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人类基因组学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刈 戴朴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第三代基因组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目前是与分子标记有关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连锁分析或关联研究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于生物的起源、进化及迁移等群体遗传学研究、疾病相关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等诸多领域... 第三代基因组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目前是与分子标记有关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连锁分析或关联研究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于生物的起源、进化及迁移等群体遗传学研究、疾病相关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等诸多领域。随着检测和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NPs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将成为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组学 连锁分析 关联分析
下载PDF
GJB2 235delC纯合突变致聋患者的听力表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畅 蒋刈 +5 位作者 黄莎莎 康东洋 张昕 杨苏燕 江远仕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致聋患者的听力表型,着重分析其双耳听力对称性情况。方法 2007年至2014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筛查出的100例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对其听力学表型及双耳听力对称性情... 目的探讨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致聋患者的听力表型,着重分析其双耳听力对称性情况。方法 2007年至2014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筛查出的100例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对其听力学表型及双耳听力对称性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100例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以极重度(51%)、重度(20%)和中重度(21%)常见。听力曲线图形以下降型(37%)和平坦型(21%)常见。100例患者中,图形或听力损失程度不对称的有61例,不对称性检出率为61%,其中包括:双耳听力曲线图形不对称(A型)36例,其中一耳为残余型听力或全聋者(Aa型)11例;规则性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对称(B型)18例;不规则性双耳听阈不对称(C型)7例。听力不对称患者中,极重度听力损失21例(34.4%),重度听力损失17例(27.9%),中重度听力损失17例(27.9%);听力曲线图图形以下降型(36.1%)和平坦型(23.0%)最常见。听力对称患者中,极重度听力损失为30例(76.9%);听力图形以下降型(38.5%)和残余型(30.8%)最常见。结论 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致聋患者的双耳听力表型呈现多样性,且有较大比例的患者双耳听力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 235delC 听力表型 不对称听力
下载PDF
耳鸣相关脑区改变PET/CT脑代谢及灌注显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美福 李瑞玉 +6 位作者 陈文新 陈洪 戴红峰 林碧玉 郑昊 周硕 陈彩龙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耳鸣相关脑区的代谢及血流灌注变化,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18F-FDG/13N-NH3·H2O PET/CT脑显像,采用ROI技术对43例耳鸣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单侧葡... 目的:研究耳鸣相关脑区的代谢及血流灌注变化,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18F-FDG/13N-NH3·H2O PET/CT脑显像,采用ROI技术对43例耳鸣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单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24例、32个脑区;左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等;右侧特定的脑区位于颞上回、颞中回等。其中有24个(75%)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18F-FDG PET/CT显像双侧葡萄糖代谢增高者共10例,左、右各10个脑区,非对称性分布,其中有18个(90%)区域伴血流灌注增高。5例耳鸣患者代谢低于正常,特定脑区位于右侧颞上回、颞中回,相应脑区血流灌注低于正常。18F-FDG及13N-NH3·H2O PET/CT显像脑区代谢及灌注改变与耳鸣的侧别无关。结论主观性耳鸣患者相关脑区的改变较广泛而不仅局限于听中枢,以糖代谢和血流灌注增高为主要表现,与耳鸣侧别无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与脑血流灌注改变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葡萄糖代谢 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Brandt-Daroff训练对BPPV残余头晕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韵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良性位置性眩晕治愈后残余头晕采取Brandt-Daroff耳石习服训练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门诊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残余头晕患者总计84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敏使朗口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良性位置性眩晕治愈后残余头晕采取Brandt-Daroff耳石习服训练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门诊良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残余头晕患者总计84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敏使朗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Brandt-Daroff耳石习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DHI、V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DHI、V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治愈后残余头晕患者,接受Brandt-Daroff耳石习服训练,可改善头晕及行走不稳感,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dt-Daroff耳石习服训练 良性位置性眩晕 头晕 敏使朗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高频电诱发镫骨肌反射测试在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浩伟 林碧玉 +4 位作者 李燕萍 王一红 陈志伟 郭明勇 陈婷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术后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测试的特性及其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lod,ESRT)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C值)...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术后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测试的特性及其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lod,ESRT)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C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植入诺尔康CS-10A型人工耳蜗的患者26例,对受试者进行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ESR测试,测试电极为2号、7号、12号、17号、23号,获取相应的ESRT,并记录常用程序中相应电极的C值。对5个电极间的ESRT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ESRT和C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6名受试者的120个电极可引出ESR,总引出率为92.3%;5个电极间的ES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蜗顶至蜗底呈上升趋势;5个电极的ESRT与C值均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ESRT可指导耳蜗和听神经形态正常及无其他植入禁忌症的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C值的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探测音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最大舒适阈值
