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脏标化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评估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林昭旺
林展
汪坚
陈丽芳
刘晓燕
吴旭玮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第十一病区
-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S-143-13)
-
文摘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参照物肝脏标准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肝脏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高b值(b=800s/mm2)肝脏原始ADC值(记为ADC1)、脾脏ADC值、肾脏ADC值、同层竖脊肌ADC值。而后立即对50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病理S分期,肝脏ADC值测量区与肝穿刺位点严格一一对应。计算出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脾脏标化ADC值(记为ADC2)、肝脏/肾脏标化ADC值(记为ADC3)和肝脏/竖脊肌标化ADC值(记为ADC4)。不同分期间原始或标化肝脏ADC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始或标化肝脏ADC值与病理S分期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 10例志愿者均为S0期,50名慢性肝病患者按病理S分期分为S1、S2、S3、S4期4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b=800s/mm2时,在ADC1、ADC3及ADC4中,不同分期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递减;在ADC2中,不同分期间ADC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提示,ADC2与病理S分期无相关性,ADC1、ADC3及ADC4与病理S分期存在负相关,其中ADC3与S分期间相关性最好。结论原始肝脏ADC值或肝脏/肾脏/竖脊肌标化ADC值均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方法,且肝脏/肾脏标化ADC值评价效果优于肝脏/竖脊肌及原始肝脏ADC值。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对比研究
-
Keywords
liver fibrosis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MR DWI)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75.2
[医药卫生—诊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