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农架国家公园: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庆华 罗情怡 +2 位作者 谭路 赵本元 杨敬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8-1383,共6页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我国在建的10个国家公园之一,于2020年完成阶段性试点任务。2021年,我国将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原则是"生态保护第一",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在这一背景下,梳理了神农架...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我国在建的10个国家公园之一,于2020年完成阶段性试点任务。2021年,我国将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原则是"生态保护第一",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在这一背景下,梳理了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过程的主要问题,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在行政区域调整、管理体系完善、关键生态过程保护修复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议和管理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国家公园 行政区划调整 管理体系 原真性 完整性
原文传递
神农架林区生态系统健康及发展协调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克峰 林孝伟 +2 位作者 谭路 杨敬元 蔡庆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49-2457,共9页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试点之一,掌握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制定林区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选用神农架林区2013~2019年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数据,构建了神农架林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试点之一,掌握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制定林区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选用神农架林区2013~2019年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数据,构建了神农架林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自然生态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了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结果指明2013~2019年间神农架林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发展协调度与各系统发展指数均呈现向好趋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维度持续保持高耦合度。评价结果符合国家政策措施预期,对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转化成果评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林区 生态系统健康 社会经济 自然生态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关键带监测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咸雨 张志麒 +6 位作者 王红梅 陈旭 朱宗敏 顾延生 秦养民 刘金铃 汪迎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6-1038,共13页
关键带科学是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国际上主要通过关键带监测来促进关键带科学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我国,关键带研究与监测还处在起步的阶段.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是中纬度地区少见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丹江... 关键带科学是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国际上主要通过关键带监测来促进关键带科学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我国,关键带研究与监测还处在起步的阶段.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是中纬度地区少见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河流堵河的源头之一,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开展泥炭湿地监测的优良场所.在10多年来系统的古气候与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大九湖部署了较为系统的监测体系,涵盖了关键带的各种要素,特别是生物、水体及温室气体等方面.在监测点的设置上,既考虑了泥炭湿地内部的空间变化,也考虑表层和深部之间的关联,还设置了河流和湖泊对照点.在监测技术上,部分实现了在线高频监测,大部分达到了野外现场测试的要求.本文将对前期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后续的努力方向进行展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要逐步完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施,并聚焦于泥炭湿地关键带对气候变化(如干旱)的响应,评估气候变化对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在大九湖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关键带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完善亚高山泥炭湿地关键带的理论认识,并建立合适的泥炭湿地关键带模型,为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带 关键带监测 神农架大九湖 泥炭湿地 碳循环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与评价——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东军 钟林生 +1 位作者 马国飞 杨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796-7806,共11页
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及重要内容。自然保护地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活动场地及教育资源基础。在界定分析自然教育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方案,包括自然事物、场地设施... 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及重要内容。自然保护地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活动场地及教育资源基础。在界定分析自然教育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方案,包括自然事物、场地设施、自然文化3项主类,9个亚类、48种基本类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包括教育价值、资源质量、开发条件3层要素、10项指标的自然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进行自然教育资源分类及评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自然教育资源分类方案及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普适性与可操作性,可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的调查、分类与评价中推广,为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教育 资源分类 资源评价 神农架国家公园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来自长时间尺度多源遥感信息的约束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苏李扬 李辉 +3 位作者 顾延生 黄咸雨 张志麒 汪迎春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大九湖湿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热带高山湿地。