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黄岚 曾宪玉 +5 位作者 段逸群 刘迎红 池信银 宋为民 许爱娥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试验,对92例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试验,对92例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结果0.05%卤米松乳膏临床疗效优于0.1%糠酸莫米松乳膏,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1.7%(P<0.05),治疗指数分别为86.79%和74.37%(P<0.05)。结论0.05%卤米松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亚急性 神经性皮炎 卤米松 糠酸莫米松
下载PDF
福州市汉族人HLA-B*5801基因多态性与别嘌醇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伟坚 李泳宁 +1 位作者 梁文瑜 黄剑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别嘌醇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与HLA-B*5801基因的关系。方法将服用别嘌醇后致SCAR的21例患者作为别嘌醇SCAR组,30例服用别嘌醇后未出现SCAR的患者作为别嘌醇耐受组,另选取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患者及正常... 目的探讨别嘌醇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与HLA-B*5801基因的关系。方法将服用别嘌醇后致SCAR的21例患者作为别嘌醇SCAR组,30例服用别嘌醇后未出现SCAR的患者作为别嘌醇耐受组,另选取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液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观察其HLA-B*5801阳性基因例数及频率。结果别嘌醇SCAR组、别嘌醇耐受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LA-B*5801阳性基因数分别为19,4和10例。别嘌醇SCAR组HLA-B*5801阳性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别嘌醇耐受组,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61.75,95%CI(10.23,372.64),P<0.001];别嘌醇SCAR组HLA-B*5801阳性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40.85,95%CI(8.16,204.64),P<0.001]。结论福州市汉族人服用别嘌醇所致SCAR与HLA-B*5801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5801 别嘌醇 严重皮肤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血疗法联合维胺酯和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剑清 廖伟坚 江爱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维胺酯和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度痤疮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治疗8周。治疗组口服维胺酯和阿奇霉素,同时自血疗法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维胺酯和阿奇霉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维胺酯和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度痤疮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治疗8周。治疗组口服维胺酯和阿奇霉素,同时自血疗法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维胺酯和阿奇霉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0%、对照组有效率74.00%。两组有效率差别有显著性(χ2=6.18,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维胺酯和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血疗法 重度痤疮 维胺酯 阿奇霉素
下载PDF
伴双手麻木的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兵 龚晓盼 +1 位作者 龙琴琴 翁立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2-823,共2页
摘要:患者男,53岁,因面部、双手、阴茎、臀部结节斑块5年就诊于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前额出现数个粟粒至蚕豆大小结节,因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双上眼睑、鼻背、双手指、阴茎、臀部等部位... 摘要:患者男,53岁,因面部、双手、阴茎、臀部结节斑块5年就诊于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前额出现数个粟粒至蚕豆大小结节,因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双上眼睑、鼻背、双手指、阴茎、臀部等部位逐渐出现类似皮疹,伴双手麻木感,呈阵发性,与天气冷热无关,无发热、四肢乏力、关节肿痛等不适,曾自行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防治院 关节肿痛 麻木感 上眼睑 鼻背 阴茎 结节性 阵发性
原文传递
外阴硬下疳并二期梅毒1例
5
作者 蔡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0-48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1个月前口腔及外阴出现溃疡,伴疼痛,20天前肛周出现数个散在花生大小灰白色赘生物,双足跖部出现红斑,无瘙痒和疼痛,当地医院拟以“尖锐湿疣”予CO2激光切除肛周赘生物,1周后肛周赘生物再次复发。患者既...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1个月前口腔及外阴出现溃疡,伴疼痛,20天前肛周出现数个散在花生大小灰白色赘生物,双足跖部出现红斑,无瘙痒和疼痛,当地医院拟以“尖锐湿疣”予CO2激光切除肛周赘生物,1周后肛周赘生物再次复发。患者既往体健。体检:双侧下颌角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数枚绿豆至花生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可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外阴 硬下疳 肛周赘生物 腹股沟淋巴结 CO2激光切除 临床资料 尖锐湿疣
下载PDF
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弘 徐明 邵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白癜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100例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过氧化氢酶(CAT)、...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白癜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100例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免疫球蛋白G(IgG)及其亚类、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SH-PX、C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DA、L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G、IgG1、IgG2a、IgG2b和IgG3的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硒酵母 308NM准分子激光
下载PDF
