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0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长期连作棉田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5
1
作者 陶磊 褚贵新 +3 位作者 刘涛 唐诚 李俊华 梁永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137-6146,共10页
施用有机物是作物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有效措施。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土壤酶学和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常规施肥(CF)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有机类肥料对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 施用有机物是作物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有效措施。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土壤酶学和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常规施肥(CF)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有机类肥料对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CF用量20%—40%情况下,滴灌棉田配施3000、6000 kg/hm2的有机类肥料可获得与CF处理相持平的产量(4945—4978 kg/hm2),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细菌、放线菌和假单胞杆菌数量均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类有机肥配施间表现为OF+BF>BF>OF;真菌数量则随有机肥施量升高而降低,其中OF+BF配施处理最为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80%CF和60%CF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荧光素二乙酸酯酶(FDA)、β-葡萄糖苷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比CF处理分别升高了3.8%、17%、18%、55%和10.1%、19%、20%、60%,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细菌/真菌比、土壤放线菌/真菌和假单胞杆菌/真菌比均随有机肥施量的增加而升高,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均显著降低了假单胞杆菌/细菌比。细菌、放线菌和假单胞杆菌数量与土壤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酯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4种酶活性呈负相关。CF减量20%—40%配施以3000、6000 kg/hm2有机肥不仅不会导致棉花减产,而且对提高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群落组成结构,改善北疆绿洲滴灌棉田土壤生物学性状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生物有机肥
下载PDF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196
2
作者 柴宗文 王克如 +10 位作者 郭银巧 谢瑞芝 李璐璐 明博 侯鹏 刘朝巍 初振东 张万旭 张国强 刘广周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36-2043,共8页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在西北、黄淮海和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15个省(市)168个地块获得的1 698组收获质量样本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平均为8.63%,杂质率为1.27%,田间损失籽粒(落穗、落粒合计)为24.71 g·m^(-2),折合每亩损失16.5 kg,平均损失率为4.12%,破碎率高是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玉米籽粒平均含水率为26.83%,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及机收损失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破碎率(y)与籽粒含水率(x)符合二次多项式y=0.0372x^2-1.483x+20.422(R^2=0.452**,n=1 698),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含水率大于19.9%),破碎率随籽粒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结论】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时破碎率偏高,而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选育适当早熟、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脱水速度快的品种,适时收获,配套烘干存贮设施等作为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粒收 收获质量 籽粒含水率 破碎率
下载PDF
密度对玉米产量(>15000kg·hm^(-2))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3
3
作者 王楷 王克如 +6 位作者 王永宏 赵健 赵如浪 王喜梅 李健 梁明晰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37-3445,共9页
【目的】研究密度对高产玉米(>15 000 kg·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为玉米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在新疆和宁夏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一个密度梯度,设置从... 【目的】研究密度对高产玉米(>15 000 kg·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为玉米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在新疆和宁夏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一个密度梯度,设置从1.5万株/hm2至18万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充分满足水肥需求,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之上分析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特征。【结果】两年多点共68个处理,最低和最高单产分别为7 675.5和20 503.5 kg·hm-2,其中有47个处理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对产量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要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高产,最低、最高密度分别为5.25万株/hm2和16.28万株/hm2;最低、最高收获穗数分别为6.66万穗/hm2和13.84万穗/hm2;最低、最高穗粒数分别为365和657粒;最低、最高千粒重分别为237和404 g。【结论】密度与单产呈抛物线关系,以10.5万株/hm2密度处理单产最高;随着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最适值范围变窄的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粒数呈增加并趋于不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穗数 穗粒数 产量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嫁接西瓜耐冷性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5
4
