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胀果甘草幼苗耐盐性及对NaCl胁迫的离子响应 被引量:40
1
作者 陆嘉惠 吕新 +1 位作者 梁永超 林海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9-850,共12页
以盐碱荒漠草甸药用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盐处理(50、100、200、300mmol·L–1NaCl)28天后幼苗株高、生物量、含水量、根粗、甘草酸含量和不同器官的离子含量及离子的选择吸收、运输能力,并对... 以盐碱荒漠草甸药用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盐处理(50、100、200、300mmol·L–1NaCl)28天后幼苗株高、生物量、含水量、根粗、甘草酸含量和不同器官的离子含量及离子的选择吸收、运输能力,并对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其耐盐范围及耐盐方式。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胀果甘草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只有较高盐浓度(≥200 mmol·L–1NaCl)使幼苗总生物量、株高、甘草酸含量显著降低;根据耐盐系数与盐浓度的拟合方程,确定适宜幼苗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278.17 mmol·L–1。随盐浓度上升,植株选择性吸收K+、Ca2+、Mg2+,而抑制Na+进入体内,幼苗对进入植株体内的Na+在不同盐浓度下采取了不同的分配策略,低盐浓度下(0–100 mmol·L–1),植株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中,避免了叶中Na+的过多积累,其盐适应机制以耐盐方式为主;高盐浓度下(≥200 mmol·L–1NaCl),Na+主要积累在下部叶,并通过叶片脱落的方式带走体内的盐分,其盐适应机制以避盐方式为主。盐胁迫下,幼苗能促进K+而抑制Na+向上部叶的运输,使上部叶拒Na喜K,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有利于幼苗生长;同时,地下根系能通过积累Ca2+、Mg2+和合成脯氨酸、甘草酸,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Na+毒害,使根的生长不受影响,有利于保证幼苗在盐环境中吸收维持生长的必要养分,这是胀果甘草幼苗具有较强耐盐性的原因。以上结果说明,胀果甘草幼苗通过对盐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调控、离子区域化和渗透调节,以耐盐和避盐两种方式适应盐碱荒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离子平衡 矿质离子 耐盐性 选择性吸收
原文传递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适宜生态种植区 被引量:37
2
作者 陆嘉惠 吕新 +1 位作者 吴玲 李学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根据西北地区盐碱土的盐分组成特点,选择NaCl、Na2SO4、NaHCO33种单盐,通过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特性、萌发进程、胚生长、种子活力及复水后萌发率的差异分析,比较3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分的萌发响应、耐盐阈值及其适宜盐... 根据西北地区盐碱土的盐分组成特点,选择NaCl、Na2SO4、NaHCO33种单盐,通过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特性、萌发进程、胚生长、种子活力及复水后萌发率的差异分析,比较3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分的萌发响应、耐盐阈值及其适宜盐碱地种植区,为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适宜生态区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单盐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药用甘草种子的萌发率,延长种子的萌发时间,抑制胚轴伸长生长,盐害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NaCl和Na2SO4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渗透效应,盐胁迫解除复水后种子萌发恢复率为50.6%~78.5%;NaHCO3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离子毒害,种子萌发恢复率仅为5.1%~21.5%;胀果甘草耐盐性最强,适宜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1.3%的区域种植,光果甘草耐NaHCO3最强,可在含小苏打的弃耕低盐地种植,乌拉尔甘草耐盐性最弱,种植地土壤的总盐量范围在0~0.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甘草 种子 萌发响应 耐盐性 生态区
下载PDF
4种甘草属植物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晓岚 陆嘉惠 +3 位作者 谢良碧 张爱霞 陈晓翠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0-485,共6页
通过乌拉尔甘草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查找甘草属的SSR位点,并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EST-SSR引物,对来自甘草属4个种22份材料的EST-SSR指纹图谱特征和聚类结果进行分析,为探讨甘草属种间亲缘关系和疑难种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依据... 通过乌拉尔甘草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查找甘草属的SSR位点,并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EST-SSR引物,对来自甘草属4个种22份材料的EST-SSR指纹图谱特征和聚类结果进行分析,为探讨甘草属种间亲缘关系和疑难种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依据。结果显示:(1)去掉冗余序列后共得到441条EST序列,获得504个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序列最多为350个,占69.44%,重复类型中以TC/AT、TA/AG形式的微卫星最为丰富。(2)设计的40对EST-SSR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15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在22份甘草属植物材料中共获得等位基因59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93个等位基因位点,扩增产物多态性比率为89.44%,能很好地表征甘草属种间的等位基因差异。(3)引物Primer 64对4种甘草属植物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黄甘草在180和220bp 2个位点分别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基因共享,具有杂交种特征。(4)聚类分析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82时,22份材料被划分为四组(与经典分类结果一致),第一组为内蒙古杭锦旗分布的乌拉尔甘草;第二组为新疆巴楚分布的光果甘草、黄甘草;第三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胀果甘草、黄甘草;第四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乌拉尔甘草;不同居群的黄甘草遗传分化较大,可能与同域分布亲本种的差异及种间的渐渗杂交有关。研究表明,开发的15对EST-SSR引物在甘草属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为该属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分化研究及物种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EST SSR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光果甘草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廖云海 陆嘉惠 +2 位作者 张际昭 刘静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943,共5页
