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仲萍 周辉良 +1 位作者 曹林升 高锐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前列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月龄(幼年期)、6月龄(成年期)和12月龄(老年期)SHR组和血压正常WKY组各5只,分别计算腹侧前列腺指数;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前列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月龄(幼年期)、6月龄(成年期)和12月龄(老年期)SHR组和血压正常WKY组各5只,分别计算腹侧前列腺指数;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腹侧前列腺组织中NGF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1月龄时,SHR和WKY前列腺指数分别为:1.16±0.06、1.03±0.09;6月龄时,SHR和WKY前列腺指数分别为:1.12±0.14、0.93±0.07;12月龄时,SHR和WKY前列腺指数分别为:1.11±0.05、0.96±0.09;SHR组腹侧前列腺指数无论成年期还是老年期均高于WKY组(P<0.05),在幼年期则差别不明显(P>0.05)。NGF及其mRNA在SHR组和WKY组的不同时期的腹侧前列腺组织中均有表达,随着月龄增长,NGF及其mRNA在SHR组和WKY组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在同一个月龄期,SHR组表达强度高于WKY组(P<0.05)。结论:在发生BPH的SHR中,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能是BPH和高血压发病的共同机制之一,NGF在这一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血压 神经生长因子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1受体亚型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傅俊杰 周辉良 +5 位作者 高锐 曹林升 毛厚平 薛学义 罗义麒 林曦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1受体亚型含量的变化。方法收集经尿道电切除的增生前列腺新鲜标本共47例,分为单纯BPH组23例和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BPH组24例,RT—PCR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的α1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1受体亚型含量的变化。方法收集经尿道电切除的增生前列腺新鲜标本共47例,分为单纯BPH组23例和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BPH组24例,RT—PCR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的α1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α1A、α1B、α1D 3种α1受体亚型mRNA在47例BPH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22、0.97±0.16、1.00±0.28(P〉O.05),表达比例为32.4%:33.1%:34.5%,3种亚型的表达没有差别。α1受体总mRNA和α18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合并高血压BPH组与单纯BPH组无差别,但α1A和α1D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却发生了变化。在合并高血压BPH组中,3种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16、0.95±0.14、0.84±0.17(P〈0.05),表达比例为37.1%:33.4%:29.5%,以α1A亚型的表达占优,且高于单纯BPH组(P〈0.05)。在单纯BPH组中,3种受体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0.22、0.98±0.18、1.19±0.27(P〈0.05),表达比例为27.7%:32.7%:39.4%,以QID亚型的表达占优,且高于合并高血压BPH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BPH组,合并高血压BPH组的α1A型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重点阻滞α1A型受体亚型的功能可能更有利于高血压合并BPH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高血压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原文传递
沙利霉素对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87/ADM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斌 周辉良 +1 位作者 王可举 郑勇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霉素对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87/ADM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具有浓度梯度(0.2、1、5μM)的沙利霉素、DMSO组、对照组处理24、48、72h后的各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24h后的细胞周期时相分布... 目的探讨沙利霉素对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87/ADM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具有浓度梯度(0.2、1、5μM)的沙利霉素、DMSO组、对照组处理24、48、72h后的各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24h后的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凋亡率。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沙利霉素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越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药物浓度越高,G0/G1期细胞也明显增多,凋亡率也明显升高。结论沙利霉素可抑制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增长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霉素 膀胱癌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经耻骨后与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跃东 曾彦恺 +5 位作者 刘菲 王雪刚 黄海超 刘荣福 陈斌 邢金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1-745,共5页
