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的治疗及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文彬 《临床研究》 2017年第8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的具体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方法 对我院曾在2012年2 月份到2017 年2 月份所接收的10 例采用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总管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的具体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方法 对我院曾在2012年2 月份到2017 年2 月份所接收的10 例采用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总管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在所选取的10 例患者中,在术中发现损伤并及时进行处理的为8 例,其余2 例是在术后发现胆总管出现损伤并及时给予二次手术,并最终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对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有效的防治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手术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损伤 治疗及预防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恒鑫 马俊杰 陈海龙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社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及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各41例,比较两...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社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及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各41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伤锥影像学参数、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锥体后缘高度、锥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对照组,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能够减轻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改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 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脊柱功能 创伤应激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足部熏洗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2期4168-4170,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足部熏洗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两组患者二...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足部熏洗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两组患者二甲双胍、沙格列汀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足部熏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熏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40/40)]较对照组[82.50%(33/40)]高(P<0.05)。治疗后,两组踝臂指数、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踝臂指数、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均变大,血流速度均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大于对照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足部熏洗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补阳还五汤加味 足部熏洗
下载PDF
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恒鑫 陈海龙 马俊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分级干预组(32例)与常规干预组(3...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分级干预组(32例)与常规干预组(33例),分级干预组患者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2天,分级干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长于常规干预组(t=40.380、10.443,P均<0.00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t=12.961,P<0.001),髂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均明显快于常规干预组(t=8.480、9.074、12.386,P均<0.001);术后随访2个月,分级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χ^(2)=6.410,P=0.011)。结论血栓风险分级干预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提高血流速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膝关节置换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静脉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恒鑫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1社旗县人民医院骨外二科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股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1社旗县人民医院骨外二科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FLP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PFNA组),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PF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并有利于加快术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恢复功能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效果分析
6
作者 刘恒鑫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21-06社旗县人民医院骨外二科行关节镜手术的9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组(镶嵌移植组)和微骨折术组,各48... 目的探讨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21-06社旗县人民医院骨外二科行关节镜手术的9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组(镶嵌移植组)和微骨折术组,各48例。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评价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镶嵌移植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膝关节功能均优于微骨折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微骨折术比较,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而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 微骨折术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和血清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辉 李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某院确诊的7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数字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某院确诊的7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数字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动态心电图方法来检测房性期前收缩(PAC),室性期前收缩(VPC)以及心房颤动(AF)发作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NT-proBNP及脑钠肽(BNP)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VPC以及AF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NT-proBNP以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与对照组的26.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心电图的诊断检测结果,降低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电图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26例丙型肝炎的巩固治疗
8
作者 景永莹 刘更 景永峰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巩固治疗 小柴胡汤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