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菌生长的营养需求及产酸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丽丽 仪宏 +2 位作者 沙惠琴 张冬雪 王欣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共4页
醋酸生产菌(沪酿1.01)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速度缓慢,发酵终点的菌体湿重仅有0.4%左右,但单位菌体量的乙醇氧化能力强、产酸率高,一般可达15.21克醋酸/克湿菌体。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外加1%~2%乙酸作为底酸,对菌体产酸速率有明显的促进... 醋酸生产菌(沪酿1.01)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速度缓慢,发酵终点的菌体湿重仅有0.4%左右,但单位菌体量的乙醇氧化能力强、产酸率高,一般可达15.21克醋酸/克湿菌体。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外加1%~2%乙酸作为底酸,对菌体产酸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除醋酸外,丙酸和醋酸盐也有促进作用,而盐酸和磷酸无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底酸的促进作用来自醋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生长 醋酸 底酸 促进
下载PDF
“酿造酱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综述 被引量:24
2
作者 鲁肇元 魏克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42,共5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以大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酿造酱油的工艺。
关键词 酱油 工艺 高盐稀态发酵
下载PDF
复合调味料及其产品开发 被引量:20
3
作者 鲁肇元 杨立苹 李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该文详细论述了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根据复合调味料的功能及作用划分为2大类,一类是通用型的复合调味料,另一类是烹调专用型复合调味料。文中重点介绍了烹调专用型复合调味料在国内开发的产品品种、类别,并提出了今后复合调味... 该文详细论述了复合调味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根据复合调味料的功能及作用划分为2大类,一类是通用型的复合调味料,另一类是烹调专用型复合调味料。文中重点介绍了烹调专用型复合调味料在国内开发的产品品种、类别,并提出了今后复合调味料的开发方向、开发程序,注意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香辛料 助鲜剂 烹调
下载PDF
泡菜的制作工艺及关键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6-37,共2页
泡菜是一种既营养又卫生的蔬菜加工品。在我国民间大部分地区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介绍了泡菜制作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泡菜制作的三个关键:容器、盐水、调料。
关键词 泡菜 关键 工艺流程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彩莉 张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6-48,共3页
通过对微晶纤维素的特性、使用范围及制备工艺的介绍,说明了其在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微晶纤雏素 水解 制备
下载PDF
论低盐固态酿制酱油生产工艺的改革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秉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低盐固态酿制酱油生产工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原料配比,增大C/N比例,多用小麦,少用或不用麸皮;采用多菌种制曲,将黑曲霉和米曲霉混合制曲或分别制曲后混用,使成曲中各种蛋白酶比例趋于合理;采用固稀淋浇发酵工艺,前期为低盐... 低盐固态酿制酱油生产工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原料配比,增大C/N比例,多用小麦,少用或不用麸皮;采用多菌种制曲,将黑曲霉和米曲霉混合制曲或分别制曲后混用,使成曲中各种蛋白酶比例趋于合理;采用固稀淋浇发酵工艺,前期为低盐固态发酵,品温控制在45℃左右,发酵10d,后期采用高盐稀醪发酵,品温控制在30℃左右,添加乳酸菌及酵母培养液,发酵2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固态 高盐稀醪 酱油 原料配比 多菌种制曲
下载PDF
产高醋酸菌的筛选及小型Frings醋酸发酵实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解欣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4-25,27,共3页
要生产高浓度醋 ,应筛选出耐高酸的菌株 ,本文介绍一种从酿造食醋中筛选高酸菌株的方法 ,并对其进行小型Frings罐的液态深层发酵实验。
关键词 产高醋酸菌 筛选 小型Frings 醋酸发酵实验 食醋
下载PDF
产高酸醋菌种的驯化、分纯及保藏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秀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6-26,28,共2页
关键词 醋酸菌种 高酸醋 驯化分纯 保藏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法检测生物素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丽丽 仪宏 +1 位作者 王瑞果 沙惠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茵株的特点,建立了简便检测天然有机物中生物素含量的微生物方法。当生物素浓度在1~4μg/L,与平板生长圈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用此方法检测了玉米浆、酵母膏、甜菜糖蜜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747,248,1707μg... 利用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茵株的特点,建立了简便检测天然有机物中生物素含量的微生物方法。当生物素浓度在1~4μg/L,与平板生长圈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用此方法检测了玉米浆、酵母膏、甜菜糖蜜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747,248,1707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谷氨酸 营养缺陷型 检测 玉米浆
下载PDF
米曲霉高产蛋白酶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12
10
作者 沙惠琴 张彩莉 赵长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6,68,共4页
利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进行米曲霉高产蛋白酶的工艺探索,经三角瓶纯种培养,添加微量元素、激活剂、植酸等,使米曲霉产蛋白酶活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米曲霉 蛋白酶 酶活力 培养基
下载PDF