对光果甘草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雄蕊异型,雌雄蕊异位,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2)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上午12:00最高,为91.8%,14:00迅速下降,16:00到达最低,16:00以后逐... 对光果甘草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雄蕊异型,雌雄蕊异位,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2)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上午12:00最高,为91.8%,14:00迅速下降,16:00到达最低,16:00以后逐渐上升;(3)柱头可授性可持续4 d,以开花当天可授性最强;(4)花粉-胚珠比(P/O)为1 751.1±217.002,表明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P/O) 雌雄异位 异型雄蕊
下载PDF
光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开花与传粉方式对生殖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润炜 陆嘉惠 +2 位作者 谢良碧 秦忠立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04-2008,共5页
通过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花期物候和访花昆虫行为的观察及人工授粉实验,探讨开花模式及传粉方式对生殖成功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甘草的种群水平花期重叠时间长达21d,均表现出"集中大量开花"模式,但乌拉尔甘... 通过对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花期物候和访花昆虫行为的观察及人工授粉实验,探讨开花模式及传粉方式对生殖成功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甘草的种群水平花期重叠时间长达21d,均表现出"集中大量开花"模式,但乌拉尔甘草呈现分批渐次开花趋势,这对提高生殖成功率,避免近交衰退,维持物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两种甘草的访花昆虫在种类和数量上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传粉者——宽板尖腹蜂、意大利蜂和紫木蜂。(3)以乌拉尔甘草为母本、光果甘草为父本的种间杂交结实率为48.3%;以光果甘草为母本、乌拉尔甘草为父本的种间杂交结实率为39.4%,说明种间杂交亲和,不存在生殖障碍。研究认为,花期重叠、共有传粉昆虫及种间杂交亲和使光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自然种群杂交种的形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开花模式 传粉方式 生殖成功 种间关系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农学学报》 2016年第7期77-82,共6页
筛选有助于提升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为发展其在盐碱荒漠和盐渍化弃耕地中的人工种植提供重要指导建议。应用辐射诱变技术,研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在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比较不同... 筛选有助于提升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为发展其在盐碱荒漠和盐渍化弃耕地中的人工种植提供重要指导建议。应用辐射诱变技术,研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在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比较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在高浓度Na_2SO_4胁迫下的萌发率、累积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未经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的萌发率与盐浓度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萌发率显著降低,起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以及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的时间延长。但经100 Gy和30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的光果甘草种子,不仅在高盐环境中的萌发率极显著高于零辐射组,而且种子萌发时间明显缩短。合适剂量的^(60)Co-γ辐射处理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光果甘草种子在Na_2SO_4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率,在种植时,应针对土壤中的Na_2SO_4浓度选择相应的^(60)Co-γ辐射剂量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60CO-Γ辐射 盐胁迫 萌发率 萌发时间 发芽势
下载PDF
光果甘草营养器官结构及其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云海 陆嘉惠 +2 位作者 李娜 张际昭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06-2411,共6页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对光果甘草各营养器官的结构、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光果甘草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表皮具腺毛,叶肉中具胶囊细胞,主脉发达;茎由表皮(周皮...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对光果甘草各营养器官的结构、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光果甘草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表皮具腺毛,叶肉中具胶囊细胞,主脉发达;茎由表皮(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其髓中具有粘液细胞;根由周皮、次生维管组织组成,周皮具厚木栓层,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木质部和纤维发达。(2)黄酮类物质在叶中分布在表皮、腺毛、胶囊细胞、厚角组织和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的薄壁细胞中;茎中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粘液细胞中;在根中则分布在周皮中。(3)不同营养器官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叶>根茎>主根>茎。(4)温度的下降促使黄酮类物质从地上合成器官向地下储藏器官的转运。