异位性皮炎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水平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舒燕 黄剑清 +3 位作者 蔡蕾 江爱萍 陈晓男 饶丽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水平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与异位性皮炎(AD)的关系。方法收集24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AD患者的血清tIgE和sIgE,并用异位性皮炎评分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240例AD患者中,168例(70.0%...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水平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与异位性皮炎(AD)的关系。方法收集24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AD患者的血清tIgE和sIgE,并用异位性皮炎评分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240例AD患者中,168例(70.0%)患者tIgE高于正常值,混合型AD的tIgE水平高于单纯型AD,tIgE随病情严重度加重而升高。240例患者中,检出sIgE阳性有178例(74.2%),其中1种过敏原阳性47例(19.6%),2种阳性75例(31.3%),2种以上阳性56例(23.3%)。结论通过测定AD患者血清tIgE和sIgE水平,有助于对AD病情严重度和活动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血清总IGE 血清特异性IGE
下载PDF
鲍温病4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俊 陈舒 +2 位作者 黄拯球 翁立强 郑礼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82,128,共3页
目的探讨鲍温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鲍温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60岁以上为鲍温病高发年龄占60.4%,40岁以下发病率低占6.3%。皮损多发生于躯干四肢外阴,病理类型以银屑病样型为主,临床与组织病理的诊断... 目的探讨鲍温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鲍温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60岁以上为鲍温病高发年龄占60.4%,40岁以下发病率低占6.3%。皮损多发生于躯干四肢外阴,病理类型以银屑病样型为主,临床与组织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41.7%。结论鲍温病好发于老年人,躯干、四肢、外阴多发,临床上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病 临床分析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彬彬 张弘 +4 位作者 何小蓉 周帆 翁立强 龚晓盼 郑礼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7,F0003,共4页
目的 采用16S rDNA、ITS测序技术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方法 收集本院2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实验组)及2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取皮损处(PL组)及无皮损处(PN组)皮肤菌群样本,正常对照组取相应部位菌群样本(N组)。提取... 目的 采用16S rDNA、ITS测序技术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方法 收集本院2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实验组)及2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取皮损处(PL组)及无皮损处(PN组)皮肤菌群样本,正常对照组取相应部位菌群样本(N组)。提取样品DNA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 基于16S rDNA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PL组shannon指数低于PN、N组(均P<0.01),simpson指数低于PN、N组(均P<0.01),表明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细菌菌群多样性显著性降低。3组间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菌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ITS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真菌菌群多样性升高。结论 通过16S rDNA以及ITS测序技术应用于特应性皮炎皮肤微生物组学研究,证实了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菌群多样性与正常皮肤存在一定差异,皮肤表面微生物菌群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16S rDNA ITS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3、4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立强 陈俊 +3 位作者 张春萍 龙琴琴 察鹏飞 郑礼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8-10,181,共4页
目的研究Claudin-1、2、3、4在表皮肿瘤特别是在SCC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从分子水平揭示表皮肿瘤特别是SCC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表皮、脂溢性角化病(SK)、日光性角化病(AK... 目的研究Claudin-1、2、3、4在表皮肿瘤特别是在SCC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从分子水平揭示表皮肿瘤特别是SCC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表皮、脂溢性角化病(SK)、日光性角化病(AK)、鲍温病(BD)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Claudin-1、2、3、4的表达水平。结果Claudin-1在正常表皮和SK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AK、BD和SCC,在AK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BD和S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laudin-2在正常表皮、SK、AK、BD和SCC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3、4在正常表皮和SK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AK、BD和SCC,在AK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BD和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audin-1、3、4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表皮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的表达可能可作为皮肤原位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 Claudin-2 CLAUDIN-3 CLAUDIN-4
下载PDF
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41例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彬 林沂 林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BY-GMⅡ型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应用BY-GMⅡ型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治疗白癜风患者41例,共移植皮片948张,4周后成活810张,并通过对不同部位移植皮片色素恢复面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总... 目的观察BY-GMⅡ型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应用BY-GMⅡ型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治疗白癜风患者41例,共移植皮片948张,4周后成活810张,并通过对不同部位移植皮片色素恢复面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85.4%,其中颜面和颈部有效率分别达86.7%和88.2%。结论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疗效好、安全且不留疤痕,尤其对面颈部位的白癜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自体表皮移植术
