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9
1
作者 邱炳文 池天河 +1 位作者 王钦敏 吴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3,44,共5页
该文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综述了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如叠加分析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方法 ,以研究实例说明如何通过GIS系统引导用户参与分析评价的过程 。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叠加分析 多指标决策模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决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4
2
作者 邱炳文 陈崇成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结合宏观用地总体需求与微观土地利用适宜性,集成灰色预测模型、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建立了GCMG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GCMG模型包括非空间和空间2个模块,非空间模块侧重依据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 结合宏观用地总体需求与微观土地利用适宜性,集成灰色预测模型、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建立了GCMG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GCMG模型包括非空间和空间2个模块,非空间模块侧重依据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区未来的总体用地需求变化,而空间模块集成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实现了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运用该模型对龙海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园地和建设用地是该区域内变化最为显著的用地类型,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严格实施与否将对龙海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GCMG模型在龙海市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兼顾到区域宏观水平上的土地利用需求与局部尺度上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能够较好地同时模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人类决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转换概率,因而可为理解土地利用多尺度复杂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元胞自动机模型 GCMG模型 GIS 土地利用变化 福建省龙海市
下载PDF
福建省长汀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江洪 王钦敏 汪小钦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在于:一是植被指数的选择,二是植被指数转换方法。针对中国南方多山的特点,论文提出了能较好地削弱影像中山体阴影、土壤背景、岩石、建筑用地等地物对植被覆盖度信息干扰的复合植被指数V BSI;在植被指数转换... 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在于:一是植被指数的选择,二是植被指数转换方法。针对中国南方多山的特点,论文提出了能较好地削弱影像中山体阴影、土壤背景、岩石、建筑用地等地物对植被覆盖度信息干扰的复合植被指数V BSI;在植被指数转换方法上,采用混合像元法,对福建省长汀县1994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BSI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影像阴影信息的干扰作用可以被削减为NDV I的50%,基于VBSI的混合像元法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总体精度达到80%以上;动态监测表明,从1994至2003年研究区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150.47km2,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了4.9个百分点,据调查,这与近年来长汀县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有着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动态监测 植被覆盖度 VBSI指数 混合像元法
下载PDF
基于NoSQL的海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服务方法 被引量:61
4
作者 陈崇成 林剑峰 +2 位作者 吴小竹 巫建伟 连惠群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4,共9页
近年来,实现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在线服务,成为地学信息科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并实现了矢量栅格数据一体化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云存储管理与访问服务方案,在海量矢量数据存... 近年来,实现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在线服务,成为地学信息科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并实现了矢量栅格数据一体化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云存储管理与访问服务方案,在海量矢量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创新性引入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和并行图计算框架。在三层式空间数据云存储架构基础上,给出NoSQL数据库技术的栅格和矢量数据云存储的实现策略与方法,并开展了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设计。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栅格数据,并使用列族数据库HBase对其建立分布式空间索引,及采用满足ACID约束的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来存储矢量数据,并使用R树建立空间索引。在自主研发的地理知识云平台GeoKSCloud框架下,初步实现了核心组件-空间数据聚合中心(GeoDAC)软件,可为各类用户提供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访问服务。通过搭建试验床,开展GeoDAC与开源GIS软件PostGIS在矢量数据读写访问性能方面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虽然GeoDAC没有获得写入性能的加速作用,但其具有PostGIS无法比拟的强大读取性能。GeoDAC将海量数据经过空间分割后分布在集群上,能够并行处理查询请求,极大地提高空间查询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 云存储 NOSQL 地理知识云 数据聚合中心
原文传递
离群数据挖掘综述 被引量:42
5
作者 黄洪宇 林甲祥 +1 位作者 陈崇成 樊明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3,共6页
通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算法的特性及优缺点,为使用者选择、学习、改进算法提供了依据。此外,针对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中离群检测的特殊性,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离群检测需... 通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算法的特性及优缺点,为使用者选择、学习、改进算法提供了依据。此外,针对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中离群检测的特殊性,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离群检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于研究者提出新的有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离群检测 异常 高维离群
下载PDF
1990-2010年福建省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53
6
作者 张开洲 陈楠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5-615,共11页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式渐变。③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空间差异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福建省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指数的生态变化评估——以常宁市为例 被引量:45
7