下载PDF
Ad5-IFN-γ-GFP重组腺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喉旁组织IFN-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勇 李瑞玉 +1 位作者 王一红 高玉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喉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Ad5-IFN-γ-GFP重组腺病毒,将转染IFN-γ的BMSCs注射到小鼠喉旁组织,第1、3、7、14、28天取骨髓和喉旁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IFN-γ蛋白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喉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Ad5-IFN-γ-GFP重组腺病毒,将转染IFN-γ的BMSCs注射到小鼠喉旁组织,第1、3、7、14、28天取骨髓和喉旁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IFN-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MOI=100和转染时间72h时,细胞上清液IFN-γ表达水平分别达到峰值。注射空白培养液和空白mBMSC的骨髓和喉旁组织IFN-γ基本不表达。注射病毒转染的mBMSC后,骨髓和喉旁组织中都开始大量表达IFN-γ,且表达量随注射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IFN-γ导入BMSCs并通过小鼠喉旁局部注射,可以在组织获得持久表达。为临床IFN-γ基因治疗喉部肿瘤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喉旁组织 腺病毒
下载PDF
精准微创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戴朴 蒋刈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41,共5页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人工耳蜗手术从原来的微创手术入路,到"柔"手术电极植入保留残余听力,发展到现在的疑难耳蜗的精准定位及保留内耳精细结构的微创电极植入。这对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的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均...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人工耳蜗手术从原来的微创手术入路,到"柔"手术电极植入保留残余听力,发展到现在的疑难耳蜗的精准定位及保留内耳精细结构的微创电极植入。这对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的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手术径路设计,减少人工耳蜗植入的皮瓣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柔"手术技巧植入电极,保护耳蜗内精细结构和残余听力;通过对内耳畸形分类的标准化探索,影像重建对耳蜗结构及植入后电极位置的研究,实现个体化电极选择和精准电极植入;通过结合耳聋基因诊断预测植入效果,使得耳聋康复更加精准。让人工耳蜗植入步入精准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精准 微创
下载PDF
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叶青 Jan Kiefer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有残余听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15例有残余听力的患者接受了保护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电极植入深度在19mm~24mm左右。术后分别检... 目的介绍一种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有残余听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15例有残余听力的患者接受了保护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电极植入深度在19mm~24mm左右。术后分别检测单纯使用助听器、单纯使用人工耳蜗、人工耳蜗结合助听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听力。结果15例患者中,有13例术后残余听力保存良好,仅分别丢失5~20dB听力,但另2例术后残余听力全部丧失。术后在安静、信噪比15dB和10dB三种不同状态下的言语测试结果显示,人工耳蜗结合助听器使用者测试得分始终保持在很高水平;单纯使用人工耳蜗者也有较好的成绩,但在信噪比达10dB的条件下,测试成绩下降;而单纯使用助听器者,不仅在安静状态下听力成绩不甚理想,一旦加入竞争性噪声,听力测试成绩急剧下降。结论保护和利用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象从重度或极重度聋扩大到高频为重度或极重度聋,低频(≤500Hz)为中、轻度聋的患者。接受这项技术患者的听力和言语识别能力均明显优于其单纯配戴助听器和单纯使用人工耳蜗时的听力和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耳聋 听力保护
下载PDF
外耳道胆脂瘤与中耳胆脂瘤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一红 叶青 +1 位作者 王增林 滕彬彬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比较和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与中耳胆脂瘤临床特征,尤其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病变对面神经骨管破坏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2003-01-2014-08期间经手术证实胆脂瘤病变侵蚀面神经骨管的中耳胆脂瘤125例... 目的:比较和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与中耳胆脂瘤临床特征,尤其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病变对面神经骨管破坏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2003-01-2014-08期间经手术证实胆脂瘤病变侵蚀面神经骨管的中耳胆脂瘤125例、外耳道胆脂瘤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耳道胆脂瘤病程(4.97±7.51)年,中耳胆脂瘤(16.60±14.42)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耳道胆脂瘤75.0%(21/28)为气化型乳突,中耳胆脂瘤88.0%(110/125)为板障型乳突。外耳道胆脂瘤面神经骨管破坏78.6%(22/28)发生在乳突段,中耳胆脂瘤60.8%(76/125)发生在鼓室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小骨的破坏中,中耳胆脂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外耳道胆脂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规管缺损在中耳胆脂瘤病例中发生率为30.4%(38/125),显著高于外耳道胆脂瘤的10.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所导致面神经骨管破坏的位置不尽相同。手术治疗前需认真专科检查,仔细阅片,术中细致操作,方可最大限度避免面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耳道 中耳 面神经
原文传递
