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茶酚胺浓度及β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最大有氧能力的关联性
1
作者 乐晓卉 孙忠芹 +5 位作者 陈洪魁 杨留才 王瑾 仲卫 史卫红 刘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91-598,共8页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浓度及β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1AR)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160名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组,16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照组,进行递增定量负荷运动后,测定血液儿茶酚胺浓度,并以PCR-RFLP检测β1AR49、389位点多态...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浓度及β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1AR)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160名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组,16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照组,进行递增定量负荷运动后,测定血液儿茶酚胺浓度,并以PCR-RFLP检测β1AR49、389位点多态性。结果:运动后,儿茶酚胺浓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浓度β1AR389位点CC基因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9位点的AG基因型高于AA型(P<0.01),389位点的CC基因型明显高于CG型(P<0.01);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方面,389位点CC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9位点的AG基因型明显高于AA型(P<0.01);多巴胺浓度方面,49位点的AG高于AA型(P<0.01)。有氧代谢能力指标VO2max/kg、VCO2max、RQmax、MVV、RFmax、Tmax、O2Plusemax、Tmax、Wmax-T、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min心率等指标中,实验组的β1AR基因389位点的CC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CC高于CG和GG组(P<0.05/0.01),而恢复后心率所有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后,运动员的血液儿茶酚胺浓度升高显著;具有β1AR的389位点C等位基因者,运动能力较好,具有G等位基因者,运动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儿茶酚胺浓度 β1-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最大有氧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