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下肢痛型与腰腿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大肌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纳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下肢痛组与...目的:基于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下肢痛型与腰腿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大肌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纳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各30例)。将2组患者腰大肌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以垂直于腰大肌纵轴的最长横轴所在平面为横截面,计算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以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与L 5椎体横截面积之比为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比较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组内不同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不同疼痛病程患者间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2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与疼痛程度、疼痛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下肢痛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明显大于腰腿痛组患者(0.62±0.05 vs. 0.5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20, P<0.001)。下肢痛组、腰腿痛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均明显小于中度疼痛患者(0.61±0.05 vs. 0.65±0.04;0.53±0.03 vs. 0.5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22, P=0.022;t=3.502, P=0.002)。下肢痛组、腰腿痛组患者中短病程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均明显大于长病程患者(0.64±0.05 vs. 0.59±0.04;0.57±0.04 vs. 0.53±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70, P=0.016;t=2.941, P=0.00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LDH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与疼痛程度、疼痛病程均呈负相关关系( P<0.05)。 结论:LDH患者腰大肌的萎缩程度随疼痛程度、疼痛病程的增加而加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下肢痛型与腰腿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大肌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纳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各30例)。将2组患者腰大肌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以垂直于腰大肌纵轴的最长横轴所在平面为横截面,计算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以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与L 5椎体横截面积之比为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比较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下肢痛组与腰腿痛组组内不同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不同疼痛病程患者间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2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与疼痛程度、疼痛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下肢痛组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明显大于腰腿痛组患者(0.62±0.05 vs. 0.5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20, P<0.001)。下肢痛组、腰腿痛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均明显小于中度疼痛患者(0.61±0.05 vs. 0.65±0.04;0.53±0.03 vs. 0.5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22, P=0.022;t=3.502, P=0.002)。下肢痛组、腰腿痛组患者中短病程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均明显大于长病程患者(0.64±0.05 vs. 0.59±0.04;0.57±0.04 vs. 0.53±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70, P=0.016;t=2.941, P=0.00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LDH患者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与疼痛程度、疼痛病程均呈负相关关系( P<0.05)。 结论:LDH患者腰大肌的萎缩程度随疼痛程度、疼痛病程的增加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