建议每年可在果熟期和枯萎期之间采挖药材,地上部分收割也作药用,综合利用光果甘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营养器官 总黄酮 结构 组织化学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Na_2SO_4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亚楠 吴琼 +2 位作者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研究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2SO4(0~400 mmol·L-1)胁迫下发芽率、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 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研究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2SO4(0~400 mmol·L-1)胁迫下发芽率、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发芽时间延迟,高盐浓度溶液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为强烈。但60Co-γ辐照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种子在高盐环境中的萌发率(GP=12.22%)极显著(P=0.00)高于对照(GP=0)。说明60Co-γ辐照处理确实能够有效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在Na2SO4胁迫下的发芽率,尤以经100 Gy辐照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种子作用效果最好,对Na2SO4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甘草 种子 发芽率 发芽指数
下载PDF
5种甘草属植物花序和种子生产的位置效应及繁殖资源分配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春 陆嘉惠 +3 位作者 陈晓翠 牛清东 宋凤 陈超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9,共8页
以种植于新疆石河子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黄甘草(G.eurycarpa P.C.Li)和蜜腺甘草(G.glabra var.glandulosa X.Y.Li)为研究对象,对植株不同部位的花序... 以种植于新疆石河子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黄甘草(G.eurycarpa P.C.Li)和蜜腺甘草(G.glabra var.glandulosa X.Y.Li)为研究对象,对植株不同部位的花序数量、花序正常发育率、每花序单花数量和果穗干质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和花序不同部位的生物量投入比、座果率、结籽率、种子投影面积和种子千粒质量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供试5种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植物的繁殖资源分配模式和种子生产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株内,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蜜腺甘草的花序数量、花序正常发育率、每花序单花数量和果穗干质量从植株下部到上部总体上依次递减,而胀果甘草植株不同部位间这4项指标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同一植株内,胀果甘草植株中部的生物量投入比和座果率均较高,但其生物量投入比、座果率和结籽率在植株不同部位间均无显著差异;而供试另4种植物的生物量投入比、座果率和结籽率从植株下部到上部总体上依次递减。同一花序内,胀果甘草花序中部的生物量投入比明显高于花序上部和下部,座果率从花序下部到上部依次递减,结籽率则在花序不同部位间无显著差异,而供试另4种植物的生物量投入比、座果率和结籽率从花序下部到上部总体上依次递减。供试5种植物的种子投影面积和种子千粒质量在植株不同部位间和花序不同部位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在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花粉限制的影响下,供试5种甘草属植物存在2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模式和种子生产格局。其中,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蜜腺甘草通过减少对晚发育的花或果实的资源投入来保障早发育的花或果实获得较多的资源,达到繁殖成功的目的;而胀果甘草则采取对花和果实随机败育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植物 花序发育 繁殖资源分配 种子生产 位置效应
下载PDF
SCoT与EST-SSR标记检测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凤 陆嘉惠 +3 位作者 韩春 牛清东 陈超南 李学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为探讨SCoT、EST-SSR标记技术在甘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采用SCoT、EST-SSR分子标记对甘草属8自然居群的4种1变种共计14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检测。实验筛选出的18对SCoT通用引物共扩增出313条带,其中312条为多态性条... 为探讨SCoT、EST-SSR标记技术在甘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采用SCoT、EST-SSR分子标记对甘草属8自然居群的4种1变种共计14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检测。实验筛选出的18对SCoT通用引物共扩增出313条带,其中312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率(PPB)为99.6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位点品均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参数与EST-SSR标记无显著差异。多态性检测效率高的标记为SCoT,E=17.333,Ai=21.145,高于EST-SSR,E=6.909,Ai=8.719。SCoT与EST-SSR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趋势相似,均将14份材料划分为3组,与基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2种标记相比,EST-SSR(0.820)产生的平均相似系数范围大于SCoT(0.785),EST-SSR标记个体间遗传差异检测能力略高于SCoT。结果表明SCoT和EST-SSR两种标记均可揭示甘草属种间与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亲缘关系,是进行甘草属植物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种间基因渐渗等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其中,SCoT标记多态性高,信息量大,更适于甘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个体间遗传差异检测上EST-SSR标记效果更佳,更利于疑难种鉴定及亲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SCoT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产黄甘草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甘草属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洁 陆嘉惠 +2 位作者 王倩倩 刘梦楠 徐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6-1525,共10页