下载PDF
枸地氯雷他定配合自血疗法治疗53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静 陈彬 张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配合自血疗法治疗53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1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A、B两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每天1次;B组加用自血疗法,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每天1次;治...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配合自血疗法治疗53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1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A、B两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每天1次;B组加用自血疗法,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每天1次;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76.47%,B组为88.68%,对照组为60.78%。A组、B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有效率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 自血疗法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合理使用外用药治疗异位性皮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礼宝 黄拯球 +1 位作者 江举 梅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了解外用药联合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艾洛松、百多邦、润肤剂、他克莫司等外用药治疗异位性皮炎患儿30例,并跟踪随诊患儿两年,以评价疗效。结果经规范用药治疗后的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Rajka积... 目的了解外用药联合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艾洛松、百多邦、润肤剂、他克莫司等外用药治疗异位性皮炎患儿30例,并跟踪随诊患儿两年,以评价疗效。结果经规范用药治疗后的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Rajka积分)明显下降。结论合理使用艾洛松、百多邦、润肤剂、他克莫司等外用药联合治疗AD,可起到见效快、维持较久不复发、且副作用少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艾洛松 他克莫司
下载PDF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一家系EVER1及EVER2基因突变的研究
14
作者 梅沁 黄卫东 +2 位作者 黄剑清 卢万丁 陈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79,共3页
目的筛查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家系EVER1及EVER2的基因突变。方法采集1个来自福建霞浦3代发病的疣状表皮不良家系23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http://www.ncbi.nlm.nih.gov/及http://www.genome.uscs.edu/遗传学数据库查找EV... 目的筛查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家系EVER1及EVER2的基因突变。方法采集1个来自福建霞浦3代发病的疣状表皮不良家系23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http://www.ncbi.nlm.nih.gov/及http://www.genome.uscs.edu/遗传学数据库查找EVER1及EVER2基因组序列;应用Primer 3.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EVER1及EVER2基因的36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及DNA测序;对测序结果使用Chromas2.0软件进行分析,确定有无突变及突变位点。结果该家系23位成员的EVER1及EVER2基因的所有36个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结论该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家系的EVER1及EVER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未发生突变,提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易感基因存在遗传学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EVER1基因 EVER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硒酵母联合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FN-γ、IL-2的影响
15
作者 张弘 徐明 +4 位作者 黄剑清 郑礼宝 黄拯球 黄舒燕 蔡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硒酵母联合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FN-γ、IL-2的影响,以探讨硒酵母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尖锐湿疣(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电灼术治疗,试验组应用硒... 目的观察硒酵母联合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FN-γ、IL-2的影响,以探讨硒酵母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尖锐湿疣(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电灼术治疗,试验组应用硒酵母联合电灼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50例,痊愈46例,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痊愈32例,有效率64%;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两组治疗前IFN-γ、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两组IFN-γ、IL-2水平均有升高,但试验组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硒酵母联合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FN-γ、IL-2水平,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酵母 电灼术 尖锐湿疣
下载PDF
多糖蛋白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附50例分析)
16
作者 黄舒燕 黄剑清 +1 位作者 郑礼宝 黄拯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多糖蛋白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12、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多糖蛋白治疗血清固定的可能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收集5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多糖蛋白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 目的观察多糖蛋白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12、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多糖蛋白治疗血清固定的可能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收集5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多糖蛋白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的变化,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2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经多糖蛋白治疗后,IL-2、IL-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IL-4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异常,而多糖蛋白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Th1、抑制Th2的表达,可作为血清固定的辅助治疗药物,但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多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LAMB3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和鉴定