目的 比较经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TVT)与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女性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 76岁,平均47.8岁;病程2~20年,平均... 目的 比较经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TVT)与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女性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 76岁,平均47.8岁;病程2~20年,平均8.3年.均有分娩生育史,分娩次数1~5次;经阴道分娩98例,剖宫产22例.120例中45例行TVT(TVT组),75例行TVT-O(TVT-O组).TVT组患者年龄(45.1±6.0)岁;体重指数(23.3 ±3.8) kg/m2;既往有子宫手术史23例;术前绝经34例;病程(5.8±2.9)年;术前24h尿垫试验(4.6±1.7)个.TVT-O组患者年龄(50.5±7.1)岁;体重指数(24.8±3.3)kg/m2;既往有子宫手术史29例;术前绝经32例;病史(6.1±3.0)年;术前24h尿垫试验(4.5±2.1)个.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主观疗效、客观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0例患者随访72~192个月,平均121个月.TVT组完全满意率为89.0%(40/45),TVT-O组完全满意率为92.0% (69/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组咳嗽试验阴性率为84.4% (38/45),TVT-O组咳嗽试验阴性率为76.0%(5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 (9/45,15/75),其中,TVT组膀胱尿道损伤发生率为8.9% (4/45),TVT-O组为4.0% (3/75);TVT组大腿内侧疼痛发生率为0,TVT-O组为6.7% (5/75);术后尿频、排尿不尽的发生率TVT组为6.7%(3/45),TVT-O组为5.3% (4/75);TVT组术后出现1例需处理的排尿困难;TVT-O组出现2例吊带侵蚀.结论 TVT组和TVT-O组患者远期主观疗效相仿.客观疗效TVT组略优于TVT-O组.两者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无差别,但不同术式出现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经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重视女性膀胱癌诊疗技术的提升 被引量:4
5
作者 邢金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肿瘤存在性别差异已是共识.虽然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仅为男性的30%,但其预后远不如男性患者.因此对其诊治应高度重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目前是否保留女性患者的生殖器官仍存在较大争议.综合文献报道,盆... 肿瘤存在性别差异已是共识.虽然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仅为男性的30%,但其预后远不如男性患者.因此对其诊治应高度重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目前是否保留女性患者的生殖器官仍存在较大争议.综合文献报道,盆腔器官保留与否主要与膀胱肿瘤浸润程度有关,同时需考虑患者本人的意愿.关于女性患者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由于至今女性膀胱全切除例数报道较少,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对比研究在方法、例数等方面均有瑕疵.因此,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各中心的技术特点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总之,早期诊断是提高女性膀胱癌预后的决定因素.传统女性膀胱全切除术对术后性功能有明显影响,保留盆腔器官的手术应作为有选择患者的优先考虑的术式.改善女性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尿控和性功能尤为迫切、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膀胱癌 治疗 预后 进展
原文传递
幼儿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陈跃东 王雪刚 +6 位作者 史连国 刘菲 刘荣福 陈斌 王惠强 庄炫 邢金春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和病例回顾及复习,对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因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例幼儿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治情况,并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及万方数据库,对2016年3月前文献报道的膀胱原始... 目的通过文献和病例回顾及复习,对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因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例幼儿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治情况,并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及万方数据库,对2016年3月前文献报道的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复习。本例患儿,2岁7个月,因排尿困难,膀胱巨大肿物入院,活检病理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结果患儿予以导尿解除排尿困难,准备给予化疗但患儿家属拒绝,4个月后死亡。通过文献检索,已有19例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因肉瘤)的病例报告,结合本组1例,共有20例患者。发病年龄2岁7个月~81岁(平均44.7岁)。男12例,女8例。临床上表现的主要症状有血尿12例(60%),排尿困难9例(45%),下尿路刺激症状2例,双侧肾积水2例,淋巴性水肿(下肢、阴茎、阴囊)1例,下腹部肿物1例,下腹部疼痛1例。诊断时已发现肿瘤转移有5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6例,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5例行TURBT术,11例行化疗。有13例获得随访,其中最长随访时间3年,平均随访时间10.88个月,5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恶性软组织瘤,术前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该肿瘤侵犯性高,预后差,根治性切除,再配合化疗和放疗,有望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尤因肉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