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患者院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高文峰 傅晓敏 +1 位作者 谢纳新 谢文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糖尿病患者801例,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主题,通过问卷调...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糖尿病患者801例,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组内讨论确定血糖控制率低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比较QCC前后糖尿病患者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糖尿病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情况。结果 QCC活动实施前,患者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DM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7.8%(623/801),70.2%(562/801),60.3%(483/801),64.4%(516/801),而纳入QCC活动后分别为93.9%%(752/801),94.9%%(760/801),85.0%(681/801),86.3%(691/801),各项指标均较活动前有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应用于糖尿病院外健康管理工作中,对血糖控制率的整体提高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糖尿病 院外健康管理 血糖控制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比较
2
作者 谢璇红 洪亚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6例)。另选择同阶段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描记各组12导联ECG,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4组研究对象心肌复极异常ECG表现,比较观察组各亚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观察各组T波峰-末(Tp-Te)间期、QT间期离散程度(QTd)、QTc间期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长于对照组(P<0.001)。AMI组患者ST段和T波异常率、Tp-Te间期、QTd、QTc间期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SAP组和UAP组(P<0.001);UAP组以上指标均高于SAP组(P<0.001)。不同类型CHD患者Gensini积分均与Tp-Te间期、QTd、QTc间期呈正相关(P<0.05),其中AMI患者相关度最高。结论CHD患者较正常体检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明显延长,CHD患者中AMI患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延长最为明显。不同类型CHD患者心肌复极ECG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心肌复极
下载PDF
中老年体检人群ST-T波改变分布及规律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璇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探究中老年体检人群ST-T波改变分布及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50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有ST-T波改变,并以此分为两组[发生ST-T... 目的:探究中老年体检人群ST-T波改变分布及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50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有ST-T波改变,并以此分为两组[发生ST-T波改变(观察组)与未发生ST-T波改变(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体检资料,分析ST-T波改变的分布特征,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中老年体检人群发生ST-T波改变的相关因素。结果:1 500例中老年体检人群中,有236例出现ST-T波改变,检出率15.73%;两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65~80岁、高血压占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糖尿病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TC、TG、LDL-C水平高是中老年体检人群发生ST-T波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体检人群ST-T波改变检出率较高,发生ST-T波改变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高龄、高血压人群的监测,针对有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体检人群 ST-T波改变 分布 规律
下载PDF
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阿评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以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高频彩超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图像特点。结果手术或病理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5个,良...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以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高频彩超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图像特点。结果手术或病理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5个,良性病变71个;高频彩超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8个,良性病变68个,高频彩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 06%、86. 84%、93. 40%;甲状腺恶性结节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半定量分析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有效手段,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使用超声半定量分析法可促进诊断准确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高频彩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时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文钦 高文峰 +3 位作者 李顺元 赵桀 李杨亿 张良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528-45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时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0.5、1.0μg/kg芬太尼组(F0.5组、F1.0组)。采用血浆靶控(TCI)输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时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0.5、1.0μg/kg芬太尼组(F0.5组、F1.0组)。采用血浆靶控(TCI)输注异丙酚后,3组分别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0.5、1.0μg/kg,3 min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按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的浓度梯度比值为1.2。若未出现体动反应,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梯度;出现体动反应者,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梯度,计算各组异丙酚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_(50)),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_(50)),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F0.5、F1.0组异丙酚抑制肠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的EC_(50)及其95%CI分别为3.08(2.78~3.42)、2.75(2.50~3.02)、2.05(1.98~2.13)μg/ml,异丙酚EC_(50)呈递减趋势(P〈0.05);AAI_(50)及其95%CI分别为28.92(24.26~31.72)、30.95(18.79~32.67)、33.72(31.85~36.24),AAI_(50)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中F1.0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C组和F0.5组(P〈0.05)。结论 高龄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时,芬太尼联合异丙酚TCI,可使异丙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C_(50)降低,而复合芬太尼1μg/kg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检查 芬太尼 异丙酚 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_(50))
