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
作者 袁航 曹树萍 +3 位作者 陈抒云 过立农 郑健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630-3640,共11页
淫羊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亦是苗族习用药材,淫羊藿属植物中含有黄酮、木脂素、苯酚苷、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国内7种药用淫羊藿为对象,对淫羊藿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汇总,并对其... 淫羊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亦是苗族习用药材,淫羊藿属植物中含有黄酮、木脂素、苯酚苷、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国内7种药用淫羊藿为对象,对淫羊藿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汇总,并对其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药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 木脂素 DNA条形码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2
作者 孙欣荣 刘志宏 +2 位作者 黄爱文 杨海跃 宋洪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68-2871,共4页
目的:了解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雄激素分泌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 目的:了解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雄激素分泌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痤疮的局部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与抗菌药物可联用于治疗轻、中度痤疮,其中全反式维A酸、阿达帕林与他扎罗汀是治疗轻度痤疮的首选药物,全反式维A酸常联合外用抗菌药物治疗中度痤疮,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与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果酸参与的联合给药方案也用于治疗痤疮。口服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主要用于重度痤疮,第一代的异维A酸较第二代疗效更好,但均有致畸作用;口服抗菌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是首选药物,米诺环素联用过氧化苯甲酰疗效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口服后不良反应较多,故常作为外用药;口服激素类药物中的抗雄激素类药物用于女性患者,但长期使用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螺内酯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效果较弱,不作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治疗,使用剂量须严格控制。结论:痤疮的治疗应根据痤疮的发生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发病机制 痤疮丙酸杆菌 雄激素 维A酸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基于HPLC-DAD-Q-TOF-MS/MS的白芍和赤芍主要成分定性定量研究 被引量:85
3
作者 刘杰 陈琳 +7 位作者 范彩荣 李煌 黄鸣清 向青 许文 徐伟 褚克丹 林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2-1770,共9页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以及HPLC-DAD法从定性定量2个方面分别探讨中药白芍饮片与赤芍饮片化学成分以及含量差异,定性采用Q-TOF-Ms法,负离子模式扫描,鉴定出白芍38个成分,赤芍30个成...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以及HPLC-DAD法从定性定量2个方面分别探讨中药白芍饮片与赤芍饮片化学成分以及含量差异,定性采用Q-TOF-Ms法,负离子模式扫描,鉴定出白芍38个成分,赤芍30个成分。定量采用HPLC-DAD法,分析14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原儿茶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酸乙酯、苯甲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回收率(n=6)均在96.0%~101.2%,RSD均小于2.78%,并且8种成分在白芍和赤芍中分布存有差异。结果表明,通过HPLC-DAD-Q-TOF-MS/MS联用技术,为鉴定白芍与赤芍的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综合评价白芍与赤芍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赤芍 HPLC-DAD HPLC-Q-TOF-MS/MS 定性定量
原文传递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4
作者 薛丹 黄豆豆 +1 位作者 黄光辉 孙连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多糖的纯度是研究多糖生物活性的首要前提。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年来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的报道进行概括,为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多糖 提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麦冬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5
作者 黄光辉 孙连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麦冬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麦冬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类等,而麦冬多糖是麦冬中的主要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具有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脑缺氧、抗过敏和平喘等药理作用。麦冬多糖其化学... 麦冬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麦冬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类等,而麦冬多糖是麦冬中的主要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具有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脑缺氧、抗过敏和平喘等药理作用。麦冬多糖其化学组成成分及其在麦冬中的含量随麦冬的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如绵麦冬和浙麦冬中麦冬多糖是由不同的单糖组成。就麦冬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化学组成、药理活性和结构修饰及其体内代谢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便为麦冬多糖深入研究及开发成药食两用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化学组成 药理活性 结构修饰
原文传递
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6
作者 陈丽芸 郭素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68-1370,共3页
三叶青是一种重要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并基本无毒。随着对三叶青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将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就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作... 三叶青是一种重要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并基本无毒。随着对三叶青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将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就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HPLC-Q-TOF-MS和UPLC-QqQ-MS的三叶青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 被引量:60
7
