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半胱氨酸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瘦素和PEDF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瑞霖 杨炜 +2 位作者 张奕霞 罗远湘 张晓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瘦素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以及乙酰半胱氨酸对瘦素和PEDF表达的影响,探讨他们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关系... 目的观察大鼠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瘦素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以及乙酰半胱氨酸对瘦素和PEDF表达的影响,探讨他们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关系。方法使用碱烧伤诱导大鼠CNV模型,采用浸润1 mol·L-1NaOH溶液,直径为3.0 mm的单片滤纸,准确置于大鼠右眼角膜中央23 s制作CNV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5只,左眼为正常对照眼。A组自烧伤之日起每天滴注PBS液;B组每天滴注乙酰半胱氨酸;C组烧伤后7 d之内每天滴注PBS液,7 d后每天加滴乙酰半胱氨酸。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分别计算CNV长度和面积,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B组CNV生长趋势与A组、C组基本相似,但较A组、C组生长迟缓,C组比A组缓慢,但稍快于B组。C组角膜病理变化与A组相似,较B组稍重。除4 d时A组和C组间CNV长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余时间点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角膜碱烧伤后,瘦素和PEDF的表达开始增高。伤后7 d,各组瘦素表达:A组、B组、C组分别为0.276 1±0.114 4、0.232 2±0.074 9、0.269 2±0.064 6,PEDF表达分别为0.352 1±0.107 4、0.389 9±0.072 1、0.356 1±0.123 3,三组瘦素、PEDF表达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A组与B组、B组与C组瘦素、PED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伤后14 d,各组瘦素与PEDF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瘦素、PED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瘦素和PEDF表达水平与CNV的生成具有相关性,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降低瘦素的表达,提高PED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N-乙酰半胱氨酸 瘦素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下载PDF
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白内障合并干眼患者术后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雯 杨炜 +1 位作者 张奕霞 焦梦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白内障合并干眼症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干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06/2019-06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合并干眼症的白内障患者107例107眼。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白内障合并干眼症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干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06/2019-06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合并干眼症的白内障患者107例107眼。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未使用人工泪液;研究组:术前1wk使用0.1%玻璃酸钠人工泪液滴眼液。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30d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情况。结果:两组术前OSDI评分(28.59±8.10 vs 29.08±9.18分)、BUT(5.15±0.47 vs 5.02±0.53s)、SⅠt(6.86±0.98 vs 6.71±1.02mm/5min)、FL评分(3.96±0.89 vs 3.76±0.83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7、30d,研究组OSDI评分(42.12±10.54、48.71±9.74分)和FL评分(5.10±1.12、4.55±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UT(3.29±0.54、3.56±0.45s)与SⅠt(5.62±0.91、5.21±0.73mm/5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可明显改善术后早期干眼症状,恢复泪膜功能,防止术后干眼症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人工泪液 干眼症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眼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指标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琰 杨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2-DM)患者与非2-DM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差异,并分析影响干眼的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4-03/2015-05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DM者80例(观察组),门诊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者98例(对照组)。参照WHO干眼诊断标准,统...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2-DM)患者与非2-DM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差异,并分析影响干眼的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4-03/2015-05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DM者80例(观察组),门诊体检中心的正常体检者98例(对照组)。参照WHO干眼诊断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将观察组患者分别依据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分组,组内分析其干眼患病率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干眼的患病率为49%(39/80),显著高于对照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M患者随年龄、病程以及血糖水平增加,其干眼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干眼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DM患者干眼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随患者年龄、病程及血糖水平增加而升高,但不同性别间其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患病率 相关指标
下载PDF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剑锋 罗远湘 李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清洁方式清理眼睑,同时饭后温水送服盐酸多西环素片0.1 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清洁方式清理眼睑,同时饭后温水送服盐酸多西环素片0.1 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长约1.0~1.5 cm,涂入结膜囊,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vs.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G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睑板腺功能障碍 疗效 安全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庞宝华 杨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度近视相关性。方法采用12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且散瞳验光确诊同一患者一眼为正视眼,另一眼为高度近视眼;双眼均行检眼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结果正视眼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度近视相关性。