作者 刘慧英 朱祝军 吕国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研究了西瓜实生苗和以黑籽南瓜、超丰F1为砧木的嫁接苗的耐冷性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差异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嫁接苗的耐冷性明显高于实生苗 ,表现为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的耐冷性 >以超丰F1为砧木的嫁接苗 >实生苗 .此外... 研究了西瓜实生苗和以黑籽南瓜、超丰F1为砧木的嫁接苗的耐冷性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差异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嫁接苗的耐冷性明显高于实生苗 ,表现为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的耐冷性 >以超丰F1为砧木的嫁接苗 >实生苗 .此外嫁接苗和实生苗均表现为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 ,丙二醛(MDA)含量上升 ,非酶促抗氧化剂抗坏血酸 (AsA)、谷胱甘肽 (GSH )含量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sA 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R)活性下降 ,说明低温逆境降低了植物体防御活性氧有关的酶促和非酶促保护系统能力 ,提高了体内自由基浓度 ,加剧了膜脂过氧化 .嫁接苗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均高于自根苗 ,且嫁接苗中耐冷性越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嫁接苗 耐冷性 活性氧清除系统
下载PDF
影响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59
5
作者 柳枫贺 王克如 +6 位作者 李健 王喜梅 孙亚玲 陈永生 王玉华 韩冬生 李少昆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研究玉米品种、子粒水分含量、产量水平、种植密度、种植行距、植株高度、穗位高度及收割速率等因素对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子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粒含水量与机收时子粒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呈显著相关,子粒水... 研究玉米品种、子粒水分含量、产量水平、种植密度、种植行距、植株高度、穗位高度及收割速率等因素对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子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粒含水量与机收时子粒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呈显著相关,子粒水分含量越高,机收子粒破碎率和杂质率越高,但田间损失率越低。不同来源品种机收质量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收粒 子粒含水量 破碎率 产量损失率
原文传递
SPAD值与棉花叶绿素和含氮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5
6
作者 王娟 韩登武 +4 位作者 任岗 郭金强 张永帅 危常州 宋亚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利用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氮素水平及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新陆早13号及10号)功能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棉花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SPA... 通过田间试验,利用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氮素水平及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新陆早13号及10号)功能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棉花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线性相关;在不同生育期棉花的功能叶SPAD值与植株全氮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在相同时期不同品种间的SPAD值有显著性差异。应用SPAD值能够迅速准确地预测棉花的氮素营养状况,为确定棉花合理的施肥时期及施肥量提供理论依据,是一项前景很广的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仪 叶绿素含量 全氮
下载PDF
新疆棉田膜下滴灌盐分运移规律 被引量:123
7
作者 张伟 吕新 +4 位作者 李鲁华 刘建国 孙肇君 张小伟 杨忠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19,共5页
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c... 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露地部分)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壤土中的盐分分布较黏土中的呈更规律的变化;不同滴灌年限中滴灌年限越长,棉田中的盐分积累就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盐分运移 新疆
下载PDF
果蔬中VC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9
8
作者 赵晓梅 江英 +2 位作者 吴玉鹏 刘宽 张志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199,共3页
有些果蔬汁呈现红色,如果用常规的靛酚滴定法来测定VC的含量,则很难判断其滴定终点。本试验采用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萃取色素,然后用2,6-二氯靛酚进行滴定,经过验证,结果较令人满意。
关键词 西瓜 番茄 樱桃番茄 胡萝卜 柿子 VC:2 6-二氯靛酚滴定法
下载PDF
国内外蔬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93
9
作者 郑群 宋维慧 《长江蔬菜》 2000年第8期1-4,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蔬菜嫁接技术的利用、嫁接栽培管理技术、嫁接的生理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蔬菜嫁接 嫁接栽培 嫁接生理 稼接机理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西瓜嫁接苗的生理变化与耐冷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2
10
作者 刘慧英 朱祝军 +1 位作者 吕国华 钱琼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以自根苗为对照 ,研究了不同砧木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与自根苗相比 ,嫁接苗的耐冷性明显提高。在低温胁迫下 ,嫁接苗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 (MDA)含量明显低于自根苗的 ;而叶绿素、脯氨酸含量、超氧化... 以自根苗为对照 ,研究了不同砧木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与自根苗相比 ,嫁接苗的耐冷性明显提高。在低温胁迫下 ,嫁接苗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 (MDA)含量明显低于自根苗的 ;而叶绿素、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sA 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R)活性明显高于自根苗。不同嫁接苗由于砧木的不同其耐冷性也有较大差异。耐冷性强的嫁接苗叶片中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低于耐冷性弱的嫁接苗 ;脯氨酸含量、SOD、AsA POD、DR活性高于耐冷性弱的嫁接苗。因此 ,耐冷性与在低温下植株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单一生理指标不能完全正确评价西瓜嫁接苗的耐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西瓜 嫁接苗 生理变化 耐冷性关系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4
11
作者 雷咏雯 危常州 +3 位作者 李俊华 候振安 冶军 鲍柏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6-381,391,共7页