作者 罗春 刘辉 戚陆越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变化评估,能够得到周期长、现时性强的结果。以常宁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方法来监测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变化,选取1990年,2002年及2009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分别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变化评估,能够得到周期长、现时性强的结果。以常宁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方法来监测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变化,选取1990年,2002年及2009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分别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评估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客观地评估研究区域20 a间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遥感生态指数方法能够很好地评价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的效果,其中,遥感生态指数值上升了22.39%,生态为优良等级所占的面积比例先从1990年的13.086%下降到2002年的4.006%,再上升到了2009年16.699%,说明常宁市经过20 a的水土流失治理,该区域的生态质量先急剧下降再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对常宁市调查分析,以植树造林和施工预防为主的措施对生态质量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水土流失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常宁市
下载PDF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建微 陈崇成 +1 位作者 於其之 潘志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842,共5页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的情况,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本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Rothermel模型,利用Huy...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的情况,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本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Rothermel模型,利用Huygen原理,并以改进的粒子系统方法三维模拟在不同的风速、坡度下林火在火场不同位置的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模拟林火扩散行为,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小,且能给人以真实感.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福建漳浦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森林景观 林火蔓延 林火模型 粒子系统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MongoDB的矢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42
9
作者 雷德龙 郭殿升 +2 位作者 陈崇成 巫建伟 吴小竹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近年来,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处理日益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矢量空间数据更因其较高的复杂性,成为该类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文档数据库,探究了多用户数据存储、矢量空间数据存储、海量矢量空间数据并行处理等问题,... 近年来,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处理日益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矢量空间数据更因其较高的复杂性,成为该类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文档数据库,探究了多用户数据存储、矢量空间数据存储、海量矢量空间数据并行处理等问题,给出了存储和处理矢量空间数据的方法。在三层式云存储架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处理系统VectorDB,达到了海量矢量空间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处理要求。系统采用文档数据库MongoDB存储矢量空间数据,使用OGR库实现不同格式矢量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存储,并用Hadoop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并行计算,以及用mongo-hadoop作为MongoDB与Hadoop之间的连接器。通过实验对比了VectorDB与PostGIS的矢量空间数据读写性能,并分析了VectorDB与MongoDB在海量数据并行处理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VectorDB具有更好的读取性能和海量数据处理性能,适合多用户不同格式、不同属性矢量空间数据存储,对海量矢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数据 NOSQL数据库 MONGODB 云存储 HADOOP 多用户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1 位作者 励惠国 刘高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5-181,共7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时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时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时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整个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将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要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自然因子的条件下,提高水陆比例,科学合理垦殖经营,大力发展和保护灌草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驱动力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单木三维建模综述 被引量:40
11
作者 黄洪宇 陈崇成 +1 位作者 邹杰 林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对利用野外树木激光扫描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来提取树木几何与拓扑特征并以此来构建树木三维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在总结基于激光点云的树木建模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上,围绕单树点云数据的分割、树枝骨架的提取与优化、单木模型的表面... 对利用野外树木激光扫描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来提取树木几何与拓扑特征并以此来构建树木三维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在总结基于激光点云的树木建模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上,围绕单树点云数据的分割、树枝骨架的提取与优化、单木模型的表面重建等主要过程,对各种具体实现技术或方法进行分类、分析和评价,最后对生成的树木模型的精度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仪 激光雷达 点云 树木形态 三维树木建模 信息提取
下载PDF
虚拟地理环境下的林分生长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权兵 唐丽玉 +2 位作者 陈崇成 兰樟仁 舒娱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 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 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无法三维动态地表示林分的生长过程,然后讨论了虚拟地理环境和林分生长模型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虚拟森林环境构造方法,并在这个环境中模拟了林分的生长过程 林分的生长模拟从林分的初植期开始,用Weibull分布获得林木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和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林分枯死模型,模拟林分密度的自然稀疏过程,并计算剩余林木的生长参数(胸径、树高、冠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建模 虚拟地理环境 可视化 生长模型 生长规律
下载PDF
基于信息管理的一种虚拟森林景观构建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崇成 唐丽玉 +2 位作者 权兵 李建微 石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47-2052,共6页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管理的虚拟森林景观构造原理和技术体系.把过程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描述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化的树木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和几何体...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管理的虚拟森林景观构造原理和技术体系.把过程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描述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化的树木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和几何体简化算法以实现加速实时绘制,并以福建省漳浦县为例,建立了典型树种的几何模型库.利用森林调查和遥感动态空间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Object组件、图形环境OpenGL和Visual C++语言,开发了虚拟森林管理原型系统,实现森林二维/三维交互漫游、查询分析、森林生长仿真模拟,其真实感与模拟精度满足实际森林资源管理需求.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典型用户界面以及在考虑竞争条件下马尾松自然生长模拟和人工间伐前后的虚拟景观对比的应用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几何建模 林分生长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客家土楼三维建模 被引量:38