17
作者 何小蓉 黄彬彬 吴小末 《西藏医药》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构建含有LAMB3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HaCaT细胞,评价重组慢病毒载体提高LAMB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效果。方法 提取皮肤组织的总RNA,通过反转录方法扩增LAMB3基因,将其连入慢病毒载体pCDH-CMV中,在感受态细胞DH5α中扩增培养,并... 目的 构建含有LAMB3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HaCaT细胞,评价重组慢病毒载体提高LAMB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效果。方法 提取皮肤组织的总RNA,通过反转录方法扩增LAMB3基因,将其连入慢病毒载体pCDH-CMV中,在感受态细胞DH5α中扩增培养,并进行LAMB3基因的测序鉴定,将重组的慢病毒质粒转染293T细胞,浓缩纯化病毒液,感染HaCaT细胞并提取细胞的总蛋白和总RNA,用qPCR方法检测LAMB3 mRNA在感染病毒的HaCaT细胞中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AMB3蛋白在感染病毒的HaCa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CDH-CMV-LAMB3经测序分析证实基因序列正确。包装后的慢病毒滴度为108PFU/mL。qPCR方法检测到感染病毒的HaCaT细胞中,LAMB3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有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感染病毒的HaCaT细胞中,LAMB3过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AMB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LAMB3蛋白在翻译水平有表达。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携带LAMB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能够感染HaCaT细胞,并使其LAMB3基因及蛋白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3基因 慢病毒载体 克隆 HACAT细胞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剑清 黄舒燕 +1 位作者 林舒 何丽阳 《海峡药学》 2018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口服阿奇霉素缓冲治疗6周的基础上,治疗组65例,予ALA-PDT照射20min,1周1次,共4次;对照组65...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口服阿奇霉素缓冲治疗6周的基础上,治疗组65例,予ALA-PDT照射20min,1周1次,共4次;对照组65例,予红光照射20min,1周2次,共8次。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时判断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第4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72.31%)明显优于对照组(53.85%);治疗第8周时,治疗组痊愈率(73.85%)和有效率(86.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29.23%,有效率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均不影响治疗。结论 ALA-PDT联合阿奇霉素是一种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重度座疮的新方法,无系统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阿奇霉素 光动力疗法 重度痤疮 疗效
下载PDF
毛囊角化病ATP2A2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辉莉 郑礼宝 +1 位作者 梅沁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检测1个家系及1例散发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家系中2例患者、5例正常人及1例散发患者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ATP2A2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检测该基因突变点。对照组为100... 目的 :检测1个家系及1例散发毛囊角化病患者ATP2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家系中2例患者、5例正常人及1例散发患者的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ATP2A2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检测该基因突变点。对照组为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结果:发现1个新的错义突变(R603I)和1个已报道的错义突变(R131Q)。结论:该研究发现毛囊角化病患者存在ATP2A2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肌浆/内质网钙ATP酶(SERCA)2的结构和功能,使表皮细胞的连接和分化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ATP2A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酊及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举 黄拯球 +1 位作者 张春萍 郑礼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酊及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斑秃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0例斑秃患者作为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3片,每日3次;外用5%米诺地尔酊,每次用药1mL,每日2次涂于患处;局部采用液氮...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酊及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斑秃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60例斑秃患者作为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3片,每日3次;外用5%米诺地尔酊,每次用药1mL,每日2次涂于患处;局部采用液氮冷冻疗法,每周1次。60例斑秃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局部液氮冷冻疗法和外用米诺地尔酊;疗效观察3个月。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率为68.33%,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率为46.66%,有效率为70.00%;两组的有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长期口服安全性好,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米诺地尔酊和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米诺地尔酊 液氮冷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