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导致该湿地被严重破坏,2005年实施的“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使得湿地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为了解大九湖湿地近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 大九湖湿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热带高山湿地。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导致该湿地被严重破坏,2005年实施的“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使得湿地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为了解大九湖湿地近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及前人工作,构建了大九湖湿地9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2005年、2011年和2017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2018年的无人机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解译,研究了3个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和类型转换,探索湿地变迁的原因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5—2011年间,新增了湖泊(84.41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旱生草甸、林地和农田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和湿生草本沼泽转化。2011—2017年间,新增了中生草甸(80.07 hm^(2))这一类型,主要由湿生泥炭沼泽、湿生草本沼泽和旱生草甸转化而来。面积减少最多的是农田,主要向旱生草甸转换。总之,研究时段内,大九湖湿地类型和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湿地景观得到一定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驱动力分析表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有效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湿地 驱动力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启池 李亭亭 +4 位作者 汪正祥 林丽群 彭乾乾 林邦俊 郑成林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455-461,共7页
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使国家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设施布局和社区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神农架... 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使国家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设施布局和社区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特点,进而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区划.结果表明,依据ArcGIS空间叠加影响因子权重综合分析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等、一般、较低5个等级,各等级区域占全区总面积分别为25.75%、22.42%、43.85%、3.27%、4.71%,依据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神农架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域,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综合评价 空间叠置分析 神农架国家公园
下载PDF
神农架4种典型针叶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琛 贺云龙 +4 位作者 黄金莲 雷静品 崔鸿侠 唐万鹏 马国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养分的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方法]以神农架地区水杉、柳杉、落叶松和华山松4种人工林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化学性质。... [目的]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养分的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方法]以神农架地区水杉、柳杉、落叶松和华山松4种人工林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化学性质。[结果]柳杉林、华山松林和落叶松林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显著高于水杉林,落叶松林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不同林分间土壤磷酸单酯酶(AP)差异不显著;水杉林土壤BG:NAG和BG:AP显著低于其他3个林分,落叶松林土壤BG:NAG显著低于柳杉林和华山松林,落叶松林土壤NAG:AP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其中,本区域4种林分土壤NAG:AP(1.01±0.22)指示4种类型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可能受到土壤氮限制。冗余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和pH值是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林分是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土壤有机碳和pH值的影响是调控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比 人工林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公园鸟兽多样性的红外相机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国飞 杨万吉 +6 位作者 王晓菊 莫家勇 熊欢欢 金胶胶 赵宠南 杨敬元 余辉亮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1-590,共10页
为了解神农架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2017年9月—2019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7科29种、鸟类8目18科4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东北... 为了解神农架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2017年9月—2019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7科29种、鸟类8目18科4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东北梅花鹿Cervus hortulorum、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和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包括黑熊Ursus thibetan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等,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列为EN、VU和NT的分别有3种、3种和4种。有效探测数多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2718次)、野猪Sus scrofa(2159次)、东北梅花鹿(1630次)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1136次),共占兽类有效探测总数的71.34%,相对多度指数(RAI)分别是54.05、42.93、32.41和22.59。鸟类中有效探测数多的是红腹角雉(238次)和红腹锦鸡(229次),占鸟类有效探测总数的59.34%,RAI分别为4.73和4.55。另外,本次调查首次记录到白化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白化小麂2种白化动物。通过建立覆盖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的系统性的红外相机监测体系开展常态化的野外监测,及时动态更新和丰富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对提高神农架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监测保护力度和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国家公园 红外相机调查技术 兽类 鸟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甲烷通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谌佳伟 葛继稳 +4 位作者 冯亮 周颖 甘娟 李永福 张志麒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2-1092,共11页
