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徒手牵引复位下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英虎 汪康 +4 位作者 季冬 佘迪 张韬 程珺 夏良政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646-650,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在徒手牵引复位下,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随访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在徒手牵引复位下分别采用髓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 目的回顾分析在徒手牵引复位下,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随访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在徒手牵引复位下分别采用髓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髓外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CP)固定各32例。PFNA组采用闭合复位31例,切开复位1例,PF-LCP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康复情况,术后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内植物稳定情况。结果 PFNA组术中继发股骨干内侧骨皮质劈裂2例,而PF-LCP组没有出现,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术后3 d内两组各有1例出现内固定切出股骨头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均无感染发生,PFNA组无新发内固定松动,总的内固定松动率为3.1%;PF-LCP组远期随访有5例新发内固定松动,总的内固定松动率为1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Harris功能评分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87.5%,PF-LCP组优良率仅为6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术中徒手牵引同样能够达到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复位效果,PFNA较PF-LCP内固定更加稳定,临床疗效佳,但需要注意手术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股骨
下载PDF
前路融合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平 夏良政 +1 位作者 徐宏光 陈学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679-681,685,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融合内固定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4组,每组15只。1组为假手术对照组,余3组为实验组(分别为C34、C45、C56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术后3、6、9个月每组取5只摄X线片,并取邻近上、下节段... 目的探讨前路融合内固定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4组,每组15只。1组为假手术对照组,余3组为实验组(分别为C34、C45、C56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术后3、6、9个月每组取5只摄X线片,并取邻近上、下节段椎间盘做组织形态学检查,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纤维环、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的X线片可见手术间隙融合,邻近节段椎体终板硬化;免疫组化结果:髓核中Ⅱ型胶原表达下降,纤维环中Ⅰ型胶原表达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更为显著,Ⅰ型胶原有逐渐取代Ⅱ型胶原的趋势,胶原变化在C3-4、C4-5上、下邻近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56的下位邻近节段变化重于上位邻近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与9个月分别与对照组6个月与9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可引起兔颈椎邻近节段的退变,不同水平融合内固定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邻近节段 椎间盘
下载PDF
MRA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欣 袁中山 李胜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06-1407,共2页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移植术 临床应用 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临床诊治 术前设计 术后监测 术中指导
下载PDF
不同颈椎内固定融合术式实验兔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夏良政 徐宏光 +1 位作者 刘平 陈学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建立兔颈椎不同术式内固定融合模型。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20只。A组行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颈椎后路椎板棘突间融合内固定术,C组行颈椎前、后路联合融合内固定术。造模后1个月和3个月,每组10只行安乐死... 目的建立兔颈椎不同术式内固定融合模型。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20只。A组行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颈椎后路椎板棘突间融合内固定术,C组行颈椎前、后路联合融合内固定术。造模后1个月和3个月,每组10只行安乐死取材,分别摄X线片、作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X线片可见A、C组固定节段椎间隙逐渐融合、消失,B、C组固定节段椎板棘突融合。术后1个月标本见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有序、规则,骨外膜侧尚有部分纤维组织,表明其有骨化及成骨现象;术后3个月标本见类似于正常椎体骨或椎板骨,胶原纤维折光性强,方向有序。结论建立兔颈椎内固定融合模型方法简单、易行、可靠,为脊柱疾病治疗方法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英虎 夏虹 马立敏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10期48-50,53,共4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两种不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应力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无慢性腰背痛及胸腰椎外伤史的青年志愿者,利用CT扫描的Dicom数据图像和Simpleware5....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两种不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应力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无慢性腰背痛及胸腰椎外伤史的青年志愿者,利用CT扫描的Dicom数据图像和Simpleware5.0软件建立T12-L2椎体三维模型,模拟L1椎体骨折,并分别模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PF)和联合伤椎置钉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将两种模型分别导入Abaqus6.9有限元分析软件,加载750N压力,模拟人胸腰部正常生理压缩状态下,比较两种模型在不同生理活动下两种方法固定后椎体结构和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固定模式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均集中在螺钉根部。伤椎置6钉固定组螺钉应力较跨节段4钉固定组小(P<0.05)。结论:在压缩状态下,短节段固定组的应力明显增加,与伤椎置钉组螺钉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连接棒的应力没有明显改变,二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短节段固定组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内固定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平单节段前路融合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
6
作者 刘平 夏良政 徐宏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3-593,共1页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水平单节段前路融合内固定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与分组:清洁级新西兰白兔60只,雌、雄性不分,兔龄为1.5~2.0个月,体重1.5~2.0kg,随机分4组,每组15只。一组为假手...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水平单节段前路融合内固定对兔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与分组:清洁级新西兰白兔60只,雌、雄性不分,兔龄为1.5~2.0个月,体重1.5~2.0kg,随机分4组,每组15只。一组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三组为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邻近节段 前路融合 椎间盘 单节段 颈椎 实验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