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幸 史冬涛 +6 位作者 李锐 陈卫昌 刘鹏飞 白飞虎 吴旭东 成翠娥 施瑞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6家中心接受ESTD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87例胃角大面积黏膜病变患者资料,其中ESTD组32例,ESD组55例。比...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6家中心接受ESTD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87例胃角大面积黏膜病变患者资料,其中ESTD组32例,ESD组55例。比较2组剥离时间、剥离速度、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ESTD组剥离时间较ESD组短[(87.3±32.6)min比(136.7±64.5)min,P〈0.01],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0.18±0.07)cm2/min比(0.08±0.05)cm2/min,P〈0.01],ESTD组较ESD组整块切除率[100%(32/32)比87.3%(48/55),P=0.035]及治愈性切除率[100%(32/32)比85.5%(47/55),P=0.024]高。ESD组术中均有出血发生,有8例出现肌层损伤;而ESTD组术中出血率仅59.4%(19/32),且无肌层损伤发生(P均〈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比1.9%(1/54),P=0.443]。结论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时具有更高的剥除效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角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中P1-HNF4α和CDX2的相关性及与病理资料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琳 褚明亮 +2 位作者 刘杰民 胡建军 曹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索P1-HNF4α、CDX2与慢性胃炎不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94例慢性胃炎标本进行CDX2、P1-HNF4α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慢性胃炎的不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DX2和P1-HNF4α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 目的探索P1-HNF4α、CDX2与慢性胃炎不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94例慢性胃炎标本进行CDX2、P1-HNF4α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慢性胃炎的不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DX2和P1-HNF4α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在肠化生慢性胃炎组织中要高于非肠化生组织(均P<0.001)。在非肠化生组织,P1-HNF4α的表达强度和慢性胃炎的不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366,P<0.001)。141例^(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显示男性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2)。在非肠化生标本组,CDX2的表达强度在HP感染阳性组均要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17)。在轻、中、重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组织中,CDX2和P1-HNF4α二者之间的表达强度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均r_(s)>0.5,均P<0.001)。按年龄分组,CDX2的表达在≥4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40岁年龄组(P=0.026)。按性别分组,CDX2的表达强度在男性组中要高于女性组(P=0.023)。按部位分组,CDX2和P1-HNF4α的阳性率在幽门部+胃角部最高,其他部位(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较低(均P<0.001)。除此之外,CDX2和P1-HNF4α的表达强度在幽门部+胃角部均高于其他部位(均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中,P1-HNF4α与CDX2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共性,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推测二者在慢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CDX2 P1-HNF4α
下载PDF
血清MUC5AC和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祥苏 王冬冬 吴旭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与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院38例胰腺癌患者和38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年龄-性别1∶1配对,纳入38例健... 目的:探讨血清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与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院38例胰腺癌患者和38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年龄-性别1∶1配对,纳入38例健康对照。通过ELISA试剂盒评估血清MUC5AC的水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量血清CA199水平。根据Youden指数原则确定MUC5AC的截止值。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MUC5AC[157.1(97.9~357.1) ng/mL]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60.8(44.7~91.2) ng/mL,P<0.001]和良性病变组[93.8(57.0~117.6) ng/mL,P<0.001]。血清MUC5AC判断胰腺癌的AUC为0.824(0.745~0.904),灵敏度为0.737,特异度为0.776,与CA199相比无明显差异(P=0.406)。两者联合诊断胰腺癌的识别能力更佳[AUC为0.916(0.866~0.966),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842],优于单独MUC5AC(P=0.001)或CA199(P=0.045)。结论:血清MUC5AC是胰腺癌潜在的血清标志物。与CA199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糖类抗原199 黏蛋白5AC 胰腺癌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在乙肝肝硬化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永蕾 陈进 +1 位作者 吴旭东 费素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GPR)、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 目的: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GPR)、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消化内科、体检中心研究对象共822例,其中健康对照组30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05例,乙肝肝硬化组317例。收集其血常规、肝功、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各组RLR、APRI、GPR、FIB-4、RDW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计算出最佳截断值。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将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分析RLR与血液学指标以及无创血清学模型的相关性。对乙肝肝硬化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乙肝肝硬化组出现不同并发症时的RLR水平。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患者RDW、RLR、APRI、GPR和FIB-4水平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OC曲线显示APRI、GPR、RDW、FIB-4、RL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0.62、0.72、0.76、0.79(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组为对照,RLR与其他无创血清学模型联合后对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最高的是RLR+FIB-4,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2,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8.50%、83.9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RLR为乙肝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消化道出血、有肝性脑病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RLR值高于无消化道出血以及无肝性脑病者(P<0.01)。