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表特征对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珊 黄刚 +3 位作者 王君 刘永 贾根锁 任改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25,共15页
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和耦合有单层城市冠层模式(SLUCM)的中尺度数值模式 WRF 的模拟结果,研究了城市地表特征对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市面积迅速增长的近三十年(1981~2010),该地... 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和耦合有单层城市冠层模式(SLUCM)的中尺度数值模式 WRF 的模拟结果,研究了城市地表特征对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市面积迅速增长的近三十年(1981~2010),该地区大部分站点的降水量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减少最明显的站点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城市区域,其中≥50 mm的降水量减少趋势占总降水量减少趋势的50%以上。城市扩张可能是造成京津冀降水时空格局改变的因素之一。通过对比分析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的模拟结果,发现城市化引起的地表特征的改变使北京、天津、唐山主要城市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都有明显减少,而城市群下风向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明显增加和增强,其中50 mm以上等级的降水量变化最为显著,贡献率在60%以上。城市地表特征使北京、天津和唐山地区50 mm以上等级降水量的百分比下降了6%~20%,下风向地区增加了8%。城市地表特征也影响了主要城市和城市群下风向地区降水量的日变化结构,使北京和唐山几乎所有时段的降水量都有所减少,而城市群下风向降水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白天。研究发现城市地表特征对深对流的抑制(加强)可能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降水减少(增多)的重要原因,而由于城市地表蒸发量的改变引起的潜热通量和对流有效位能的改变则可能是引起深对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地表特征 城市化 降水
下载PDF
一次持续性极端高温背景下石家庄臭氧污染特征研究
2
作者 金龙 任改莎 +2 位作者 郭小璇 代雅茹 幺伦韬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大气成分数据、地面气象数据、臭氧激光雷达数据结合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遥测资料,研究了2022年6月16-26日石家庄地区一次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背景下的臭氧重度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强辐照、高温、低湿、弱风的气...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大气成分数据、地面气象数据、臭氧激光雷达数据结合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遥测资料,研究了2022年6月16-26日石家庄地区一次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背景下的臭氧重度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强辐照、高温、低湿、弱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O_(3)的产生和积累;O_(3)日变化特征,峰值区出现在午后,谷值区出现在夜间-凌晨;地面O_(3)与温度(T)、相对湿度(RH)分别具有明显的正、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50;0.5 km^(-1)·km处臭氧浓度变化速率较快;地形和气象条件使得污染物易于太行山东侧生成并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石家庄 臭氧 激光雷达 污染
下载PDF
明清时期苏浙皖沪干湿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禧亮 任改莎 +2 位作者 张立霞 冯洋 孙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旱涝史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滑动平均方法、累积距平方法、小波分析方法等统计方法对旱涝灾害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1)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文献资料存入属性数据库,利用"典型词典"对《总集》中的旱涝... 以旱涝史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滑动平均方法、累积距平方法、小波分析方法等统计方法对旱涝灾害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1)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文献资料存入属性数据库,利用"典型词典"对《总集》中的旱涝和正常年份记录进行提取,获得区域干湿等级序列。得知发生涝灾的年份明显多于发生旱灾的年份。2)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干旱和洪涝灾害进行了拟合分析,涝灾在1550年之前为负距平,之后为正距平,旱灾在1700年之前为正距平,之后为负距平;使用滑动平均方法和累积距平方法对旱涝灾害阶段性进行分析,旱涝灾害发生可以分为7个主要阶段;使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旱涝灾害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旱涝灾害有2年、8-11年、18年、30年、50年、75年、100年和150年左右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干湿 变化规律 苏浙皖沪
原文传递
1970—2013年石家庄地区霾变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钤伟妙 陈静 +1 位作者 王晓敏 岳宏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4期63-69,共7页
利用1970—2013年石家庄地区17个县市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霾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2013年石家庄年霾日数的区域分布变化较大,由中东部平原霾日数多、西北部山区霾日数少的分布转变为西南部地区霾日数多、中东部地区霾日... 利用1970—2013年石家庄地区17个县市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霾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2013年石家庄年霾日数的区域分布变化较大,由中东部平原霾日数多、西北部山区霾日数少的分布转变为西南部地区霾日数多、中东部地区霾日数少,这种空间分布在2010年后更显著。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家庄市西部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大量排放的SO2、NOX和VOCS等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有利于气溶胶的转化形成;除本地污染物排放外,受太行山阻挡,在一定天气背景下东南部地区污染物向山前汇聚,区域性污染输送也是西部山区污染严重的成因。石家庄地区持续性霾事件日数占霾总日数的50%以上,霾持续日数超过4d和8d分别为中等持续性霾事件与极端持续性霾事件;中等持续性霾事件年平均发生次数为9.8次,极端持续性霾事件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6次。以南—东北向铁路线为分界,石家庄区域呈中东部和南部县市(无极、正定、藁城、栾城、赵县)极端持续性霾事件较多、西北部3县市(平山、行唐、灵寿)和东部3县市(晋州、深泽、辛集)极端持续性霾事件少的分布。石家庄市中等持续性霾事件在12月和1月发生次数最多,6—8月中等持续性霾事件发生最少;极端持续性霾事件主要出现在11月至翌年2月,其中1月极端持续性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4次,其他月份极端持续性霾事件年平均发生次数不足0.2次,极端持续性霾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日 持续性 霾事件 污染排放
下载PDF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臭氧浓度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东 徐浩然 +1 位作者 郭志萍 任改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9-335,共7页
针对传统的大气臭氧浓度预测存在预测精度低、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将模糊聚类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使用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臭氧浓度预测的方法。用模糊C均值的方法筛选出适应性最高的有效规则,并进行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结... 针对传统的大气臭氧浓度预测存在预测精度低、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将模糊聚类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使用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臭氧浓度预测的方法。用模糊C均值的方法筛选出适应性最高的有效规则,并进行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使用LM算法(Levenberg-Marquardt)进行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及权重调整。使用2018年石家庄气象臭氧数据集验证系统进行验证,并与使用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的模糊神经网络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臭氧浓度,采用LM算法比采用GD算法可获得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预测 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网络 LM算法 模糊C均值
下载PDF
基于臭氧激光雷达数据分析石家庄夏初臭氧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硕飞 朱庚华 +2 位作者 金龙 印佳楠 刘冬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本文利用臭氧激光雷达同时探测臭氧和颗粒物浓度,分析石家庄鹿泉2022年5月30日-6月3日之间臭氧垂直廓线变化特征。臭氧污染主要受臭氧局地生成和臭氧传输影响,且夜间存在大量臭氧残留,颗粒物浓度升高可能会对臭氧浓度的增加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后向轨迹 数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