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调查试验基础上,通过对病原菌分离接种再分离,证实了在江苏省盱眙丘陵山区发生的大面积侧柏叶枯现象是由一种新的寄生性盘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Dai sp.nov.)侵染所致。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2月底出现症状,潜育期约250...本文在调查试验基础上,通过对病原菌分离接种再分离,证实了在江苏省盱眙丘陵山区发生的大面积侧柏叶枯现象是由一种新的寄生性盘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Dai sp.nov.)侵染所致。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2月底出现症状,潜育期约250d,6月在枯死鳞叶上产生杯状橄榄色子实体和子囊孢子进行新的传播侵染。幼苗和成年树均能受害。病菌子囊盘直径0.21~0.46mm,子囊圆筒形,用Melzer染色剂染色无蓝色反应。子囊内含8枚子囊孢子,80~129×10~15μm,子囊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15~18×8~15μm。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到微紫红色,能产生橄榄色颗粒,难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发芽适温25~30℃,菌丝体生长适温15~25℃,最适pH值4.5~6.5。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在调查试验基础上,通过对病原菌分离接种再分离,证实了在江苏省盱眙丘陵山区发生的大面积侧柏叶枯现象是由一种新的寄生性盘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Dai sp.nov.)侵染所致。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2月底出现症状,潜育期约250d,6月在枯死鳞叶上产生杯状橄榄色子实体和子囊孢子进行新的传播侵染。幼苗和成年树均能受害。病菌子囊盘直径0.21~0.46mm,子囊圆筒形,用Melzer染色剂染色无蓝色反应。子囊内含8枚子囊孢子,80~129×10~15μm,子囊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15~18×8~15μm。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到微紫红色,能产生橄榄色颗粒,难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发芽适温25~30℃,菌丝体生长适温15~25℃,最适pH值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