作者 许文 傅志勤 +5 位作者 林婧 黄学城 陈丹 于虹敏 黄泽豪 范世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365-4372,共8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快速鉴定三叶青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 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芸香糖苷、紫云英苷)的含量。HPLC-Q-T...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快速鉴定三叶青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 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芸香糖苷、紫云英苷)的含量。HPLC-Q-TOF-MS法采用月旭Ultimate-X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柱温30℃。飞行时间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UPLC-Qq Q-MS法采用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柱温45℃,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HPLC-Q-TOF-MS法推断鉴定了三叶青中的24种成分,UPLC-Qq Q-MS法定量分析三叶青中4种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6);回收率均在98.27%-101.6%,RSD 3.2%-5.9%。通过HPLC-Q-TOF-MS联用技术,为鉴定三叶青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建立的UPLC-Qq Q-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综合评价三叶青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HPLC-Q-TOF-MS UPLC-Qq Q-MS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59
8
作者 许文 傅志勤 +4 位作者 林婧 黄学城 于虹敏 黄泽豪 范世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11-1717,共7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原花青素B1、儿茶素、原花青素B2、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UPLC-MS/MS法及负...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原花青素B1、儿茶素、原花青素B2、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UPLC-MS/MS法及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25m L·min^-1,柱温45℃。在所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手性异构体原花青素B1和B2达到基线分离。定量分析的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6);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5.44%~110.40%和2.37%~8.69%内。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为综合评价三叶青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UPLC-MS/MS 黄酮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林婧 纪明妹 +3 位作者 黄泽豪 于虹敏 许文 范世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8-663,共6页
目的研究三叶青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三叶青中化学成分,采用^1H—NMR、^13C—NMR、MS、H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以噻唑蓝法,测试各黄酮化合物对HepG2,HCT-8,A549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 目的研究三叶青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三叶青中化学成分,采用^1H—NMR、^13C—NMR、MS、H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以噻唑蓝法,测试各黄酮化合物对HepG2,HCT-8,A549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十六烷酸(2)、十七烷酸(3)、芹菜素(4)、槲皮苷(5)、山柰酚-3,7-O-L-二鼠李糖苷(6)、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7)、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8-C—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10)、芹菜素-8-C-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11)、荭草素(12)、异荭草素(13)。结论化合物4~6,8~13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噻唑蓝活性筛选表明三叶青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0
作者 林兵 胡长玲 +2 位作者 黄芳 韩婷 秦路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苦荞麦Fagopyrumta taricum为蓼科荞麦属植物,在我国西南、中南、华北等省区均有分布。苦荞麦主要含黄酮类、甾体类、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雌激素样、抗癌防癌、镇痛抗炎、抗疲劳等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 苦荞麦Fagopyrumta taricum为蓼科荞麦属植物,在我国西南、中南、华北等省区均有分布。苦荞麦主要含黄酮类、甾体类、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雌激素样、抗癌防癌、镇痛抗炎、抗疲劳等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综述近年来苦荞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苦荞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黄酮类 甾体类 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泽泻降糖活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许文 罗奋熔 +5 位作者 赵万里 李小艳 李雪君 刘灿坤 于志文 吴水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238-3245,共8页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的醇提物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对于高脂饲喂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糖耐量。进一步从泽泻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谷甾醇(1)、棕榈酸(2)、十七烷酸(3)、二十烷酸(4)、11-去氧泽泻醇B(5)、23-乙酰泽泻醇B(6)、23-乙酰泽泻醇C(7)、泽泻醇B(8)、24-乙酰泽泻醇A(9)、泽泻醇G(10)、24-乙酰泽泻醇F(11)、泽泻醇L(12)、泽泻醇C(13)、泽泻醇F(14)、泽泻醇A(15)、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16);其中9种三萜类成分具有促进Hep G2细胞葡萄糖摄取活性。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泽泻三萜类成分可能是其降糖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三萜 降糖活性
原文传递
黄芩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2
作者 黄雪雪 陈莉 余丽双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9-82,90,共5页
历史上用了3000多年来治疗腹泻和糖尿病的黄芩被广泛用于治疗炎症、癌症和肝病等多种疾病,能清热除湿、止血、泻火。黄芩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在炎症、氧化衰老、过敏、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历史上用了3000多年来治疗腹泻和糖尿病的黄芩被广泛用于治疗炎症、癌症和肝病等多种疾病,能清热除湿、止血、泻火。黄芩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在炎症、氧化衰老、过敏、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众多方面发挥显著治疗效果。此文对近年来有关黄芩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希望为黄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成分分析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婷 林文津 +1 位作者 徐榕青 张亚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第5期11-14,20,共5页
以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枇杷叶的研究进展。枇杷叶含有三萜酸、挥发油、倍半萜、黄酮、糖苷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止咳、减肥降血糖、抗癌、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枇杷叶化学成分多样,药理作用广泛,... 以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枇杷叶的研究进展。枇杷叶含有三萜酸、挥发油、倍半萜、黄酮、糖苷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止咳、减肥降血糖、抗癌、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枇杷叶化学成分多样,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对中药汤剂剂型改革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1