耐盐乳酸菌在高盐稀态酱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洪升 王素珍 马净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28,35,共2页
该文研究了耐盐乳酸菌的分离、培养、保藏及其在高盐稀态酱油中与酵母菌的协同发酵作用,确定了可应用于高盐稀态酱油中的乳酸菌种类及添加时间和添加量。通过乳酸菌的作用使酱油颜色更加鲜亮、有光泽,并增加了酱油的香气。
关键词 乳酸菌 酵母菌 高盐稀态 酱油 酱醪
下载PDF
利用双菌种制曲提高原料蛋白质利用率的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素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7,共3页
试验以豆粕:麸皮=6:4,利用沪酿3.042米曲霉和As3.350黑曲霉分别制曲,以两者成曲比例5:1混合发酵,原料蛋白质利用率同单独使用沪酿3.042米曲霉相比提高了12%,成品酱油色淡味鲜,适合凉拌菜肴使用。
关键词 双菌种制曲 混合发酵 蛋白质利用率 酱油
下载PDF
新型腐乳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会荣 刘瑞钦 郑立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对新型腐乳研发的过程,在现有发酵工艺的基础上,可以突破的关键点,并一一实验证实得出可以改进的新工艺,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新型腐乳发酵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腐乳生产的新突破。
关键词 新型腐乳 毛霉培养 豆腐曲 控温发酵
下载PDF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速酿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会勇 解欣炜 +1 位作者 王瑞果 丰纪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该文介绍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生产酱油的速酿工艺,包括原料、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采用4种方案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的产品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氨基酸态氮生成率60%以上,全氮利用率78%以上。综合发酵周期、酱醪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 该文介绍了高盐稀态发酵法生产酱油的速酿工艺,包括原料、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采用4种方案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的产品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氨基酸态氮生成率60%以上,全氮利用率78%以上。综合发酵周期、酱醪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等综合评价,20d速酿,降温后熟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态发酵 酱油 速酿
下载PDF
焦糖色素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鑫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6期16-17,25,共3页
介绍了以淀粉、葡萄糖母液(或木糖母液)及糖蜜废液等为原料生产制得的焦糖色素,其特性为深褐色至黑色的液体、块状、粉末状或糊状物质,无臭或略带异臭(焦糖香味),具有愉快的苦味。焦糖色素的特征指标为色率、红色指数、波美度、粘度和... 介绍了以淀粉、葡萄糖母液(或木糖母液)及糖蜜废液等为原料生产制得的焦糖色素,其特性为深褐色至黑色的液体、块状、粉末状或糊状物质,无臭或略带异臭(焦糖香味),具有愉快的苦味。焦糖色素的特征指标为色率、红色指数、波美度、粘度和盐水沉淀等。根据所使用催化剂的不同将焦糖色素分为普通法(不加氨法)、铵盐法(亚硫酸铵法)和氨法等几类,根据型号的不同将焦糖色素分为普通单倍型、普通双倍型、酿造型、老抽红型和特红型等,并介绍了不同型号焦糖色素在酱油、食醋和黄酒等调味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糖色素 调味品 应用
下载PDF
酱油的感官鉴评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瑞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0,共2页
根据酱油感官鉴评的概念、程序、方法、描述的常用术语及评分标准,环境要求、品评人员要求及样品制备,对酱油的感官鉴评进行了综合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介绍。
关键词 程序 方法 标准 要求
下载PDF
缩短腐乳发酵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会勇 杨立苹 +2 位作者 刘瑞钦 郑立红 李彦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4,共2页
在腐乳发酵时 ,通过调整温度、添加增香酵母和复合酶来实现缩短腐乳发酵周期。温度在 4 3~ 4 5℃时 ,添加增香酵母、复合酶 ;腐乳在发酵 6 0天时 ,香气浓郁 ,口感细腻 ,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 腐乳 发酵周期 温度 增香酵母 复合酶
下载PDF
复合调味料中食品增稠剂——变性淀粉的使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瑞钦 郑立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38,共2页
该文主要介绍了变性淀粉的制作原料、特性、使用特点粘性等,针对这些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 增稠剂 变性淀粉 原料 特性 应用
下载PDF
浅谈高浓度醋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琳 胡平 杨立苹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阐述了高浓度醋的生产现状、适用范围和发展潜力,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浓度醋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高浓度醋 生产现状 市场前景 食醋
下载PDF
生物破乳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苗芳 李连志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本文对用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破乳剂的部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生物破乳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较高的破乳能力 ,对于本试验所用煤油和十六烷乳浊液 ,其破乳半衰期最短分别可达 1 2和 7h ,破乳效率达 95%以上 ,优于市售... 本文对用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破乳剂的部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生物破乳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较高的破乳能力 ,对于本试验所用煤油和十六烷乳浊液 ,其破乳半衰期最短分别可达 1 2和 7h ,破乳效率达 95%以上 ,优于市售破乳剂E -3 453的破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 市售 研究结果 半衰期 制备 性能研究 煤油 生物 能力 乳浊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