在不同取样尺度下采集了农田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N和有效P含量,研究不同尺度下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的适用性和空间插值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比例尺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含量、全N含量的分布呈正态分布,在中... 在不同取样尺度下采集了农田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N和有效P含量,研究不同尺度下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的适用性和空间插值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比例尺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含量、全N含量的分布呈正态分布,在中小比例尺下呈现轻微偏态分布.各养分空间变异系数存在明显空间变异(C.V.介于17%~27%之间),大比例尺下,空间变异较小;中小比例尺下,空间变异程度大(C.V和峰度值较小).在各种尺度下,土壤养分均存在典型的半方差结构,表明在各种取样比例尺下采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都是可行的.在大中比例尺下,各养分块金系数介于0.28~0.38之间,表明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而在小比例尺下,块金系数介于0~0.17之间,表明土壤养分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其中有机质含量具有恒定的空间自相关(块金系数为0),有效P含量的空间自相关程度相对较弱;空间插值和交互检验结果表明,球状模型空间插值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性很好,交互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小比例尺下其估计比大比例尺下精度更高.不同养分的空间预测结果质量不尽相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预测符合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插值分析 取样尺度
下载PDF
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8
12
作者 田小明 李俊华 +4 位作者 王成 褚贵新 危常州 郑倩 邓世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1-488,共8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连续3年在不同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各器官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连续3年在不同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各器官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也在增加,土壤pH则相反,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活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不同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10~30g/蝇时基本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高、中、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的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分别在施用生物有机肥10~20、20~30、40∥埏时基本达到最高。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3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则变化差异较大。通过在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肥与不施肥比较发现,本底有机质含量越低的土壤,施肥较不施肥的土壤养分、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增加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土壤养分 棉花干物质量
下载PDF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3
13
作者 危常州 马富裕 +3 位作者 雷咏雯 李俊华 冶军 张福锁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研究了棉花常规灌溉、干播湿出和冬灌 +滴灌三种处理根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干播湿出棉花根量较少但须根量较大 ,根冠比较小 ,根系入土浅 ,生长发育提前。滴灌棉花浅层根系分布量增多 ,干播湿出尤其明显。地膜覆盖棉花膜内根系的分布... 研究了棉花常规灌溉、干播湿出和冬灌 +滴灌三种处理根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干播湿出棉花根量较少但须根量较大 ,根冠比较小 ,根系入土浅 ,生长发育提前。滴灌棉花浅层根系分布量增多 ,干播湿出尤其明显。地膜覆盖棉花膜内根系的分布量显著高于膜间的根系分布量。干播湿出棉花窄行根量较高 ,而常规灌溉和冬灌 +滴灌处理由于根系间对空间、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作用 ,窄行根系的分布量低于膜间和膜内根量之和。干播湿出在花铃期铃重、根系载铃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生育期比其它处理提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根系发育规律
下载PDF
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 被引量:95
14
作者 董合忠 毛树春 +1 位作者 张旺锋 陈德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著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优化成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新疆加工番茄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78
15
作者 庞胜群 王祯丽 +1 位作者 张润 崔金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现状 中国 新疆 地域优势 产销量 发展前景 产业政策 加工番茄 生产 年产量
下载PDF
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4
16
作者 路克国 朱树华 张连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通过不同有机肥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12.5%,毛管孔隙度增加9.8%,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 通过不同有机肥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果实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12.5%,毛管孔隙度增加9.8%,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47.8%、77.1%、35.7%、65.0%、75.8%,优果率(80%)是对照(4O%)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红富士苹果 果实品质 生物有机肥 绿色农业
下载PDF
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7
作者 叶彩玲 霍治国 +3 位作者 丁胜利 施生锦 王素艳 侯婷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7,共8页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背景指示及其影响机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气候变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可能影响等。结果表明:海温、厄尔尼诺事件、大气环流等大尺度因子...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背景指示及其影响机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气候变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可能影响等。结果表明:海温、厄尔尼诺事件、大气环流等大尺度因子对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具有明显的前兆性指示;温度、湿度、降雨、风、光照等气象要素,对促进或抑制某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及其危害程度都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病虫害危害的地理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气象环境 成因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胡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1
