型对照组及薏苡仁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玉米油及薏苡仁油0.15g/kg BW、0.30g/kg BW、0.90g/kg BW,连续14d。以3Gy剂量射线(钴60)对小... 目的:目的:探讨薏苡仁油对小鼠的辐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辐射模型对照组及薏苡仁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玉米油及薏苡仁油0.15g/kg BW、0.30g/kg BW、0.90g/kg BW,连续14d。以3Gy剂量射线(钴60)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观察比较各组小鼠实验前后体质量增长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射线照射后骨髓细胞DNA含量、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薏苡仁油能增加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及骨髓细胞DNA含量,并可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影响。结论:薏苡仁油具有较好的辐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辐射保护 小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锋 《现代食品》 2020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极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是直接关系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食...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极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是直接关系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管理,提高食品质量,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 安全问题 生产加工 安全控制 问题研究
下载PDF
医用胶原修复膜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和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哲翔 王建华 +1 位作者 袁平 张其清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验证和评价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过氧化氢溶液、低p H孵放和γ射线辐照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呼肠弧病毒Ⅲ(respiratory ente... 目的验证和评价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过氧化氢溶液、低p H孵放和γ射线辐照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呼肠弧病毒Ⅲ(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Ⅲ,Reo 3)、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猪肾细胞(PK-15)进行病毒增殖和感染性评价,Karber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对牛腱片样品进行3%过氧化氢、低p H孵放处理(pH 3.4±0.3),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将医用胶原修复膜中间品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为25 k Gy),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结果经3%过氧化氢溶液处理1 h后,样品VSV和PRV的病毒灭活值均大于4 Logs;经低p H孵放处理14 d后,样品中已检测不到VSV和PRV,病毒灭活值分别为6.55和5.59 Logs;经25 k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样品中VSV、PRV、Reo3和PPV均被有效灭活,病毒灭活值分别为5.64、4.35、4.87和5.36 Logs。结论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的3种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均有效,经灭活/去除病毒后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原修复膜 病毒灭活/去除 过氧化氢溶液 低pH孵放 Γ射线辐照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姜黄素工艺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庆飞 苏航 +3 位作者 肖志勇 何洪 安凤平 宋洪波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采用闪式提取法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以姜黄为原材料,姜黄素得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闪式提取姜黄素工艺。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4%、料液比1︰30 ... 采用闪式提取法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以姜黄为原材料,姜黄素得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闪式提取姜黄素工艺。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4%、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64 s、转速5 000 r/min。在该条件下,姜黄素得率达62.79±0.14mg/g。闪式提取法能够高效提取姜黄素,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闪式提取 姜黄素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姜黄素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茜茜 肖志勇 +3 位作者 朱翠萍 黄美霞 刘清华 王英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36-40,共5页
目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优化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姜黄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体积、提取温度等为主要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 目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优化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姜黄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体积、提取温度等为主要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无水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剂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0 min,80℃热水作为提取剂,提取剂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 min,提取温度80℃。验证试验姜黄素提取率为1.139%,与预测值1.129%相近。结论经优化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具有稳定性和可行性,可用于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内部沸腾法 响应曲面法 超声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姜黄素-胡椒碱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茜茜 王英豪 +2 位作者 肖志勇 刘清华 王颖峥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以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胡椒碱共载脂质体的处方参数。结果显示,脂质体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优化参数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6,成膜溶剂体积为20 mL、成膜温度... 以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胡椒碱共载脂质体的处方参数。结果显示,脂质体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优化参数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6,成膜溶剂体积为20 mL、成膜温度为40℃、水化溶剂体积为20 mL、水化温度为60℃。所得优化脂质体的粒径为(95.5±1.8)nm,ζ电位为(–0.3±0.1)mV,姜黄素和胡椒碱的包封率为(97.46±0.36)%和(96.74±1.09)%,二者的载药量为(1.56±0.09)%和(0.07±0.01)%。然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制品对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姜黄素原料药及其脂质体相比,姜黄素-胡椒碱共载脂质体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强。Transwell迁移试验结果显示,与姜黄素原料药及其脂质体相比,姜黄素-胡椒碱共载脂质体作用下的细胞迁移数目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胡椒碱 脂质体 处方优化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绞股蓝提取物用于护肤品的功效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夏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温度为90℃,m(绞股蓝粉末)∶V(80%乙醇)=1 g∶20 mL,回流2 h条件下,绞股蓝提取率为13.75%,黄酮质量分数为1.34%。绞股蓝提取物在质量浓度达0.04 mg/mL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VC相近,可达85%;在质量浓度达0.018 mg/mL时,对DPPH自由... 在温度为90℃,m(绞股蓝粉末)∶V(80%乙醇)=1 g∶20 mL,回流2 h条件下,绞股蓝提取率为13.75%,黄酮质量分数为1.34%。绞股蓝提取物在质量浓度达0.04 mg/mL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VC相近,可达85%;在质量浓度达0.018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9.64%。绞股蓝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最高时,质量浓度为600μg/mL,抑制率为57.58%。绞股蓝提取物同1%丙二醇相比,有一定的保湿功效。绞股蓝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绞股蓝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2.43 mg/mL时有较佳的抗炎效果。对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美白保湿、抑菌等方面进行了完整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抗氧化 体外美白评价 抑菌抗炎 保湿
下载PDF
饭甑青冈叶绿体基因组及特征分析
19
作者 陆叶 叶代全 +3 位作者 翁禹豪 郑雪燕 李勇 刘鹏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全长为160796 bp,共注释129个基因,其中包括83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饭甑青冈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偏向以A或U结尾,亮氨酸(Leu)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Cys)使用率最低。重复序列分析共检测到292个SSR位点,其中单碱基重复的SSR位点最多,有183个,无六碱基重复。壳斗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反向重复区的位置和边界区域的基因分布无明显的收缩与扩张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饭甑青冈与云山青冈(C.sessilifolia)、小叶青冈(C.myrsinifolia)亲缘关系密切。该研究为饭甑青冈的分子标记、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甑青冈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壳斗科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发酵猴头菇对粗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寿辉 吴俐 +2 位作者 孙钧政 肖志勇 李怡彬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为探究益生菌发酵处理猴头菇对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探讨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酵母菌(高糖型)发酵处理对猴头菇水提物提取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益生菌发酵后对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与红外光谱结构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益生菌发酵处理猴头菇对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探讨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酵母菌(高糖型)发酵处理对猴头菇水提物提取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益生菌发酵后对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与红外光谱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益生菌发酵相比,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酵母菌(高糖型)发酵后猴头菇水提物提取率分别降低7.50%、3.50%、10.10%,但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分别提高25.46%、26.98%、20.20%,其中长双歧杆菌发酵得到的粗多糖提取率最高(11.55%);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益生菌发酵猴头菇最佳工艺为:长双歧杆菌添加量为20%、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水提物提取率为27.85%,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为62.87%,粗多糖提取率为17.51%。猴头菇经酵母菌发酵后,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最高,达6.07 umol·g^(-1);长双歧杆菌发酵后的粗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与未经益生菌发酵的粗多糖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益生菌发酵后与未发酵的猴头菇粗多糖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峰位置略微偏移,具有相似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发酵 猴头菇 粗多糖 总抗氧化能力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