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妙勇安汤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郑亮 王梦月 +1 位作者 陈钟 李晓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5-1370,共6页
四妙勇安汤为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经典名方,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4味药组成,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四妙勇安汤含有环烯醚萜、黄酮、苯丙素、有机酸类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血脂、... 四妙勇安汤为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经典名方,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4味药组成,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四妙勇安汤含有环烯醚萜、黄酮、苯丙素、有机酸类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四妙勇安汤临床应用广泛,大多进行加减或联合西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并发症、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本文通过查阅近30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四妙勇安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方深入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麻黄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任海波 王迎春 +2 位作者 麻景梅 李军山 牛丽颖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4期396-399,共4页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发汗平喘、利尿、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麻黄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麻黄及其相关制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用药...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发汗平喘、利尿、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麻黄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麻黄及其相关制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活性成分 不良反应 应用 禁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探寻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英睿 干志强 +7 位作者 刘紫轩 罗婕 唐策 刘川 苏锦松 黄潇 李楠 张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01-3210,共10页
目的初步探寻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得到清开灵注射液组方药材栀子、板蓝根、金银花等的活性成分及靶标蛋白。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对应靶... 目的初步探寻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得到清开灵注射液组方药材栀子、板蓝根、金银花等的活性成分及靶标蛋白。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3C类似蛋白酶(3CLpro)、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 Rp)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共包含5种药物、62个化合物以及70个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41条(P<0.05),主要涉及细胞凋亡、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刺槐素、丁香苷等与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活性成分刺槐素等可通过作用于CASP3、CASP8、FASLG等靶点调节细胞凋亡通路及TNF通路,从而实现对COVID-19的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 刺槐素 丁香苷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经典名方竹茹汤化学成分鉴定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何天雨 王璐 +9 位作者 李林 苏联麟 谢辉 赵晓莉 毛靖 郭勇 侯金才 毛春芹 陆兔林 梅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235-5245,共11页
通过UPLC-Q-TOF-MS/MS技术明确经典名方竹茹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其清热化痰解毒,治疗胃热呕吐、酒呕的作用机制.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 通过UPLC-Q-TOF-MS/MS技术明确经典名方竹茹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其清热化痰解毒,治疗胃热呕吐、酒呕的作用机制.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500条件下采集质谱数据.通过BATMAN、SYMMAP、TCMSP数据库及参考相关文献共分析、鉴定出98个化合物,包括36个黄酮类、7个三萜类、8个姜辣素类、20个有机酸类、5个氨基酸类以及22个其他类化合物.基于前期已有的研究,选取9个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并且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方法,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获得交集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PI)的网络信息,并筛选药效作用的10个核心靶点.该研究建立了经典名方竹茹汤UPLC-Q-TOF-MS/MS的分离鉴定方法,全面阐明了竹茹汤中的化学成分,同时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发挥药效的核心靶点,为竹茹汤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茹汤 经典名方 化学成分 葛根素 甘草苷 UPLC-Q-TOF-MS/MS 网络药理学 核心靶点
原文传递
UPLC比较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中11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3
5
作者 田伟 范帅帅 +3 位作者 甄亚钦 冯玉 陈钟 牛丽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建立同时检测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洋蓟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芦丁、木樨草苷和马钱苷11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的UPLC分析方法,并比较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在酚酸类、黄酮类和... 建立同时检测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洋蓟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芦丁、木樨草苷和马钱苷11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的UPLC分析方法,并比较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在酚酸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30℃;样品室温度8℃;检测波长: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洋蓟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为326 nm,芦丁和木樨草苷为352 nm,马钱苷为238 nm;进样量1μL。11种成分分离良好,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96%,100.7%,97.24%,97.06%,99.53%,96.78%,98.12%,95.20%,95.12%,100.2%,98.61%;RSD分别为2.5%,1.4%,1.9%,2.1%,1.7%,1.9%,1.6%,2.0%,1.4%,2.2%,2.0%。基于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药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金银花与忍冬叶化学成分较为相似,而与忍冬藤间存在差异,所建立的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为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忍冬藤 忍冬叶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21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梁德 崔健超 +1 位作者 张华健 段文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70例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19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舒筋通络颗粒口服,每次12 g,每日3次,疗程为...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70例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19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舒筋通络颗粒口服,每次12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组共有1155例患者完成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组共有956例患者完成研究。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2周、4周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评分较治疗2周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2周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有效率为40.64%~65.08%,中医证候各指标疗效有效率为34.08%~57.48%;治疗4周分别为71.03%~83.88%、63.98%~82.17%。用药期间有75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与药物相关的63例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不适,停药后可自行缓解。结论舒筋通络颗粒能有效改善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舒筋通络颗粒 肝肾亏虚 气虚血瘀
原文传递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军霞 张霞 +3 位作者 刘金玲 张岩岩 张鹏 曹菊林 《中国药物评价》 2015年第5期297-301,共5页