黄甘草为甘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常混于道地甘草药材中。本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物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特征解析,并与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构建甘草属的系统进化... 黄甘草为甘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常混于道地甘草药材中。本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物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特征解析,并与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构建甘草属的系统进化树。黄甘草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组全长127864 bp,GC含量34.25%,由一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一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构成,基因组缺失反向重复IR区,属于IRLC群体;共注释得到110个基因,包括76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MISA共检测出301个SSRs,富含A-T重复。黄甘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向使用A和T这两种碱基。通过同源性比对,筛选出黄甘草的3个特异性基因片段。基于Pi分析获得药用甘草植物6个新的高突变区(psbZ~psbC、trnC-GCA~rpoB、trnR-UCU~trnG-UCC、ycf2、trnN-GUU~ycf1、ndh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新疆产黄甘草为与三种药用甘草关系密切的种间杂交类群,同域分布的胀果甘草是其父本。本研究为甘草属药用植物正伪品的分类鉴定、药材特异DNA指纹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子植物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甘草 甘草属 比较基因组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三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及杂交种子活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良碧 陆嘉惠 +3 位作者 李晓岚 张宇 魏涛 李学禹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通过新疆分布的3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和黄甘草(G.eurycarpa)的人工杂交试验,比较了杂交结果率、杂交种子的萌发参数、幼苗成活率等指标,并对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萌发、生长... 通过新疆分布的3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和黄甘草(G.eurycarpa)的人工杂交试验,比较了杂交结果率、杂交种子的萌发参数、幼苗成活率等指标,并对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萌发、生长过程进行荧光观察,旨在探讨3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种子活力。结果表明:(1)种间杂交结果率最高为96.67%,最低为55.62%,说明3种甘草种间杂交配子亲和性较高;(2)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各杂交组合在授粉后0.5~2h内花粉均可在柱头上大量萌发,在授粉后48h内花粉管均可到达子房与胚珠受精,说明三种甘草种间杂交不存在配子隔离障碍;(3)杂交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和幼苗成活率与自然结实种子无显著差异,种间杂交种子活力较高,幼苗成活率均为7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3种甘草属植物的同域分布区,在相同传粉途径下,这三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隔离机制不完善。有发生自然杂交并形成杂交区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植物 种间杂交 亲和性 杂交种子活力
原文传递
甘草对新疆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振振 马淼 张旭龙 《农学学报》 2016年第6期24-29,共6页
选取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盐碱荒漠为试验区,研究胀果甘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探讨栽培甘草对盐碱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区盐碱荒漠的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选取尉犁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盐碱荒漠为试验区,研究胀果甘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探讨栽培甘草对盐碱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干旱区盐碱荒漠的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栽培胀果甘草可使盐碱土壤得到有效改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及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均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在甘草种植第3年时比裸地土壤增加271%;种植甘草后,土壤p H及电导率均显著降低;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成递增趋势。简单相关分析表明,脲酶、磷酸酶、蔗糖酶3种酶之间以及3种酶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回归分析得出的3个方程可知,土壤含水量对以上3种土壤酶活性起着主导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影响土壤的酶活性。由此可见,在新疆盐碱荒漠种植胀果甘草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含盐量,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NaCl胁迫环境下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亚楠 吴琼 +2 位作者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6,29,共5页
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乌拉尔甘草种子,研究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0~400 mmol/L)胁迫环境下萌发率和累积发芽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有助于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 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乌拉尔甘草种子,研究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0~400 mmol/L)胁迫环境下萌发率和累积发芽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有助于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与NaCl浓度之间呈负相关。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的"滞后"效应有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发芽率的降低、起始萌发时间的推迟以及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时间的延长。但经100 Gy和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种子,不仅提高了其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而且缩短了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对NaCl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60Co-γ辐照 盐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3种药用甘草对重金属镉的生长响应、镉耐性及富集特征
