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保温层经济厚度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瑛 黄善波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4年第2期25-26,35,共3页
通过对双层保温的总费用分析 ,并考虑到保温的国家标准和工程实际 ,建立了双层保温层经济厚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了编程求解 ,得到了每层的最佳经济厚度。导出的模型和编制的软件可帮助设计人员合理地选择保温材... 通过对双层保温的总费用分析 ,并考虑到保温的国家标准和工程实际 ,建立了双层保温层经济厚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了编程求解 ,得到了每层的最佳经济厚度。导出的模型和编制的软件可帮助设计人员合理地选择保温材料并确定其经济厚度 ,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管线 保温 经济厚度 优化设计 节能
下载PDF
3ω法研究微尺度下铂丝自然对流换热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照亮 梁金国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0-672,共3页
建立了测量微细丝表面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3ω法模型。利用3ω法测量了直径为10.6μm水平和垂直方向铂丝表面室温下的空气换热系数。水平和垂直铂丝产生的三次谐波比较接近,结果说明,微尺度下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以导热为主,自然对流作... 建立了测量微细丝表面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3ω法模型。利用3ω法测量了直径为10.6μm水平和垂直方向铂丝表面室温下的空气换热系数。水平和垂直铂丝产生的三次谐波比较接近,结果说明,微尺度下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以导热为主,自然对流作用可以忽略。基于3ω线法原理,引入形状因子并提出了微尺度下铂丝表面换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远大于大尺度下的值,主要原因是铂丝的面积体积比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ω法 自然对流换热 导热 微细丝
原文传递
恒定加热量时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康 张劲军 陈俊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7,42,共3页
通过对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的研究,发现在加热站加热量恒定时热油管道存在临界输量,当输量小于临界输量时,管道运行将进入不稳定工作区。对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总传热系数降低、加热量的增大和加热站上游来油... 通过对热油管道工作特性的研究,发现在加热站加热量恒定时热油管道存在临界输量,当输量小于临界输量时,管道运行将进入不稳定工作区。对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总传热系数降低、加热量的增大和加热站上游来油进站温度升高都将使恒定加热量管道临界输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恒定加热量 临界输量 低输量 研究
下载PDF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变工况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肖曦 周圆圆 《现代电力》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针对热管空气预热器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会出现低温腐蚀、超温失效及烟风阻力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热管安全性的方法。通过计算热管空气预热器变工况运行时排烟温度的变化来评价换热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变工况校核热力计算,推... 针对热管空气预热器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会出现低温腐蚀、超温失效及烟风阻力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热管安全性的方法。通过计算热管空气预热器变工况运行时排烟温度的变化来评价换热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变工况校核热力计算,推导出预测和计算排烟温度的模型,利用模型可以分析入口烟温、燃料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对热管换热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程度。该方法为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合理设计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空气预热器 变工况 排烟温度 预测 计算
下载PDF
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能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洪庆 龙凤乐 +1 位作者 张强 杨肖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9,共3页
建立了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能耗评价模型,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及各组成设备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得到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各子系统设备的能量利用评价指标,对其用能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能量损耗的大小、原因及分布,找出用能的... 建立了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能耗评价模型,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及各组成设备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得到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各子系统设备的能量利用评价指标,对其用能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能量损耗的大小、原因及分布,找出用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建议。