方法采用12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且散瞳验光确诊同一患者一眼为正视眼,另一眼为高度近视眼;双眼均行检眼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结果正视眼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遍布各期,其中增殖期占到总数的41.67%;高度近视眼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没有增殖期改变。结论高度近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而且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保护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 相关性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儿童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和致盲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芳 孟新丹 +2 位作者 李军 张培莉 杨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640,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眼外伤致伤原因及致盲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63例眼外伤患者(14岁以下)的年龄、性别、致伤物、眼别、眼外伤分类、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采用OTS评分比较与预后视力是否相关。结果:眼外伤男女比为3.79∶1;... 目的:研究儿童眼外伤致伤原因及致盲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63例眼外伤患者(14岁以下)的年龄、性别、致伤物、眼别、眼外伤分类、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采用OTS评分比较与预后视力是否相关。结果:眼外伤男女比为3.79∶1;学龄儿童7~10岁最多见;就诊时间≤24h内最多见。性质主要为闭合性眼外伤;受伤原因主要为跌倒撞击伤;类型主要是钝挫伤;受伤环境多发于居民区及附近;最常见并发症为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将入院视力按≥0.05分组,其中就诊时间、外伤性质、并发症、受伤类别、手术有差异,并发症为独立影响因素[OR=2.708,95%CI(1.285~5.705)];将治疗后视力是否提高分组,其中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外伤性质、并发症有差异,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为独立影响因素,就诊时间的OR值为2.895,95%CI(1.296~6.465)。结论:眼外伤是儿童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但预防可以降低绝大多数眼外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儿童 致盲 回归分析
下载PDF
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方琳 赵新荣 +2 位作者 万慧娟 华耘 蔡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检测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组织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和mTOR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P53和mTOR的表达与翼状胬肉重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11/2023-05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结膜移... 目的:检测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组织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和mTOR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P53和mTOR的表达与翼状胬肉重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11/2023-05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患者的手术标本,共43例43眼。选取13例患者取健康结膜组织作为健康结膜组,健康结膜组织来源于患眼颞侧结膜。选取10例翼状胬肉标本、6例健康结膜标本,采用qPCR检测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选取33例翼状胬肉标本、7例健康结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和mTOR蛋白在翼状胬肉组织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使用IPP6.0软件统计平均光密度值,分析P53和mTO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53和mTOR与翼状胬肉的重要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qPCR结果,翼状胬肉组中P53和mTOR的mRNA表达水平相较于健康结膜组显著增强(均P<0.05)。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和mTOR蛋白在翼状胬肉组中的表达水平相较于健康结膜组显著升高(P<0.05)。P53的表达量与mTOR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417,P<0.05)。P53在户外活动时间>3 h组的表达量高于户外活动时间≤3 h组(P<0.05),在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2 mm组的表达量高于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2 mm组(P<0.05),在>40岁和≤40岁两组翼状胬肉患者中无差异性表达(P>0.05)。mTOR的表达量在户外活动时间>3 h和≤3 h组、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2 mm和≤2 mm组以及>40岁和≤40岁组中无差异(均P>0.05)。P53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户外活动时长(r=0.484,P<0.01)、侵入角膜缘距离(r=0.479,P<0.01)呈正相关。mTOR的表达量与年龄、户外活动时间、侵入角膜缘距离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中过度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在翼状胬肉的发病过程中P53和mTOR的异常表达可能起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MTOR 翼状胬肉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mTOR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华耘(综述) 赵新荣(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在体内主要参与营养水平、生长代谢的调节。mTOR是癌症、衰老和其他代谢相关病理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参与了增殖、转分化、自噬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眼被认为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在体内主要参与营养水平、生长代谢的调节。mTOR是癌症、衰老和其他代谢相关病理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参与了增殖、转分化、自噬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眼被认为是具有免疫特权的区域,由于血管系统会影响视力,眼的血管系统位于中心光路以外。眼的许多区域都有将免疫细胞运输至发育不良、受损或衰老有关的病变部位的机制。尽管免疫应答主要是为了修复或保护自身,但是免疫细胞可能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导致炎症或纤维化,进而损害视力。研究证实,mTOR与翼状胬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部肿瘤等多种眼病密切相关。目前,mTOR抑制剂通常被用作免疫抑制剂,用于癌症的治疗,但mTOR抑制剂用于眼部疾病的报道尚少。因此,该文就mTOR信号通路在相关眼科疾病中的作用、调控机制、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相关眼科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提供思路,以便后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翼状胬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青光眼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治疗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效果观察
9