14
作者 化蕾 黄洪宇 +1 位作者 陈崇成 黄淑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完整准确的几何信息,且在测量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频繁接触也存在造成文化遗产损害的隐患。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开展了客家土楼真实感、精细化三维建模的应用研究。首先,在现场点云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点云... 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完整准确的几何信息,且在测量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频繁接触也存在造成文化遗产损害的隐患。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开展了客家土楼真实感、精细化三维建模的应用研究。首先,在现场点云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客家土楼三维高精度重建的具体过程;其次,对点云数据处理和三维实体重建两个核心步骤,重点对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去噪简化和分站处理、构件轮廓线提取、三维几何建模和纹理贴图等步骤进行了详细论述。另外,对建模过程中纹理优化处理这一难点进行分析探讨,给出具体解决途径。应用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适用于具有高复杂度几何特征的客家土楼精确化、真实感建模,为客家土楼建筑文化遗产未来的开发与保护过程的损害情况监测、恢复重建和虚拟展示等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基础。目前,技术方法已应用于世界遗产地—福建客家土楼的数字化旅游信息服务中,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 点云 客家土楼 三维建模 纹理优化
原文传递
林火蔓延的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崇成 李建微 +1 位作者 唐丽玉 冯晓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62,共8页
林火蔓延是林火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对各种林火蔓延的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的最新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首先,分析林火蔓延相关数学模型的类别和特点、模型发展方向与体系形成。其次,讨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和惠更斯原理的... 林火蔓延是林火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对各种林火蔓延的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的最新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首先,分析林火蔓延相关数学模型的类别和特点、模型发展方向与体系形成。其次,讨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和惠更斯原理的二维林火模拟与显示技术,以及三维虚拟林火环境构建技术。最后,就林火蔓延模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进行概括。认为林火蔓延模拟与可视化的研究与开发除向高精度与实用化等方向发展外,今后将更注重真实感环境下的多维虚拟森林景观构建、多用户参与的快速决策能力(如协同灭火)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蔓延 模拟或仿真 数学模型 三维虚拟环境 信息系统
下载PDF
森林冠层地面叶面积指数光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6
作者 邹杰 阎广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71-2979,共9页
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核心参数之一,叶面积指数(LAI)控制着植被冠层的多种生物物理和生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降水截获、能量交换等.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其后介绍了目前主... 作为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核心参数之一,叶面积指数(LAI)控制着植被冠层的多种生物物理和生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降水截获、能量交换等.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其后介绍了目前主流光学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及其优缺点;归纳了LAI光学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聚集效应、非光合作用组分、观测条件和地形效应),并分析总结了聚集效应、非光合作用组分和地形效应的定量评估现状;最后展望了森林冠层地面LAI光学测量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方法 叶面积指数 非光合作用组分 聚集效应 地形效应 森林冠层
原文传递
基于G 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28
17
作者 邱炳文 池天河 +3 位作者 王钦敏 汪小钦 兰樟仁 吴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7-170,共4页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适宜性评价 生态指标库
下载PDF
EOS—MODIS数据林火识别算法的验证和改进 被引量:34
18
作者 周小成 汪小钦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6年第3期206-211,共6页
EOS—MOD IS数据在森林火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获得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区森林火情监测的成熟技术,很有必要对现有MOD IS数据林火监测理论算法进行验证分析,探讨其在中国不同地域和季节中使用时的通用性。为此,... EOS—MOD IS数据在森林火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获得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区森林火情监测的成熟技术,很有必要对现有MOD IS数据林火监测理论算法进行验证分析,探讨其在中国不同地域和季节中使用时的通用性。为此,利用中国境内9起森林火灾事件对MOD IS数据火点识别的理论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9起森林火灾有8起被有效检测到,1起森林火情被遗漏。通过对9起森林火点及其邻近像元的统计分析,发现如下两个重要规则:利用火点亮温偏离统计均值3倍标准差的关系来确定阈值,可以避免火点的遗漏;林火点在CH 21和CH 22上的亮温值一般有CH 21-CH 22<20 K,而噪声点在两个波段上的差异却比较大。用以上规则改进的MOD IS林火热点识别算法可以检测出用来验证的全部9起林火事件,从而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MODIS 森林火灾 亮温 中国 遥感
下载PDF
自DEM由不同算法提取坡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汤国安 《测绘工程》 CSCD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以陕北韭园沟流域1:10 000水平分辨率为5 m的DEM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排序分析等分析方法,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度。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坡度的中误差,定量分析中误差与地形变化... 以陕北韭园沟流域1:10 000水平分辨率为5 m的DEM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排序分析等分析方法,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度。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坡度的中误差,定量分析中误差与地形变化的关系后,提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提取坡度时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算法 坡度 中误差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区域分异 被引量:26
20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1 位作者 刘高焕 励惠国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利用多源遥感和空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1984、1986、1991、1996和2001年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 利用多源遥感和空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1984、1986、1991、1996和2001年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趋于多样化,年变化率比较大;近代黄河三角洲区,以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最不稳定;黄河冲积平原区,耕地面积远高于其它地类,约占2/3,总体变化速率处于中等水平;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比较单一,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最为稳定,年变化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黄河三角洲 区域分异 动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