对舒血宁注射液近年来临床应用文献进行整理,理清舒血宁注射液临床应用方向。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改善微循环相关疾病,还可用于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炎症的治疗。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用药指征,合理用药,... 对舒血宁注射液近年来临床应用文献进行整理,理清舒血宁注射液临床应用方向。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改善微循环相关疾病,还可用于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炎症的治疗。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用药指征,合理用药,确保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车前子煎煮过程中4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田伟 甄亚钦 +3 位作者 董秋菊 张闯 陈钟 牛丽颖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27-1931,共5页
目的:研究车前子煎煮过程中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inetex C18(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 目的:研究车前子煎煮过程中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inetex C18(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京尼平苷酸为239 nm、咖啡酸为325 nm、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为330 nm。测定药材、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水煎过程中4种指标化学成分含量随煎煮时间、温度、p H值不同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煎煮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可能会发生酯键断裂生成咖啡酸,并部分转化为异毛蕊花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水煎 配方颗粒 京尼平苷酸 咖啡酸 毛蕊花糖苷 异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谢英 和渝斌 +5 位作者 张世新 潘爱群 张军 关小宏 王进学 郭文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评价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 3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用他... 目的评价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 3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用他汀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0 mg/天。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予降脂通络软胶囊口服,1 00 mg/次,每天3次;单用他汀组予降脂通络软胶囊模拟剂口服治疗,1 00 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检测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后联合用药组血清TG分别下降26.69%、33.29%(均P<0.01),单用他汀组TG分别下降25.70%、22.98%(均P<0.01)。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TG下降值明显高于单用他汀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LDL-C、T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两组LDL-C、TC下降值及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HDL-C均有升高趋势。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肝酶和肌酸激酶明显升高。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通络软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混合型高脂血症 药物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茵陈标准汤剂中8种成分同时定量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影 许华容 +3 位作者 李军山 高晗 毕开顺 李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1-1666,共6页
建立同时测定茵陈标准汤剂中的8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一测多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Waters Cortecs T3 (2.1 m... 建立同时测定茵陈标准汤剂中的8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一测多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Waters Cortecs T3 (2.1 mm×100 mm, 2.7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0℃。建立新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与内参物绿原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通过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茵陈标准汤剂中8种成分的含量。同时,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新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与内参物绿原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28 0、0.546 2、1.099 8、0.872 1、1.086 8、0.739 2和1.056 6;一测多评法的测定结果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茵陈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茵陈标准汤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结合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优化经典名方黄连汤提取工艺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晓丽 沈哲苑 +9 位作者 李丽萍 梅茜 何天雨 赵晓莉 毛靖 侯金才 郭勇 毛春芹 崔恩忠 陆兔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804-4811,共8页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基准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优化经典名方黄连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关键工艺参...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基准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优化经典名方黄连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确定各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正交试验设计联用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建立的工艺评价函数模型为综合评分=相对偏差(relative deviation,SR)_(i,黄连碱)×30%+SR_(i,巴马汀)×24%+SR_(i,小檗碱)×28%+SR_(i,6-姜辣素)×5%+SR_(i,甘草苷)×5%+SR_(i,甘草酸)×6%+SR_(i,干膏率)×2%,该模型稳定可靠,确定提取工艺为全方饮片加6倍量水,浸泡60 min,煎煮45 min。验证实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0.11,RSD为1.09%,符合基准样品的要求,且方法具有适用性。结论筛选的黄连汤现代提取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可为其他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黄连汤 提取工艺 基准关联度 层次分析法 正交设计 信息熵权法 质量源于设计 关键质量属性 关键工艺参数 黄连碱 巴马汀 小檗碱 6-姜辣素 甘草苷 甘草酸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冀艳花 高晗 +4 位作者 常云凤 李雪利 马浩 孙福仁 李军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81-87,共7页
目的:建立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 目的:建立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以对照指纹图谱对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白鲜皮15批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从10个共有峰中指认出白鲜碱、黄柏酮、梣酮3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了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三者的多组分情况,为白鲜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指纹图谱 配方颗粒 白鲜碱 黄柏酮 梣酮
原文传递
半枝莲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宇柔 甄亚钦 +2 位作者 王鑫国 李军山 牛丽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建立半枝莲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半枝莲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1%磷酸=12.5∶15∶72.5为流动相,流速1m L·min... 目的建立半枝莲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半枝莲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1%磷酸=12.5∶15∶72.5为流动相,流速1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5 nm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的含量;检测波长320 nm。建立半枝莲药材、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4 0~0.518 0μg和0.051 6~0.361 2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18%、99.99%。建立了半枝莲药材、水煎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半枝莲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全部可在水煎剂中得到追踪,有8个可在药材中得到追踪。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半枝莲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为半枝莲配方颗粒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相关性 野黄芩苷 野黄芩素
原文传递
基于针刺压力传感器的人参润制“药透水尽”科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连传运 徐冰 +4 位作者 赵亚楠 戴胜云 侯金才 张燕玲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3,共7页
