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江雨课堂的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
1
作者 王敏芳 王益鹏 +1 位作者 吕新彪 孙华山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0期57-60,共4页
长江雨课堂作为一种线上教学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好评。雨课堂是基于PowerPoint运行的智慧教学方案,可以通过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全方位服务。该文立足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探讨长江雨课堂为传统线... 长江雨课堂作为一种线上教学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好评。雨课堂是基于PowerPoint运行的智慧教学方案,可以通过三步式“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全方位服务。该文立足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探讨长江雨课堂为传统线下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雨课堂的三步式方案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雨课堂 矿床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三步式
下载PDF
“全球超大型矿床”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芳 李欢 +4 位作者 沈传波 吕新彪 李占轲 俎波 孙华山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扩展其国际视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通过与国际知名矿床学家合作,开设了“全球超大型矿床”课程,建成了国际上重要超大型矿床标本库,编制了适合于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包括了岩浆...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扩展其国际视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通过与国际知名矿床学家合作,开设了“全球超大型矿床”课程,建成了国际上重要超大型矿床标本库,编制了适合于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包括了岩浆矿床、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造山型金矿、IOCG型、IOA型和稀土元素矿床等一系列重要和热点矿床类型。课程的实施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以线下和线上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以线下形式开展,包括让学生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矿床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超大型矿床形成的环境、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建立矿床模型概念,培养全球视野下的矿床对比研究及勘探能力。此外,还将标本库数字化,开发面向全国的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的校内外学生能学习了解超大型矿床。本课程的设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国际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矿床 课程建设 矿石标本 资源共享 双一流
下载PDF
新科技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谭俊 石文杰 +2 位作者 刘文浩 付乐兵 李艳军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4期72-77,共6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是新形势下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积极推进新科技在教与学双向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了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勘查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互联网在线课程建设等,体现了新科技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是新形势下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积极推进新科技在教与学双向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了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勘查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互联网在线课程建设等,体现了新科技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新科技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进步,创新了教学策略,完善了教学模式。本文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互联网+融合课程""互联网+实验室"等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希望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方法与教学实践内容相融合,推动矿产勘查评价领域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科技 资源勘查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课程“云”教研团队与平台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庆霖 陈志军 +2 位作者 高复阳 李正汉 杨春艳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云"课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然而,"云"教研团队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针对"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遇到...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云"课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然而,"云"教研团队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针对"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构建"云"教学平台,汇聚业内名师,组建跨校课程教研团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和答疑,实时分享经验、资源和成果,为教师提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优良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核心课程 “云”教研团队 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库
下载PDF
岩矿石标本三维建模技术及其教学资源库建设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志军 张娅 +2 位作者 吕新彪 陈建国 谢淑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145,158,共7页
岩矿石标本鉴定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必备地质基本技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拥有丰富的岩矿石教学标本,但相对又是珍稀的,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 岩矿石标本鉴定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必备地质基本技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拥有丰富的岩矿石教学标本,但相对又是珍稀的,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岩矿石标本三维模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介绍了岩矿石标本三维模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意义,研究了岩矿石多视图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和资源建库优化流程,结合游戏化积件与课件开发,建设了岩矿石标本三维模型资源库。对增强地学实习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石标本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资源库 多视图图像三维重建 游戏化积件
下载PDF
大冶铁矿综合实习教学设计和平台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振 陈志军 +3 位作者 姚春亮 皮道会 孙华山 赵新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矿山综合实习是衔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实习(大二)与生产实习(大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湖北大冶铁矿为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野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深入挖掘实习资源,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矿山综合实习是衔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实习(大二)与生产实习(大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湖北大冶铁矿为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野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深入挖掘实习资源,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平台集矿床地质、矿产勘查、绿色矿山、矿业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可开展线上线下实习。经多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习 大冶铁矿 虚实结合 平台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