虽然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关于微生物群落与甲烷排放量的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不多.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2016年3月~2017年2月微生物对大九湖泥炭湿地CH4通量排放的影响... 虽然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关于微生物群落与甲烷排放量的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不多.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2016年3月~2017年2月微生物对大九湖泥炭湿地CH4通量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九湖泥炭湿地研究期间表现为CH4的源,年总排放量5566.27 mg·m^-2,日平均排放速率10.96 nmol·m^-2·s^-1;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12.06、22.47、3.02、2.92 nmol·m^-2·s^-1;研究区优势菌为泉古菌(54.6%)、广古菌(18.9%)、酸杆菌(12.6%)等.对不同季节样品Shannon指数进行单因素分析,p值为0.000127,分析结果表明:CH4月通量变化均呈明显的倒“U”型;夏季CH4通量最高,冬季最低;不同季节的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夏季、冬季微生物群落组成与CH4通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未鉴别出的菌群和俭菌总门与CH4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泉古菌门与CH4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湿地 涡度相关 甲烷通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大九湖 生态学
原文传递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欣艳 郭子良 +5 位作者 张曼胤 周文昌 庞宏东 马国飞 龙水枝 梅玉娇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3期58-62,共5页
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研究是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生态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植物物种组成、优势植物种群及植物区系。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共52科140属201种,其中种子植物47科134... 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研究是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生态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植物物种组成、优势植物种群及植物区系。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维管束植物共52科140属201种,其中种子植物47科134属194种,外来入侵植物4科7属7种。草本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以湿生植物群落为主,有苔草(Carex)群落、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群落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群落等,占群落总数的59.60%。优势植物种有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阿齐苔草(Carex argyi)、灯心草(Juncus effusus)等,是组成该区域湿地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植物区系主要有12个分布类型及4个变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并含有一定的热带地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大九湖湿地 植物群落 优势植物
下载PDF
几种典型湿地的生态现状与修复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迎春 赵玉连 +5 位作者 张志麒 金胶胶 马国飞 莫家勇 熊欢欢 王磊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1期34-37,共4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面积缩减、污染严重。针对我国湿地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湿地生态修复策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现状,为湿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发展提...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面积缩减、污染严重。针对我国湿地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湿地生态修复策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现状,为湿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恢复 主要问题 典型湿地 修复现状
下载PDF
神农架4种典型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琛 贺云龙 +5 位作者 崔鸿侠 黄金莲 唐万鹏 马国飞 雷静品 荣道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133,共9页
【目的】土壤团聚体是指示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探究神农架典型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以及稳定性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以神农架4种典型针叶人工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水杉林和柳杉林)土壤0~10 c... 【目的】土壤团聚体是指示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探究神农架典型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以及稳定性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以神农架4种典型针叶人工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水杉林和柳杉林)土壤0~10 cm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沙维诺夫法分析土壤团聚体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团聚体稳性指标和土壤大团聚体含量的关系。【结果】落叶松林土壤风干大团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林分,4种林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从低到高顺序为水杉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柳杉林。落叶松林和柳杉林风干团聚体MWD(平均质量直径)显著低于水杉林和华山松林,落叶松林和水杉林水稳性团聚体MWD显著低于华山松林和柳杉林,4种林分风干团聚体MWD与水稳性团聚体MWD差值大小顺序为落叶松林<柳杉林<华山松林<水杉林。华山松林和柳杉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镁含量显著高于落叶松林和水杉林。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孔隙度、pH值、钾含量和钠含量主要与土壤风干团聚体的分布关系显著。【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土壤团聚体特征可以指示不同林分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特征,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可以为本区域的人工针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人工针叶林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神农架2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鸿侠 唐万鹏 +3 位作者 胡文杰 周文昌 潘磊 杨敬元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4,共8页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和自动气象站,于2018年6-8月对神农架华山松和日本落叶松树干液流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密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生长旺季的月树干液流密度(1824.80 mL·cm^...