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喀斯特退化天坑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特征及适应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税伟 郭平平 +3 位作者 朱粟锋 冯洁 孙祥 李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95-1306,共12页
以云南省沾益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而宏大的喀斯特中度退化天坑—深陷塘为例,分析了该天坑地下森林的34种木本植物的8个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并从种内和种间水平进一步探究功能性状变异与科类群、生活型、生长型和生态因子的关系及土壤因子... 以云南省沾益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而宏大的喀斯特中度退化天坑—深陷塘为例,分析了该天坑地下森林的34种木本植物的8个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并从种内和种间水平进一步探究功能性状变异与科类群、生活型、生长型和生态因子的关系及土壤因子对植物性状变异的解释效应。结果表明:天坑地下森林内分布的木本植物具有叶厚度大、比叶面积较小、叶干物质含量较高的特点;灌木植物性状种间变异普遍小于乔木,植物性状变异程度在常绿和落叶间相差不大,大部分叶性状的种内种间变异大于小枝性状;天坑内植物性状的平均种内变异系数达23.45%,相较于其他非喀斯特区域的植被类型,其性状种内变异幅度较低,表明喀斯特天坑区域的植物具有较小的形态可塑性;土壤养分是决定样地尺度上群落性状变异的主导环境因素,但物种系统发育历史及其生活史特性也是该地带性植被功能性状变异的内生动力。综上,表明天坑地下森林的木本植物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其功能性状及其变异程度受非生物环境因素、系统发育过程、生活史策略等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负地形的喀斯特天坑的物种避难所价值提供材料和证据,为提升云南高原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开展天坑外部区域和地带性植被的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天坑 植物功能性状 种内变异 种间变异
下载PDF
1949年以来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实践历程与展望
2
作者 税伟 麻美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2-621,共10页
1949年以来,从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从县域规划到城市规划,从国内规划走向国外规划,再从区域与城乡规划到今天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人文地理学参与实践了从地方到全球不同尺度和众多类型的规划。本文基于几所典型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文地... 1949年以来,从公社规划到农业区划,从县域规划到城市规划,从国内规划走向国外规划,再从区域与城乡规划到今天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人文地理学参与实践了从地方到全球不同尺度和众多类型的规划。本文基于几所典型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政治、经济、学术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地理学学科与专业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最后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人才培养进行展望与建议:(1)增强多学科知识融合,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2)注重宏微观结合,重视多尺度分析与规划;(3)关注全球性问题,更多更广走出国门规划;(4)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发展历程 国土空间规划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