MSCT多模态三维重建观测颞骨结构及对人工耳蜗手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一红 李瑞玉 +3 位作者 陈彩龙 王晓燕 林美福 周硕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MSCT影像三维多模态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应用双阈值重建技术显示耳蜗、前庭、半规管的膜性立体结构及听小骨,颞骨透明成像,逐一融合显示听小骨、内耳与颞骨的关系;2面神经曲面... 目的探讨采用MSCT影像三维多模态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应用双阈值重建技术显示耳蜗、前庭、半规管的膜性立体结构及听小骨,颞骨透明成像,逐一融合显示听小骨、内耳与颞骨的关系;2面神经曲面重建显示面神经的走行,观察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外耳道后壁、鼓索神经等邻近结构的关系;3双斜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测量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距离。结果该组83例,内耳畸形11例中Mondini畸形2例、半规管畸形2例、共同腔畸形2例、内听道狭窄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4例。正常结构耳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距离左侧(0.270±0.057)cm,右侧(0.280±0.068)cm。术后复查5例,清晰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结论多模态重建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中耳和内耳解剖的需要,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可应用于术后复查植入电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模态重建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 颞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Otoplan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和电极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搏 蒋刈 +3 位作者 王强 吴丽华 蔡剑鸣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7-811,共5页
目的应用Otoplan软件对患者术前颞骨CT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Spiral Function)计算蜗管长度以评估植入电极长度,对预测电极长度与术中植入电极进行比对,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对13例(14耳)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颞骨H... 目的应用Otoplan软件对患者术前颞骨CT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Spiral Function)计算蜗管长度以评估植入电极长度,对预测电极长度与术中植入电极进行比对,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对13例(14耳)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颞骨HRCT检测,在耳蜗重建的标准观测层面上通过耳蜗螺旋函数公式进行耳蜗测量,计算耳蜗蜗管长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植入电极,与实际耳蜗植入的电极长度进行比对。结果通过Otoplan软件重建技术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准确预测了12例(12耳)患者的植入电极长度,1例(2耳)耳蜗骨化患者预测电极长度大于实际电极植入长度。结论应用Otoplan软件对耳蜗进行影像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分析,预评估植入电极具有一定准确性,然而对于耳蜗骨化等特殊病例还应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oplan 影像重建 人工耳蜗植入 电极选择
下载PDF
内耳畸形的影像分类及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刈 高搏 +6 位作者 蒋诗瑶 潘旭烽 林祥航 唐书频 王彦 许燕玲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5-839,共5页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各种不同的内耳畸形分类方法,通过内耳畸形分类标准化的探索,完成对内耳畸形较为精准的分类,以准确有效地指导听觉植入实践。针对具有独特表型特征的内耳畸形耳聋亚群,综述了相关的耳聋基因检测和遗传学研究,为阐述各...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各种不同的内耳畸形分类方法,通过内耳畸形分类标准化的探索,完成对内耳畸形较为精准的分类,以准确有效地指导听觉植入实践。针对具有独特表型特征的内耳畸形耳聋亚群,综述了相关的耳聋基因检测和遗传学研究,为阐述各种内耳畸形的发生、发展和内在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畸形 影像 基因检测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观察正常人后鼓索神经小管及其毗邻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玮 马明平 +5 位作者 王一红 王晓燕 童永秀 罗敏 曹稳福 郑礼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HRCT)观察各年龄段健康人后鼓索神经小管(PCCT)及其毗邻关系。方法对108名健康人采集颞骨HRCT,按年龄间隔10岁分为6组,每组18名,记录PCCT起始位置,测量其与面神经管乳突段(MSFC)及第二膝、外耳道后壁、圆窗下缘、砧...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HRCT)观察各年龄段健康人后鼓索神经小管(PCCT)及其毗邻关系。方法对108名健康人采集颞骨HRCT,按年龄间隔10岁分为6组,每组18名,记录PCCT起始位置,测量其与面神经管乳突段(MSFC)及第二膝、外耳道后壁、圆窗下缘、砧骨短突最后缘的距离及角度,比较不同性别、侧别、不同年龄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01名PCCT均起自MSFC,7名起始于茎乳孔外;105名PCCT为单干线型,3名双侧均为单干双支型;不同性别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与右侧PCCT起始点与面神经管第二膝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2);不同年龄组双侧PCCT与MSFC连线中点至圆窗下缘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0、3.35,P均<0.05)。结论HRCT可用于术前充分评估PCCT起始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有助于避免或降低耳蜗植入术及后鼓室成形术中神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索神经 面神经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视频眼震检查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韵琪 吴丽华 张丹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9期7-10,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检查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5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Dix-hallpike试验以及滚转试验(Roll Test),同时分别通过裸眼途径以及视频眼...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检查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5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Dix-hallpike试验以及滚转试验(Roll Test),同时分别通过裸眼途径以及视频眼震电图仪(VNG)途径对患者的眼震特征展开细致地观察,完成定位诊断工作,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5例患者中,74例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PSC-BPPV),占70.48%(74/105),VNG的检出率为97.30%(72/74),高于裸眼的83.78%(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诊断为上半规管BPPV(ASC-BPPV),占1.90%,VNG的检出率为100.00%(2/2),与裸眼的50.00%(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诊断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占22.86%,VNG的检出率为95.83%(23/24),高于裸眼的62.50%(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多半规管型BPPV中,VNG的检出率为100.00%(5/5),高于裸眼的2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震视图可客观记录BPPV患者的眼震状况,有助于受累半规管的准确判别,可为BPPV诊断提供一类精确度更高、客观性更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视频眼震电图仪 半规管 眼球震颤
下载PDF