该能耗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与有关评价标准计算结果比较,误差为2.4%,考虑到运行数据的波动及计算误差等原因,认为该模型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 能量平衡 能耗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及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洪庆 牟江峰 +2 位作者 于吉超 刘德新 刘书亮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研究了车用465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与机内净化策略,借助于缸内存在的滚流运动,采用适当的气道内喷射方式,实现了均质稀薄燃烧,不同负荷时的稀燃极限可达21~22,分析了汽油机稀燃排放的特征,NOx排放先升高后降低,HC和CO排放明显... 研究了车用465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与机内净化策略,借助于缸内存在的滚流运动,采用适当的气道内喷射方式,实现了均质稀薄燃烧,不同负荷时的稀燃极限可达21~22,分析了汽油机稀燃排放的特征,NOx排放先升高后降低,HC和CO排放明显降低,合理控伊稀燃空燃比,可降低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空燃比 排放控制
下载PDF
液幕式湿法脱硫中喷嘴型线对竖直射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伟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1-3,42,共4页
液幕湿法脱硫就是利用竖直向上喷射的石灰石浆液冲洗烟气,吸收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喷嘴的竖直射流情况,试验研究了7种用于该塔中的喷嘴竖直射流特性。发现各喷嘴竖直射流都存在临界雾化速度。整理出无量纲平均半径与射流速度之间的关系,... 液幕湿法脱硫就是利用竖直向上喷射的石灰石浆液冲洗烟气,吸收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喷嘴的竖直射流情况,试验研究了7种用于该塔中的喷嘴竖直射流特性。发现各喷嘴竖直射流都存在临界雾化速度。整理出无量纲平均半径与射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喷口直径和喷嘴高度对回落液体覆盖面积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喷嘴的回落液幕分布均匀性相同。导出了射流高度与喷射压力关系式,发现试验范围内喷嘴阻力损失情况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喷嘴 竖直射流 回落液幕 临界雾化速度
下载PDF
燃油烃类组分对车用汽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冯洪庆 马永 +1 位作者 李会杰 孟祥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综述了燃油中烷烃、烯烃、芳烃等组分对车用汽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未燃烷烃是烷烃燃料HC排放的主要成分,烯烃燃料的HC排放主要包括丙烯、异丁烯、戊烯等,1,3-丁二烯的排放随燃油烯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苯、甲苯、乙苯等的排放随芳烃含... 综述了燃油中烷烃、烯烃、芳烃等组分对车用汽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未燃烷烃是烷烃燃料HC排放的主要成分,烯烃燃料的HC排放主要包括丙烯、异丁烯、戊烯等,1,3-丁二烯的排放随燃油烯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苯、甲苯、乙苯等的排放随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发动机燃烧工况如空燃比、点火角度等对各种HC排放的具体组成有显著影响。因此,不仅需要加强降低燃油烯烃、芳烃含量的研究,也应该借助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来降低因烯烃、芳烃含量高对排放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组分 汽油机 排放 烯烃 芳烃
下载PDF
封闭式喷雾冷却系统启动时间
9
作者 王照亮 马永 +1 位作者 张伟 赵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56-2360,共5页
以蒸馏水为冷却工质,对冷凝器内置的封闭式光滑表面喷雾冷却系统进行了启动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雾系统不同模块最优启动顺序为冷凝器、泵和加热器。采取6种不同的启动顺序,启动后加热表面的温度不均匀度均小于0.25℃。在... 以蒸馏水为冷却工质,对冷凝器内置的封闭式光滑表面喷雾冷却系统进行了启动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雾系统不同模块最优启动顺序为冷凝器、泵和加热器。采取6种不同的启动顺序,启动后加热表面的温度不均匀度均小于0.25℃。在最优启动顺序下,研究了冷却水流量、泵高度、加热功率和喷雾流量对启动时间的影响。随冷却水流量和喷雾流量增加启动时间缩短,随泵高度增加启动时间略微增大,随加热功率增大启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启动时间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喷雾流量、冷却水流量、加热功率及泵相对于加热表面的高度。喷雾工质流量由10mL/min增大到35mL/min时,封闭式喷雾系统的启动时间缩短了5 000s。同样操作条件下,封闭式系统的启动时间比开放式系统延长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系统 喷雾冷却 启动性能 驱动力 温度不均匀度 操作条件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开展炼油装置能耗星级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洪庆 杨肖曦 +1 位作者 刘道建 王永存 《化工机械》 CAS 2013年第6期713-718,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炼油企业的能耗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针对炼油企业能耗的星级指标评价体系,将炼油企业各装置按能耗水平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不合格4类,给出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能耗的星级评价过程和结果。... 介绍了国内外炼油企业的能耗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针对炼油企业能耗的星级指标评价体系,将炼油企业各装置按能耗水平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不合格4类,给出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能耗的星级评价过程和结果。最后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典型企业进行了星级评价,并与单因能耗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评价 炼油企业 灰色理论 星级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