15
作者 张迦得 陆嘉惠 +2 位作者 李新 刘梦楠 徐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通过3种药用甘草对重金属镉(Cd)生长响应、镉耐受性差异和镉积累特征的研究,为药用甘草种植和药材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育苗,分析不同浓度镉(0、50、100、150μmol·L^(-1))胁迫对生长30 d的3种药用甘草的生长指... 通过3种药用甘草对重金属镉(Cd)生长响应、镉耐受性差异和镉积累特征的研究,为药用甘草种植和药材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育苗,分析不同浓度镉(0、50、100、150μmol·L^(-1))胁迫对生长30 d的3种药用甘草的生长指标、生物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根解剖结构;采用耐镉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药用甘草的耐镉性差异进行评价;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测定根、茎和叶中镉离子的含量,并计算镉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析镉富集特性。镉处理下3种药用甘草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和生物量显著下降,根横截面积显著减小,维管柱面积占根总面积比例上升,根部MDA含量升高,氧化胁迫加重;以生物量下降至75%时的镉浓度为适宜生长阈值,胀果甘草为12.462μmol·L^(-1),乌拉尔甘草为14.715μmol·L^(-1),光果甘草为1.952μmol·L^(-1);综合耐镉系数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乌拉尔甘草的耐镉性最强,光果甘草最弱;镉富集系数在1.960~8.683之间,转运系数远小于1,镉主要富集在根中。在50μmol·L^(-1)处理下,胀果甘草根中镉含量是叶中的7.5倍,乌拉尔甘草为21.3倍,光果甘草为16.5倍,均超过国家标准GB/T 19618—2004。镉胁迫显著抑制了3种药用甘草根和叶片生长,药材根生物量显著下降,其镉耐受性表现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镉主要积累在根部,在50μmol·L^(-1)镉处理下,3种药用甘草根中镉含量均超国家标准。因此,应关注野生甘草采挖和人工栽培地的土壤镉监测,以保证甘草药材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应重视药材Cd 2+含量的抽检,进行甘草药材的安全性控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甘草 镉胁迫 解剖结构 富集系数 隶属函数
下载PDF
不同盐渍化生境野生乌拉尔甘草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
16
作者 徐可 陆嘉惠 +3 位作者 李新 张迦得 罗加粉 郑雪荣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0-1566,共17页
【目的】探究典型盐生药用植物野生乌拉尔甘草在不同盐渍化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有助于建立土壤盐分与甘草生长发育、药材品质形成相关的微生物组之间的联系,对栽培甘草药材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野生... 【目的】探究典型盐生药用植物野生乌拉尔甘草在不同盐渍化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有助于建立土壤盐分与甘草生长发育、药材品质形成相关的微生物组之间的联系,对栽培甘草药材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野生乌拉尔甘草的6个主分布区采集原生境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非盐渍(un-salinization,US)、轻度盐渍(light salinization,LS)、中度盐渍(moderate salinization,MS)以及重度盐渍(heavy salinization,HS)生境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功能的差异,并挖掘不同生境中优势细菌。【结果】野生乌拉尔甘草原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在轻度盐渍(LS)组和中度盐渍(MS)组中明显高于非盐渍(US)组、重度盐渍(HS)组,且重度盐渍(HS)组最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不同盐渍程度组间的野生乌拉尔甘草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土壤盐分(total salt,TS)既是影响原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也是影响群落功能的重要因子。属水平,非盐渍(US)组和轻度盐渍(LS)组中的显著优势细菌相同,均为植物有益菌,包括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栖大理石菌属(Marmoricola);重度盐渍(MS)组中显著优势属既包括有益菌未鉴定_酸杆菌属(unidentified_Acidobacteria),也包括嗜盐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重度盐渍(HS)组中显著优势细菌以嗜盐菌或耐盐菌为主,包括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楚帕氏菌属(Truepera)、别样矿生菌属(Aliifodinibius)、盐坑微菌属(Salinimicrobium)和需盐杆菌属(Salegentibacter)。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强调非盐渍(US)组、轻度盐渍(LS)组和中度盐渍(MS)组中的土壤细菌群落与植物互作方面的潜力,表明非盐渍、轻度盐渍和中度盐渍生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盐碱土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不同分布区胀果甘草原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倩倩 陆嘉惠 +4 位作者 张洁 徐影 徐可 张迦得 刘登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780-9795,共16页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的荒漠区,是耐盐性最强的药用甘草,在改良盐碱地土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是揭示种群分布影响因素及盐碱地修复机制的重要依据。从胀果甘草5个主产区采...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的荒漠区,是耐盐性最强的药用甘草,在改良盐碱地土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是揭示种群分布影响因素及盐碱地修复机制的重要依据。从胀果甘草5个主产区采集原生境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Spearman、dbRDA等方法开展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研究,揭示不同分布区的优势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中曲霉属(Aspergillus)、地丝霉属(Ge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和细菌群落中的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Marinimicrobium、Idiomarina是野生胀果甘草原生境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类群。