基因治疗技术发展在耳聋治疗研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刈 籍灵超 +2 位作者 李北成 戴朴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6-750,共5页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界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从而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基因治疗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由Friedmann和Roblin提出[1]。既往以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机制...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界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从而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基因治疗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由Friedmann和Roblin提出[1]。既往以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机制为基础的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技术在研究基因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用于基因治疗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技术 基因打靶 同源重组 基因修饰 基因敲除 targeting 内耳毛细胞 修复机制 前庭功能障碍 基因功能研究
下载PDF
2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一红 黄晓娟 黄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6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分析2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223例BPPV患者,后、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和Semont法复位,外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Barbecue翻滚法复位。结果后半规管BPPV 152例(68.16%),外半规... 目的分析2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223例BPPV患者,后、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和Semont法复位,外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Barbecue翻滚法复位。结果后半规管BPPV 152例(68.16%),外半规管BPPV 60例(26.91%),前半规管BPPV 1例(0.45%),混合型10例(4.48%)。经一次复位成功的175例(78.48%),需多次复位成功的33例(17.79%),复位后复发的11例(4.93%),复位后耳石移位的3例(1.35%),多次复位不成功的1例(0.45%),总有效率99.5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安全有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 耳石 复位法
下载PDF
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与鼻咽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隽 李瑞玉 陈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鼻咽癌组织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组LMP1和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阳性表达呈明显相关。结... 目的探讨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鼻咽癌组织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组LMP1和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阳性表达呈明显相关。结论 LMP1和MMP9的表达与鼻咽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LMP1介导MMP9在鼻咽癌细胞扩散和转移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潜伏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鼻咽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少鹏 叶青 +1 位作者 陈娟 王一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5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8.6%(22/28),对照组为63.0%(17/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5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8.6%(22/28),对照组为63.0%(17/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57.1%(16/28),对照组为29.6%(8/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菱迪芙可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突发性耳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迪芙 突发性耳聋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鼓室内与全身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韵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232-234,237,共4页
目的比较鼓室内与全身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金纳多治疗,干预组采用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 目的比较鼓室内与全身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金纳多治疗,干预组采用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对照组全身使用甲强龙,3d后改为鼓室给药,注射地塞米松。入院时与治疗4周后复查纯音测听(PTA);评估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47例(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5例(90.00%),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时PTA值(68.35±1.72)dBHL,与对照组(69.10±2.05)dB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干预组PTA值(39.62±1.21)dBHL、低于对照组(51.81±2.00)dBH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初始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效果与全身+补充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突发性耳聋 病毒感染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MMP-2mRNA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翁翠莲 刘庆华 +1 位作者 林兴盛 石松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8-731,I0004,共5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致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 24只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损伤组(B组),地塞米松预处理+ET损伤组(C组)。...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致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 24只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损伤组(B组),地塞米松预处理+ET损伤组(C组)。B组静脉注射ET 700 μg/kg以复制ALI模型,C组在ET静脉注射前给予5 mg/kg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肺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B组PaO2/FiO2于实验0.5 h降至最低(265.4±70.2) mm Hg,随后出现升高;肺水含量(0.813±0.009)%与肺组织MMP-2 mRNA表达(0.941±0.019)与A组[(0.787±0.005)%,0.608±0.015]比较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C组PaO2/FiO2未见明显下降;肺组织肺水含量(0.788±0.012)%与MMP-2 mRNA表达(0.654±0.013)较B组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B组轻。 结论 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ET致ALI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ALI)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