结论:RLR对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的RDW值,APRI、GPR、FIB-4与RLR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无创性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无蒂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董锦 姜中华 +2 位作者 金星星 滕圣智 杨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经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或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150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探讨。对照组(n=... 目的:观察比较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经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或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150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探讨。对照组(n=75)给予电子结肠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试验组(n=75)给予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血清学指标[脂多糖(LPS)、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息肉切除时间均更长,息肉完整切除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LPS、CRP均升高,但试验组LP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MMP-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耗时长,但并发症较少,安全性相对更高,而氩离子束凝固术能够完整切除息肉,避免息肉残留。二者各有优势,建议临床根据患者需要选取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蒂结直肠息肉 电子结肠镜 圈套器冷切除术 氩离子束凝固术
下载PDF
ERCP途径与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韩靓 郝艳萍 王建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5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MOJ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ERCP组(40例)和P...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胆道金属支架介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MOJ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ERCP组(40例)和PTCD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ERCP组中低位梗阻的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均高于PTCD组;ERCP组中高位梗阻的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均低于PTCD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中低位梗阻的并发症低于PTCD组,高位梗阻的并发症高于PT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PTCD途径都是治疗MOJ的有效方法,但低位梗阻宜采用ERCP治疗,高位梗阻宜采用PTC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PTCD MOJ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秀云 计泽宇 姜郝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EC)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行ESD治疗的早期E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分为疗效...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EC)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行ESD治疗的早期E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分为疗效欠佳组(26例)和疗效良好组(1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ESD治疗早期EC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术中使用肾上腺素、食管癌家族史、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效欠佳组患者多发病灶、浸润深度M3、糖尿病史、固有肌层损伤、病灶纵向长径≥40 mm占比均高于疗效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浸润深度M3、糖尿病史、病灶纵向长径≥40 mm均为影响ESD治疗早期EC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多发病灶、浸润深度M3、糖尿病史、病灶纵向长径≥40 mm均为影响ESD治疗早期EC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癌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镜诊治时机对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的影响
8
作者 蔡青春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胃镜诊治时机对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75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血时间分为A组(<6 h,n=95)、B组(6~12 h,n=92)、C组(>... 目的探究胃镜诊治时机对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75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血时间分为A组(<6 h,n=95)、B组(6~12 h,n=92)、C组(>12~48 h,n=97)与D组(>48 h,n=91)。比较4组止血效果、止血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4组出血位置定位成功率及血红蛋白、尿氮素水平变化D组<C组<B组<A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D组>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即时止血率均低于A组,1周内再出血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再出血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尽早接受胃镜诊治有利于准确定位出血位置,快速止血,降低近期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诊治时机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率
下载PDF
胆胃宁对大鼠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顾庆华 高秀华 +3 位作者 肖明兵 魏群 江枫 倪润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胆胃宁对大鼠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治疗组、胆胃宁治疗组、奥美拉唑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以无水乙醇灌胃。2h后分别采用胆胃宁、奥美... 目的:探讨胆胃宁对大鼠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治疗组、胆胃宁治疗组、奥美拉唑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以无水乙醇灌胃。2h后分别采用胆胃宁、奥美拉唑灌胃治疗,间隔5h重复上述治疗1次,对比观察各治疗组胃黏膜修复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内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胆胃宁治疗组大鼠胃PGE2水平,降低胃黏膜MDA及NO含量。结论:胆胃宁能促进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活力和促进PGE2合成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宁 急性胃黏膜损伤 丙二醛 前列腺素E2 一氧化氮
下载PDF