14
作者 林渊 周良良 吴水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4-266,共3页
通过对汤剂剂型改革发展探析,提出固体汤剂改革思路,目前汤剂改进剂型使用方便简单,但没有真正体现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固体汤剂是改进传统汤剂的煎煮方式和现代自动化机械制作相结合的一种可供沸水泡服的固体制剂,做到既保... 通过对汤剂剂型改革发展探析,提出固体汤剂改革思路,目前汤剂改进剂型使用方便简单,但没有真正体现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固体汤剂是改进传统汤剂的煎煮方式和现代自动化机械制作相结合的一种可供沸水泡服的固体制剂,做到既保持传统汤剂优点又改进其缺点,是中药传统汤剂改革的一种新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改革 固体汤剂
原文传递
芙蓉李中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优选 被引量:49
15
作者 吴晓青 陈丹 +1 位作者 邱红鑫 于丽丽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优选永泰芙蓉李果实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显色稳定性、峰形、灵敏度以及准确度等为评价指标,考察普鲁士蓝法(PB法)与福林酚法(FC法)测定芙蓉李中总多酚含量的方法适宜性,选定采用FC法作为芙蓉李中总多酚的含量测... 目的:优选永泰芙蓉李果实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显色稳定性、峰形、灵敏度以及准确度等为评价指标,考察普鲁士蓝法(PB法)与福林酚法(FC法)测定芙蓉李中总多酚含量的方法适宜性,选定采用FC法作为芙蓉李中总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福林酚试剂的用量、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显色时间和显色温度进行优化。结果:FC法最佳测定条件为1.0ml样品提取液中加2.0ml福林酚试剂,放置5分钟,加3.0ml7.5%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至10ml,摇匀,45℃显色0.5小时,照紫外分光-可见分光光度法,在7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总多酚含量。结论:优选的福林酚法稳定可靠,简单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芙蓉李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李/分析 总多酚/分离和提纯 福林酚法
下载PDF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天然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长玲 林兵 +2 位作者 郑承剑 秦路平 韩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5-144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天然药物治疗RA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天然药物抗RA作用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天然药物治疗RA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天然药物抗RA作用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目前已开发出青藤碱注射液、雷公藤多苷片和白芍总苷胶囊等多种新型RA治疗药物。现就天然药物在治疗RA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菌 抗炎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牛膝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7
17
作者 林平冬 翁霞萍 +3 位作者 刘发元 刘献祥 李西海 叶蕻芝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综述牛膝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探讨牛膝有效成分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牛膝 多糖类化合物 皂苷类化合物 甾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6
18
作者 赖文芳 张小琴 +2 位作者 洪海棉 谢秀利 洪桂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MCAO组)、红景天苷给药组(MCAO+Sal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MCAO组)、红景天苷给药组(MCAO+Sal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焦油紫染色法对神经细胞内尼氏(Nissl)小体染色,RT-q PCR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Neun、Nogo-A与Ng R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Bcl-2、Neun、BDNF、NGF、Nogo-A与Ng 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红景天苷能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增加Nissl阳性细胞的数量,促进Bcl-2、Neun、NGF、BDNF的蛋白表达,降低Nogo-A及其受体Ng R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论红景天苷能够降低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增加Nissl阳性细胞数目,提高Neun的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作用是通过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及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的蛋白表达,下调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及其受体Ng R的蛋白表达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保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羌活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初探 被引量:47
19
作者 陈智煌 廖华军 +1 位作者 刘晨 邱颂平 《海峡药学》 2015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 GC-MS分析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并观察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GC-MS联用分析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通过二甲苯小鼠耳部肿胀实验观察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鉴定出羌活挥发油17种化合物... 目的 GC-MS分析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并观察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GC-MS联用分析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通过二甲苯小鼠耳部肿胀实验观察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鉴定出羌活挥发油17种化合物;羌活挥发油的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羌活挥发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可达47.15%;但羌活挥发油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松油醇,且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挥发油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HPLC-DAD-Q-TOF-MS/MS法的银黄颗粒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向青 王小花 +2 位作者 林慧 林婧 许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银黄颗粒化学成分和HPLC-DAD法同时定量测定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银黄颗粒化学成分和HPLC-DAD法同时定量测定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方法分析采用月旭Ultimate-X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飞行时间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40、276、326 nm。结果 HPLC-Q-TOF-MS/MS法推断鉴定银黄颗粒中的44种成分,HPLC-DAD定量分析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回收率均在97.3%~100.9%范围内,RSD为1.4%~2.8%。结论通过HPLC-Q-TOF-MS/MS法和HPLC-DAD法鉴定银黄颗粒的化学成分优于HPLC法,尤其测定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可为综合评价银黄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HPLC-DAD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