采用质构仪针刺式压力传感器对人参润制"药透水尽"进行客观化表征。先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考察穿刺速度、穿刺深度和穿刺部位对穿刺力和做功的影响。按照《中国药典》人参炮制方法,选择直径约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在设定的... 采用质构仪针刺式压力传感器对人参润制"药透水尽"进行客观化表征。先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考察穿刺速度、穿刺深度和穿刺部位对穿刺力和做功的影响。按照《中国药典》人参炮制方法,选择直径约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在设定的测定时间点进行穿刺试验,测定人参的硬度、吸水率和穿刺针做功随时间的变化,结合经验判断制订人参软化过程终点阈值,并进行验证。为反映人参软化过程药材内部真实情况,穿刺深度优选为70%,穿刺速度为30 mm·min-1。人参润制过程中,软化硬度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y=a×exp(-k×x),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的0 h初始硬度a分别为289.8,1227 N,速率常数k分别为0.1494,0.1007 N·h-1。人参完全软化后,穿刺所需力为10 N,可以作为"药透"的标准,此时人参的吸水率70%~100%。直径1 cm人参软化时间为20~22 h,直径2 cm人参软化时间为40~46 h。采用针刺式压力传感器,有助于精确判断人参润制软化过程终点,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研究结果为其他干燥根及根茎类药材软化过程动力学研究和过程智能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润制过程 药透水尽 压力传感器 一级动力学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车前子配方颗粒中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田伟 甄亚钦 +3 位作者 范帅帅 窦玉红 陈钟 牛丽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建立车前子配方颗粒中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以乙腈-0.5%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 目的建立车前子配方颗粒中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以乙腈-0.5%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京尼平苷酸239 nm,咖啡酸325 nm,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330 nm;柱温30℃。结果京尼平苷酸、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292 1~2.921μg(r=0.999 9),0.003 4~0.033 6μg(r=0.999 8),0.047 6~0.476μg(r=0.999 8),0.102 7~1.027μg(r=0.999 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2%,98.62%,98.23%和98.51%,RSD分别为1.47%,1.36%,1.62%和1.5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为车前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配方颗粒 京尼平苷酸 咖啡酸 毛蕊花糖苷 异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宇柔 麻景梅 +2 位作者 王鑫国 李军山 牛丽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45-1849,共5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山茱萸)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山茱萸)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以莫诺苷为内标,计算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马钱苷、山茱萸新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其含有量。结果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分别在0.012 0~0.120、0.026 8~0.268、0.074 4~0.744、0.058 6~0.586、0.008 6~0.08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3.43%(1.45%)、103.36%(1.50%)、104.47%(0.30%)、102.08%(1.74%)、104.01%(0.62%)。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配方颗粒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莫诺苷 马钱苷 山茱萸新苷 一测多评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抗感染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文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注射剂,全方由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肺炎、脑血栓和脑... 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注射剂,全方由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肺炎、脑血栓和脑出血等疾病。现将其近年来用于非病毒性感染疾病的研究动态做一跟踪总结,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治疗应用 综述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儿茶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特利 李军山 李振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儿茶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C18,流动相为0.04 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V/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儿茶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C18,流动相为0.04 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V/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301 6-1.508 0、0.202 0-1.010 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0%(RSD=1.46%,n=9)、96.36%(RSD=1.3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儿茶配方颗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儿茶配方颗粒 儿茶素 表儿茶素
原文传递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广藿香配方颗粒中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广藿香酮的含量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甄亚钦 田伟 +2 位作者 王迎春 姜国志 牛丽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3,共5页
目的:建立广藿香配方颗粒中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广藿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ond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 目的:建立广藿香配方颗粒中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广藿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ond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25 nm(0~18 min,咖啡酸),330 nm(18~30 min,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311 nm(30~55 min,广藿香酮),柱温30℃。结果:广藿香配方颗粒中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广藿香酮进样量分别在0.021 8~0.218μg(r=0.999 8),0.032 6~0.326μg(r=0.999 8),0.099 4~0.994μg(r=0.999 7),0.174 2~1.742μg(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供试品溶液中4种被测指标成分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5%,99.53%,99.37%,100.58%,RSD分别为1.9%,1.1%,1.4%,2.0%。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了广藿香配方颗粒中非挥发性成分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挥发性成分广藿香酮的含量,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为广藿香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配方颗粒 波长切换 咖啡酸 毛蕊花糖苷 异毛蕊花糖苷 广藿香酮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经典名方黄连汤化学成分鉴定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晓丽 彭梅梅 +6 位作者 陈琪 梅茜 何天雨 候金才 郭勇 陆兔林 毛春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9-1263,共15页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鉴定经典名方黄连汤中的化学成分。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鉴定经典名方黄连汤中的化学成分。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500条件下采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结合参考文献数据以及对照品确认,共鉴别出134个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12个、黄酮类23个、萜类及其皂苷类22个、酚类12个、香豆素类7个、氨基酸类12个、有机酸类23个及其他类化合物23个,并对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基于前期已有的研究,选取7个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方法,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获得交集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PI)的网络信息,并筛选药效作用的20个核心靶点。该研究成功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经典名方黄连汤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鉴定,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发挥药效的核心靶点,为阐明黄连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黄连汤 UPLC-Q-TOF-MS/MS 网络药理学 化学成分 基准样品 核心靶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