miR-409-3p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王长青 陈玲 +2 位作者 徐萍 朱晓娟 刘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95-19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miR-409-3p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409-3p在正常肝细胞LO2,以及HepG2、BEL-7402、SMMC-7721、MHCC-97H四种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阳离子脂质体...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miR-409-3p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409-3p在正常肝细胞LO2,以及HepG2、BEL-7402、SMMC-7721、MHCC-97H四种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阳离子脂质体法将miR-409-3p mimics及microRNA mimics control瞬时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中,利用CCK8法、平板克隆、流式细胞术检测miR-409-3p对体外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409-3p的HepG2细胞中c-Met蛋白的表达变化,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基于TCGA肝癌microRNA表达谱数据,肝癌组织中miR-409-3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7.752,P<0.05)。与在LO2中的表达水平相比,miR-409-3p在HepG2、SMMC-7721、MHCC-97H、BEL-7402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F=31.043,P<0.05)。与miR-con组相比,转染miR-409-3p mimics后的HepG2细胞中miR-409-3p的表达水平上升(t=-8.836,P<0.05),说明干扰有效。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miR-con组相比,转染miR-409-3p mimics后的HepG2细胞增殖能力在48、72、96 h明显减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6、3.359、3.707,P值均<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miR-409-3p mimics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miR-con组(t=2.846,P=0.047)。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iR-con组相比,过表达miR-409-3p后导致HepG2细胞G2期细胞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3,P<0.05);而凋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714,P=0.515)。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结果显示c-Met为miR-409-3p的靶基因(t=4.970,P=0.007)。与miR-con组相比,转染miR-409-3p mimics的HepG2细胞中,c-Me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8.509,P=0.001)。结论miR-409-3p通过抑制c-Met蛋白表达,进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周期G2期阻滞,从而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RNAS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mTO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芳 徐萍 +1 位作者 高婷婷 陈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90-3892,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9例肝癌组织、38例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LC3和mTOR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9例肝癌组织、38例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LC3和mTOR表达,并分析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且Beclin1与LC3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LC3与mTO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3,P<0.05),而Beclin1与mTOR的表达无关(r=-0.113,P>0.05)。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仅与病理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HBSAg、AFP、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情况等均无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Beclin1、LC3和mT OR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肝组织。细胞自噬机制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检测肝癌组织上述蛋白表达变化有助于诊断肝癌及判断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BECLIN1 LC3 MTOR 自噬
下载PDF
NLRP12基因突变克罗恩患者对IL-4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黄杨 杨青青 +1 位作者 肖雪怡 吴旭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8期981-98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的受体12(NLRP12)突变的三例近亲克罗恩病(CD)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和NLRP12突变CD病人组,观察各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血常规表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的受体12(NLRP12)突变的三例近亲克罗恩病(CD)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和NLRP12突变CD病人组,观察各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果血常规表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RT-PCR、WB、ELISA、IHC发现CD组IL-4 mRNA及蛋白表达较其他两组减少(P<0.05),IL-1β、TNF-αmRNA及蛋白表达量在三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4在NLRP12突变的CD患者们的单核巨噬细胞中低表达,则可从此方面去寻求治疗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12 IL-4 克罗恩病 单核巨噬细胞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康复新液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韩靓 郝艳萍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p感染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p感染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克拉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评价两组患者中医主症候积分、Hp根除率、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主症候积分以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药序贯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Hp感染性CAG,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轻炎症反应,调整胃肠激素分泌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疗法 康复新液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症反应 胃肠激素
下载PDF
结肠镜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取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正江 韩靓 +2 位作者 秦毅 王霞红 杨鸿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3-485,共3页
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患者资料。15例患者均于十二指肠镜或结肠镜辅助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结果显示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于结肠镜辅助下进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不但可以取得与... 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患者资料。15例患者均于十二指肠镜或结肠镜辅助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结果显示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于结肠镜辅助下进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不但可以取得与十二指肠镜相同的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结肠镜 十二指肠镜