下载PDF
肝硬化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阿评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6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根据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金标准)分为肝硬化患者(试验组)和非肝硬化患者(对照组)... 目的观察肝硬化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根据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金标准)分为肝硬化患者(试验组)和非肝硬化患者(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并观察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Dpv、Qpv均较对照组高(P<0.05),Vpv则比对照组低(P<0.05)。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同Dpv、Qpv之间呈正相关(r=0.410,0.287,P<0.05),与Vpv呈负相关(r=-0.718,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肝硬化的诊断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姚玉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选取100例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探索人员,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发生重构率(84.00%)、斑块检出...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选取100例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探索人员,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发生重构率(84.00%)、斑块检出率(90.00%)、斑块面积(1.84±0.31)cm^2、IMT(1.95±0.62)mm均高于对照组发生重构率(12.00%)、斑块检出率(5.00%)、斑块面积(0.52±0.26)cm^2、IMT(0.61±0.31)mm,观察组AD(7.15±0.21)mm、S(0.42±0.02)m/s、D(0.11±0.01)m/s、RI(71.32±5.49)%、PI(172.31±8.42)%均低于对照组AD(8.62±0.34)mm、S(0.92±0.42)m/s、D(0.86±0.42)m/s、RI(61.21±4.85)%、PI(198.53±9.13)%(P<0.05)。同时高频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78%、90.00%、2.22%、10.00%。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了解颈动脉血管重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2型糖尿病 颈动脉血管重构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姚玉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5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5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并对不同部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5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并对不同部位检查结果、病变例数以及下肢动脉内径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在不同部位检查结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的病变例数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的下肢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更加详细的显示病变部位,从而对病变阳性率起到提高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羟考酮对异丙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患者扩宫口反应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文钦 江惠琼 +3 位作者 高文峰 陈如霜 江长城 谢文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异丙酚抑制扩宫口反应时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自愿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和羟考酮Ⅰ组、Ⅱ组、Ⅲ组。4组均采用效应室靶控(TCI)输注始靶浓度为2.0μg/mL的异丙酚,...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异丙酚抑制扩宫口反应时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自愿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和羟考酮Ⅰ组、Ⅱ组、Ⅲ组。4组均采用效应室靶控(TCI)输注始靶浓度为2.0μg/mL的异丙酚,达靶浓度后C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羟考酮0、0.05、0.1、0.2mg/kg,3min后行人工流产术。依据患者有无体动反应按序贯法确定异丙酚靶浓度,相邻浓度梯度比为1.2。观察各组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HR、SpO2,异丙酚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腹痛程度以及宫颈口松弛程度。结果异丙酚EC50随羟考酮剂量增加呈递减趋势(P<0.05);0.1及0.2mg/kg羟考酮组较其他2组的异丙酚用量下降、术后腹痛程度评分及止痛药使用率降低(P<0.05);各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0.2mg/kg羟考酮组较0.1mg/kg组术中不良反应增加(P<0.01);0.1及0.2mg/kg羟考酮组的宫颈口松弛程度较其他2组增加(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可使异丙酚抑制扩宫口反应的EC50降低,镇静深度变浅。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复合羟考酮0.1mg/kg可使人工流产术扩宫过程中的呼吸、循环更稳定,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镇痛 羟可酮 二异丙酚 麻醉 静脉
下载PDF
芬太尼对异丙酚抑制高龄患者肠镜检查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影响
10
作者 谢文钦 江惠琼 +3 位作者 高文峰 赵桀 李顺元 孙加晓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异丙酚抑制高龄患者肠镜检查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肠镜检查术的高龄患者90例,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81±7)岁(75~89岁),ASAⅡ~Ⅲ级,体质量指数19~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异丙酚抑制高龄患者肠镜检查体动反应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肠镜检查术的高龄患者90例,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81±7)岁(75~89岁),ASAⅡ~Ⅲ级,体质量指数19~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0),即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芬太尼组(F0.5组、F1.0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TCI)异丙酚,3组初始靶浓度为2.0μg/mL,达靶浓度后,C组、F0.5组、F1.0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0,0.5,1.0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3min后行肠镜检查术。检查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头部或四肢有目的的较大动作,则定义为肠镜检查诱发的体动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浓度值差0.5μg/mL,出现体动反应者,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若未出现体动反应,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异丙酚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C组、F0.5组、F1.0组的EC50及其95%CI分别为3.05(2.72~3.36),2.76(2.45~3.09),2.20(1.72~2.67)μg/mL,异丙酚EC50呈递减趋势(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肠镜检查术时,随着复合芬太尼剂量的增加,异丙酚抑制肠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的EC50随之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芬太尼 二异丙酚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