作者 练海东 万慧娟 +2 位作者 章磊 袁婷 赵新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250-2252,共3页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治疗对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患眼视功能、眼表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OAG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溴莫尼定滴眼液联合治疗对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患眼视功能、眼表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OAG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观察组给予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4周为1疗程,两组均持续使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患眼视功能指标[眼压(IOP)、视野缺损(MD)和平均光敏感度(MS)]、眼表损伤指标[角膜荧光染色积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系数(RI)]和不良反应(异物感、视力模糊、过敏性结膜炎、结膜充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OP、MD较对照组降更低,MS较对照组升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FL、BUT、Si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V、EDV较对照组高,RI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溴莫尼定滴眼液联用,可显著提高OAG的临床疗效及视功能水平,不会加重对眼表的损害,能够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 溴莫尼定 视功能 眼表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剑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眼底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珠单抗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眼底激光疗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分析
下载PDF
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剑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7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 目的 :探讨分析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的基础上让其服用卵磷脂络合碘片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激光光凝眼底疗法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凝眼底治疗 卵磷脂络合碘片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观察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红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晨 张奕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77-481,共5页
通过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中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和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损伤的机制及外源性EPO的保护作用。... 通过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细胞中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和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损伤的机制及外源性EPO的保护作用。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组,一共6只动物,仅行右眼前房穿刺)、模型对照组(A组,分为0、12、24、48、72h5组,每组6只动物)、生理盐水组(B组,分为12、24、48、72h4组,每组动物6只)、EPO组(C组,分组同B组),B组、C组动物于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后立即给予5μL生理盐水或EPO玻璃体腔注射,其它处理同A组。建立SD大鼠右眼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于相应时间点取视网膜组织待测。以脱氧核糖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指数(Apotosis index,AI);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细胞中NGB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组未见视网膜凋亡细胞,NGB蛋白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与A、B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后不同时间段,C组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于A、B组,NG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A组与B组NGB表达比较未见差异,与D组比较,除了A组0h相比D组表达降低(P>0.05)外,A、B组均高于D组(P<0.01),随时间增加,A、B组同组不同时间点凋亡指数升高,比较均有差异(P<0.05);C组凋亡指数及NGB蛋白表达24h组与48、72h组比较无差异,3组凋亡指数及NGB蛋白表达均高于12h组(P<0.01)。由此可知,外源性EPO可能通过升高视网膜细胞中NGB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细胞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以缺血再灌注损伤给药后24h内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红蛋白 细胞凋亡 视网膜
下载PDF
新疆地区1854例住院患者致盲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天佐 杨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目的:对我院1854例住院盲目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致盲眼病的治疗效果,探讨防盲治盲的策略和方向。方法:选取2010-09/2013-08在我院眼科住院患者5 473例,其中盲目患者共计1 854例,占住院患者的33.88%,按照国际WHO制定的最佳矫... 目的:对我院1854例住院盲目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致盲眼病的治疗效果,探讨防盲治盲的策略和方向。方法:选取2010-09/2013-08在我院眼科住院患者5 473例,其中盲目患者共计1 854例,占住院患者的33.88%,按照国际WHO制定的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者为盲,并排除小于3岁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为纳入标准,对盲目患者的年龄和致盲病因进行分析,统计各年龄段的主要致盲眼病,记录各盲目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视力;并计算出各致盲眼病的脱盲率,对各致盲眼病经过治疗后未脱盲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盲目患者中,右眼盲728例,左眼盲767例,双眼盲359例,共计盲眼2 213眼,盲目患者年龄以60~80岁居多,致盲眼病的前3位依次为: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在2 213眼盲眼中,进行治疗者有2 172眼,其中1 762眼(81.12%)脱盲,410眼(18.88%)未脱盲,在所有未脱盲眼病中,前3位依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结论:近年来,致盲眼病的病因构成已发生了变化,但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及青光眼仍是致盲眼病的高发病因,虽然白内障的脱盲成功率较高,由于其致盲率较高,所以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治疗是今后防盲治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盲治盲 盲目 致盲原因 脱盲率
下载PDF
缺血缺氧疾病中脑红蛋白的表达
14
作者 赵晨 张奕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2期4387-4389,共3页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后由Burmest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体内第3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高达100μmol/L,占视网膜总蛋白量的2%-4%,其浓度约为脑中浓度的100倍,而体内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均与组织...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后由Burmest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体内第3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高达100μmol/L,占视网膜总蛋白量的2%-4%,其浓度约为脑中浓度的100倍,而体内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均与组织的缺血缺氧密切相关。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氧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神经组织,临床实践中存在着与视网膜相关的大量的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深入研究脑红蛋白与视网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基础。