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和自动气象站,于2018年6-8月对神农架华山松和日本落叶松树干液流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密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生长旺季的月树干液流密度(1824.80 mL·cm^-2)显著高于华山松(1026.15 mL·cm^-2)。2个树种晴天树干液流密度均高于雨天,晴天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而雨天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不明显。2个树种树干液流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在小时尺度下,华山松液流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蒸汽压亏缺,而日本落叶松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蒸汽压亏缺;在日尺度下,华山松液流密度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土壤含水率>蒸汽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风速,而日本落叶松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日本落叶松 树干液流密度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公园植物采集史及模式标本名录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丹 王玉琴 +3 位作者 张小霜 吴玉 杨敬元 张代贵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8,共8页
本文基于标本及文献数据对神农架国家公园高等植物标本采集史进行简要概述。该地区有着近140年的标本采集历史,最早对神农架地区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是爱尔兰植物学家Augustine Henry。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收藏了采自该地区... 本文基于标本及文献数据对神农架国家公园高等植物标本采集史进行简要概述。该地区有着近140年的标本采集历史,最早对神农架地区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是爱尔兰植物学家Augustine Henry。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收藏了采自该地区的21,402份标本,居首位;其次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16,483份、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CCAU)1,851份。标本采集年份主要集中在1956–1959、1976–1981、1985–1987三个时间段,其中以1976年采集数量为最多。标本采集月份主要集中在4–11月,8月采集量最大。不同植物的标本数量两极分化严重,标本量多的如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高达295份,然而有612种植物的标本量仅1份,约2/3的植物标本量少于10份。因而,在今后的采集工作中我们应该将重心置于标本数量不足的物种和类群,而标本数量过剩的类群则应减少或停止采集;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应尽可能全覆盖,突出对高海拔、峡谷、石壁、无人区等特殊生境的调查。采集时间上应该注重春、冬二季。此外,我们对该地区的维管植物模式标本进行了考证,编制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名录》。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模式标本39种2变种3变型,隶属24科34属。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的整理为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及进一步开展神农架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湖北 模式标本 新种 标本馆
原文传递
龙蜥属Diploderma(爬行纲Reptilia:鬣蜥科Agamidae)部分物种的分类及分布记录修订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剀 任金龙 +10 位作者 蒋珂 巫嘉伟 杨春华 徐会明 Kevin Messanger 雷开明 余辉亮 杨敬元 Cameron DSiler 李家堂 车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1-495,共15页
尽管学者近期在中国龙蜥属Diploderma分类研究上取得了连续进展,我国龙蜥属物种的分布资料中仍有大量的存疑记录,例如多种龙蜥同域分布、记录分布点远离其余已知分布区、记录点与模式产地处于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等。本文结合形态及... 尽管学者近期在中国龙蜥属Diploderma分类研究上取得了连续进展,我国龙蜥属物种的分布资料中仍有大量的存疑记录,例如多种龙蜥同域分布、记录分布点远离其余已知分布区、记录点与模式产地处于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等。本文结合形态及分子数据,对龙蜥属部分存疑记录进行了修订。确定了先前报道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及湖北省的草绿龙蜥Diploderma flaviceps记录为同属其他物种的误记;其中,四川省北部及甘肃省南部报道的草绿龙蜥为米仓山龙蜥D.micangshanense的误定,云南省中西部的草绿龙蜥为沙坝龙蜥D.chapaense的误定,西藏自治区与湖北省的草绿龙蜥分别为巴塘龙蜥D.batangense及米仓山龙蜥的误定,以上两地的巴塘龙蜥与米仓山龙蜥则分别代表西藏自治区和湖北省的省级爬行动物新记录。此外,确认了昆明龙蜥D.varcoae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报道为地点信息的误记,实际标本采于云南省大理市鸡足山。确定了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先前记录的云南龙蜥D.yunnanense实际为沙坝龙蜥的误定,并拓展了早先认为是狭域分布的沙坝龙蜥的分布范围,将其分布区向西北方向扩大至云南省中西部。最后,更新了我国已知龙蜥属物种的分布及相关文献,并讨论了我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更新物种分类及分布信息上的滞后及其对后续研究及物种保育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蜥亚科 广义攀蜥属 误定 分类
下载PDF
神农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治国 王文华 +4 位作者 张建兵 杨敬元 杨林森 余辉亮 张千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9期3651-3656,共6页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Ⅲ物种有1种。分析了神农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面临威胁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区系 神农架
下载PDF
睡菜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及镇静催眠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芳 陈静文 +4 位作者 张志麒 刘呈雄 陈剑锋 邹坤 程凡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探究睡菜作为安神保健食物开发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采用最大耐受量法测定评价其急性毒性。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通过注射阈下剂量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比较睡菜总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对实验小鼠的入睡率,... 探究睡菜作为安神保健食物开发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采用最大耐受量法测定评价其急性毒性。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通过注射阈下剂量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比较睡菜总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对实验小鼠的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和入睡时间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睡菜提取物对小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ble dose,MTD)大于10g/kg,给药当天对小鼠体重有轻微影响,第2天恢复正常,脏器未见异常病变。睡菜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可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睡菜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可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率明显增加;乙酸乙酯高、低剂量组,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可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缩短,持续睡眠时间增加。睡菜提取物毒性较小且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活性,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都有显著地镇静催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菜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量 镇静 催眠