18
作者 周朝彬 宋于洋 +3 位作者 王炳举 李荣 李明艳 李园园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共5页
以1 a生胡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保水剂处理下幼苗的叶片水势、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了胡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Pn... 以1 a生胡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保水剂处理下幼苗的叶片水势、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了胡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Pnmax,AQY,LSP,Pn,WUE,Gs,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Ci则呈上升趋势。表明胡杨Pn的下降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因素。土壤水分的变化对Chl(a+b),LCP和Rd无影响。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Pn,WUE,Gs,Tr随光强的增加而上升趋势,Ci则呈下降趋势。Fv/Fm,Fv/Fo,ΦPSⅡ,ETR和qP随着干旱胁迫的降低而上升趋势,NPQ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增加保水剂用量可以降低干旱胁迫,从而提高光能捕获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和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效率。随着保水剂用量的降低,干旱胁迫加重造成光抑制,增加的NPQ表明多余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掉,防止了光合器官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保水剂 胡杨 光合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水肥互作对滴灌玉米氮素吸收、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0
19
作者 郭丙玉 高慧 +2 位作者 唐诚 刘涛 褚贵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79-3686,共8页
优化水、氮供应是实现作物高产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田间试验条件下水(4500、6750、9000 m^3·hm^(-2))、氮(0、225、330、435、540 kg·hm^(-2))互作对高密度(≥105000株·hm^(-2))滴灌玉米干物质积累... 优化水、氮供应是实现作物高产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田间试验条件下水(4500、6750、9000 m^3·hm^(-2))、氮(0、225、330、435、540 kg·hm^(-2))互作对高密度(≥105000株·hm^(-2))滴灌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吸氮量均随灌溉和施氮水平的增加明显升高,当施氮量大于435 kg·hm^(-2)和灌溉量大于9000 m^3·hm^(-2)时则呈减少趋势.完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对灌水的响应表现为W_(6750)(36359 kg·hm^(-2))>W_(9000)(35077kg·hm^(-2))>W_(4500)(33451 kg·hm^(-2))施氮对玉米吸氮量的变化表现为N_(435)(459.9 kg·hm^(-2))>N540(458.1 kg·hm^(-2))>N_(330)(416.3 kg·hm^(-2))>N_(225)(351.3kg·hm^(-2)),N_(435)比N_(330)、N_(220)分别升高9.1%、32.7%,N_(540)比N_(435)降低0.6%.在施氮量0~435kg·hm^(-2)范围内,玉米最大氮素吸收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在施氮量为435 kg·hm^(-2)时.达最大(6 57kg·hm^(-2)·d^(-1)).灌水与施氮均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二者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且以氮为主效应.在施氮0~435 kg·hm^(-2)范围内,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此后反而降低;灌溉水分生产率随施氮量升高而增加,随灌水量增加而明显下降,灌溉定额为4500~6750 m^3·hm^(-2)时,灌溉水分生产率可达2.57~3.80kg·m^(-3).玉米最高产量18072kg·hm^(-2)的施氮量为567.0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427.9~467.7kgN·hm^(-2)时,玉米产量在17109~17138 kg·hm^(-2),氮素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分别达122kg N·hm^(-2)和45.0%.水氮一体化施肥可实现滴灌玉米高产协同水、氮利用效率的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滴灌 氮肥利用率 玉米
原文传递
水肥一体化施磷对滴灌玉米产量、磷素营养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1
20
作者 张国桥 王静 +2 位作者 刘涛 GALE William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在新疆大规模的节水滴灌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磷素营养吸收特性,按比例通过水肥一体化以水施磷是满足作物磷素营养需求、减少磷的固定及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磷(CK)、固... 【目的】在新疆大规模的节水滴灌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磷素营养吸收特性,按比例通过水肥一体化以水施磷是满足作物磷素营养需求、减少磷的固定及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磷(CK)、固体磷酸二铵60%基施+40%追施(T1)、液体磷酸60%基施+40%追施(T2)、液体磷酸全部追施(T3)处理,研究了不同磷肥及施肥方式对滴灌玉米磷素吸收、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液体磷酸全部追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生物量、穗粒数和千粒重(P【0.05),玉米产量达20622 kg/hm2,其产量比CK、磷酸二铵60%基施+40%追施和液体磷酸60%基施+40%追施处理分别提高了37%、25%、10%;在抽雄期和成熟期不施磷对照、T1、T2、T3处理的玉米吸磷量分别为14.0、22.7、21.0、18.3 kg/hm2和68.4、77.8、87.2、91.9kg/hm2,在成熟期全部追肥处理植株的吸磷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磷肥随水追施可显著改善玉米磷素营养(P【0.05);T1、T2、T3处理磷肥利用率(REP)和农学效率(AEP)分别为16.6%、32.6%、40.6%和7.9 kg/kg、22.7kg/kg、40.6 kg/kg,T3处理的REP和AEP分别比其它处理提高了8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和17.9~32.7 kg/kg,液体磷酸全追可显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P【0.05)。【结论】液体磷肥100%以追肥的方式随水滴施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中后期的磷素营养并提高产量。提高石灰性土壤玉米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效率,磷肥利用率可达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玉米 液体磷肥 追施 磷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