本文就脑红蛋白在缺血缺氧疾病中的表达展开论述,为视网膜缺血缺氧损伤中脑红蛋白的表达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缺血缺氧疾病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的全氟萘烷对兔眼前房角及眼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宝华 杨炜 +1 位作者 练海东 苏文成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氟萘烷(PFDLs)对兔眼前房角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三组(A实验组:16只,B实验组:4只,对照组:4只),行前房穿刺,A、B实验组分别注入0.15 ml、0.02 ml全氟萘烷,对照组注入0.15 ml平衡盐液。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氟萘烷(PFDLs)对兔眼前房角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三组(A实验组:16只,B实验组:4只,对照组:4只),行前房穿刺,A、B实验组分别注入0.15 ml、0.02 ml全氟萘烷,对照组注入0.15 ml平衡盐液。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行裂隙灯眼前段检查并测眼压,分别于术后1、2、4、6、8周摘取眼球做病理检查。结果三组兔眼术后第1天眼压均最低,A实验组术后第1周开始到第8周眼压升高(P<0.05),B实验组及对照组从术后第3天起各时点所测眼压接近术前眼压(P>0.05)。A实验组下方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纤维素性渗出,病理切片见炎症细胞浸润,以吞噬细胞为主,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小梁组织变性,小梁组织结构破坏。结论0.02 ml全氟萘烷可能接近兔眼的生理耐受量。前房内注入大剂量全氟萘烷可导致前房角炎症反应及小梁变性破坏,继发持续的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萘烷 前房角 眼压 兔子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文 杨炜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8期2743-2747,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形成、胚胎发育、创伤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不仅与正常眼内组织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有关,在许多眼内病理过程...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形成、胚胎发育、创伤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不仅与正常眼内组织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有关,在许多眼内病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TGF-β的结构、受体、生物效应以及它与眼科各疾病的关系和作用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角膜 青光眼 视网膜 白内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全氟萘烷对兔角膜组织生物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宝华 杨炜 苏文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6239-6242,共4页
背景:目前气体、硅油等玻璃体长期替代物置入后的效果均不理想,全氟萘烷是否能作为玻璃体长期替代物有待证实。目的:观察兔角膜对不同剂量全氟萘烷的生物耐受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4/10在石河子大... 背景:目前气体、硅油等玻璃体长期替代物置入后的效果均不理想,全氟萘烷是否能作为玻璃体长期替代物有待证实。目的:观察兔角膜对不同剂量全氟萘烷的生物耐受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4/10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和石河子大学病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新西兰白兔24只,全氟萘烷由上海华捷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24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0.15mL全氟萘烷组(16只),0.02mL全氟萘烷组(4只),对照组(4只),行前房穿刺,分别注入0.15,0.02mL全氟萘烷,0.15mL平衡盐液。主要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行裂隙灯眼前段检查,分别于术后3d,1,2,4,6,8周摘取眼球观察眼部体征及角膜组织学变化。结果:0.15mL全氟萘烷组下方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纤维素性渗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术后8周角膜结构正常。0.02mL全氟萘烷组术后8周角膜内皮细胞水肿,胞浆内出现空泡,角膜基质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0.15mL全氟萘烷组术后3d,下方少量角膜内皮细胞空泡变性,基质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下方角膜内皮细胞随时间的推移损伤加重。术后8周,5只兔眼下方大量角膜内皮细胞出现变性崩解、实质水肿、角膜深层基质新生血管及炎症细胞浸润,而上方角膜内皮细胞及基质正常。锥虫蓝-茜素红角膜内皮联合染色也证实了0.02mL全氟萘烷对角膜有轻度损伤。结论:0.02mL全氟萘烷可能接近兔眼的生理耐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萘烷 角膜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血管生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晓萌 唐宁 +1 位作者 张奕霞 杨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263-266,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 动物模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视网膜病变及棉絮斑
19
作者 王开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8-940,共3页
简要回顾HIV—I感染及对免疫系统的破坏。眼部常见的损害是HIV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是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HIV—I感染由轻而重,HIV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对视网膜棉絮斑(微梗塞)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发... 简要回顾HIV—I感染及对免疫系统的破坏。眼部常见的损害是HIV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是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HIV—I感染由轻而重,HIV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对视网膜棉絮斑(微梗塞)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发作及临床意义分别加以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病变 棉絮斑
原文传递
原发性翼状胬肉中COX-2与iNOS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20
作者 麦月华 杨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4期4718-472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与对照组的正常结膜组织标本均取自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与对照组的正常结膜组织标本均取自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20例正常结膜中COX-2、iNOS的表达;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不同时期原发性翼状胬肉细胞中凋亡细胞的表达。结果:5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静止期为50%,进行期为87.5%,正常结膜为0(0/20)。iNOS的阳性表达率,静止期为50%,进行期为92.5%,正常结膜50%。COX-2、iNOS阳性表达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正常结膜对照组无凋亡细胞表达,静止期和进行期胬肉组织中均出现凋亡细胞,凋亡细胞的表达在静止期和进行期2组间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OX-2、iNOS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提示COX-2、iNOS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以及术后复发有关,细胞凋亡在翼状胬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OX-2、iNOS抑制剂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可望成为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COX-2 INOS 免疫组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