下载PDF
三叶木通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治国 马鑫 +3 位作者 胡胜 李友志 杨敬元 陈发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1,共8页
以三叶木通成熟种子的幼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2,4-D(1.0、2.0、4.0 mg/L)、NAA(0.05、0.1、0.2、0.5、1.0 mg/L)、6-BA(0.1、0.2、0.5、1.0 mg/L)、KT(0.2、0.5、1.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以三叶木通成熟种子的幼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2,4-D(1.0、2.0、4.0 mg/L)、NAA(0.05、0.1、0.2、0.5、1.0 mg/L)、6-BA(0.1、0.2、0.5、1.0 mg/L)、KT(0.2、0.5、1.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分别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体细胞胚、次生胚增殖、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以此间接途径建立三叶木通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最佳灭菌处理方式为0.1%HgCl2灭菌18 min,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接种在添加了0.05%PPM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三叶木通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 mg/L 2,4-D+0.2 mg/L NAA,愈伤诱导率为95.67%;胚性愈伤诱导三叶木通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 NAA+0.2 mg/L 6-BA,体胚诱导率为55%;次生胚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0.1 mg/L 6-BA,增殖倍数达19.84,体胚随继代次数增多逐渐分化,次生胚增殖活力变弱;成熟的体胚分化后一部分可再生成苗,在MS中能起到壮苗作用,再生植株转移至人工光照培养箱中炼苗3~5 d再转入V(泥炭土)∶V(蛭石)∶V(珍珠岩)为2∶1∶1的基质中能够稳定生根成活且形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幼胚 愈伤诱导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野猪分布与传播非洲猪瘟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饶静 徐茹洁 +4 位作者 余辉亮 李巨平 叶静 曹胜波 李翔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5,共7页
野猪是非洲猪瘟(ASF)传播的重要媒介,神农架林区野猪种群数量高、分布广,调查野猪分布对ASF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布设红外相机117台、样线287条调查神农架林区野猪实体和痕迹位点后,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林区野猪分布,再根据... 野猪是非洲猪瘟(ASF)传播的重要媒介,神农架林区野猪种群数量高、分布广,调查野猪分布对ASF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布设红外相机117台、样线287条调查神农架林区野猪实体和痕迹位点后,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林区野猪分布,再根据野猪、居民区、交通要道的空间分布数据,应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神农架林区各地野猪传播ASF的风险。调查发现野猪实体及其粪便、足迹链、巢穴等共2 070处,遍布神农架林区全境,预估野猪数量为18 424头;林区松柏镇、阳日镇、新华镇、省道S307和国道G209沿线等野猪密度高、人口集中的地区为野猪传播ASF极高风险区;极高风险区约4 km外的地区为高风险区;其他地区为中低风险区。本研究表明,松柏镇、阳日镇、新华镇、省道S307、国道G209及周围地区是ASF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点区域,应在这些重点区域做好主动监测防控工作,实时监测ASF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林区 野猪 非洲猪瘟 风险分析
下载PDF
神农架极小种群植物庙台槭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
20
作者 王雨婷 刘旭婧 +8 位作者 唐驰飞 陈玮钰 王美娟 向松竹 刘梅 杨林森 傅强 晏召贵 孟红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1,共12页
种群和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物种濒危处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庙台槭(Acermiaotaiense)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然而,由于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资源状况和群落特征不清楚,严重制约该物种的保护成效。该研究对神农架地区... 种群和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物种濒危处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庙台槭(Acermiaotaiense)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然而,由于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资源状况和群落特征不清楚,严重制约该物种的保护成效。该研究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种群及其所在的群落开展调查,揭示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通过分析庙台槭种群的径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并分析种群动态变化指数,揭示庙台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33种,隶属于15科20属,群落内优势种为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千金榆(Carpinuscordata)、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和华榛(Coryluschinensis);(2)庙台槭的相对优势度为2.23%,非群落内优势种;(3)神农架庙台槭分布范围十分狭窄(面积约1.7hm^(2)),种群规模小(79株);(4)庙台槭种群内幼龄个体占比较高(79.75%),更新较好;(5)物种存活曲线属Deevey-II型,种群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幼树阶段死亡率增高,在大树阶段(12.5cm≤胸径<17.5cm)死亡率达到高峰(62.5%);(6)庙台槭种群内结实个体少,种子败育率高(58.15%),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综上所述,种群规模小、分布范围狭窄、抗干扰能力弱可能是导致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推测神农架庙台槭种群处于衰退趋势。因此,应该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种群加强就地保护,尤其是开展幼树阶段的管护。未来应重视对庙台槭种群和群落的长期监测,并开展幼苗繁育及种群恢复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槭 物种组成 种群结构 极小种群植物 胸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