原文传递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祥苏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22.78±5.21)ng/L、超敏C反应蛋白(4.38±0.85)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5、9.002,P=0.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0.00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0.006)。结论美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在有效缓解患者炎性症状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疗效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胃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成林 王晓华 +3 位作者 张冬明 张新夷 陈栋梁 吴旭东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2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研究正常胃组织和胃肿瘤组织中微量元素相对含量和分布的差异,分析其对肿瘤诊断的影响。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XRF)技术逐点测量正常胃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荧光光谱,然后确定微量元素的分布,取平均值作为相对含量。胃肿瘤组织中的微量... 研究正常胃组织和胃肿瘤组织中微量元素相对含量和分布的差异,分析其对肿瘤诊断的影响。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XRF)技术逐点测量正常胃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荧光光谱,然后确定微量元素的分布,取平均值作为相对含量。胃肿瘤组织中的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的相对含量,在胃肿瘤组织中Fe元素的相对含量增长的比例较大、其次是Ca元素,而Cu、Zn和Se增长的比例接近相等。不同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也不尽相同,Cu/Zn呈增加趋势、Zn/Se呈减少趋势,而Cu/Fe下降趋势特别显著。另外,胃肿瘤组织中的微量元素的分布也不同于正常胃组织的微量元素的分布,在正常胃组织中,微量元素呈均匀分布的趋势,而在癌变的胃组织中微量元素则相对集中,特别是Cu、Zn和Se基本集中在癌巢的区域。正常胃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是不同的,可以为胃肿瘤的诊断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相对含量 分布 X射线荧光分析 胃组织 肿瘤
下载PDF
生长抑素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祥苏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3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症状消失时间、疗...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症状消失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46.78±14.21)pg/mL,肿瘤坏死因子(207.38±32.85)pg/mL,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6、14.027,P=0.000);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短(t=6.743、5.589、7.887、4.982、4.145,P=0.0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2,P=0.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5,P=0.000)。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炎性指标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12月行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72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体会。结果 72例患者皆顺利完成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治疗,2例术后当晚发生便血,...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12月行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的72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体会。结果 72例患者皆顺利完成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治疗,2例术后当晚发生便血,经内镜下对症处理后血止。1例术后发生小穿孔,给予二次肠镜下荷包夹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通过对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及术后细致的护理观察和饮食指导,可以很好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提高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镜下肠息肉摘除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PPARγ基因静默抑制肝癌HCCLM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旭东 陈卫昌 黄小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静默对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PPARγ的短发夹状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CCLM3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静默对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PPARγ的短发夹状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CCLM3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HCCLM3细胞中PPARγ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及FCM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野生型p53的表达。结果:shPPARγ转染组PPARγmRNA表达下调80.5%。转染后48 h,pshPPARγ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1.5%;40 h时,PCNA阳性率为(23.8±7.2)%;TUNEL法检测凋亡率为(24.2±4.7)%,FCM法检测凋亡率为(23.2±4.2)%,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shPPARγ转染组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G2/M期细胞减少,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野生型p53表达增加。结论:PPARγ基因静默能诱导HCCLM3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与促进野生型p53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RNA 小分子干扰 PPARΓ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两种困难性胆管插管方案用于行ERCP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靓 郝艳萍 +1 位作者 王建华 沈志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困难性胆管插管中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和双导丝插管方案应用对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成功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 目的探讨困难性胆管插管中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和双导丝插管方案应用对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成功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行ERCP治疗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和双导丝插管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00%(43/50)、64.00%(32/50);A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B组(P <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4/50)、6.00%(3/5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困难性胆管插管中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和双导丝插管技术方案应用于行ERCP患者总体安全性接近,但治疗成功率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丝插管 预切开 困难性插管 ERCP 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