不同分布区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显著差异,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异不显著;部分分布区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种类差异较大。土壤理化因子中,土壤含水量和总含盐量对真菌和细菌的群落分布、丰富度有显著影响。原生境含水量与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呈显著负相关;与Marinnimicrobium,Idiomarina、Aliifodinibius和需盐杆菌属(Salegentibacter)细菌呈显著正相关,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细菌呈显著负相关。原生境土壤总含盐量,与曲霉属(Aspergillus)、裸子囊菌属(Gymnoascus)、Aporospora真菌呈显著正相关,与镰刀菌属(Fusarium)、丝盖伞属(Inocybe)、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真菌呈显著负相关;总盐含量与Marinimicrobium、Idiomarina、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Aliifodinibius、Salinimicrobium、需盐杆菌属(Salegentibacter)这6种细菌的丰富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也与野生胀果甘草的生境类型和地理环境有关。原生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原生境 高通量测序 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光果甘草营养器官不同季节总黄酮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娜 陆嘉惠 +2 位作者 秦忠立 谢良碧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165,共4页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不同营养器官、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光果甘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为生产中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及其采收部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器官中,二年生栽培光果...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不同营养器官、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光果甘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为生产中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及其采收部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器官中,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总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上部叶>中部叶>毛状根>水平根茎>侧根>主根、垂直根茎、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4~11月,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总黄酮含量波动较大,6、9、10月含量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叶和毛状根是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最佳采收期为早秋;建议对叶采收入药,综合利用光果甘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营养器官 总黄酮
下载PDF
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DNA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超南 陆嘉惠 +4 位作者 李学禹 周玲玲 谢良碧 李晓岚 宋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138,共8页
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G.uralensis♀×G.glabra♂、G.glabra♀×G.uralensis♂、G.uralensis♀×G.inflata♂、G.inflata♀×G.... 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G.uralensis♀×G.glabra♂、G.glabra♀×G.uralensis♂、G.uralensis♀×G.inflata♂、G.inflata♀×G.uralensis♂共68份材料的核基因ITS序列、叶绿体rbc L、mat K、trn H-psb A基因的序列分析,探讨了甘草属叶绿体DNA遗传方式。结果表明:(1)亲本种和人工杂交种ITS序列长度均为614 bp,其中34份人工杂交种ITS序列存在4处变异位点,且人工杂交种均检测出来自父本、母本ITS序列相同位点碱基的叠加,检测率为100%。(2)亲本种与人工杂交种的叶绿体基因rbc L、mat K、trn H-psb A序列长度相同,共有4处变异位点,人工杂交种在变异位点处的碱基与其相对应的父本碱基一致率高达97.1%。以上结果说明,该研究获得34份人工杂交种为100%杂交成功的F_1子代,核基因ITS序列可用于甘草属杂交种的遗传鉴定;甘草属叶绿体rbcL、mat K、trn H-psb A基因具有父系遗传特性,推测甘草属质体的遗传方式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这种质体遗传方式的发现为甘草属杂交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也为杂交种的亲本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种间杂交 ITS 叶绿体DNA 父系遗传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种子对3种盐胁迫的萌发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琼 韩亚楠 +2 位作者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选取NaCl、Na2SO4和NaHCO33种盐,在乌拉尔甘草的种子萌发阶段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试验,研究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行为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Na2SO4和NaCl 2种盐胁迫使种子萌发的起始期和高峰期延迟。相同浓度条件下,Na2SO4处理... 选取NaCl、Na2SO4和NaHCO33种盐,在乌拉尔甘草的种子萌发阶段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试验,研究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行为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Na2SO4和NaCl 2种盐胁迫使种子萌发的起始期和高峰期延迟。相同浓度条件下,Na2SO4处理对种子萌发行为的抑制作用比NaCl处理的强。NaHCO3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未出现种子萌发延迟的现象。25mmol/L的NaHCO3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弱碱性的土壤环境对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80 mmol/L的NaCl和Na2SO4处理均促进乌拉甘草种子的萌发,表明乌拉尔甘草种子能够在低盐的土壤环境中较好地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萌发率 萌发势 萌发指数 积累萌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